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246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docx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docx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

[A级 全员必做题]

1.(2019·绵阳模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CS2为V形极性分子

B.SiF4与SO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C.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

D.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解析 CS2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SiF4与SO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因此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3∶2;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O—H键的键能较大。

答案 B

2.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D.sp3,氢键

解析 石墨晶体中C原子为sp2杂化,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也为sp2杂化,但由于B(OH)3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羟基间能形成氢键,故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

答案 C

3.下列有关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和C2H2均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B.NF3和PCl3均为三角锥形分子,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C.H3BO3和H3PO3均为三元酸,结构式均为

D.CH4和白磷(P4)分子均为正四面体形分子,键角均为109°28′

解析 C2H2中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但H2O2中4个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为空间结构的极性分子,A项错误;NF3和PCl3中N、P均有一个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均为4,故均为三角锥形分子,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B项正确;H3BO3的结构式为,其溶液呈酸性是因为H3BO3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为[B(OH)4]-:

H3BO3+H2O[B(OH)4]-+H+,因此H3BO3为一元酸,H3PO3的结构式为,为二元酸,C项错误;CH4和白磷(P4)分子均为正四面体形分子,但键角分别为109°28′和60°,D项错误。

答案 B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卤化氢中,以HF沸点最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B.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

C.H2O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是由于水中氢键键能大

D.氢键X—H…Y的三个原子总在一条直线上

解析 B项,分子内氢键使熔、沸点降低,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邻羟基苯甲醛形成的是分子内氢键;C项,水中氢键键能比HF中氢键键能小,但由于1个HF分子只能与两个相邻的HF分子形成氢键,而一个水分子可与四个相邻的水分子形成氢键,故水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D项,X—H…Y的三原子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 A

5.下列有关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F溶液中存在三种类型的氢键

B.

C.H2O的稳定性高,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D.形成分子内氢键,故比

难电离

解析 HF溶液中HF与HF、H2O与H2O、HF与H2O之间均存在氢键,氢键类型有如下4种:

F—H…F、F—H…O、O—H…F、O—H…O,A项错误;形成分子间氢键,而形成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故的沸点比

的高,B项错误;H2O的稳定性高,是因为水分子中H—O键的键能大,而氢键影响物理性质,C项错误;相对于,苯环上多了一个—COO-,羟基上与氧结合的氢原子能与羧基上氧原子形成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因此的电离常数比

的电离常数小,D项正确。

答案 D

6.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B3N3H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B3N3H6分子中存在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

C.H3O+和NH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

D.CH4和NH是等电子体,均为正四面体形

解析 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其结构相似;C项,H3O+和NH3是等电子体,根据氨气分子的立体构型判断水合氢离子的立体构型;D项,CH4和NH是等电子体,根据甲烷的立体构型判断铵根离子的立体构型。

答案 B

7.关于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

解析 [TiCl(H2O)5]Cl2·H2O,配体是Cl-、H2O,提供孤电子对;中心离子是Ti3+,配合物中配位离子Cl-不与Ag+反应,外界中的Cl-与Ag+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答案 C

8.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采用sp2杂化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两种结晶水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解析 H2O中O原子形成2个σ键,有2个孤电子对,为sp3杂化,硫酸根离子中羟基氧是sp3杂化,非羟基氧不是中心原子,不参与杂化,故A错误;在题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O→Cu配位键,H—O、S—O共价键和配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故B错误;胆矾是五水硫酸铜,胆矾是由水合铜离子及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故C错误;由于胆矾晶体中有两类结晶水,一类是形成配体的水分子,一类是形成氢键的水分子,结合方式不同,因此受热时也会因温度不同而得到不同的产物,故D正确。

答案 D

9.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核外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N2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NH4NO3中N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从大到小排第________位,写出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NH3分子的键角约为107°,而PH3分子的键角约为94°,试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NH3的键角比PH3的键角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二胺(H2N—CH2—CH2—NH2)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元素可以形成两种含氧酸HNO2和HNO3,酸性是HNO3________HNO2(填“强于”或“弱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基态氮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每个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空间构型与CO2的空间构型相同,均为直线形;NH4NO3中的两个氮原子均无孤电子对,NH中N为sp3杂化,NO中N为sp2杂化。

(2)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但Be由于2p轨道全空,故其第一电离能比B大,N由于2p轨道半满,其第一电离能比O大,即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

Ne>F>N>O>C>Be>B>Li,故氮元素在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排第3位;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非极性分子为SO3或BF3。

(3)N原子半径比P原子半径小,NH3分子中成键电子对间的距离较近,斥力更大,故NH3的键角比PH3的键角大。

(4)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有一个孤电子对,N的杂化轨道数为4,故杂化类型为sp3杂化。

乙二胺中氮原子上有氢原子,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而三甲胺中氮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

(5)HNO3中含有更多的非羟基氧,N的正电性较高,导致N—O—H中的电子向N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就越容易电离出H+,即酸性越强。

答案 

(1)7 直线形 sp3、sp2

(2)3 SO3或BF3

(3)N原子半径比P原子半径小,NH3分子中成键电子对间的距离较近,斥力更大

(4)sp3杂化 乙二胺分子间可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5)强于 HNO3中含有更多的非羟基氧,N的正电性较高,导致N—O—H中的电子向N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就越容易电离出H+,即酸性越强

10.砷(As)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砷与硒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

(2)传统中药的砷剂俗称“砒霜”,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中As、O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Na3AsO4可作杀虫剂。

AsO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种)。

(4)H3AsO4和H3AsO3是砷的两种含氧酸,请根据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H3AsO4比H3AsO3酸性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基态As原子的核外有33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4s24p3。

砷由于4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结构稳定,第一电离能比Se大。

(2)该化合物中As有一个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杂化,O有两个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杂化。

(3)AsO中As无孤电子对,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与As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CF4、SiF4、CCl4、SiCl4等。

(4)两种含氧酸H3AsO4和H3AsO3可分别表示为(HO)3AsO和(HO)3As,H3AsO3中As为+3价,而H3AsO4中As为+5价,正电性更高,导致As—O—H中O的电子向As偏移,更易电离出H+,所以H3AsO4比H3AsO3酸性强。

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4s24p3 As或砷

(2)sp3杂化 sp3杂化

(3)正四面体形 CF4(或SiF4、CCl4、SiCl4,合理即可)

(4)H3AsO4和H3AsO3可分别表示为(HO)3AsO和(HO)3As,H3AsO3中As为+3价,而H3AsO4中As为+5价,正电性更高,导致As—O—H中O的电子向As偏移,更易电离出H+

11.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涉及的N、O、P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2)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4)2SO4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

(4)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