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4236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docx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docx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际认知观探析

  *导读:

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建立、社会规范的形成、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人际沟通。

因此人际沟通……

  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建立、社会规范的形成、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人际沟通。

因此人际沟通所探讨的不仅仅是说话表达的能力和技巧,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

  鲁曙明:

《沟通交际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89页。

  俗话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可见人际沟通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强、有策略有目的的传播行为,语言表达建立在深层次的心理认知上。

沟通人通过人际建构来认知他人,形成印象。

  参见鲁曙明:

《沟通交际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97页。

  建构主义认为,人们在人际沟通中说什么、怎么说,都会有意无意地建立在对自我、他人、社会关系、交往情境等人际认知基础上。

即便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流,人们也会根据以往经验和自我认知结构,试图读懂对方,留意对方的暗示、行动、表情、衣着和表情,以推论出对方是谁(尤其是在当下情境中的角色)、对方在干什么(有其是我们似乎牵连在其行为中时)、对方在思考什么、感觉怎么样。

  参见[美]莱斯莉巴克斯特、布雷斯韦特编著:

《人际传播:

多元视角之下》(第1版),殷晓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2月,第57页。

  人们倾向于和看起来热情友好、和自己相似性高的人交流,然后在交流互动中不断检验和加深对彼此的认知。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则是由于沟通双方缺乏对彼此阅历、知识、需求、兴趣等认知和理解,从而造成交流障碍。

由此可见,人际认知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际沟通的有效性,制约着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而人际认知的方式则影响着人际认知的准确性。

  中国主流文化的人际认知观是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

语颜?

渊》),或者用积极方式来表达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认知方式,是根据自己心理体验来比拟他人、判断他人的心理过程。

  参见景怀斌:

《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孔子研究》2005年第5期。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主流文化,深刻影响着历代中国人心理、行为、政治、生活、文化等各个方面。

所以说,推己及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概括中国人习惯的认知方式和原则。

但这种人际认知方式有利有弊。

在等级分明、权责清晰的儒家思想中,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清晰明了,即女子应该三从四德、上级应该做好下级的榜样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因此相同的群体拥有高度的一致性,个性受到集体规范的压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相对较小,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确是认知他人最便捷有效的方式。

但在个性解放、尊重差异的现代,这种以自我为原型的人际认知方式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容易造成人际认知偏见。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强调主体个性张扬的道家文化对中国主流文化有着互补和纠偏的作用,其在人际认知上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一、自知者明:

老子人际认知的基本原则

  在强调人的差异性和交流沟通的包容性方面,老子的人际认知观与彼得斯有异曲同工之妙。

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中为人们走出交流的无奈给出的建议是我们的任务是认识他者的特性,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形象去改造他人。

  [美]彼得斯编著:

《交流的无奈:

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第25页。

  老子有言我欲独异于人(第2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第70章),其含义在于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难以被他人知觉的自我,有着不同的需求爱好和价值取向。

自知者明(第33章)告诉世人,如果不能走出自我的立场和本位的局限去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

  参见吴予敏编著:

《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6页。

  人们就不可能真实全面的认知自己和他人;胜人者有力(第33章)启发人们,如果不能换位思考、以多元价值观去评判有差异化的个人,势必导致理解包容的鸿沟,难以让人心悦诚服。

  自知者明是人际认知的基本原则,胜人者有力是检验认知准确和沟通有效的标准。

在人际沟通中,若想胜人者有力,即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好感,最基本的原则是摆脱个人本位的偏见和束缚,做到自知者明。

何谓自知者明,具体来说就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22章)。

  *

(一)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的自我认知观

  不囿于己见才能明白通晓,不自以为是才能彰显真相。

由于受时间、精力、经验等各方面的局限,个人的认知能力不可避免有其局限性,自知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自我局限性的认知。

个人认知局限经常表现在:

