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572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docx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docx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定义:

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对象——森林资源

宗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

1)系统整体原则

2)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3)公益性和公众参与性原则

4)可持续利用原则

5)经济合理性原则

6)谨慎性原则

3.蒙特利尔进程

1993年12月中国加入10个国家

4.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

内部条件:

主要指森林资源条件(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

(1)林地条件:

林地数量和林地质量。

A、林地面积的大小

它是能否实现永续利用和如何实现永续利用的直接条件,一般情况下,林地面积大小根据以下几方面来定:

经营水平:

高(集约经营)—S可小些

低(粗放经营)—S要大些

作业方式:

皆伐作业—S要大些

择伐作业—S可小些

生产条件:

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技术条件。

B、林地质量的高低

林地质量的高低即林地生产力的高低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永续利用

林地质量的高低受经纬度、海拨高、坡向、坡位、土壤条件等差异的影响

林地质量的评价

 有林地:

地位级,地位指数

 无林地:

立地条件(生境),立地条件类型(森林植物条件类型)

2)林木条件

A、林木种类(树种)

先要确定目的树种——适地适树(考虑自然条件、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条件、经济条件)

确定目的树种一般是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后才能大面积推广(外松、江淮杉木)

B、年龄结构

在经营单位内必须具备从1年生到主伐年龄各年龄的林分(龄组),并且其面积基本相等。

C、蓄积结构

在经营单位内,各龄组的蓄积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关系,即、成、近、中、幼蓄积保持一定的比例

D、林木生长量

林木的生长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以蓄积为基础,林木的利用量、生长量、蓄积量这三者之间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关系。

通常采伐量最好小于生长量,而蓄积量应是采伐量的数十倍。

5、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①资源类型多

②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少

③分布不均

④森林结构不合理

1、林龄结构

   中幼林占的比重大,而成过熟林比重小,因而当前可利用的资源少,部分地区只能采伐近、中龄林。

 2、林种结构

   用林林比重大,而其他林种比例小,特别是防护林比例小,不能实现保土安国,整个生态环境不是十分理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树种结构

比较单一

⑤林地生产力低下

⑥人工林多,质量不高

区划的概念

1、区划定义:

是对地域差异性和相同性的综合分类,是揭示某种现象在区域内共同性和区域之间差异性的手段。

区划的区域具有以下特点:

(1)内部条件、特征具有相似性;

(2)具有密切的区域内在联系性;

(3)各区域都具有自己的明显特征;

(4)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区划与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区划侧重研究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的差异,论证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是一种战略措施。

规划是区划的具体落实,它是根据的经济因素和制约条件而提出的具体的发展步骤、措施,它是一种战术措施。

联系:

区划是基础、依据,规划是区划的延伸和深化,是区划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⒈森林区划的目的与意义

1、概念:

它是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

森林区划是在林业区划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具体地域上的落实。

二、森林区划系统

1、国有林 

北方:

林业局  林场  营林区  

   林班  小班

南方:

林场  营林区  林班   

   小班

2、集体林:

县  乡  村(林场)

    林班  小班

3、自然保护区(局):

分区  林班 

    小班

4、风景区:

管理区  景班  小景

    班

1、林班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

在林场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基本一致的单位。

  在森林资源清查时,林班是统计和计算的单位,在实施营林措施时,大多数是以林班为单位来开展的。

因此,林班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的土地区划单位。

2、林班区划的方法

   所谓林班区划就是在林场内,按照不同的地形条件,划分成许多具有固定界线的、面积大致相同的地块。

所划出的每个地块称之为林班。

共有三种方法:

(1)人工区划法

 人工区划法是以方形或矩形进行的人工区划,林班的形状呈较为规整的图形。

林班线需用人工伐开。

优点:

设计简单,实施容易;便于调查和统计工作;便于辨认方向;便于开展营林活动。

 缺点:

没有考虑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和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

 适用条件:

平原地区。

(2)自然区划法是以林场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山脊、分水岭及道路等作为林班线划分林班的方法。

自然区划的林班,多为两山夹一沟,如面积过大时,可以一个坡面作一个林班。

 优点:

考虑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和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

 缺点:

面积大小不一致,形状不规整,不能利用林班线辨认方向。

 适用条件:

山区。

(3)综合区划法

自然区划与人工区划两种方法的综合。

一般是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加部分人工区划。

优点:

克服了人工区划法和自然区划法的不足,面积虽然不相等但可以调到大致相同;

缺点:

组织实施时技术要求较高;

适用条件:

丘陵地区。

 1、小班的概念

小班是一种临时性的经营单位,它要求林分特征相同和相同的经营措施。

它是林场内最基本的经营单位,也是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和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单位。

小班区划与小班调查同时进行。

2、划分小班的条件

   划分小班的目的是为了查清森林资源和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划分小班通常是在一个林班内进行的,并要依据一定的条件。

凡是能引起经营措施差别的一切明显因素皆可作为划分小班的条件,其条件有:

 

(1)林权

   林地(所有权):

国有、集体

林木(所有权):

国有、集体、个体、合作、外资、股份制。

   林权(所有权、经营权)不同要划分为不同的小班。

(2)土地类别(林地)

   八种地类,地类不同要划为不同的小班。

(3)林种

根据《森林法》规定分为5种,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林种不同要划为不同的小班。

4)林分起源

  天然林、人工林、飞播造林。

  天然林分实生、萌生林。

  人工林分直播、植苗、扦插造林

  起源不同要划为不同的小班。

(5)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

  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相差2成(25%)者可划出不同小班。

(7)郁闭度(疏密度)

在有林地内林分间的郁闭度相差0.2以上时,可划出不同小班。

(8)林型或立地条件类型

林型不同,可划出不同小班;立地条件类型,主要根据地形、土壤、植被确定,如类型不同,可划出不同小班。

(9)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级)

相差一级,可划分不同小班。

(10)坡度级

坡度级分6级,相差一级时划分出不同小班。

I级为0º一5º(平);

  Ⅱ级为6º一15º(缓);

  Ⅲ级为16º一25º(斜);

  Ⅳ级为26º一35º(陡);

  V级为36º一45º(急);

  VI级为46º以上(险)。

坡向:

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无坡向9个方位。

坡位:

脊、上、中、下、谷、平地、全坡等7个坡位。

(11)出材率等级

12)经济林产期、经营集约度

13)林业工程

14)生态公益林

3、区划小班的方法

(1)用航空照片判读勾绘

利用照片上的影象差别来区划小班[林地(无林地、有林地)、非林地],坡向不同,树种不同,树高差别。

(2)利用地形图现地目测勾绘

(3)实测法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用罗盘仪进行导线测量,或用碎步测量的方法把小班线反映在图面材料上。

  序号一级二级三级

1有林地乔木林纯林混交林红树林竹林

2疏林地

3灌木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其它灌木林

4未成林造林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封育未成林地

5苗圃地

6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

7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

8辅助生产林地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区域划分

1、核心区

是保护区的核心,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保存最好的地方。

是保护对象最为典型、最集中的地区。

这个区域严格禁止任何采伐和狩猎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能够自然地生长和发展下去,并用作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研究和作为对照区监测环境的场所。

 2、缓冲区

一般位于核心区周围,可以包括一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类型所占据的半开发的地段。

主要作用有2个,其一是对核心区起保护、缓冲作用,其二是用于某些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学实验研究。

 3、实验区

缓冲区的周围最好还要划出相当面积的保护区域,主要用作发展本地特有的生物资源和适当发展有利于保护区的农、林、牧产业。

必要时在保护区内可划出若干开放旅游的区域,但必须从缓冲区和实验区内划出,严禁开发核心区

4、季节性核心区

重点保护迁徙和洄游动物

5、生物廊道

一个保护区存在2个或2个以上核心区时,应建立生物廊道。

 1、概念——树木或林分的蓄积或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状态称为数量成熟,达到这一状态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

  公式为maxZi=Vi/i

、影响数量成熟的因素

(1)树种生物学特性:

喜光树种生长快,到达数量成熟早,耐荫树种生长慢,数量成熟则晚。

   荫性树种(成熟龄)>阳性树种

   针叶树(成熟龄)>硬阔>软阔

(2)立地条件:

同一树种,立地条件好的数量成熟早,而且平均生长量的值也大,立地条件差的林分数量成熟晚,而且平均生长量的值小。

   立地条件差(成熟龄)>立地条件好

(3)林分起源:

