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工作计划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3493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局工作计划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旅游局工作计划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旅游局工作计划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旅游局工作计划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旅游局工作计划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局工作计划1.docx

《旅游局工作计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局工作计划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局工作计划1.docx

旅游局工作计划1

旅游局工作计划

20*年,我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旅游局的正确指导下,按照“树雄心、展‘两翼’、抓落实、促腾飞”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20*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成绩及特点

全市上下围绕打造“中国避暑之都”的城市品牌,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取得了明显成绩。

我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314.14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25.44%;接待海外旅游者12.09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35.56%;旅游创汇5872.28万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0.41%;国内旅游收入120.8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36%;旅游总收入125.2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19%。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主要是: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我市旅游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品牌和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带动;三是旅游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四是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入境旅游市场成为发展瓶颈,需进一步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六是法规建设滞后。

实践证明,发展旅游经济,我们应坚持五个“推进”:

一是政府主导,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多方融资,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三是铸造品牌,推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

四是积极走出去,推进强化旅游宣传促销。

五是开展专项整治,推进旅游市场监管。

20*年初,50年不遇的大面积持续雨雪凝冻灾害,给刚刚迈入20*年的贵阳旅游造成极大的影响,旅游经营、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等受到严重的威胁,旅游定点运输企业、郊区宾馆饭店和绝大部分景区(点)和因道路封闭而停业,旅行社被迫取消已预订团队行程安排,市区宾馆饭店滞留大量客人,因水、电、气不能正常供应给经营和服务带来严重的困难。

据统计,我市景区基础设施、宾馆饭店、旅游运输业、乡村旅游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因灾损失19599万元。

全市各旅行社较去年同期减少团队近600个;全市游客较去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二,预计旅游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四分之三。

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全市旅游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抗凝冻尽职责,融寒冰献真情,把雪凝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全市没有一起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发生,事实表明我们旅游企业的是经得起考

雪凝灾害对20*年全市的旅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团结一致,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纲,扎实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做好灾后旅游基础设施重建和旅游客源市场谋划工作。

二、20*年工作安排

20*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省第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纲,统领全市旅游工作,发挥旅游行业作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生力军作用,实现扩大就业、旅游富民、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生态建设、环境优美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

20*年我市旅游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为平台,用生态文明理念,整合旅游文化资源,策划“贵阳避暑季”拳头旅游产品、打响“避暑之都、温泉之城”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对旅游者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灾后市场谋划和恢复重建工作;拓展旅游产业规模,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开发模式和节能减排、诚信优质服务的企业经营方式;强化旅游法规、人才队伍、信息化、服务标准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全面夯实贵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走超常规发展的道路,力争达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预期目标,为做大做强服务业、实现市委、市政府“三二一”产业调整战略决策作出应有的贡献。

20*年旅游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力争目标:

接待海外旅游者16万人次,同比增长33%;旅游创汇8340万美元,同比增长42%;接待国内旅游者2684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总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50%;旅游饭店能耗占营业收入的比降低5%,景区景点使用环保节水型旅游厕所率达到5%。

20*年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工作,作为旅游行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抓手和切入点

(1)“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是目前中国旅游界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性的荣誉。

“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评选标准是依据世界先进旅游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势制定的,是一个国际化的标准,它涵盖了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内容,对建设生态经济、生态城市、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完全符合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目标要求,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及提高城市综合素质、国际化水平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是促进我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战略在旅游业的具体体现。

今年我们要以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作为旅游行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抓手和切入点,完成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申报、创建方案和组织动员工作。

(2)以创建“中国最佳绿色旅游城市”为目标,巩固贵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成果,做好迎接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工作,促进中心旅游城市、旅游集散地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的配套完善和提升。

(二)发扬抗灾精神,全力抓好灾后市场谋划和恢复重建工作

罕见雪凝灾害既是20*年旅游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又给20*年的旅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我们要继续发扬旅游业在这场抗灾救灾中表现出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今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和绝对经济指标高于去年,为全市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1)做好春、夏和秋三季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谋划工作,大力宣传促销中、短线旅游产品,弥补因灾带来的损失,确保全年各项既定的旅游目标任务完成。

(2)加大对受灾严重的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国家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政策措施,安排使用好各类救灾物资和款项。

在三月份前完成全市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安全设施的修复工作,消除雪凝灾害对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造成的安全隐患。

受灾旅游景区、旅游设施恢复开放和运营前,必须进行彻底检查,不具备条件的坚决不允许投入运营。

(3)要认真总结这次抗击雪凝灾害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旅游应急机制和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提高旅游行业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三)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扩大旅游产业规模

