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423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

《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

马克思复习资料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一)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科学学说的创立和发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这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他们又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们亲自参加和领导了当时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在革命实践和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逐步实现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并且在革命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理论的探索和研究。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从它的内容我们看出,它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阐述。

因此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哲学”一词,希腊语叫“philophia。

philem—追求、爱,sophia—智慧,合在一起就是“爱智”的学问。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用以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又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并反过来影响世界观。

2.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是研究世界最普遍本质的学问。

世界最普遍本质究竟是什么?

一种观点认为是物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精神、思维。

世界最普遍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成为哲学的最大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行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阿那克西米尼:

万物的始基是“空气”赫拉克利特:

“火”是万物的本原泰勒士:

“水”是万物的始基

“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原子的不可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看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主观唯心主义—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人的主观意识(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的产物,代表人物是贝克莱、王阳明。

客观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并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作“理念”、“宇宙精神”或“绝对观念”等,代表人物是黑格尔。

(5)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

基本问题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物质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只有物质一个本原,但对物质本身是什么,它是个别的东西还是一般性的东西,存在认识上的差异。

2.物质范畴的含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里也谈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在从动物心理向人的意识转化的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2)多元论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原,世界:

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知识世界

(3)二元论,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物质和精神。

(4)一元论: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物质或精神。

(5)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

4.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意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亦称先验主义

坚持了辩证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5.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6.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7.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

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

8.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的含义:

时间是指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时间的特性: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

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的含义:

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空间的特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

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

9.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中的统一。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社会的物质性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离开自然界就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所以人类不可能离开自然。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涵义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联系的特征——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的特征——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

2、联系的特征——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

联系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A、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火水鱼”

B、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的是本质联系;一棵瓜秧结几个瓜、一个豆荚结几粒豆,则是非本质联系。

C、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孟母三迁

D、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苹果熟透了要掉到地上,这是苹果与地球之间的必然联系;但恰好掉在某人的头上,则是苹果与人的偶然联系。

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1.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导人们合理建立各种联系的客观要求和实践原则。

2.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

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的内部,它在未分化为一个独立的事物以前存在于旧事物之中。

第二,新事物比旧事物有更多的优越性和更大的生命力。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个人的成长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几个阶段。

发展的方法论意义

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要防止和克服静止不变的观点。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什么是矛盾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

——黑格尔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¾《老子》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矛盾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

同一之中有斗争,斗争之中有同一。

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的方法论,就是要求我们在双方的斗争中把握统一,也就是要走中庸之道,不能走极端,因为物极必反。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前提;B、矛盾双方的互相利用、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C、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为事物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如机械运动中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物理运动中排斥与吸引的矛盾、化学运动中化合和分解的矛盾、生物运动中同化和异化的矛盾、社会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等等,具有各不相同的性质。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性质的矛盾。

如,人类在原始社会和私有制社会就有不同性质的矛盾。

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双方而言,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邓小平同志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

在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中,功劳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A、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

B、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系。

C、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

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质、量、度

(1)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级动物。

事物的质:

军队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就在于军队是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2)事物的量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量的规定是多方面的。

(3)事物的度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事物度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¾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¾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

——黑格尔

适度的原则:

要注意把握关节点。

2、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2)质变的含义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

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

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则是否定方面;同化是肯定方面,异化则是否定方面。

2、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孟子所言: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太甲》曰: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所谓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指通过辩证否定新质事物从旧质事物中超越、分离出来了,不再是旧质事物中的一个因素了,否定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一方面把新事物和旧事物区分开来了,另一方面又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了。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3、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主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

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中介: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关系,实践关系

5、实践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客观世界哪些事物能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客体的有关信息必然反映到主体意识之中,因而在实践的同时,必然构成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活动。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

直接性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三种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特点

间接性:

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抽象性:

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条件:

第一,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

1、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因为:

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成就来。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

人们的认识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原因: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从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

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心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阶级斗争否认人民群众的决定力量。

2.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力量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肯定阶级斗争肯定人民群众的决定力量。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

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社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物质基础。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不仅指人口的数量,而且还包括人口的质量、构成、分布、迁徙、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生产方式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4.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与规律。

主要表现在: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历史继承性、各种形式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最突出表现:

能动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阻碍、延缓社会历史发展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破碎了“历史之谜”

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两个划分”——从社会生活和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

“两个归结”——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