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5266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docx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docx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发展分析报告

 

表录

图录

 

引言

在政策引导扶持和市场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均取得喜人的成绩,新能源汽车产销居全球首位,产业继续快速增长。

2017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政策执行有力、部分行业难题得以及时协调解决、充电技术不断进步、运营模式多样化结合不同领域应用更趋适宜、产品品质管控不断提升,充电设施服务网络稳步发展逐渐趋于完善,有力的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同时,产业加强与国际主要新能源汽车市场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充电产业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产业虽然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产业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

且国际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扶持力度,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市场受到技术和标准的挤压,有迎上和赶超的趋势。

因此,必须加快充电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探索可持续的充电运营模式,穷实行业发展基础。

加强行业自律和有效监督,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要积极促进运营商企业与汽车企业、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合作及融合发展,促进提高互联互通、充电服务水平和质量,联手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充电设施制造和运营企业走出去。

 

第一章充电桩行业发展综述

201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决策部署下,各有关部委的积极推动下,在各地方政府政策措施、加强监管督导等因素促进下,在全行业的积极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充电设施的发展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2017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继续向好,有进步、有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有进步。

一是汽车企业对充电技术、充电服务的认识有提升,主动参与到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中,助力提升充电服务能力;二是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标准升级基本明确了改进要求,运营商重视运维能力,充电用户体验提升,各运营商接到的客户投诉大幅降低;三是运营商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充电运营行业的生态模式发生变化,充电收入占运营商营业额占比有所下降,增值业务逐渐融合,产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充电设施产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2015年以来,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陆续发布了推动充电设施发展政策措施,政策体系覆盖建设用地、电力接入和电价、设施建设和运营、互联互通等多个方面,有力引导充电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但是,部分政策尚未落地,建设用地取得难、充电桩补贴获取难、供电设施占充电站总投资比重大、公共停车场和居民区建设充电设施难、燃油车占位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

充电设施安全仍需要行业重点关注。

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企业、充电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第三万检测认证机构共同努力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能,但是在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漏洞,一是存在使用物理手段偷电行为,二是存在设备被故意损坏情况,三是部分实力较弱的运营商未配备必要的充电站点消防设备。

充电信息安全防范目前仍是行业面临的重点课题之一。

充电设备质量品质要大幅提升。

随着2015版新国标的发布,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中国充电联盟)启动充电设施标识管理(检测、认证)、评定、发布等促进行业自律的工作,充电设备制造产业的进入门槛有所提高,新建设施产品质量得以提升。

但是仍存在不同企业对充电标准理解不统一,设备可靠性、耐久性不足,设备兼容性不高、插充不便、早期充电设备改造难等问题,影响了用户充电体验。

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也要认识到我国充电设施产业面临的诸多阶段性难题。

不同地域及新能源汽车市场衍生了不同的充电发展模式,2017年度,中国充电联盟组织行业与日本、德国、挪威、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并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中国充电联盟作为国家充电设施的行业的代表,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快速增长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骄人业绩,继续引领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

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77.7万辆,同比增长53.3%,市场份额达到2.7%,比2016年提高0.9个百分点,显现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化发展强劲势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60%份额,截止2017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70万辆,约占全球保有量的55%。

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两大特征。

第一,由于私人购车、分时租赁、网约车等需求影响,新能源乘用车占比接近75%,占据新能源汽车主导地位,新能源汽车市场己经由商用车主导转向乘用车主导;第二,由于动力电池技术进步较快,且成本大幅下降,新能源乘用车增长里程趋势明显,截止2017年末,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公告车型363款,其中大于300公里续航的车型79款,占比21.76%,200到300公里之间车型108款,占比29.75%,200公里以上车型占比超过50%,300公里以上续航车型相比2016年翻了两番。

这两大特征都将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产生重要影响。

(二)充电设施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止2017年12月,公共充电桩保有数量21.4万个,比2016年净增约7万个,月均新增约6000个,私人充电桩数量23.2万个。

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量超过44万个,车桩比低于4:

1。

2017年充电运营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仍保持较高的集中度,国网、特来电、星星充电、普天新能源等四大运营商的市场占比约为86%;二是充电桩建设增速放缓,充电桩月均增长数量由2016年的8000个下降为6000个,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营商由重建设转向重运营,提高充电设施利用率;充电设施新国标的升级改造、车辆的续驶里程增加和充电装机功率的提高,一定程度缓解了充电难状况。

但是,充电难的总体态势并未根本改变,充电难、充电体验差、投资效益不佳的矛盾仍然突出。

从全球看,中国仍保持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数量第一的地位,公共充电桩总量约为位于第二位的美国的4倍。

充电设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引领世界新能源汽车潮流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7年,在我国继续保持新能源汽车世界第一的市场地位同时,中国也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全球第一。