(1)充分发挥旅发大会机制的政府主导作用,落实市第一届旅发大会决定,办好第二届旅发大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青岩民俗文化休闲度假区和开阳十里画廊喀斯特生态乡村旅游度假区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促销、人员培训、经营管理等“板块式”集约开发,把青岩民俗文化休闲度假区(花溪公园、花溪湖小三峡、花溪十里河滩、镇山村布依生态博物馆、天河潭景区、黔陶桐墅书屋、燕楼夜郎文化、高坡苗族风情区等)和开阳十里画廊喀斯特生态乡村旅游度假区(清龙河十里画廊、南江大峡谷、香火岩、马头寨、凤凰寨等)作为“避暑季”的重要拳头产品,作为贵阳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

(2)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扩大旅游产业规模。

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经验,集中帮助2-3个具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村寨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以改善农户住宿接待条件为重点、以旅游食品加工、民间工艺品开发为重点;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选择部分示范户做改厕、改厨及污水防治试点工作;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将发展旅游融入城乡一体建设之中,促进城乡特色文化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并通过城乡一体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市旅游业发展。

(3)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放宽旅行社市场准入,与贵阳有旅游协作关系城市的旅行社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通过参股、控股、参与竞标等形式互相进入市场,可直接带着当地国内团队到贵阳旅游;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饭店管理集团和景区管理公司,缩短我市与先进饭店和景区管理水平的差距;鼓励我市城市经济型酒店、城郊度假型酒店的发展,今年通过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与推行,将他们纳入行业管理、服务和统计的范围。

(四)以生态文明理念,做好旅游立法、发展规划、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重点项目工作

(1)以《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为立法依据,进一步完善《贵阳市促进旅游发展办法(草案)》,制定《贵阳市温泉资源开发保护管理条例》,将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具体化、制度化,以法律规范予以保障执行,促进贵阳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以生态文明城市和“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标准为依据,做好《贵阳市旅游发展规划》、《贵阳市温泉旅游开发规划》和《贵阳市环城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带总体规划》等总体规划和区域专项规划的修订和编制工作。

(3)推广覆盖旅游经济全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

积极导入ISO系列标准、绿色环球21系列标准,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城市标准和“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标准、星级旅游酒店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旅游厕所标准、旅游规划资质标准等国家/行业标准。

结合我市实际编制《贵阳市经济型酒店规范》、《贵阳市旅行社门市部规范》、《贵阳市乡村旅游示范户规范》、《全市主要景区标识牌设置规范》和《全市旅游景区标识中英文译法规范》等地方旅游标准,并组织实施。

(4)加强宣传和指导,制定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制度,推进我市包括各级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民族文化遗址和村寨、民族生态博物馆、特色艺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和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温泉度假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在内的各级旅游景区(点)名称申请旅游服务商标和旅游地理标志;鼓励和扶持旅游传统工艺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申请、登记外观设计专利权和著作权。

完成3—5家旅游企业申请旅游服务商标、旅游地理标志和专利的申报工作。

(5)制定贵阳市重点旅游项目申报和评定制度,建立由政府主导,中介机构规划设计、专家论证,实行全社会公开招标的竞争性开发机制。

在这一机制下,进一步完善“贵阳旅游项目库”建设。

相对集中财力加大对开阳“十里画廊”旅游区、贵阳乌当温泉度假旅游中心、乌当旅游商品文化城、南明河城市风光旅游带以及青岩古镇等重点旅游精品区的工作力度。

(五)以“避暑季”为重点,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1)认真做好“避暑季”旅游活动和旅游线路产品的策划,在市总体活动的框架下,陆续举办民俗文化、会展博览、体育竞赛、美食茶艺、乡村体验、温泉康疗、森林休闲、宜居家园、都市纳凉等缤纷避暑旅游主题活动。

组织旅行社推出“自驾车和自行车旅游”、“候鸟式养老避暑旅游”、“古镇文化和民俗文化体验旅游”、“山地水上竞技体育旅游”、“都市小吃、茶馆、酒吧、会所、健身、娱乐夜生活休闲旅游”、“喀斯特生态观光、探险、摄影旅游”、“温泉休闲度假旅游”、“高尔夫度假旅游”、“乡村体验旅游”、“森林氧吧、书吧、雾浴、汤浴避暑休闲旅游”等具有贵阳鲜明特色的旅游线路产品。

全天候、全方位、全彩频向广大游客展现一个清凉美丽、舒适易人的爽爽贵阳。

(2)创新旅游宣传促销策略和手段,以“避暑季”为重点,进行市场调研、建立营销模型,运用科学的手段和工具来指导市场营销。

将“避暑季”形象宣传与旅游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将企业利益与旅游者获得真正美好的旅游经历结合起来,打造出对海内外旅游者有巨大吸引力的目的地形象。

加大国内旅游市场开拓力度。

国内旅游市场的促销重点放在重庆、广州、深圳、武汉、长沙、江西等地“火炉”城市,深度开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重点城市、京津地区客源市场,与这些城市知名旅行社合作,联手推介贵阳“避暑季”线路;邀请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的旅行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