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第6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2262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语第6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五语第6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五语第6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五语第6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五语第6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语第6单元.docx

《五语第6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语第6单元.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语第6单元.docx

五语第6单元

第6单元总目标

主备人:

吕长荣

 

⒈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课后重点词语造句。

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⒊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⒋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人物的精神。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人物的精神。

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投影、小黑板

课时

安排

11课时

第19课总目标

主备人:

吕长荣

课题

19天火之谜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欣喜若狂”、“不足为奇”造句。

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⒊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⒋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小黑板

课时

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总1课时

主备人:

吕长荣

课题

19天火之谜

教学

目标

⒈学会生字,词语,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⒉学习文章第一段。

教学

重点

学习文章第一段。

教学

难点

学会生字,词语,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题导入。

⒈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

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⒉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

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⒊揭题天火之谜

⒋学生质疑:

“天火”指什么?

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

他是怎样解开的?

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⒈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⒊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

⒋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⒈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⒉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节

⒈指名读课文。

⒉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⒊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

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⒋齐读第一节。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⒈抄写生字新词。

⒉朗读课文。

 

板书

设计

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作业

设计

⒈抄写生字新词。

⒉朗读课文。

 

第2课时总2课时

主备人:

吕长荣

课题

19天火之谜

教学

目标

学习实验的经过,体会富兰克林的英语实践的精神。

教学

重点

学习实验的经过,体会富兰克林的英语实践的精神。

教学

难点

学习实验的经过,体会富兰克林的英语实践的精神。

教学方法

阅读法

教具

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

中国人~~~~雷神

西方人~~~~上帝的怒火

⒉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⒈出示第2节。

雷暴到底是什么呢?

--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⒉你了解富兰克林吗?

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⒊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⒋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

自由读3--4节

思考:

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

(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⒌讨论板书:

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勇于实验

⒍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⒎讨论交流

(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观察比较

(2)大胆推测:

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

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什么意思?

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

与“推测”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不能接受?

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

板书:

习惯地

(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

(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

他读得怎么样?

⒏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⒐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是怎样的呢?

(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

(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⒑引出第5节。

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

板书震惊世界

⑾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

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

⑿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布置作业。

复述实验经过。

板书

设计

勇于探索

作业

设计

复述实验经过。

第20课总目标

主备人:

吕长荣

课题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4、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并懂得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并懂得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小黑板

课时

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总3课时

主备人:

吕长荣

课题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

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生字词语。

教学

重点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生字词语。

教学

难点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生字词语。

教学方法

默读法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读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

(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

(1)“厄运”指什么?

(2)是谁遭到了厄运?

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3)什么是“信念”,有着什么样的信念?

(4)有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导读正确

浙江 谈迁 抄写 锁在 挣脱 遗迹 

诞生 逸闻 撰写 崎岖 坎坷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翔实可信 家境贫寒 流传千古 鸿篇巨制

家徒四壁 下落不明 化为乌有 夜难安寝 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

名垂青史

(2)理解词语:

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

翔实可信、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名垂青史

崎岖、坎坷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每个自然段大概意思。

3、指导分段

①第一段:

(1节)谈迁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经过20多年奋斗,终于编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

②第二段:

(2、3节)书稿被盗,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经过奋斗,重新编写了《国榷》。

③第三段:

(4节)告诉我们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四、解决提出的问题。

(1)“厄运”指什么?

是谁遭到了厄运?

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2)什么是“信念”,有着什么样的信念。

五、指导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记忆。

2、指导难字“诞”。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zhēng(     )

2、抄写词语,多音字组词        挣 zhèng(     )

3、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

设计

不屈不挠

作业

设计

1、用钢笔描红、临写。

              zhēng(     )

2、抄写词语,多音字组词        挣 zhèng(     )

3、练习朗读课文。

第2课时总4课时

主备人:

吕长荣

课题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

目标

1、通过读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

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

教学

难点

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分析法

教具

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读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生齐读)

2、课题中的“厄运”这个词语你理解吗?

课文写谁遭遇了厄运?

交流板书:

谈迁

过渡:

谈迁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语句。

二、学习一、二自然段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谈迁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

谁来说说

交流语段: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板书:

书稿被偷

2、教师:

对于谈迁来说,书稿被偷不仅是一个天大的厄运,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

致命打击  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在关键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写写自己的感受。

3、交流:

▲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二十多年心血

出示句子: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自己再读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交流引导体会:

★谈迁治学刻苦、认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一点、一百多里”对比体会)

教师:

当你读到“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时,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情景?

(脚底走出了血泡,风餐露宿,累了就地休息一会,渴了喝口路边的冷水,饿了就啃几口干粮)

教师:

谈迁这样风餐露宿,啃干粮喝冷水去抄史料仅仅是只有一次么?

不,肯定还有许多许多次。

★二十多年的追求,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

(20多年,6次修改,50多岁,500多万字)

(3)指导朗读句子,把谈迁经历的磨难,不怕苦,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自由练读——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教师:

就这样,为了这部5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谈迁熬红了双眼,熬白了头发,奋斗了二十多年,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体弱多病的50多岁的老人,可是二十年的心血却在转眼间化为乌有,这怎么能不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呢。

4、谈迁在遭受到如此的厄运之后,他的表现如何?

