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899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docx

《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docx

程序文件040130修改稿

目录

序号

文件编号

程序文件名称

页码

1

HY-02-4.2.3

《文件控制程序》

1

2

HY-02-4.2.4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

3

HY-02-5.6

《管理评审程序》

8

4

HY-02-6.2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1

5

HY-02-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13

6

HY-02-7.3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8

7

HY-02-7.4

《采购控制程序》

24

8

HY-02-7.5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29

9

HY-02-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35

10

HY-02-7.5.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39

11

HY-02-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

42

12

HY-02-8.2.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5

13

HY-02-8.2.4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48

14

HY-02-8.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1

15

HY-02-8.5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5

16

附录1

相关文件一览表

17

附录2

程序文件修改记录表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4.2.3

第1页共5页

1、目的

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审批、发放、更改等进行控制。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统一、有效,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和控制。

(包括:

外来文件的控制)。

3、职责

3.1管理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中管理性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3.2技术部、项目部负责技术性文件中图纸、标准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外来文件的收集、识别、登记、批准、归档、发放管理工作。

3.3生产部负责技术性文件中工艺、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3.4销售部负责与合同有关的商务法律法规等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3.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使用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4、工作程序

4.1文件的分类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程序文件

d)相关文件:

包括技术性文件(作业指导书、企业技术标准等)和管理性文件。

e)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引用的技术标准及顾客提供的图纸等)。

f)质量记录

4.2文件的编号方法

a)质量手册:

HY-01-××

表示与标准对应的章条号

表示质量手册

表示公司名称的简写用拼音字母HY表示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4.2.3

第2页共5页

b)程序文件:

HY-02-××

表示与标准对应的章条号

表示程序文件

表示公司名称的简写用拼音字母HY表示

c)相关文件:

HY-03-××/×

表示顺序号

表示与标准对应的章条号

表示相关文件

表示公司名称的简写用拼音字母HY表示

d)质量记录:

HY-××-××-××

表示层次文件产生质量记录的顺序号

表示与标准对应的章条号

表示第×层次的文件

表示公司名称的简写用拼音字母HY表示

4.3文件的编写审批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

4.3.1质量手册由管理部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

4.3.2程序文件由各主管部门负责人编写,管理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4.3.3相关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检验规范、管理规定等)由各相关部门人员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经理批准发布;各种工艺规程由主管技术人员编制、审核,生产部负责人批准;产品标准由技术部、项目部编写、审核,必要时报技术监督局备案后,由分管经理批准发布实施。

4.4文件的评审、更新与再批准

管理部根据各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情况,每年必要时提出评审、更新的建议,提交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4.2.3

第3页共5页

管理评审。

根据评审意见对文件进行更新,对更新后的文件必须按4.3条规定批准权限范围进行再审批。

技术文件按《技术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4.5文件的发放、领用及文件状态的标识

4.5.1受控文件的发放按分级管理原则,发文部门负责将文件分发至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分发至各相关岗位。

确保各个使用场所获得适用的有效文件版本。

4.5.2管理性文件发放对象和数量由管理部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

受控的技术文件由技术部按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发放。

4.5.3发放受控管理性文件时,文件领用者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上签字后,方可领取注有“发放号”和加盖“受控”印章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表格例外)。

发放受控技术性文件时,文件领用者需在“产品图纸、工艺技术文件发放记录”上签字后,方可领取注有“发放日期”和“受控”印章的技术性文件,技术部应根据图纸用途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加盖“试制产品”或“用后收回”或“××专用”和“某部门”使用等标识。

4.5.4文件损坏严重影响使用时,使用部门可到文件管理部门办理更换手续,执行本程序4.5.3条,补发的新文件仍沿用原文件的发放号。

破损的文件必须上交文件归口管理部门并销毁。

4.5.5文件丢失时,使用部门应写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按本程序4.5.3条办理领用手续。

丢失的文件一旦找回,应立即上交文件归口管理部门并销毁。

4.5.6不属文件发放者,确因工作需要,可向部门负责人借阅。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时,由需要部门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管理文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技术文件经分管技术经理批准后到文件管理部门办理领用手续,发放部门做好文件发放记录。

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涂改受控文件,不得向公司外部人员提供受控文件。

4.6文件的更改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4.2.3

第4页共5页

4.6.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需要更改时,由文件更改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说

