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126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docx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docx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导论》复习提纲

 

 

导言部分

1、            自然辩证法的中心线索(3)、研究内容(2—3)和学科性质

(1)是什么?

  中心线索: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研究内容:

三个方面(自然观、科技方法论、科技观)

         它作为马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的演化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及“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学科性质:

介于哲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之间的哲学的二级学科

2、            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社会条件。

(6)

(1).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生产力的发展由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产业革命”进入到电气化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

(2).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新成就逐步揭示了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

当时形而上学、经验主义、唯心主义非常盛行,形而上学自然观把自然界看成静止的、孤立的、不变的。

由于没有正确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使许多自然科学家在他们做出科学发现之后反而走上了歧途,成为科学发展的绊脚石。

(3).为了批判这些不正确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方法论,阐述了他们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重要思想。

‘2’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1)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二级学科,是哲学的普遍理论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可以帮助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人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发展特征、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复杂问题(由科学技术运用产生的社会后果是不能单靠科学技术本身来解决的,它涉及到科学技术以外的问题,如科研伦理、科学家工程师的社会责任、科技政策等问题)、以及给予方法思维的指导。

因此,自然辩证法的作用就在于,既能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贯彻到科学技术领域,指导它健康发展;又能把科技成就从哲学上概括出来,提升上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2).科学技术哲学,也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哲学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为了在国际上进行学术交流,“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这两个名称可以交互使用,但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的一个领域,它与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有着原则的区别。

第一,如何看待自然观。

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都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放在自然哲学、科学实在论或哲学本体论中,而自然辩证法则把自然观作为它的理论基石;第二,如何看待科学技术。

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是着重从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来考察的,而自然辩证法则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既从它的活动过程,也从它的活动成果来考察的;第三,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永恒的、最合乎人性的形式。

而自然辩证法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3、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8—19)

 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融会贯通、开阔视野,在科研中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自然观部分

1、            古代朴素自然观(24---30)、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科学基础和局限性(32—41)。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各种知识囊括在哲学之中(自然哲学)

           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笼统性(从整体上对自然作思辨的说明,直观地勾画出整个自然界的轮廓)

           朴素的唯物主义(依靠经验和直观认识自然)

朴素的辩证法(发展、变化的眼光)

以简单的观察法和演绎法为主

局限性:

虽基本摆脱了宗教神学,力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

但实践水平有限,未能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用机械还原论、机械决定论说

明一切自然现象,即把自然界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加以

研究,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

优点是对自然的细节

认识更加清晰,缺点是将自然界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

缺乏整体认识,从而造成了关于自然界绝对不变(如有

运动也只是机械运动)、孤立静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

维方式。

            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不仅否认自然界的运动演化,

而且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宇宙运动的动力,而求助

于上帝)

       科学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营造了氛围,开始重视实验、崇尚经验

            牛顿的力学体系、绝对时空观占主导

       局限性:

无法回答运动如何发生等问题,未能彻底摆脱神学束缚;

           认为力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片面夸大了归纳法和必然性、忽视演绎法和偶然性,然而有些新问题是力学解释不了,不得不引入许多虚假假设,阻碍了科学发展。

2、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31—41)

 历史必然性:

近代科学的诞生,力图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从而形成了以力学科学为背景的自然观。

历史作用:

形成了以观察实验方法、数学分析方法、归纳演绎方法为主的近代科

学方法论,从而取代了古代以直观和思辨为主的自然哲学。

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基本观点是什么?

(42—47)

 科学基础:

天文学(康德星云假说)、赖尔地质学原理(地球缓慢变化的渐变论)、物理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电磁理论)、化学(原子论、分子论、元素周期律)、生物学(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特点是从“运用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收集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对所获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说明”的阶段。

基本观点:

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本原性;承认自然界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主

观辩证法”,即关注人的主体性因素在自然观中的地位。

4、            系统及其基本范畴,要素与结构、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76—79)

 系统:

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是指“存在于一定环境中,由若干相互联系、作

用的具有特定属性的要素,以一定结构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关系:

要素是功能的物质基础;结构是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是功能的重要依据,结构对于要素有相对独立性;

环境是功能的外部条件,为系统提供生存条件。

要素和结构是内因,功能由内因所决定;同时,功能对结构也有反作用,功能的发挥可以损耗或优化结构。

环境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非单值的、或然的决定关系(要素同、结构不同,功能不同;要素不同、结构同,功能也不同;要素、结构都不同,功能可能相同)

5、            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

(81---91)

   整体性(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非加和性”是系统的主要特征、导致新质出现)、

动态性(稳定与涨落的辩证统一)、

层次性(纵向等级性与横向多元性、构成性与相干性、间断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双向因果链”)、

自组织性(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演化图景有循环、分形等形式)

6、            了解宇宙起源假说(59---64)和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思想(70---72)。

自然界是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是永恒运动和演化发展的,推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自然界的内部矛盾。

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宇宙本身有自己的发展史,而对于其各个不同的层次来说,更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从微观、宏观到宇观,从植物、动物到人的发展都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7、            自然系统演化一般特点是什么?