(三)基础设施是关键因素和当前短板

新能源汽车大面积普及涉及四大课题,一是续驶里程,二是购车成本,三是充电关键技术突破,四是充电设施合理化布局及便利性。

随着动力电池和整车的技术进步,以及产销规模不断扩大,解决里程和成本的问题基本有了时间表,充电时长的问题解决路径基本明确,但充电便利性问题涉及面广,多重因素相互制约,随着新能源汽车由推广应用进入到市场化普及阶段,充电便利性的短板进一步凸显。

所谓充电便利性具体而言包括三大方面,第一,充电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性,与充电需求匹配度,第二,充电桩是否方便查找,第三,充电桩使用和支付是否便利。

第一个问题主要涉及城市规划与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充电设施建设涉及政府多部门,也是新管理领域,缺少相关流程、制度、标准和规范,政府履行职能无据可依,总体上处于摸索开展,因此,充电设施建设难、接电难、接电成本高、电价问题、泊车占位等问题制约充电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建设发展。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信息的互联互通,包括车-桩互联互通、桩桩互联互通,由于不同车企、运营商企业对信息开放互联给用户就解决便利性尚未形成基本共识,行业尚未形成信息交互分享机制和商业规则、各自利益问题及行业管理不足导致互联互通难。

第三个问题主要是产品技术和品质、信息平台稳定性、运营维护保障。

充电便利性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固有需求,与充电技术、建设规划以及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相关,与用户使用行为及不断增长的便捷体验相关,涉及产业链构建和发展效益,将成为长期伴随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话题,需要采取更为系统的方法和综合举措来不断改善,以加快问题的解决成效。

反之,如果充电设施发展不平衡而停滞不前,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的重大瓶颈。

(四)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发展提速

从全球看,履行巴黎协定、促进减排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促进了世界主要汽车市场向电动化发展的步伐。

2017年,多国政府、组织发布了燃油汽车禁售时间表、或提上研究口程,预计在全球范围内电动化发展进程将比此前预期加快,2030年,预计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普及率将超过30%。

多国政府加大了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2017年初,德国政府出台了2017-2020年拨款3亿欧元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补贴政策。

计划到2020年新增10000个交流充电桩、5000个直流快速充电桩,到2017年末,德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约12万辆。

挪威是目前世界电动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到2017年末,其电动汽车保有量市场份额接近10%。

2016年,挪威政府在公共领域启动了快速充电网络建设计划,在全国7500公里的高速沿线建设150座快充站,计划2017年底完成。

日本继续实施对充电设施企业按成本的25%标准补贴政策,给予最高100000日元(5946美元)标准充电站和500000日元(29729美元)的快速充电站补贴。

在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普遍提高的趋势下,大幅减少充电时间和提高便利性的问题己成为各整车企业和充电设施制造商、运营商共同努力方向,大功率充电技术、即插即充等技术开发、应用速度加快。

(五)意见和建议

要有效解决充电设施利用率低和充电不便利的矛盾,突破用地难、运营难等瓶颈,有效解决充电用户找桩难、多运营商卡和APP、使用和支付不便利、政府管理手段不到位的问题,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充电设施产业、相关行业组织,应以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升充电保障能力为目标,积极行动。

要努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提高充电技术水平,科学合理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各有关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优化充电设施网络建设,为充电设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促进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完善充电技术标准,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提高发展质量。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的保障,同时,充电设施的发展也取决于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整车的技术进步、发展模式,取决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倍率特性、整车充电技术平台发展水平。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动力电池、整车、充电设施产业必须进一步融合,协同发展。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趋近成熟

(1)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近10年的市场推广应用,产业链基本形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趋近成熟。

乘用车实现规模化销售。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万辆以上规模的企业达到16家,其中比亚油10万辆,北汽、长安超过5万辆,前16家销量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接近90%。

表1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

企业名称

销量

同比

比亚油汽车有限公司

113669

10.9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78146

1793.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9868

191.5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4251

121.07

吉利集团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42484

0

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37877

1.5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0308

63.1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8263

53.8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4866

-49.4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2187

-53.83

吉利集团康迪电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4745

0

荣城华泰汽车有限公司

11968

376.8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1446

0

数据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商用车集中度提高。

2017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近20万辆,其中销量过万的企业为6家,6家占市场份额接近50%。

表22017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排名

产品名称

销量

同比%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4865

-7.42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4311

280.31

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

13465

12.93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13308

0.23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2510

-11.31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300

118.67

数据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可供市场选择的产品大幅增加。

到2017年末,市场在售的新能源乘用车已接近90余款,相比2009年国家启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之时的不足10款增长了9倍,其中单一车型销量过万的有16款。