实生林晚于萌生林,天然林晚于人工林。

   实生林(成熟龄)>萌芽林

 天然林(成熟龄)>人工林

(4)主林木、全林木

  全林木(成熟龄)>主林木

(5)经营措施:

一切有利于加快林木生长的措施都会使树木数量成熟提前。

   粗放经营(成熟龄)>集约经营

   故我们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水平的目的,就在于降低数量成熟龄,在最短时间内收获最大量木材。

1、概念——在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目的材种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称为工艺成熟,此刻的年龄称为工艺成熟龄。

工艺成熟的确定方法

(1)利用生长过程表和出材量表(利用现有数表来定)

(2)标准地法(按测树学要求设置标准地)(无出材量表需造材)

(3)马尔丁法:

3、影响工艺成熟龄的因素

    长度越长——工艺成熟龄越高

(1)材种规格

    小头越粗——工艺成熟龄越高

 好——工艺成熟龄低

(2)立地条件

   差——工艺成熟龄高(立地条件太

           差则无工艺成熟龄)

好、水平高——工艺成熟龄低

(3)经营管理  

        差、水平低——工艺成熟龄高

、经济林成熟

1、概念——目的产品平均年产量达到最高时的森林状态。

1、概念:

当林分或树木生长到开始枯萎阶段时的状态称为自然成熟,这时的年龄称为自然成熟龄。

它反映的是林木生理上的自然衰老现象,故又称为生理成熟。

林分和单株树木的自然成熟有所不同。

3、影响自然成熟的因素

(1)树种:

一般阔叶树的寿命比针叶树短。

     针叶树(龄)>硬阔>软阔

(2)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好的树木比差的

树木寿命要长。

     好(龄)>差

(3)起源:

萌生树木寿命比实生树木寿命

要短。

     实生林(龄)>萌芽林    

一、经济成熟的概念

   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货币收入达到最多时的状态称为经济成熟,此时的年龄称为经济成熟龄。

二、与经济成熟有关的基本概念

1、利率的概念:

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资本(本金)的比值。

2、利率的计算方法

(1)单利式:

Vn=V0(1+np)

(2)复利式:

Vn=V0(1+p)n

式中V0——本金;p——年利率;

n——记息年数;

Vn——本利和(本金和利息总和)

例题:

如果甲以年利率10%向乙借款10000元,4年后偿还本金及利息。

如果以单利计算:

Vn=V0(1+n×p)=10000(1+0.1×4)

=14000(元)

如果以复利计算:

Vn=V0(1+p)n=10000(1+0.1)4

=14641(元)

3、现值、贴现率

(1)后价式:

是指资本在一定期间生利后的本利和。

Vn=V0(1+p)n公式中的Vn为后价,也叫终价。

(2)前价式:

是指在一定期间后能获得本利和(Vn)的本金V0。

也就是由n年期末的本利和换算成现在价,也叫现值。

   从公式Vn=V0(1+p)n得前价公式:

                         

    V0=Vn/(1+p)nV0为前价

这个过程称为贴现,p为贴现率。

3、经济成熟的计算方法

1、净现值

  PNW=∑〔(Rt-Ct)/(1+P)t〕

式中PNW——净现值

Rt——t年时的货币收入

Ct——t年时的货币支出

t——年份,t=0,1,2,…,n,

P——利率,也是贴现率

n——期间(年)

2、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是指净现值为零时的利率,即费用现值与收入现值相等时的利率(或称贴现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

 ∑〔Rt/(1+P)t〕=∑〔Ct/(1+P)t〕

   

   式中:

P——利率(IRR)

      R、C等意思同上

3、增值指数

 VG=(Am1-Am)/M3=〔Am+n/(1+P)n-Am〕/M3

式中:

  Am——第m年的纯收益;

Am+n——第m+n年的纯收入;

Am1——将Am+n贴现到第m年的纯收入;

P——贴现率;

n——经营周期;

M3——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

4、土地纯收益最高成熟龄

此法将土地当作资本,当土地资本获得的纯收益达到最大时,作为成熟的依据。

Bu=[Au+Da(1+P)u-a+‥-

C(1+P)u]/[(1+P)u-1]-V/P

与林地期望价的计算过程类似。

近年来使用较少。

   (课本146页公式、例子)