(97—108)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起什么作用?

(100—101)

 

(1)自然界系统演化具“不可逆性”,不可逆性又决定了演化的方向性、循环性。

“方向性”:

不可逆过程的双重作用,决定了系统演化有两种不同方向和趋势(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有序与无序则作为进化和退化的量度指标,自然界的演化是一个不断从对称(无序)走向对称破缺(有序化、多样化)的过程。

“循环性”:

螺旋式上升,循环具有不可逆性和无限性

(2)自然界中的一切自发过程都具有不可逆性;不可逆过程若发生在近平衡态(平衡态,各处对称,线性作用,最无序),它的作用会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不可逆过程若发生在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有序结构的产生。

时间不再是描述系统运动的外部参量,时间箭头既可以指向退化方向,也可以指向进化方向。

8、            

(1)如何理解熵的概念?

(2)物质系统进化的条件是什么?

(108---113)为什么说开放系统是系统进化的前提?

((108—110)

 

(1)在热力学中,“熵”是系统的状态函数,描述系统的无序度,即熵值越大,系统趋于无序状态。

当熵值减少时,系统走向有序,当必须以外部能量(以环境走向无序)为代价。

现代科学中,熵的概念有了更广泛的含义。

熵可用作系统状态概率的量度,即系统内部混乱程度越高,熵越大,其出现概率越大。

在信息论中,熵可用作某事情不确定度的量度,系统信息量越大,有序度越高,熵越小信息意味着负熵或熵减少。

(2)“开放、远离平衡态”

一方面,从外部获得物质能量信息是系统进化的前提:

系统进化,从无序走向有序,熵值减少,必须以环境的熵增大为代价,即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实现进化;

另一方面,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根据:

系统处于平衡态或近平衡态是受到线性作用,趋向于远离;远离平衡态时,则受到非线性相互作用。

9、            什么是涨落?

(111)涨落与系统演化有什么关系?

(111—113)

涨落:

是对系统稳定的平衡状态的偏离,是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随机非平衡性因素,也是系统进化到更有序状态的诱因。

涨落的随机性不是由于人的认识的不精确性造成的,而是系统演化本身的客观特征。

什么是混沌及其基本特征。

混沌学的意义何在?

混沌不是纯粹的无序,而是一种非规则的有序,是一种偏离预期规则的有序。

它揭示的是系统演化方向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基本特征:

对初始条件敏感,如蝴蝶效应;具有奇异吸引子,这是混沌内在所隐蔽的有序性,常具有无穷嵌套的自相似分形结构。

混沌是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

混沌学的深刻之处在于揭示出确定性系统的随机性,体现了随机性存在于确定性之中,确定性系统自己产生了随机运动。

10、       自然系统演化的循环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21---123)

自然界普遍存在否定之否定的循环运动;

循环在质上、周期长短、所需要条件上具有多样性;

循环具有不可逆性(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和时间上的无限性

11、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29---134)

人与自然是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体现了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主客体关系(表现在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实践是对象性关系的纽带(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

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12、       什么是人工自然?

(135)人工自然及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系统有什么影响?

(135---137)

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它无法超越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水平。

一类是受人类实践活动直接影响或控制的自然,但没有彻底改变自然的本来面貌,如生态环境;一类是人类利用自然界的材料所创造的在自然界没有原型的人工自然物,如建筑、工具、机器等。

影响具有两重性。

一种是积极的后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荒原变良田,荒滩变城市,兴建水利工程可防治洪涝灾害等。

一种是消极后果,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如乱砍滥伐、森林枯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

人工自然的每一步扩大,都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向自然索取的领域和力度的扩大。

13、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142—145)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145—146)。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已远远超出自然界的自我再生能力,甚至濒临自然界自我再生能力的极限,生态系统朝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迅速恶化,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人口、粮食、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主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主张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人的和谐融为一体。

14、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48)、核心思想(149)及主要内容(149—150)是什么?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途径(150—151)。

满足当代人需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前提和途径: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认识前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社会条件(建立完善的社会制度)、依靠科技手段

科技方法论部分

1、            科学技术方法的含义和特点。

(161—165)

 含义:

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所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不仅指引、规范着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进展,而且本身也是科学技术认识活动的产物。

三个层次:

适于某些学科的具体方法、

适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一般方法、

适于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的更普遍方法

特点:

目的性和对象性、合规律性和可操作性、工具性、具体性(科学方法)

技术方法较科学方法而言,更具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

2、            怎样理解科学问题?

