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437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十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十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十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十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十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

《专题十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十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

专题十课题二十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直接过渡的尝试

1.背景          

(1)国际:

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

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

(1)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

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军事,巩固政权。

4.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特色。

5.评价(作用)

积极影响

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消极影响

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间接过渡的探索

     

1.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

①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评价(作用)

(1)经济:

①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苏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

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     

(1)工业化之路:

政策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局限

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政策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

的方针

状况

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影响

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拓]

余粮收集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拓]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联]

苏联抓住经济危机这一时机,从西方大量进口工业化建设急需的大量机器设备,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罗斯福看到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于是借鉴苏联的经济管理方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拓]

农业集体化肩负着双重使命:

一是促进农业自身的发展,把小农经济变成现代化大农业(此目的未实现);二是使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

2.特征

经济方面

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方面

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思想方面

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3.影响

经济

①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政治

①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②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思想文化

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

四、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2.内容

领域

措施

结果

农业方面

(1)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2)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3)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苏联农业再度出现危机

工业方面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3.评价

(1)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赫鲁晓夫改革只是有限地利用了市场机制,只能说使计划经济体制松动,不能说转向市场经济。

 

(2)局限性:

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特点: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3.评价

(1)苏联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增强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此时期美苏争霸的态势是苏攻美守,而中苏关系恶化,为改善外交环境的需要,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社会危机严重。

2.措施     

(1)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

(3)调整所有制结构。

(4)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

(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3.结果:

经济改革并未迅速取得预期成果,之后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大量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重难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史料探史——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轨

史料 目前政治形势的全部关键,就是我们正处在转折的过渡时期,正处在有着某些曲折的从战争过渡到经济建设时期①……这是一项新的任务,因为现在经济任务第一次具有这样大的规模,我们应该意识到,应该记住,经济战线上的战争是更困难、更长久的②;要在这个战线上获胜,必须使更多的工人和农民变得主动、积极和忠诚③……因为我们若不恢复经济生活,在战争的第二阶段就不能战胜敌人,这一点是驳不倒的;让我们使千百万人更自觉地对待经济战线上的战争吧④。

……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

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⑤。

但是,为了恢复工业,就需要有富余的农产品

——摘编自《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探究] 根据史料分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轨的必要性。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当时苏俄的政治形势是处在转折的过渡期

经济建设任务更困难、更长久

列宁把恢复国内经济建设问题看作第二阶段战争,要积极调动工人和农民的积极性

苏维埃政府在新的经济建设阶段,号召人们自觉地对待经济战线上的战争

列宁承认苏维埃政府实施的余粮收集制政策对农民带来的伤害,主张偿还农民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题目中问的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轨的必要性,①②是对国内形势的整体综述,③④⑤是对原因的分析,综合③④⑤所获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即可。

[提示] 余粮收集制政策的弊端给农民带来巨大伤害,一定要偿还;取消商品贸易政策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恢复经济生活。

[系统认知]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间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解读] 图1说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图2说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推行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运动”,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以失败告终。

[系统认知]

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及启示

(1)措施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启示

①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②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③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④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随堂巩固训练]

1.(2018·全国卷Ⅲ)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读懂] 题干材料仍然强调经济发展的计划性、高速度与发展重工业,都没有超出斯大林模式的框架,这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做对] 选

2.(2017·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读懂] 苏联从农业全盘集体化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至赫鲁晓夫改革时力图在一些具体细节问题上进行改革,以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中苏共中央调整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就属于改革中的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做对] 选

3.(2016·全国卷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

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读懂] 苏联在1928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大力开展以钢铁、煤炭等为主的工业化建设,四年以后,生铁、煤炭产量翻了一倍,汽车等机器制造产量增加了数十倍,而美国此时正在遭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如此巨大的工业化成就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做对] 选

4.(2015·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读懂] 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的苏联工业化建设,其资金要靠国内提供,粮食(粮食/工业品)出口成为换取工业化所需外汇的最主要途径。

材料中粮食产量减少,但同时粮食出口量却在增加,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只能减少国内的粮食供应以保证工业化的需要,这意味着苏联广大人民群众一定程度上要勒紧腰带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奉献。

[做对] 选

5.(2014·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读懂] 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工业方面实行的政策之一是“租让制”,即把一些工矿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所有权仍属于苏联。

材料所述形式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典型做法。

尽管在20世纪20年代末,新经济政策已经结束,但由新经济政策探索的某些有效方法实际上仍在沿用。

[做对] 选

6.(2013·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读懂] 斯大林时期全盘农业集体化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倒退,农业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以致赫鲁晓夫时期将农业改革作为重点。