我们对自我、尤其是对他人的认知都是通过随意抽样而做出判断,只要有抽样就有误差。

假如你和一个同事约好在某一时间见面,结果她因为临时有事迟到了。

不巧的是,你们第二次约见时,她又因为临时有事迟到更久。

极有可能,你从此对她的印象是从不守时、不值得信任。

即便有熟悉她的第三人跟你说她平时都很守时守信、那两次的确是突发意外状况,她心里感到很抱歉等,你还是很难改变对她的认知偏见。

因为基于你的抽样事实,她就是两次约见、两次迟到。

可是你忽略了你只是抽取了和她约见的两次,不能代表她一贯的行为作风。

而人际认知的偏见容易造成沟通双方的误解,影响人际沟通的有效性。

人际中的自我实现预言(interpersonalself-fulfillingprophecies)认为:

当一个观察者认定另外一个人的某些事实,就会采取相应的行为,实现对某些事实的预言。

假定你认定你的某个朋友是一个敏感的人,你就会尽可能地避免一些敏感的话题,说话之前会迟疑不定。

相应地,你的朋友会因为你的焦虑而变得更敏感。

经过如此互动,你会对你自己说她果然是个很敏感的人,什么话都不能说。

  参见Trenholm,S.,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的自我定位观

  人际认知的准确性不仅依赖于认知素材的全面真实,还取决于认知者的价值取向。

即便是面对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会因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对事实真相进行不同的建构。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22章),为什么不自我邀功反而拥有功,不居功自傲反而能使功长久呢?

功,就是一种价值评判。

只看得到自己的功劳价值,看不到别人的辛苦努力的人难得人心;只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功劳,不尊重别人的价值取向的人难以得到别人的信服。

正如前文所述,人际沟通是人之为人的道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直接应用于人际沟通之中。

人是多元的,即便是对待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也会因立场、观念、价值取向等差异,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评判。

当年雀巢推出速溶咖啡,起初的诉求重点是此咖啡速溶方便的特性,结果市场销售情况很不好。

公司认真对雀巢咖啡与市场领导者麦氏咖啡的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没有找到答案。

最后他们请来了心理学家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受访者把买了麦氏咖啡的人描绘为一个勤快的主妇;而把买了雀巢咖啡的人描绘成一个懒惰的主妇。

  参见《心理投射技术的案例雀巢咖啡的困境》。

  可见,速溶这一卖点在营销者看来是独特的销售主张,而在消费者的潜意识里,选择速溶咖啡是懒惰的表现,这就是价值取向决定了认知差异。

后来雀巢咖啡针对消费者心理,改变广告诉求策略,不再宣传又快又方便的特点,而是着力宣传新鲜咖啡所具有的美味和香醇,从而逐步改变了消费者的潜意识印象。

现在人们一提起雀巢咖啡,就会联想起味道好极了这句经典广告语。

在供过于求的营销环境中,营销者若想获得利润,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洞察消费者的心理,传递符合消费者认知的价值观,而不是将自己的认知强加给消费者。

但是在日常的人际沟通中,特别是当交往双方的社会地位、身份存在差异时,强势者习惯用自己的价值理念作为人际认知的标准。

如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中,很多中国父母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且自己人生阅历丰富,应该积极为孩子规划人生,指导他们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思想。

有学者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合适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不合适。

  冯浩菲:

《关于孔子忠恕思想的界说问题》,《孔子研究》,2003年第4期。

  每个人对成功、幸福等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交往双方都只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去认知,势必导致交流的鸿沟。

老子提倡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不尚贤,使民不争(第3章),即从个人层面来说,不要自以为有功于人、把自己当做别人的主导者;从社会层面来说,不要一味宣扬典型、倡导单一的价值观念。

其实,人际和谐状态大多源于交往双方重付出轻回报的心态,相反,如果一方自以为对他人有价值,经常要求感激,或者夸耀,那么本来有的价值反而被冲淡,即无功,乃至关系无法继续维持,即不长。

老子正是指出人际关系自我定位的要妙所在。

  *二、反者道之动:

老子健全人际认知结构的价值取向

  理解个体的差异性和局限性,摆脱自我本位的束缚、不囿于己见是健全人际认知体系的基本原则。

认知结构越完善,就越能够娴熟地理解他人、理解关系和行为,

  [美]莱斯莉巴克斯特、布雷斯韦特编著《人际传播:

多元视角之下》(第1版),殷晓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2月,第68页。

  减少人际认知中的偏见。

老子对人际认知结构的健全主要体现在对人际刻板印象的批判和管理、人际互动的洞察及对社会认知偏差的警示。

其价值内核是反者道之动,因为人际认知结构的优化在于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

  *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老子对刻板印象的批判和管理

  人际认知偏见中最为典型的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是1922年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

  伍艳、丁道群:

《人际认知中刻板印象激活和应用的影响因素剖析》,《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1-2期。

  刻板印象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将人进行分类,确信只要是归属于某一个群体的人,则具有一样的特征和行为,可以说刻板印象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一旦某种刻板印象形成,你将只会注意到那些和你原有印象一致的行为,而忽视那些和你认知不一样的行为,

  Trenholm,S.,理解目的和自我增强目的,都受到个人所属文化价值的影响:

按照自我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去理解别人,自然容易地多;以自我价值观作为归类的标准,也自然有利于加强自我认同感。

但如此一来,刻板印象就相对容易被激活。

而个人本身具有标榜公正、纠正偏见的动机,这也是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由此可见,影响刻板印象激活和应用的因素归根结底受制于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老子对刻板印象的理解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第2章),也就是说若普天之下都采用单一的标准将人群归类,认为善恶美丑等都有固定不变的模型,那就是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刻板印象形成的机制,且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刻板印象的危害性。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2章),万事万物的分类只有一个相对的标准,而没有绝对的框架。

无论是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还是有与无、难与易、高与低等等,所有的归类都只是在特定情境下才能定义和成立。

例如现代审美中,人们在各种瘦身广告、瘦身名模等刺激建构下,将瘦作为美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但是在唐朝,羊大为美,丰腴才是美的象征。

不同的分类评价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只能说是价值观的差异。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第8章),处下,对于众人来说是鄙弃的恶地,但对于水来说却是几于道的善地,这就是价值取向对认知的影响力。

如果只是以自我的价值观念和分类框架去构建其他价值群体的形象,势必造成对其它群体的误解和偏见,导致认知冲突和沟通的不平等。

在现代社会,缺乏话语权的弱势群体往往容易被创造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强势群体描绘出消极、不符合事实的刻板印象,形成和强化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障碍。

选择视角不同,看到世界也不同,摒弃自我价值观的狭隘,美的形态存在各种有差异的个体中。

  *

(二)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对人际互动的深刻洞察

  通过现象看本质是认知遵循的一般路径,他人的着装、言语、表情等现象都是我们认知的基础。

人际互动就像一场演出,表演者在舞台上讲述他们的台词,穿上相应的服装,使用合适的道具,来构建符合自身期待的公众形象。

  参见[美]莱斯莉巴克斯特、布雷斯韦特编著:

《人际传播:

多元视角之下》(第1版),殷晓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2月,第265-266页。

  根据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我们都通过彼此的表演来认知对方。

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表演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

在有的文化情境中,直白地表演受人欢迎,透过现象可以直观洞察表演目的的本质;而在有的场景中,含蓄的方式更加受人青睐,现象具有掩盖真实本质的特性。

所谓曲则全就是指人们在做事之时若采取委婉、弯曲的方式更容易达到目的。

  参见石英、高成新:

《老子人际思想初探》,《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第5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潮里,内敛迂回的表演方式更能得到社会认可,但行为现象与本质的迷离增加了人际认知的难度。

  中华民族崇尚韬光养晦、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哲学,讲究处处与人为善,不锋芒毕露。

老子对中华民族人性的认知和孔子如出一辙,提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4章),越是声名显赫的人,就越应表现得和众人无异,不让处下的有社会权利上的压迫感;越是才华横溢的人,就越应该重视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58章),不让自己的言语咄咄逼人。

中国人的内敛不仅表现为真人不露相,还体现在自我贬低上。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45章)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因为谦虚谨慎不自炫耀;真正能言善辩的人表面好像木讷,因为人发言持重而不露锋芒。

所以老子夸赞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第15章),真正有能力的人是谨小慎微、藏而不露的。

  参见谢清果:

《和老子学传播老子的沟通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7月,第170-172页。

  为什么中国人崇尚表里不一呢?