明更改原因,交管理部审核,经原批准者同意后,按本程序的4.3、4.5规定执行。

技术文件的更改,按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4.6.2文件更改后,发文部门按“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对所发放的受控文件进行更改,并做好更改标识、注明更改时间等记录。

4.6.3文件的更改方式分为:

杠改、换页和换版。

杠改时,在原“行”处进行杠改并在“修改页”内注明;换页时,变更修改码,修改码由0、1、2……依次类推;换版时,要对版号进行相应修改,版本由A、B、C……依次类推。

4.6.4当文件修改页数超过总页数的30%时,必须进行换版。

4.6.5文件换版后,由各部门文件管理员收回全部作废文件交文件归口管理部门,文件归口管理部门填写“文件销毁登记表”,管理性文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销毁;技术性文件报分管技术经理批准后销毁。

4.6.6失效或作废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部应及时收回,加盖“作废”印章,隔离存放,防止混用。

技术部、项目部负责失效或作废的技术图纸、标准文件的回收、标识。

生产部负责失效或作废的工艺文件的回收、标识。

对有保留价值的作废文件在加盖“作废”印章的同时加盖“保留资料”印章,方可保留。

4.7外来文件的识别及分发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

标准、顾客提供的图纸等),由技术部负责收集、识别、登记、批准、归档分发工作的控制,发放前应由技术部负责人批准。

技术部负责技术类法律法规的收集、识别、发放管理工作;管理部负责管理类法律法规的收集、识别、发放管理工作;销售部负责商务类法律法规的收集、识别、发放管理工作。

4.8文件的归档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4.2.3

第5页共5页

管理部应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管理性文件进行归档管理。

各部门收到的受控文件应纳入“受控文件一览表”进行归档管理。

为防止文件的丢失,存入软盘的文件应进行适当标识。

5、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

5.1相关文件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HY-02-4.2.4

《技术文件管理规定》HY-03-4.2.3/1

5.2质量记录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HY-02-4.2.3-01

产品图纸、工艺技术文件发放记录HY-02-4.2.3-02

受控文件一览表HY-02-4.2.3-03

文件更改申请单HY-02-4.2.3-04

文件销毁登记表HY-02-4.2.3-05

外来文件清单HY-02-4.2.3-06

 

程序文件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4.2.4

第1页共2页

1、目的

为了对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提供证实依据,对质量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而进行控制。

2、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有关的记录以及来自供方/外包方的质量记录的控制。

3、职责

3.1由管理部归口管理,负责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和产品检验等质量记录的收集、编制、汇总、审批、标识、编号及管理。

3.2档案室负责质量记录的最终存档、保护、贮存及销毁。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4、工作程序

4.1质量记录的编制、标识

a)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记录(如:

管理评审、内审等),由管理部根据体系运行的需要以表格形式进行编制汇总,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统一印制。

b)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记录由各使用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以表格形式进行编制,报管理部备案后实施。

c)管理部负责质量体系运行中质量记录的编号、标识。

4.2质量记录的使用与流转

4.2.1质量记录的使用者应严格按要求填写记录中的相关项。

确保质量记录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正确完整一致,易于识别,质量记录一经填写,不得随意涂改。

4.2.2流转中的质量记录在交接时均进行自检和互检,以防漏项。

承接者有权拒收不完善、不正确的记录。

4.2.3流转中的质量记录不得污损、失落,若发现失落或污损应尽快由相关人员补齐。

程序文件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4.2.4

第2页共2页

4.3质量记录的贮存和保护

各部门应确定专人负责对质量记录的日常保存和管理,按月、年收集、整理、汇总成册,次年一月份交公司档案室按记录分类保存。

记录应贮存在适宜的环境中,防止潮湿和破损。

4.4质量记录的处置

4.4.1质量记录的保存要便于检索和查阅,管理部根据质量记录的重要程度确定保存期限,详见“质量记录清单”。

各部门也要编制本部门的“质量记录清单”。

4.4.2档案室根据“质量记录清单”上的保存期限,整理出超期记录,填写“文件销毁登记表”,经总经理批准后销毁。

销毁时,要有两人以上共同参加。

4.5质量记录表格形式的修改

质量记录表格形式一经批准实施,任何部门不得随意更改,经过实践证明质量记录表格的内容不适应实际情况时可进行修改。

由使用部门对内容进行修改,管理部审核后方可印制。

对新增加的质量记录表格也要报管理部审核后印制。

5、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

5.1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HY-02-4.2.3

《档案管理制度》HY-03-4.4.4/1

5.2质量记录

文件销毁登记表HY-02-4.2.3-05

质量记录清单HY-02-4.2.4-01

 

