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2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452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第2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原第2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原第2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马原第2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马原第2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第2章练习题.docx

《马原第2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第2章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第2章练习题.docx

马原第2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第二章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5、“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6、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7、科学家尼葛庞蒂说: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0、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11、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4、“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5、“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6、“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7、“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8、“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   )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19、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   )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0、列宁提出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1、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2、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3、马克思指出: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   )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4、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26、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

 A、经验主义   B、先验论   C、绝对主义   D、教条主义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B 3、D 4、D 5、C 6、B 7、C 8、C 9、C 10、B 11、C 12、B 

13、C 14、A 15、A 16、D 17、A 18、B 19、D 20、A 21、C 22、D 23、C 

24、C 25、B26、D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6、“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7、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8、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9、“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0、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1、“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

 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论 C、教条主义 D、唯理论

12、“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唯我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

13、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

 A、生而知之(孔子) B、不虑而知(孟子) C、不行而知(老子)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4、“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

”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15、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1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7、列宁说: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说明(   )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18、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困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这表明(   )

   A、知行相互促进   B、行先知后   C、知行不可分割   D、知行合一

19、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20、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2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2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 2、ABC 3、BD 4、ABCD 5、ABCD  6、ABD 7、ABC8、CD 9、BCD 10、ACD 

11、ACD 12、ACD 13、ABC 14、ABD15、CD 16、ABCD 17、BC 18、ABCD 19、ABCD

20、AB 21、BCD 22、ABC 

 

第二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C)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2.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这是由(D)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状。

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3.认识的本质是(A)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认识是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4.感性认识的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和综合D.总结和概括

5.理性认识的形式是(C)

A.感觉、知觉、表象B.感觉、分析、$合

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联想、判断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7.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B)

A.感性认识一理性认识一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一实践

C.认识一实践一认识

D.概念一判断一推理

8.整个人类的认识是(A)

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

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

D.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

10.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D)

A.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C.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D.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1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的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12.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C)

A.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B.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了

C.类似唯理论的错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13.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B)

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的错误D.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14.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D)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

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5.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C)

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6.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与(D)

A.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一致的

B.承认真理的全面性是一致的

C.承认真理的具体性是一致的

D.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17.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C)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一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18.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A)

A.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轻视实践经验的唯理论观点

19.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D)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同

C.能否付诸实际行动

D.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20.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D)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一种()

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22.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23.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标准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24.在真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A.真理的客观性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的全面性D.真理的具体性

25.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某些错误

D.真理既是全面的又是具体的

26.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

A.实践标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B.实践标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C.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既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

27.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真理的示准的()

A.客观性B.全面性

C.具体性D.稳定性

28.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只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

A.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D.被逻辑证明和证伪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

29.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

A.真理是否与对象相符合的问题

B.真理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

C.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D.真理是否发展的问题

30.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A.真理是客观的B.真理是发展的

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D.有用的就是真理

31.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2.D3.A4.B5.C6.D7.B8.A9.C1O.D

ll.A12.C13.B14.D15.C16.D17.C18.A19.D20.D

21.B22.C23.D24.A25.B26.C27.A28.D29.B30.C

31.C

二、多项选择题

l.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经验

C.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D.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新的物质手段

3.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的有()

A.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B.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

C.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

D.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4.下列各项属于认识客体的含义或性质的有()

A.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B.认识客体是指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C.认识客体具有容观实在性

D.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概括揭示了()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6.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A.概念B.感觉C.判断D.推理

7.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A.感觉B.概念C.知觉D.表象

8.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有()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觉,理性认识则正确可靠

9.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的有()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实现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10.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有()

A.二者具有改造与被改造时实践关系。

B.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D.二者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11.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会导致()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错误

D.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

12.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有()

A.感性认识可以自然而然地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1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

A.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B.认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检验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14.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

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

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1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