在老子看来,一是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第23章)天地尚且要懂得节制,而况于力量弱小得多的人,所以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44章)。

将自己的成绩摆弄出来受人夸奖,难免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减少了前进的动力。

二是老子主张柔弱处下的人生哲学,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63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7章),可见过度张扬容易伤害他人的尊严、引起别人的反感,而适当地自我隐藏和自我贬低等示弱的方式反而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誉。

  当然,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中,人际互动中显和露的表演方式有了相互交融之处,自我展现的西方理念逐渐被中国人接受和使用。

但不论文明如何交融,几千年来本土文化传承下的观念依旧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且这种表里不一表现得范围广泛,不仅仅局限在对成功、能力的掩饰上,还有人情面子中的含蓄委婉。

例如一个老爷爷对你说:

你真有出息啊,都考上大学了,我的孙子就不行啦,高中没毕业就出去闯荡。

如果你的回答是现在竞争压力这么大,不读大学不行啊,可惜您孙子平时太爱玩了,估计老爷爷心理多半会不高兴;但如果你的回答是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在社会上学习、积累经验也是成功的途径,老爷爷听后估计会很开心,说不定还会向你夸赞他的孙子现在在社会化上已小有成就。

因此,要把握中国人的人际互动,就必须认知表里不一的形象建构方式,否则很容易造成认知上的误解。

  *(三)不尚贤:

老子对社会认知偏差的警示

  个人的认知结构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主流价值观将内化为人的认知心理。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建构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

媒体通过层层把关,选择和突出符合其价值取向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广泛的受众。

媒体的价值取向受到媒介从业人员素质、媒体自身利益、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现代媒体价值取向的低俗化、社会责任感的丧失成为媒介批判的焦点。

道家思想中内蕴的时代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是疗救社会弊病,保证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思想武器。

  袁媛、王晓清:

《娱乐新闻公信力的丧失与道家传播思想的启示》,《新闻前哨》2006第5期。

  老子提倡的不尚贤(第3章),对当今媒体的社会教化功能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不尚贤,是指不去特意标榜宣传典型人物,不过度向受众虚构完美的偶像形象,以免受众产生认知偏差。

媒介为吸引受众眼球,对偶像的塑造可谓登峰造极。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媒介过度塑造的完美形象一方面满足了受众对完美偶像的象征性互动心理,另一方面也让受众沉溺在媒介构建的虚拟环境中,扰乱受众正常的认知心理。

粉丝们对偶像的非理性崇拜和占有欲望、影迷们对偶像剧的痴迷和效仿,反映了受众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认知障碍。

例如现代媒体中收视长红、让众多少女痴迷疯狂的偶像剧,其信息建构大多遵循这样的套路:

女主角多为富有个性却身世平平的灰姑娘,男主角不仅才华横溢还帅气多金、完美到无可挑剔;灰姑娘自从遇到男主角后,闪耀变身为人见人爱的公主,生活从此奇迹迭起;爱情仿佛是人生的全部,纯洁浪漫仿佛是爱情的全部,经历小小的挫折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偶像剧为众多现实中的灰姑娘构建了爱情的神话,点燃少女邂逅完美爱情的渴望。

但现实中的王子却是可遇不可求,此外人无完人,如同偶像剧中那般完美的男主角和爱情其实并不现实。

若人格心智尚未健全的少女沉迷于偶像剧,则极有可能将偶像剧中构建的爱情作为衡量现实爱情的参照,幻想自己遇到如同偶像剧中完美的男主角。

这将造成她们对爱情、对恋人形象的认知偏见。

  *三、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人际认知边界的把控

  一般认为,人际认知越准确,就越有利于沟通者做出正确传播决策,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越是亲密,相互分享的私密性信息就越多,认知也就越深入,两个人建立的情感就越牢固。

但人际认知是否越全面深入透彻就越有利于人际沟通和情感维护呢?

老子对人际认知边界的把控,提出了辩证的看法。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第70章),即认知我的人少,则更能体现出我的高贵,可见其强调了人际认知有时候也要适可而止,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44章)。

  为什么要强调认知的边界呢?

