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244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docx

《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docx

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

尼康机身镜头购买建议-旅游老鸟们的实践真知

说明:

1、本文全部素材,选自摄影无忌论坛的主题帖——“N计划,尼康出行配备及战力评测”

2、如果你对于尼康相机、镜头、周边设备,购买及使用时有疑惑,希望听取专家的一手建议,本文是最好的选择!

其所有的建议,均经过了实战的检验,绝非纸上所得。

3、红字部分,是本人认为帖子总结中的精妙之处,供导读、参考!

主题:

N计划,尼康出行配备及战力评测

黑色金属

资深泡菜

俗话说:

“远行无轻担”,“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考虑到自己一直在收罗各色器材,而且器材党情节越来越重,基本上是甘愿堕落。

但我就俩手,器材万般好,也只能捡取一二用。

坛子里的DX们基本上是在单独的探讨某一个镜头的优劣,虽然精辟但颇有盲人摸象的意味。

外出拍照就跟上战场一样,兵器很充足,但不能每件都带上。

所以,开个帖子,专门探讨真实的出行计划。

兵器综合配备并不一定是尼康一家,旨在寻找一种合理的器材玩法。

本贴纪律:

1、不能恶意攻击他人及其它兵器

2、期待佳作,但不要忽略了出行准备及行摄过程中的人与器材的互动。

22号,秋高气爽,约好友京西登山远眺。

随手拿了个腰包,下图为此次出行全部装备。

出行时间:

4个小时

感受:

双手活动自如,脚架适用,腰包感觉一般,上山下山有明显颤动。

[黑色金属编辑于2010-08-2319:

05]

[2010-10-1621:

08补充如下]

最新出行计划更新:

N计划:

十一长假出行

目的:

回老家顺便处理业务

估计可拍摄指数:

五星(这个季节是家乡最美的时候)

携带器材:

135系列——ND700,24f1.4,70--300;CONTAX G2&45mm;唐诗300首一本,笔记本一个(纸的),签字笔,徕卡桌面三角架。

装载——小野人单肩包。

适用范围:

贴身自由行。

战果:

略有收获(至少试了镜头)

120系列——哈苏503CW,40\80\150镜头,胶片\滤镜若干。

装载——乐摄宝双肩

适用范围:

风景

战果:

颗粒无收(根本没时间)

出行条件:

自驾

[2010-10-1722:

44补充如下]

老黄是个好同志,我觉得他的经验值得参考,谢谢!

引用:

--------------------------------------------------------------------------------

原文由老黄atsz在2010-10-0913:

35发表

[2010-11-1314:

57补充如下]

战力评测之纸上谈兵:

NB24--70F2.8PKNB24--120F4(204贴——210贴)

-这是前段时间做的青海出行准备:

相机:

D3X(风光),D3S(长曝,高速抓拍),外加一个小DC拍视频;

镜头:

ZF21,AFS16-35F4,AFS24-70F2.8,AFS70-200F2.8,AFS300F2.8+2X增距镜;

脚架:

捷信2系+岗仁云台

滤镜:

77mmCPL一个,82mmCPL一个,渐变灰1/2/3档各一,77mm/82mm接圈各一,滤镜套座一个;

存储设备:

笔记本电脑1台,16G的CF卡4张,大嘴盘500G一个!

由于这次是临时决定出行,没想着拍出什么靓片。

玩摄影很多年,学到一个道理,要想出好片就得投入精力,走走拍拍的模式基本上只能靠运气获得一些糖水片而已。

不过,也明白了,摄影的记录性本身就是一种魅力。

今天看起来很一般的片子,20年后也许就是一段记忆的切片。

基于这些,不再执着于遥远的专业梦想,高兴就好。

登山,登个小山,30℃左右的天气,双肩包没必要。

一是这次登山的目的是锻炼身体,想找汗出,双肩包太热,除非您想玩桑拿减肥。

单肩就更不靠谱了,因为要腾出双手,所以选择了乐摄宝的一款腰包。

这个包大小可以,我带了D700&14--24,70—300,偏振镜、暖色镜、渐变镜,徕卡桌面三角架,一瓶矿泉水。

设备就这么装进去了。

这个包的优点是漂亮,腰部支撑比较舒服。

缺点:

1、针对数码器材设计,很少考虑传统器材的附件存放,例如胶卷。

2、要想携带水壶,那就得另配乐摄宝的水壶袋。

3、腰带扣如果碰到挤压,会弹开,器材也就噼里啪啦地玩完。

因为卡扣弹性太好,缺少第二道保护。

建议:

最好配合肩带使用,一是爬山过程中的颤动会减弱。

二则如果腰带扣被误操作打开了,肩带会提供第二道保护。

-D40X+18-135,我的普通人的旅游装备。

讲求轻便高效

-器材带多了成为负担,反而不能开心,我不会为了摄影而旅游(除非我是职业摄影师)

-战力评估:

原以为在西山登高,又赶上22号良好的天气及富于表现力的云彩,所以带上了70-300这个头。

对这个头的理解:

1、我最喜欢的一个狗头,样子简洁大方,一点没有狗头通常的猥琐样貌。

嘻嘻!