程序文件

管理评审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5.6

第1页共3页

1、目的

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并得到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评审。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活动,并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汇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情况,并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3管理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收集、准备管理评审输入所需的信息资料,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并跟踪验证改进措施实施情况。

3.4各部门负责提供与管理评审要求有关的资料,制定并实施评审结果要求的改进措施。

4、工作程序

4.1管理评审计划与准备

4.1.1管理评审一般每年进行一次。

特殊情况可以增加管理评审次数。

(特殊情况指:

组织机构有重大变动、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顾客有较大质量投诉意见时)

4.1.2管理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应明确管理评审的内容、时间、参加部门、人

员、要求等,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管理部在管理评审会议前发放到各有关部门。

4.1.3各部门准备管理评审需要的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质量目标值在本部门落实的情况;

b)部门主管标准条款执行情况,相关职能配合实施情况;

c)对出现的不合格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情况;

程序文件

管理评审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5.6

第2页共3页

d)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建议。

4.2管理评审的输入

a)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

b)第一、第二、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

c)顾客的信息反馈,包括满意度测量及与顾客沟通的情况;

d)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e)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f)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情况;

g)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更;

h)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改进建议。

4.3管理评审会议

4.3.1总经理主持会议,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各部门

充分发言,对评审输入的材料作出评价。

对不合格项应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间。

4.3.2管理评审结束时,总经理对评审的内容作出评审意见,形成有关改进决策,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出,责令各有关部门执行。

4.4管理评审输出整理与报告

a)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包括对方针、目标、组织机构等方面作出评价;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

c)资源需求。

管理部做好会议记录,并根据管理评审结果,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至相关部门。

4.5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与验证

4.5.1管理评审会上确定的改进要求,责成有关责任部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记录

程序文件

管理评审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5.6

第3页共3页

表”。

4.5.2整改措施经分管经理批准后由责任部门负责实施。

4.5.3管理部负责对各有关部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4.5.4管理评审后若需要修改文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6管理评审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质量记录,由管理部按照《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

5.1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HY-02-4.2.3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HY-02-4.2.4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HY-02-8.5

5.2质量记录

管理评审计划HY-02-5.6-01

会议签到表HY-02-5.6-02

会议记录HY-02-5.6-03

管理评审报告HY-02-5.6-04

纠正/预防措施记录表HY-02-8.5-01

 

程序文件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6.2

第1页共2页

1、目的

为合理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推动公司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对与产品质量工作有关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以使其胜任岗位工作。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影响产品质量工作有关的人员的培训。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培训计划的批准。

3.2管理部归口管理,负责按需要组织内部和外部培训。

3.3各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4、工作程序

4.1由管理部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并形成《人员能力确定表》。

4.2根据管理层对人力资源的策划需求,以及各部门提出的培训需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由管理部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报分管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培训计划的内容应规定培训的目的、内容、时间、形式、参加人员等以便满足培训的需求。

对需要增加的计划外培训,应办理增补手续经总经理批准后按时开展培训。

a)对车间有关技术人员、检验人员进行工艺、技术、检验等专业知识培训。

b)对工序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作业要求方面的培训。

c)新员工进入公司的规章制度教育及上岗前的培训。

d)特殊工种人员的定期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各部门自行组织的培训,待培训结束后报管理部备案。

4.3负责培训部门,应提供编制培训教材,管理部按计划作好培训记录。

程序文件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6.2

第2页共2页

a)技术部负责技术标准的培训;生产部负责工艺、操作规程、检验规范、设备操作、维修保养知识的培训。

b)经培训不合格的新上岗人员不予聘用。

4.4对外出培训,参训人员持通知,经总经理批准后,到管理部登记。

培训结束后由参训人员到管理部填写“外出人员培训情况登记表”进行备案。

4.5培训计划的实施及培训的有效性,由管理部负责监视和测量。

必要时进行考试、考核和记录,以便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具体按《培训管理规定》执行。