(176—177)它在科研中的作用是什么?

(184—186)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91—196)

 科学问题:

根据科学知识背景的分析而提出的科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问题(根据问题预设在其应答域内有解)、真实问题(可由实践检验)、待解问题(尚未解决的问题,而非因对知识背景的无知提出的已解问题)的合取,可分为常规问题和反常问题。

作用:

能够推动科研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问题引导发现,而新的发现又会激发新的问题)、能够起到评价理论的作用

选题原则:

科学性、创新性、需要性、可行性

3、            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的区别与联系。

(197—200)

客观事实与哲学上的客观实在同义,第一性,本体论范畴

经验事实、科学事实是第二性,由客观事实转化而来

科学事实是进入科研领域的、正确的经验事实,它属于经验事实,但又不同于其他日常经验事实,具有可靠性、理论渗透性、相对独立性

4、            什么是科学观察?

(201)科学观察应遵循什么原则?

(202)科学仪器的引入对观察方法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203—204)

 科学观察:

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直接观察)或借助仪器(间接观察),对自然发生条件下的对象进行考察和感知,以获取科学事实。

遵循原则:

客观性、全面性、典型性、可观察性

仪器的引入对于观察而言具有两面性:

能够克服感官局限、提高认识精确性、排除某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但仪器本身的发展和精度是有局限性的、不直观、仪器本身所造成的干扰也不能忽视

5、            科学实验及其作用是什么?

(205—206)模拟实验的特点及类型。

(207—208)

 科学实验:

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作用:

可以纯化或简化观察对象(如消除干扰)、强化对象及其条件(如超真空、超导、超高温等)、模拟对象属性及其过程、可重复性、经济可靠

模拟实验:

是科学实验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将信息外推到原型的实验。

其逻辑基础是类比推理。

(与理想实验不同)

特点:

能够克服时空、经济上或人道上的某些限制;但对于有什么根据和在多大范围内将模型上得到的信息转移到原型上去,须加以理论说明

类型:

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功能模拟

6、            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它与观察客观性的关系。

(209—213)

 理论渗透并指导观察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视觉观察不同视网膜上的映像,取决于观察者的理论背景;其次,观察陈述不同于视觉观察,需要用概念术语加以描述,概念不是靠观察得来的,而是靠在理论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才能获得明确含义;再者,对观察事实的理解也取决于观察者的理论背景。

观察的客观性,是要求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

表面上看,似乎应该排除任何理论的干扰,主观的东西越少,客观的东西越多。

但事实上,观察本身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观察又是渗透理论的,因此,越是在正确反映事物本质的理论指导下的观察就越客观。

总之,应该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正确的理论是观察客观性的保证,而观察客观性又为新理论的诞生和检验提供了保证。

7、            什么是科学发现的机遇?

怎样才能抓住机遇?

(213—215)

机遇是指在观察和实验中由于意外发现而导致科学发现甚至重大科学突破。

机遇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中也隐藏着必然性。

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具备辩证思维

8、            科学假说的特点、作用以及提出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216—222)

 特点:

科学性与假定性的辩证统一

作用:

是科学认识的必经环节、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具有事实催生功

能、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研的深化

提出原则:

解释性、对应性、可检验性、可预见性、简单性

9、  为什么说逻辑分析和证明是实践检验假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224—225)证实与证伪在科研中的作用和关系。

(225——230)

(1)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知其然);

逻辑证明在检验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实践检验前可起到初步筛选的作用、在实践检验中可以将抽象的理论与事实联系起来、能够阐释假说被确证或证伪的原因(知其所以然);

但逻辑证明作为辅助性的检验方法,本身是离不开实践的(它所遵守的规则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所依据的前提以及思维过程和结论的正确与否也必须由实践来检验)