形容词,请持有其他狗头的朋友别见怪。

2、便宜,我买的是基本全新带包装的2手货,所以不用带UV镜。

3、轻便,虽然DZP很好,但那重量让我望而却步。

建议:

如果使用150mm以上焦段,即使快门速度在1/250秒以上,也最好用脚架。

因为经验告诉我,望远镜头基本就是脉搏颤动放大器。

--------------------------------------------------------------------------------

原文由黑色金属在2010-08-2319:

30发表

我带了D700&14--24,70—300,偏振镜、暖色镜、渐变镜,徕卡桌面三角架,一瓶矿泉水。

--------------------------------------------------------------------------------

请问楼主,徕卡桌面三角架对D700+1424的负重有没有问题,旅行能充当夜景的拍摄吗?

btw:

顺便问一声什么地方能够买?

--------------------------------------------------------------------------------

正要说到这个问题。

此行意外收获二:

桌面三脚架很实用,很结实。

当时已经是六点钟左右,天气渐暗。

我的ISO机内设置是200,当时看了一眼数据,大概是1/20秒。

我没有将脚架支在固定物体上,而是支在前胸和肩膀上。

从片子效果看,如果足够严谨,这个架子是大有作为。

五棵松就有卖的,可以在网上搜搜2手的。

--------------------------------------------------------------------------------

原文由黑色金属在2010-08-2319:

52发表

器材带多了成为负担,反而不能开心,我不会为了摄影而旅游(除非我是职业摄影师)

--------------------------------------------------------------------------------

顶这句

-取舍对于发烧友来说确实很难.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样样都想得到,往往最后什么都没得到.要舍得放弃,才会有所得.

-这是前段时间做的青海出行准备:

相机:

D3X(风光),D3S(长曝,高速抓拍),外加一个小DC拍视频;

镜头:

ZF21,AFS16-35F4,AFS24-70F2.8,AFS70-200F2.8,AFS300F2.8+2X增距镜;

脚架:

捷信2系+岗仁云台

滤镜:

77mmCPL一个,82mmCPL一个,渐变灰1/2/3档各一,77mm/82mm接圈各一,滤镜套座一个;

存储设备:

笔......

--------------------------------------------------------------------------------

这个大概有多重啊?

自驾游吗?

不算包包绝对超过12Kg,厉害。

-今年夏天休假时的器材是:

D3S+24-70+70-200+16/2.8+SB900,后来鱼眼一次没用,大多情况只带D3S+24-70,需要时再加个灯~~

-现在镜头的研发有点走偏了,一味地追求大光圈。

其实很怀念老尼康的F2系列,如果加以优化,换上N米涂层,那么F2光圈能与那几个牛头相当,又有谁还会要那些大铁疙瘩?

14--24的确是个好镜头,个头也比较合适。

24--70在24端没有14-24好,所以现在有点鸡肋了。

引用:

--------------------------------------------------------------------------------

原文由黑色金属在2010-08-2319:

30发表

由于这次是临时决定出行,没想着拍出什么靓片。

玩摄影很多年,学到一个道理,要想出好片就得投入精力,走走拍拍的模式基本上只能靠运气获得一些糖水片而已。

不过,也明白了,摄影的记录性本身就是一种魅力。

今天看起来很一般的片子,20年后也许就是一段记忆的切片。

基于这些,不再执着于遥远的专业梦想,高兴就好。

登山......

--------------------------------------------------------------------------------

请教下楼主买的这个腰包是哪款?

能装多少器材

-喜欢旅行拍点东西,所以一直都是D200+18-200,现在新购进ZF25替代18-200。

都是轻装配置,适合徒步登山等户外拍摄。

引用:

--------------------------------------------------------------------------------

原文由黑色金属在2010-08-2322:

24发表

Inverse200AW

--------------------------------------------------------------------------------

就是这个

引用:

--------------------------------------------------------------------------------

原文由joshen在2010-08-2323:

26发表

不算包包绝对超过12Kg,厉害。

--------------------------------------------------------------------------------

自驾,真正出行的时候还加了一个镜头:

24移轴,总共算下来约15KG左右,328+2X基本是路途中打鸟用的,移轴是拍摄张掖冰沟丹霞和敦煌三珑沙雅丹用的,大三元基本D3X+16-35,D3S+24-70,70-200用在比较大的场景(比如卓尔山那个平台,门源观花台),其实三角架带少了,下次多带一个,拍雅丹长曝的时候可以两台机器一起开工;

自驾旅行,镜头的重量不是问题,爬山的时候可以不用全带。

-出行前纠结器材,其实是件很享受的事情

引用:

--------------------------------------------------------------------------------

原文由wq4001在2010-08-2319:

56发表

请问楼主,徕卡桌面三角架对D700+1424的负重有没有问题,旅行能充当夜景的拍摄吗?

btw:

顺便问一声什么地方能够买?