5、指率式

 指率的本质是连年收益率,就是一年间的价值生长量与资本相比的百分比。

指率一般式为:

一、轮伐期

1、概念:

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到可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时所用的期间。

2、轮伐期的作用

(1)轮伐期是确定利用率的依据

(2)轮伐期是划分龄组的依据。

龄组是龄级的整化,通常龄组划分为5类,即幼龄林、中、近、成、过。

   通常把达到森林成熟的那个龄级和高于森林成熟的那个龄级划为成熟林,龄级更高的林分化为过熟林;比成熟林低一个龄级的林分划为近熟林;余下的龄级数如果为偶数,则幼、中各占一半,如果奇数则幼龄林比中龄林多划一个龄级。

3)轮伐期是确定间伐的依据

它影响经营措施:

轮伐期是经营单位的经营周期,多种经营措施都依据轮伐期的长短来确定。

轮伐期长,相应的经营措施就多,相反就少。

在森林经营过程中要对森林进行间伐,轮伐期长,间伐次数相应的就多,相反就少。

同时它还影响间伐强度(间伐量)。

、确定轮伐期的依据

(1)森林成熟龄:

森林成熟龄有多种,确定轮伐期时主要根据林种而定。

用材林确定轮伐期的原则是以工艺成熟为基础,重点考虑经济成熟(不应低于数量成熟)

防护林,以防护成熟和自然成熟为主。

 薪炭林,应以热量成熟或数量成熟为主。

 经济林,应以主要产品的成熟为基础

(2)林地生产力、林况:

   当林分生长健壮,为充分利用森林资源,U可高些。

在病虫害严重,林地生产力受到较大影响时也可适当缩短轮伐期。

有时自然灾害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了森林的生长,过后又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发育,此刻可考虑适当延长轮伐期。

(3)龄级结构

   当成、过熟林比重过大时,为了减少枯损,及时利用成、过熟林资源,可适当缩短轮伐期;当中、幼林比重过大时,可适当提高轮伐期。

4、确定轮伐期的方法

轮伐期由主伐年龄和更新期组成

 

+为伐后更新 -为伐前更新

更新期对轮伐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更新方式上。

更新方式有及时更新、伐后更新和伐前更新三种,采取不同的更新方式,其轮伐期的长短不一样

森林采伐量概念

它是指一个经营单位在一年内以各种形式采伐的林木蓄积量。

森林采伐分为主伐、间伐和补充主伐。

(1)主伐:

对成熟林分的采伐利用。

有皆伐、渐伐、择伐三种方式。

(2)间伐:

在同龄林未成熟林分中定期伐去一部分林木,为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的生长发育。

(3)补充主伐:

对疏林、散生木和采伐迹地上已失去更新下种作用的母树的采伐利用(含卫生采伐和低改采伐)。

3、采伐量的组成

一个森林经营管理对象的总年伐量由森林主伐量、间伐量和补充主伐量三部分组成。

森林采伐量的计算

(以同林龄主伐量为主)

一、面积控制法

首先算年伐面积再算年伐蓄积

1、区划轮伐法  

  年伐面积(S)=F∕U

这种方法最初是针对薪炭林提出来的,因而无需计算年伐蓄积,它的特点是每年的采伐面积和采伐地点是严格固定的,它考虑遥远的将来和多个轮伐期,是最简单的森林永续利用方法,后来把这种方法也用于木材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

年伐蓄积=年伐面积*m

成、过熟林总蓄积

m=———————————

成、过熟林总面积

优点:

a、计算方法简单

b、同龄林、异龄林都适用

缺点:

a、没有考虑龄级结构,中幼林多  采未成林熟林分;成熟林多  进入自然成熟龄。

b、没有考虑林分卫生状况。

c、没有考虑立地条件,则采伐量波动性较大。

适用条件:

在成熟林略占优势的林区

2、林龄公式法

(1)第一林龄公式:

 

2)第二林龄公式

年伐面积为

 

年伐蓄积=年伐面积×成、过熟林平均每

公顷蓄积量(m)

(中龄林的面积只计算靠近近熟林的一个龄级的面积)