每年对培训的效果形成文件,提交管理评审。

4.6对外部培训、内部培训、教育、技能及经验的活动和效果加以记录,必要时对培训人员适当的考试,成绩记录在案。

5、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

5.1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HY-02-4.2.3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HY-02-4.2.4

《人员能力确定表》HY-03-6.2/1

《培训管理规定》HY-03-6.2/2

5.2质量记录

培训需求表HY-02-6.2-01

年度培训计划HY-02-6.2-02

培训记录HY-02-6.2-03

个人培训档案HY-02-6.2-04

外出人员培训情况登记表HY-02-6.2-05

 

程序文件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7.2

第1页共5页

1、目的

对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实施控制,使产品质量要求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一致,确保产品满足顾客各项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活动的控制管理。

3、职责

3.1销售部归口管理,负责顾客要求的确定、合同的评审、外部信息收集、传递、反馈、建档以及与顾客的沟通工作;

3.2项目部负责为销售部提供技术、工艺支持。

3.3管理部、生产部、技术部、供应部等部门配合实施。

4、工作程序

4.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

4.1.1技术部、项目部在设计输入各项活动中应确保充分识别顾客的明确要求和隐含要求。

a)明确以下要求: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功能、安全性、可靠性、操作方便性、

外观、产品的适应性、可维修性;

b)产品应满足的适用性(无论顾客是否提出),特定用途所必须的产品要求;

c)顾客的特殊要求。

4.1.2销售部应明确顾客以下要求:

a)与产品有关的义务,包括特定工艺条件下产品的适应性及法律、法规要求;

b)对服务、交付或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4.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4.2.1评审时机与评审的内容

本公司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应进行评审(如:

提交标书、接受合同及接

程序文件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7.2

第2页共5页

受合同的变更),并应确保:

a)顾客对产品要求得到明确规定;

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的要求已予解决;

c)本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d)公司对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予以保管。

当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时(如电话或口头订货),本公司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4.2.2合同评审的要求

a)销售合同均以书面形式明确规定顾客的要求,对个别情况下的电话订货,在没有

书面说明的情况下,业务员详细了解并记录顾客要求。

包括:

品种、数量、质量(性能要求)、运输、交货期、交货方式、包装等,适时补办书面合同(对于口头订货即行成交的可例外)。

b)产品功能及适应性要求,包括产品能否满足顾客特定工艺的要求。

c)生产能力能否满足合同要求,包括:

各类人员技术水平、加工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原材料、生产工艺水平等。

d)质量要求、技术标准、验收标准、索赔和处理纠纷等具体事项及顾客的特殊要求。

e)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

4.2.3合同的评审

a)标准产品:

指按本公司正常图纸资料生产的产品,以及局部有变化但其主体结构、主要零部件变化不大的产品,如进、出浆口位置、油漆颜色、材质等变化。

由销售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签字评审,加盖“合同评审”印章。

b)特殊产品:

指新产品或定型产品的主体结构、主要零部件变化较大、性能超出设计指标的产品,以及顾客委托设计或来图加工的非标产品。

由销售部根据需要组织项目部、技术部、生产部、管理部、供应部进行传递评审或会议评审。

c)产品的使用条件与常规工艺流程不同的。

程序文件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改码:

0

文件编号:

HY-02-7.2

第3页共5页

d)现场制作产品及交钥匙工程项目:

现场制作产品指因受运输条件限制或用户要求需在顾客使用现场制作,现场交付的产品;交钥匙工程项目指按照顾客确认的工艺及合同要求,提供主机产品、管道配置、辅机配套及其它项目的交付、设备安装、试车及初步操作顺利运转后,依据合同完整交给顾客使用的工程。

销售部签定合同之前,在了解顾客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应与技术部、项目部充分沟通,由项目部提供详细的书面资料作为报价依据,销售部明确各项费用支出及双方责任,由分管销售经理组织评审,加盖“合同评审”印章。

4.2.4投标管理

a)销售部负责搜集有关招标信息,报告分管销售经理,并作出是否参与竞标的决策。

b)凡决定参与竞标项目,项目部要充分了解顾客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