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由推广初期的100公里左右覆盖到100至400公里甚至以上。

2017年有三款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销量位列全球前十。

表3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过万的车型

车型

生产企业

级别

销量

EC180(BEV)

北汽新能源

A00

77628

D2(BEV)

知豆

A0

42342

IEV5(BEV)

江淮

A0

24198

E5(BEV)

比亚迪

A

23601

帝豪EV(BEV)

吉利

A

23324

小蚂蚁(BEV)

奇瑞

A00

18554

E200(BEV)

湖南江南

A00

16751

江铃E100(BEV)

江铃

A00

15825

新奔奔(BEV)

长安

A00

12923

D50(BEV)

北汽股份

A

12305

江铃E200(BEV)

江铃

A00

12118

宝骏E100(BEV)

上汽通用五菱

A00

11446

EV160(BEV)

华泰

A00

11397

众泰云100(BEV)

湖南江南

A00

11205

荣威RX5二驱AT(BEV)

上海股份

SUV

10436

E6(BEV)

比亚迪

MPV

10215

数据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表42017年乘用车全球销量排名前十车型

排名

车型

2017年销量

1

北汽EC系列

78079

2

特斯拉ModelS

54715

3

丰田普锐斯Prime插电混动车

50830

4

日产Leaf

47195

5

特斯拉ModelX

46535

6

知豆D2

42342

1

雷诺Zoe

31932

8

宝马i3

31410

9

比亚迪宋插电混动

30920

10

雪弗莱Volt

27982

数据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动力电池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出货量全球第一。

近10年来,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以引进技术为主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产业集中度提高,产品结构实现由以磷酸铁锤为主转向磷酸铁鲤和三元电池材料并存的调整,电芯比能量密度由5年前的80-100Wh/kg提升到180-220Wh/kg,成本由3元/Wh下降至1.0-1.3元/Wh,特别是在三元材料电池发展方面,中国与日韩电池综合性能差距大幅缩小,单体能量密度可提升至240Wh/kg左右,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成本降至约0.9元/Wh。

动力电池技术进步有力的支撑了新能源汽车向长里程方向发展,整车成本大幅下降,动力电池循环寿命和充电倍率等性能提高,有利于智能充电、快速充电等先进充电技术发展和应用。

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继续保持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地位,达到36.4GWh,占世界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60%。

需求拉动、动力技术进步、产业链形成、规模化电芯生产和装备制造保障能力促进了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

图12012-2017年动力电池逐年装载量

数据来源:

中国充电联盟

(2)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2017年,在新能源汽车77.7万辆销量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57.8万辆,占比接近75%,进一步趋近在市场总量中乘商比的结构,充分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由培育期以商用车为主的格局发生根本改变,市场格局更贴近需求格局。

进一步细分看,纯电动销量为65万辆,占比为84%,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技术进步、政策导向、需求导向等因素促进下,已转向纯电动为主,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保持或进一步增强。

图22017年新能源车保有量结构构成

数据来源:

中国充电联盟

(3)纯电动汽车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2017年年初新能源汽车销量未取得预期增长,在补贴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2017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售均补贴政策继续影响市场发展。

2018年补贴政策调整后,政策对长里程纯电动汽车倾斜显著。

表52018年国家补贴政策调整情况

数据来源:

工信部

积分制度(NEV积分)实施标着新能源汽车由鼓励转向强制生产销售。

2017年9月发布,2019年1月1月将正式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NEV积分制度)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重大影响,NEV积分制度即每一个在国内生产和销售汽车的企业必须按一定比例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其意义在于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的要求,使新能源汽车加速由政策驱动转向靠市场、靠竞争驱动,NEV积分制度实施一是可基本保证新能源汽车2020年达成年产销200万辆和保有量500万辆的国家目标,二是用户有更多的产品选择,三是通过竞争促进新能源汽车不断技术进步;四是2020年以后补贴取消的前提下市场可持续发展。

积分制度的实施将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发生巨变。

由于NEV制度实施对象为所有在国内生产的汽车企业(包括合资企业)和进口汽车企业,因此,NEV积分的实施将促使外国品牌汽车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市场供应能力大幅提升,用户可选择的产品越来越多,外国品牌和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同台竞争,新能源汽车由中国品牌汽车绝对主导的市场格局将被打破,竞争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发展进程。

新能源汽车市场向纵深发展。

伴随着竞争性市场的形成,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北上广深、汽车限购城市为主的格局也将发生变化,需求中心将渐次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有迹象表明,汽车企业正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模式调整,积极探索和实践,为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潜力的开发和释放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

因而,未来一段时间,汽车市场需求重心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充电技术及其充电服务保障将是竞争的重要要素。