交流出示句子: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1)自由读,用心体会,从这段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指名读第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痛苦、伤心、悲痛欲绝。

指导朗读:

一个50多岁的老人,整天老泪纵横,以泪洗面,可见是多么伤心啊,谁来朗读,表达出他悲痛万分的心情。

个别读——个别读——齐读

(3)指名读第二句,谈谈你的感受?

  

▲不屈不挠、不认输、不向厄运低头、坚强     板书:

从头撰写

指导朗读:

表达出坚强,在厄运面前不低头的精神

 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5、教师:

读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一个疑问:

谈迁遭受了如此致命的打击,为什么能很快站起来了呢?

再次快速浏览一、二自然段,仔细想一想。

交流:

他有坚定的信念——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教师:

是啊,信念是力量,信念是勇气,信念是希望。

是坚定的信念一直在支撑着谈迁。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过渡:

谈迁在厄运面前重新站立了起来,那么,他又是如何同厄运抗争的呢?

听老师读课文,用心听,细细体会,想像谈迁与厄运抗争的画面。

2、教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前面部分),学生用心听,仔细想,想像画面。

3、出示句子: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1)自己再读读这段话,请你说说你看到的觉得最感人的一幅画面。

(2)学生交流:

看到了谈迁在茫茫风沙中奔波的画面;

看到了谈迁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

看到了谈迁挑灯夜战的场景;

看到了谈迁抓紧时间奋笔疾书的情景;

看到了……

3、教师引读:

A、为了国榷,谈迁背井离乡,白天,他——;到了晚上—;

B、为了国榷,谈迁离妻别子,白天,他——;到了晚上——;

C、为了国榷,谈迁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百病缠身的老人,白天,他——;到了晚上——;

4、谈迁为了心中的信念,在努力,在抗争,他要与什么抗争呢?

再读第三自然段。

(恶劣的环境,时间,身体,孤独,厄运)

5、教师:

谈迁用打不垮的信念与厄运抗争,结果如何呢?

 ▲学生交流说说:

新的《国榷》诞生;

比被偷的那部更加详实、精彩;

战胜了厄运获得了成功;

他自己也名垂青史          板书:

名垂青史

▲齐读第三自然段最后部分——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教师:

谈迁的成功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2、出示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板书:

有信念,就有希望

3、同学们,今天这个故事让你想起了哪些人,他们也与谈迁一样在厄运面前不低头?

4、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遭遇了厄运,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请你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5、交流。

6、教师: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板书

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书稿被偷

               谈迁    致命打击     有信念,就有希望

                        从头撰写

                        名垂青史

作业

设计

抄写生字

第21课总目标

主备人:

吕长荣

课题

21诺贝尔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小黑板

课时

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总5课时

主备人:

吕长荣

课题

21诺贝尔

教学

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重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卡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⒈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

他是什么人?

谁来介绍一下?

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

学生交流。

⒉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⒈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⒉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

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⒈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

(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⒉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⒊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⒈指名读,思考:

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

(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⒉默读,思考:

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设定?

(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⒊朗读第1-2小节。

板书

设计

诺贝尔——毫不气馁

作业

设计

⒈读抄词语。

⒉练读课文。

 

第2课时总6课时

主备人:

吕长荣

课题

21诺贝尔

教学

目标

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

重点

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

难点

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⒈听写生字词

机械艰苦威力劈山筑路

逝世瑞典盛会毫不气馁

(正确答案,投影打出)

⒈上节课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还学习了第一段。

回忆一下:

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从这一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⒉过渡:

为什么诺贝尔受到人们如此的怀念,如此的敬重呢?

我们这节课将继续走进诺贝尔,学习课文的3-9小节。

二、读悟课文第二段

⒈轻声读课文第二段,完成两个作业①用横线画出能代表这一段意思的句子。

(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⒉读完这段文章,你认为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1)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炸药油”。

(2)亲人伤亡,诺贝尔毫不气馁,数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

(3)用生命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板书)

⒊默读课文思考,在诺贝尔历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

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画下来,并写上打动你的理由。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1)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

(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小小年纪,关心劳动者,令人感动、敬佩)

以后,诺贝尔就把兴趣放在。

(有了兴趣,便开始努力,对科学如此执著)

(2)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

毫不气馁。

(诺贝尔对科学痴迷已经到了放弃一切的地步)(诺贝尔不伤心吗?

他心中会想些什么?

很伤心,他会想,哥哥为科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父亲也残废了,我更要继承他们未尽的事业,完成他们的心愿。

我应当化悲痛为力量,更好的工作。

(3)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不懈地努力,其恒心令人敬佩不已。

)(终于,你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炸药发明成功的不容易。

读出了发明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

(4)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

完了!

”(专注,威力巨大,极度危险)

(5)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

(历经数不尽的艰难后取得成功的欣喜若狂的心情)

(一个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⒋你能否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说一说感动的原因?

(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毫不气馁、勇于探索、敢于实验、舍生忘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等)

⒌自由读3-9小节,填空。

(投影打出填空题)

三、拓展升华

同学们,在古今中外,就有很多人,他们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

他们都有些谁呢,谁能介绍?

老师介绍几位给你们认识。

司马迁袁隆平徐霞客(投影打出)指名读相关内容。

(配乐《真心英雄》)

四、留下悬念

同学们,诺贝尔获得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与敬佩,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许多的发明,不仅仅因为他志向高远,锲而不舍,还因为他有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诺贝尔。

板书

设计

敢于实验勇于探索

毫不气馁

作业

设计

小练笔,为诺贝尔写小传

第22课总目标

主备人:

吕长荣

课题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⒉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