(2)检验假说的两种途径。

证实(确证)与证伪在逻辑上具有不对称性。

证实是一种归纳论证,假说不能被完全证实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证,可以被逻辑地证伪。

但事实上,假说的证伪也并非那么简单:

“观察的可错性”、“辅助性假说”(特设性假说)

10、       发明的含义,发明的判定标准和专利。

(282—283)

 发明:

其一指一项新的技术解决方法,即发明人的一种思想、构思和设想;其二是运用自然规律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某一特定的技术问题。

广义的发明是指人为地创造出某种本来并不存在或从未有人创造出来的东西,狭义的发明是指获得专利的发明。

发明的判定标准:

新颖性(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同样的发明)、创造性(先进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实用性(该发明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

专利:

是指国家授予发明创造人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其发明创造的一种特权(知识产权)。

表面看来,专利制度与科学的公有性冲突,实际上并非如此,专利制度在授予发明人一定期限的专利权的同时,也要求他公开新技术,使任何人都可以了解新技术的进展,为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与改进提供条件。

因此,专利制度只是为了回收发明的资本才给予发明者一定期限的独占权,这样做是有利于发明创造本身的,但它本质上还是要打破技术封锁和保密。

11、       分析与综合、(244—246)归纳法与演绎法、((247—251)类比(255——257)等逻辑方法的客观基础、作用及局限性。

分析与综合的客观基础:

整体与部分的内在统一;分析能够深入,但具有片面性,综合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能够克服片面性。

归纳与演绎:

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通过个性可以认识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归纳是逻辑或然性推理,是提出假说和理论的重要手段;演绎是逻辑必然性推理,创造性相对较小(其创造性体现在将不同前提加以结合、或发现未曾注意到但已包含在已有知识中的结论),是检验假说和理论的重要手段

类比:

物质世界的同一性;基本环节是比较和联想,比较是逻辑方法,联想是非逻辑方法,因此,类比既具有逻辑推理,又具有直觉猜测成分;是提出假说和促进技术发明的重要手段,是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创造性和或然性都较高。

12、       理想实验及其作用和特点。

(257—260)

是以科学实验为依据,而在人脑中进行的逻辑思维活动;但不是脱离实践的主观臆想:

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物和过程为原型进行设计、思维操作必须符合逻辑规则、结论最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作用:

能够克服条件限制,充当真实实验的先导,是理论上进行发现、反驳和论证的重要手段,但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

13、       形象思维的特征、作用与逻辑思维的区别。

(263—265)

 形象思维:

在形象地反映客体具体形态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

客观基础是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本质总是要通过具有一定直观性的现象表现出来。

作用:

能够直观形象地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使抽象理论变得容易理解,有利于突破逻辑思维的局限,是理想实验的基本环节,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与逻辑思维的区别:

其要素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形象的意象;其思维过程的一般形式不是逻辑思维中的判断和推理,而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

当然,它作为一种直观的辅助设想,通常与逻辑思维同时起作用。

14、       直觉思维的特点和作用。

(265——267)灵感与机遇有什么区别。

(268——269)

直觉思维:

不受固定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

特点:

非逻辑性(依靠思维的洞察力去猜测、判断、理解和把握),偶然性或意外性(它的出现往往同各种偶然因素的触发、偶然改变思路或各种戏剧性情节密切相关),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

作用:

能够产生新思路、新概念,形成新假说、提出新模型,是解释事物深层本质和规律的重要方法,但要依靠研究者的知识积淀。

灵感与机遇:

机遇是指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由于意外现象导致的科学发现,科学史上由机遇引起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屡见不鲜。

灵感则是直觉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

  

二者都具有意外性和突发性,都要求研究者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相对而言,灵感更需要研究者具有融会贯通各种科学方法的本领,这样才有可能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沉思而在短暂的瞬间迸发;它不受逻辑规则的约束;它的创造性更大而可靠性更小;它不能直接提供可靠的科学研究成果,而是提供有益的提示以及新的思路、设想和途径。

15、       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关系。

(292—293)

联系:

都属于实践活动,是检验标准,当代常融为一体

区别:

认识过程(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由理论转化为实践)、

研究对象(天然自然/人工自然)、

经验因素、与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关系

科技观部分

1、            科学(297—298)和技术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300—302)?

对科学分界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298—300)

 科学:

求真的认知活动、方法系统和知识体系,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精神生产领域的社会劳动,知识形态的一般生产力,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成果具有通用性、共享性,科学活动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预见性,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具有一般生产力的特点,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

技术:

包括技能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