巴克斯特(Baxter,1990,1992)提出了关系辨证论,强调人际沟通中,人们既希望对方了解自己,又希望保留某些秘密;既希望和同伴分享,又希望拥有独立自主的空间;既希望能够预测对方行动,以求安全感,又希望对方有某种程度的不可预测性,以求刺激和挑战。

  参见鲁曙明:

《沟通交际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98页。

  由此可见个人对自我被认知、被理解的需求是矛盾的,人需要被他人了解,但不是在任何情境下都希望被人看穿,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特别是对于自身的缺点和隐私,很多时候是不希望被洞察。

?

  老子有言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第20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禁区,对于他人不愿表露的隐私,冒昧打探揭露,不仅不能加深彼此的理解,而且极有可能招致他人的反感和抵抗。

人有好奇心,但一切的探知应该建立在不伤害他人自尊的基础上。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20章),世人都明察秋毫,而唯有我愚昧无知。

老子并非真愚,而是懂得在某些场合难得糊涂。

如今一些婚恋节目中,许多夫妻情侣走上银屏和大家分享他们生活中的冲突矛盾,以寻求解决之道。

通过他们的叙述可以发现,很多棘手的问题都源自对人际认知边界的把握不够,如是否应该和另一半分享以往的情感经历、老公是否需要主动坦白和前女友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等类似的问题。

在夫妻情侣这类亲密型人际关系中,彼此都希望多了解对方,也希望多被对方了解。

但有些认知欲望却是情感的雷区,如以往的情感经历,分享的越多,可能越加重彼此心中的不安感和嫉妒感,在彼此心里留下难以消解的疙瘩。

  此外,交往对象之间的某些不可预见的特性,会增加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例如有些萍水相逢之人,通过一番促膝长谈,感觉相见恨晚。

经过短暂的了解,都对彼此都充满新鲜和好奇,但随着了解地深入和透彻,神秘感将渐渐消失。

这也就是老子所谓的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第70章),保持自身的可持续阅读性和神秘感,也是人际吸引的一种方式;少则得,多则惑(第22章),并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需要全方位深入了解,局限在某些领域的交流可能更有利于鉴定和维持彼此的关系,如职业关系、网友、火车上认识的陌生人、由某种兴趣爱好而聚集起的社团成员等,了解太多反而会淡化彼此原有的强烈印象或者束缚彼此的交流空间。

  再者,对于和自身的行为、认知差异大的少数群体,如自闭症、同性恋、原生部落等等,最好的相处方式不是以自我的观念去认知对方的异常、去改造对方的世界,而是应该首先学会接纳、和谐共处,容乃公(第16章),以一颗包容之心去公正对待他们的认知系统。

我独异于人(第20章),独异于人者,我们之所以觉得他们怪异,有时候只是因为他们是少数群体,而我们习惯把大多数群体的认知系统当做正常。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80章),如果认知的出发点是为了干涉和歧视,还不如就让不同认知系统的人们相互包容、和谐共处。

  老子曰: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81章)。

真正的智者谨守为人处世的连界,不逾越他人的隐私之境,不自诩对他人隐私知道得多。

老子教导世人人际关系当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58章),自己方正有原则,但不苛责别人;自己处事果断但不伤害他人;自己正直但不放肆;自己光彩照人,但不夸耀己能,总之,处事谨慎,在人际交往中不过于显山露水。

  参见谢清果:

《和老子学传播老子的沟通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7月,第180-182页。

  俗话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际认知在一些领域内并非越全面深入就越有助于人际关系的维护,因为人际认知的边界范围应该视特定交往对象、交往情境、交往目的而定。

这也正是老子自知者明智慧有助于世人提升人际认知的显著价值所在。

  *结语

  《道德经》这部道家的不朽经典,是老子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中不仅蕴藏着道的深刻哲理,也集中体现了老子深邃的传播思想与智慧。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14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传播和沟通的智慧,对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的传播思想和行为、寻找适合国人需要的传播方式、构建和完善华夏传播知识体系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价值,探索老子人际认知观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责任编辑:

张恒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