--------------------------------------------------------------------------------

曼富图有两款小桌架很不错,也很便宜推荐

引用:

--------------------------------------------------------------------------------

原文由joshen在2010-08-2323:

26发表

不算包包绝对超过12Kg,厉害。

自驾,真正出行的时候还加了一个镜头:

24移轴,总共算下来约15KG左右,328+2X基本是路途中打鸟用的,移轴是拍摄张掖冰沟丹霞和敦煌三珑沙雅丹用的,大三元基本D3X+16-35,D3S+24-70,70-200用在比较大的场景(比如卓尔山那个平台,门......

--------------------------------------------------------------------------------

专业!

自驾摄影游

-楼主定义不明确,出行分很多种,交通方式、目的、人员不一样,携带的工具就不一样

但桌面三脚架是一定不会带的,哪怕是徕卡的。

-刚从青海湖回来,设备:

D3s+70-200mm;D40x+17-55mm;两套电池及充电器,已经感到很重很累。

自驾可能会好点。

另:

后悔没带50mm定焦,拍接片还是定焦好很多。

-那次爬山,背了F3、28/2.8、腾龙手动328

之前一次背D80、18-70、AIS300/4.5ED

再前一次背过F70、28/2.8、AIS180ED

当然还要背帐蓬睡袋给养什么的……

总之:

广角拍大场面风光、长焦拍景物特写以及日出日落~~

-后天就启程走阿里大环线,来凑凑热闹,说说自己的远行配置:

阿里大环线(包车20天,不算进藏出藏的时间)

器材:

两机两镜D700+24-70,D80+70-200,(电池通用,所以三个电池,一个充电器)

滤镜:

2UV,1CPL,1渐变灰,

其它:

脚架1个,每部相机一个遥控器,存储卡若干,移动硬盘一个(因为同行驴友有带电脑),气吹1个,镜头笔1支,防潮珠2盒,摄影背囊一个。

如果一般的旅行,我会带上D80+18-200即可。

-祝一路顺利啊!

欢迎带着佳片回来,顺便交流一下使用概率及战力评估。

-出差或到此一游:

LX3

城区或近郊

一般拍摄(如扫街):

D700、24-70(or35/2)

周边景物或者边走边拍:

D700、24-70、70-200

人像:

D700、手柄、24-70、70-200、SB800

远门

以旅游为主:

D700、24-70

以自然风光为主:

D700+16-35、D300+70-200、脚架

个人可能涉及的几种情况都在了,16-35尚未入手

-引用:

--------------------------------------------------------------------------------

原文由Masterlu在2010-08-2412:

02发表

楼主定义不明确,出行分很多种,交通方式、目的、人员不一样,携带的工具就不一样

但桌面三脚架是一定不会带的,哪怕是徕卡的。

--------------------------------------------------------------------------------

正是因为出行种类很多,所以才探讨。

谁说一个人就一种出行方式了?

一种出行对应一种计划,一种心境,一种结果(一组片子)。

明确了。

-引用:

--------------------------------------------------------------------------------

原文由专家鉴定在2010-08-2416:

43发表

亮骚贴。

--------------------------------------------------------------------------------

领悟歪啦哈!

出行不一定是亮骚,开宝马能出行,QQ也一样,就看境界了。

引用:

--------------------------------------------------------------------------------

原文由joshen在2010-08-2323:

26发表

不算包包绝对超过12Kg,厉害。

自驾,真正出行的时候还加了一个镜头:

24移轴,总共算下来约15KG左右,328+2X基本是路途中打鸟用的,移轴是拍摄张掖冰沟丹霞和敦煌三珑沙雅丹用的,大三元基本D3X+16-35,D3S+24-70,70-200用在比较大的场景(比如卓尔山那个平台,门......

--------------------------------------------------------------------------------

最近去新疆,不自驾,大三元加D700再加上一个X201,可能再加入一个D3100,已经受不了了,又买了最小的乐摄宝背包,自重不到一公斤重,放弃拉杆乐摄宝(3。

7公斤),依然觉得负担承重,进来看看有什么好的经验学习。

-14--24拍摄小场景那是没的说,镜头紧凑。

缺点:

1、焦段实用性稍差;2、不能用滤镜,拍风光有局限。

我的理解:

这是一个优点明确,缺点也明确的镜头。

也许神兵利器都是这样,就看功力了。

24--70这样的镜头虽然通用性好,但是大场景和空间压缩的能力是前进后退都得不到的。

哎!