林龄公式优点:

a、不仅考虑成过熟林的利用,还把近熟林面积和部分中龄林面积纳入采伐量计算范围。

b、龄级结构呈均匀状态时,采伐对象一般都为成熟林。

c、在一定时期内,采伐量相对稳定。

缺点:

a、成过熟林多,近中熟林少,则延长现有成过熟林的采伐年限,有可能使林分进入自然成熟龄状态,从而降低木材的工艺价值。

B、近中熟林多‥‥‥。

适用条件:

大型木材加工企业原料基地。

数式平分法(和田式)

   本法最初由日本和田国次郎提出,故又称和田公式,1975年前在日本国有林中曾广泛应用。

其公式如下:

 

      采伐面积=Ew/m

 式中:

Ew——年伐蓄积;u——轮伐期;

 Vw——经营单位总蓄积量;

 Zw——各龄级平均生长量之和。

优点:

它在一个轮伐期内尽量延长现有

   森林资源的采伐年限

缺点:

林况和龄级结构没有考虑

适用条件:

成、过熟林略占优势的林区

(1)按平均生长量计算的年伐量(马尔丁法)

 

森林资源评价就是以森林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作为资产进行货币价值计算的科学。

2、森林评价的内容

(1)林地:

按不同的地位级、地利级,分别不同的土地种类来评价;

(2)林木:

分别林种、树种、起源、年龄、径级等分开评价;

(3)副产品:

按副产品的种类来评价;

(4)设施:

分别按设施的种类和数量逐个进行评价;

(5)公益效能:

按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进行评价。

 

一、森林经营理论概述

1、森林永续利用理论

17世纪中期,德国因工业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猛增,开始大规模采伐森林,且对森林的破坏远远超过了数千年农业文明对森林的破坏程度。

1713年德国卡洛维茨首先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原则,提出了人工造林思想。

后来哈尔蒂希、洪德斯哈根等对此进行补充、完善和发展。

1826年,洪德斯哈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法正林”学说,要求永远不断地从森林取得等量的木材,主张应以此作为衡量森林经营水平的标准尺度,这标志着森林永续经营理论的形成。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认识到森林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在培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利用,才能使森林持久地为人类的发展服务。

2、土地纯收益理论

林地是一种自然物,并非人类所创造。

因而,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来看,林地没有价值。

但是,林地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林地也能为人类永续提供产品和服务,即产生地租。

1849年德国浮士德曼主张:

每个林分都应获得尽可能高的地租,提倡大砍大造,选择速生丰产树种,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的木材。

造成德国人工林占99%,天然林占1%,森林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地力下降,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3、森林多功能理论

上世纪60、70年代森林多功能理论被世界许多国家接受。

森林和林木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可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丰富林副产品供给、弥补粮食能源不足、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巨大而独特的作用。

因此,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4、林业分工论(分类经营理论)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克劳森和塞乔博士等人提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的思想,认为森林经营是朝着各种功能不同的专用森林——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方向发展,而不是走向森林三大效益一体化。

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南非等国家, 在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的经营管理体制下,一部分提供环境和游憩的自然保护林;另一部分是集约经营的工业人工林,即实行分类经营。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就是根据森林的经营目的和主导利用不同,将森林进行分类,并实行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以实现森林经营的目的。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将森林划分为两大类——公益林和商品林

5、近自然林业理论(回归自然林业)

德国是林业的发祥地,传统经营针叶、单纯的人工林。

经过多年的经营后发现,单纯经营针叶人工林有很多的弊端。

到了19世纪末,林学界开始重视在森林经营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然规律,提出森林经营要符合自然规律,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慕尼黑大学校长盖耶尔教授。

盖耶尔提倡:

尽可能地利用森林生产力,尽可能地保护和维持森林,反对营造人工同龄纯林,主张利用天然更新经营混交林。

一句话就是森林经营应回归自然,应尊重自然规律,应利用自然的全部生产力。

6、生态林业论

强调发挥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作用,根据“生态利用”原则组织森林经营,把林业的指导思想建立在森林生态经济指导思想基础上,以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经营目标,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同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

7、生态系统经营理论

70年代,首次在美国提出生态系统经营,80年代,又提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把人类对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的长期保护综合为一体,是森林经营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

美国林学会的概念:

森林资源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

它试图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复杂的过程、途径及相关依赖关系,并长期地保持它们的功能良好,从而为短期压力提供恢复能力,为长期保护提供适应性。

8、森林可持续经营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