未来,充电服务保障将是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重要选项之一,建桩方不方便(私桩、半公共桩等)、成本高低,使用方不方便、是不是易插易充易支付都将成为用户购买车辆时考虑的因素,因此,也将成为整车汽车竞争的重要要素之一。

整车企业会越来越重视充电服务保障问题,会在充电技术研究、充电保障条件方面下功夫,并将以建立体系、加强充电保障和出行服务能力为目的,拓展与充电运营商、移动出行服务商的合作,充电设施产业必将与整车和出行服务企业越来越深度融合。

(二)充电基础设施产业仍处于培育期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充电设施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发展到己初具规模,产业链基本形成,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充电设施产业,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作为新兴、跨界产业,充电设施发展在产品技术品质、运营服务水平等方面比较粗放,且由于充电设施建设投入较大,充电设施利用率相对较低,总体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可盈利、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也还在探索之中,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支持方式创新加大对产业的培育、扶持。

(1)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止2017年12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数量21.4万个,比2017年净增约7万个,月均新增约6000个,私人充电桩数量23.2万个。

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量超过44万个。

图32017年全国公共充电桩增幅

数据来源:

中国充电联盟

图42017年全国重点省市公共充电桩总量

数据来源:

中国充电联盟

2017年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仍保持较高的集中度,国网、特来电、星星充电、普天新能源等四大运营商的市场占比约为86%;但是充电桩建设增速放缓,充电桩月均增长数量由2016年的8000个下降为6000个,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营商由重建设转向重运营,提高充电设施利用率,另外,充电设备新国标的升级改造也有一定影响;由于车辆的续驶里程增加使得充电难状况有一定缓解。

截至到2017年12月,从充电设施的使用场景看,充电设施可分为私人随车配建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又包含社会车辆充电桩、公交专用充电桩、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充电桩、社会运营类车辆(出租车、物流车、共享汽车或共享车等)充电桩等专用充电桩,从充电联盟统计数据看,私人随车配建充电桩约占充电桩总量的52%,专用充电桩约占充电桩总量的8.1%。

(2)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格局

随着2015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市场,在市场前景和政策驱动下,已经形成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主要运营商间呈现即竞争又合作的发展势头。

2017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央企持续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在行业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大力投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二是社会资本发挥巨大作用,通过众筹、自建+托管等模式促进做大充电运营规模;三是主要汽车企业积极参与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北汽、上汽、比亚迪等销量排名靠前的汽车企业大力投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占整个市场比重达到5.4%;四是部分民营资本通过灵活的运营模式,实现了产业盈利,成为产业可持续运营模式开拓的先锋;五是设备制造企业也加入充电运营,依托其产品优势在一定区域内迅速取得优势,成为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从区域发展来看,充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态势密切相关,长三角、珠三角发展相对迅速;中部地区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下也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超大型城市是充电设施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约占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的45%。

在运营车辆发展迅速的区域,充电设施利用效率相对较高,且充电电量占据行业绝大部份,例如广州、山东以纯电动公交运营为主,山西以电动出租车辆为主。

随着其享汽车、运营车辆的出现,部分公共充电设施站点出现排队充电、一桩难求的现象,总体看充电设施发展与应用处于不平衡状态。

在商业模式方面,一方面互联网、通信、IT等主体加入充电设施运营,为充电设施产业带来新鲜血液,“互联网+”技术在充电设施运营方面持续深化应用,充电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加强;另一方面,传统运营商也积极探索创新运营模式,研究充电大数据价值开发、拓展充电增值服务、探索充电与多领域业务融合。

目前,因私人充电桩占有相当比重,充电运营商已经开始着眼于挖掘私人充电设施的商业价值,积极开拓私桩共享业务,如果打破外部车辆进入限制,私桩共享将会作为充电桩网络的重要补充。

(3)充电设备制造及关键元器件产业概况

充电设施属于新兴产业,一部分企业为传统的电力企业拓展产品线,从事充电设备研制、生产,这部分企业大多人才、技术基础比较雄厚,研发、制造、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产品性能品质保障能力较强,由于没有行业准入和相关规范,有相当一部分新企业涌现,大部分新进入充电设备的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且对充电行业没有足够的理解,造成设备品质参差不齐,还有一部分运营商为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业务线由设备建设运营逐渐拓展为设备生产一建设一运营,由于技术、经验匮乏,产品品质也无法得到保障。

2015年底,我国出台了电动汽车充电用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充电设备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的状态有所改观,但设备制造商为降低产品价格,提升产品竞争力,关键元器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不能得到保障,造成新能源汽车用户在充电过程中遇到设备反应不灵敏、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总体上充电设备性能、品质不能满足充电设施这种户外、无人值守工况条件,可靠性、耐久性水平亟待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