难啊!

毕竟自己不是高手。

-引用:

--------------------------------------------------------------------------------

原文由黑色金属在2010-08-2416:

44发表

正是因为出行种类很多,所以才探讨。

谁说一个人就一种出行方式了?

一种出行对应一种计划,一种心境,一种结果(一组片子)。

明确了。

--------------------------------------------------------------------------------

呵呵,我一般都是自由行,要带帐篷睡袋,所以一个人就一机一镜一轻便脚架

所以,D700+17-35必带,长焦只能舍弃,实在背不动,

如果有仆人跟随就另外一机加长焦

-sonyNEX+16mm+contaxG28/2.8G45/2G90/2.8重量1KG多点

一机4镜

引用:

--------------------------------------------------------------------------------

原文由joshen在2010-08-2416:

54发表

最近去新疆,不自驾,大三元加D700再加上一个X201,可能再加入一个D3100,已经受不了了,又买了最小的乐摄宝背包,自重不到一公斤重,放弃拉杆乐摄宝(3。

7公斤),依然觉得负担承重,进来看看有什么好的经验学习。

--------------------------------------------------------------------------------

不自驾,大三元+两机,很重很重!

如果是D700级别的,我的意见就是不带D3100,一机足矣!

(小DC除外)另外:

拍风光还是16-35好,14-24灯泡头上不了滤镜,没法用;

引用:

--------------------------------------------------------------------------------

原文由小梅沙在2010-08-2417:

03发表

拍风光还是16-35好,14-24灯泡头上不了滤镜,没法用;

--------------------------------------------------------------------------------

就是、就是。

其实我觉得佳能的1D4的1.3倍换算挺好,16--35用在上面正好是21--45mm,再加上一款70--200,什么都解决了。

可惜!

老佳能总是跑焦,机器毛病也多,不敢买啊!

-我比较俗~

因为本人比较懒,所以超广角和长焦都很需要

当年D70s时代旅行装备是D70s+nikonAF-S12-24/4G或者适马10-20搭配24-120VR

现在旅行是D700+金广+24-120VR这次考虑弄个28-300取代24-120

金广+28-300VR+D700一个天域的腰包就能搞定了~很小巧,坐火车、飞机、徒步等等都能应付

大光圈的中长焦一般只有小范围出行拍领导等时候才用

-引用:

--------------------------------------------------------------------------------

原文由黑色金属在2010-08-2417:

13发表

就是、就是。

其实我觉得佳能的1D4的1.3倍换算挺好,16--35用在上面正好是21--45mm,再加上一款70--200,什么都解决了。

可惜!

老佳能总是跑焦,机器毛病也多,不敢买啊!

--------------------------------------------------------------------------------

所以一些角度讲,佳能的17-40比尼康的几个超广角都要好……

-引用:

--------------------------------------------------------------------------------

原文由黑色金属在2010-08-2416:

57发表

14--24拍摄小场景那是没的说,镜头紧凑。

缺点:

1、焦段实用性稍差;2、不能用滤镜,拍风光有局限。

我的理解:

这是一个优点明确,缺点也明确的镜头。

也许神兵利器都是这样,就看功力了。

24--70这样的镜头虽然通用性好,但是大场景和空间压缩的能力是前进后退都得不到的。

哎!

难啊!

毕竟自己不是高手。

--------------------------------------------------------------------------------

超广和大变焦的搭配对于建筑、古建筑摄影也很合理

-俺主要靠兩只腳,所以準備帶D700,ZF21,24-70,70-300VR。

估計最後是24-70完成95%的任務。

-引用:

--------------------------------------------------------------------------------

原文由黑色金属在2010-08-2416:

38发表

祝一路顺利啊!

欢迎带着佳片回来,顺便交流一下使用概率及战力评估。

--------------------------------------------------------------------------------

托金属兄吉言,顺利归来了。

应你的要求,说说这次为期20多天阿里大环线摄影器材的使用情况,不过只是个人看法,难免带有一些主观的感受,供大家参考。

器材:

相机镜头:

两机两镜D700+24-70,D80+70-200,(电池通用,所以三个电池,一个充电器)

滤镜:

2UV,1CPL,1渐变灰,

其它:

脚架1个,每部相机一个遥控器,存储卡若干,移动硬盘一个(因为同行驴友有带电脑),气吹1个,镜头笔1支,防潮珠2盒,摄影背囊一个。

此次拉萨前后共呆了6天,阿里大环线20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