马林科夫的报告明显违背事实,它并不去触动斯大林模式,反而掩盖苏联严重的农业问题,显然是对其的肯定和维护。

[做对] 选

1.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一个法令称:

“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应当没收全部财产,判处三年以上的监禁,并强迫其劳动。

”这一做法造成(  )

解析:

选A 根据题干“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可以得出当时物资供应必须有供给委员会的凭证,不允许私人买卖,导致市场上商品供应缺乏,物价上涨,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谈及劳动力的问题,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形成是在斯大林统治时期,与题干反映的政策特征不一致,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表述,可知其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此情况下,苏俄并没有引进西方资金,故D项错误。

2.(2019·广州模拟)1921年4月,列宁说:

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该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

由此可知,当时(  )

解析:

选D 1921年3月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故A项错误;1928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促使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故B项错误;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故C项错误;由材料“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可知列宁提出了农业集体化改造的设想,故D项正确。

3.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如与美国福特公司签订了为下新城(又译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提供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

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

点拨:

技术的引进可加速工业化的发展速度。

解析:

选B 苏联工业化建设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据材料“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如与美国福特公司签订了为下新城(又译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提供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得出苏联工业化建设重视引进西方工业化的成果,故B项正确;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完全超越西方国家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4.1966年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

由此可以看出“新经济体制”(  )

解析:

选A 题目中“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体现了对斯大林体制的冲击,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所述不符。

5.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评述道:

“这样,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极权体制事实上在社会上失去了支持,不再有合法性。

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据此可得出(  )

A.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实现理论上的突破

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D.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因素

点拨:

面对如此社会现实,怎么办?

解析:

选C 赫鲁晓夫的改革在1964年结束,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极权体制丧失了民众支持,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不能全面体现改革对苏联极权体制的影响,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苏联极权体制衰落,可知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故C项正确;斯大林模式长期得不到改正,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课时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洛阳期中)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建立集体农庄。

这表明(  )

A.注重维护农民阶级的经济利益

B.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C.突出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D.发展农业协调国民经济比例

解析:

选B 余粮收集制和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故A项错误;为了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为了解决经济政治危机,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为了快速推动国家工业化,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都是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故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和农业集体化政策排斥市场,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政策是为了工业化的需要,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D项错误。

2.1921年,列宁宣布说:

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

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

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

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

解析:

选C 1921年苏俄“搞错了”指的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脱离了国情,故C项正确;俄国在十月革命前经历了资本主义阶段,故A项错误;列宁主张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不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重建”的手段是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故D项错误。

3.(2019·上饶模拟)1925年,苏联谷物的总产量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平,但畜牧业还低于革命前的水平。

工业总产值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3%,铁路运输业的货物周转量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80%,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0%。

这说明当时苏联(  )

A.迫切要求改变经济体制

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

C.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止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

解析:

选B 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体制在当时是符合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在1925年前后,苏联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前后才被逐渐废止,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和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D项错误。

4.(2019·衡水联考)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

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

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

这一主张(  )

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解析:

选C 据材料“1923年秋”可知此时苏联正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依据所学,新经济政策促使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1924年以后,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确立,故B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时间“1923年”可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对新经济政策产生怀疑,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怀疑,而不是强调工业化的进程,故D项错误。

5.(2019·南宁摸底)据统计,截至1929年10月1日,苏联共收到267份承租申请,1921~1927年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在(  )

A.探索经济建设新模式B.接受来自世界的援助

C.利用大萧条发展经济D.反击西方国家的封锁

解析:

选A 据材料“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说明苏联承认私有和利用外国资本,结合所学1921~1929年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故A项正确。

6.(2019·湖北名校联考)1929年,斯大林指出:

“国家、国营工业不经过中介人直接成为农民的商品供应者,而农民也不经过中介人直接成为工业、国家的粮食供应者,这有什么不好吗?

”这反映出斯大林意图(  )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取消市场经济

C.推行农业集体化D.减轻企业负担

解析:

选B 材料突出“不经过中介人”,即取消市场经济,实行国家计划,不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业集体化的信息,也没有体现减轻企业负担,故C、D两项错误。

7.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

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解析:

选A 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苏联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而忽视商品货币关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故A项正确。

8.(2019·洛阳期中)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

国家还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

这些做法(  )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提高了农业人口的素质D.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发展

解析:

选D 材料表明苏联政府向农村输送技术人员、农机设备,但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高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苏联仍然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的扶持政策并不能扭转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B项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输送技术人员、农机设备对农业人口素质的影响,故C项错误;苏联政府向农村输送技术人员、农机设备,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恢复发展,故D项正确。

9.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

这一制度(  )

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