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199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docx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docx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

第一篇国际贸易基础

本篇主要讲述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析国际贸易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的基本因素。

如国际分工,经济结构与增长,世界市场等。

探讨国际贸易发展的战略模式。

第1章国际贸易概述

教学目的:

掌握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国际贸易学这门课程的大体结构和内容,知晓国际贸易的法律环境。

重点和难点: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指标。

第1节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InternationalTradeandForeignTrade)

概念。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GeneralTradeandSpecialTrade)

关境与国境的问题

3.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VisibleTradeandInvisibleTrade)

概念.联系与区别.

4.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DirectTrade,IndirectTrade,EntrepotTradeandTransitTrade)

概念.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5.易货贸易与自由结汇贸易。

(BarterTradeandCashTrade)

以什么为清算偿工具?

6.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BilateralTradeandMultilateralTrade)

为了解决结算矛盾.

7.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DomestlicTradeandInternationalTrade)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区别有四点.

第2节国际贸易统计分析指标

1.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ValueofinternationalTrade,QuantumofinternationalTrade)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净进口与净出口.(NetExportandImport)

复进口与复出口.

3.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

4.贸易条件.(TernsofTrade)

T=px/pm×100.贸易条件的含义.

5.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ofDependenceofForeignTrade)

6.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ForeignTradeandCompositionofInternationalTrade).概念,含义.

7.贸易竞争指数.(TradeCompetitiveIndex)

(同种或同类商品的进出口差额)/该种或该类商品的进出口额

8.出口换汇成本。

通过商品出口,用多少人民币可以换回同一个单位的外币的比例数。

既,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的外汇净收入(美元)

第三节国际贸易法律环境.

1.国内法.

2.国际贸易条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关于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的公约

3.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托收统一规则,国际保付代理惯例规则.

第4节国际贸易学.

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沿革

3.国际贸易学与宏观、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4,学习方法.

 

第2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本章概述.

重点与难点:

(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

国际分工的概念.

第1节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1.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前提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

3.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4.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2.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规模对国际分工有重要作用.

人口的影响.劳动规模的影响.市场规模的影响.

3.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上层建筑、国际生产关系对国际分工有重要影响.

⑴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⑵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5.资本国际化是深化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

第2节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时间:

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开始,到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前。

“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成因:

第一次产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先后完成。

结果:

形成了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垂直型分工)

特点:

a.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资基础。

(原材料、销售市场、劳动力、运输工具、通讯)

b.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而形成的。

c.在宗主国和殖民地国的基础上形成了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成因:

第二次产业革命

时间: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产业革命的内容

特点:

a.垂直型分工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b.水平型分工日益发展

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第三次产业革命

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

内容:

计算机,宇宙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

特点:

a.各种类型的分工进一步发展,但水平型分工超过了垂直型分工b.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不断加深

c.生产的国际化日益发展,工艺分工方兴未艾

第3节国际分工与国民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结构的概念

1.国民经济结构对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影响

(1)各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差异性是进行国际分工的前提

(2)国民经济结构特点决定了参与国际分工的特点

(3)国民经济结构决定了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国际分工对国民经济结构的反作用

(1)国际分工可以促进一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改善

(2)国际分工有时会对国民经济结构的改善产生阻滞作用

第四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影响国际分工。

1.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国际分工发展规模和速度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与速度

(2)国际分工的地理结构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和地区分布

(3)国际分工的内容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分配

2.国际贸易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1)国际贸易是联结国际分工的纽带,是实现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

(2)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3)国际贸易引导国际分工的发展方向

第3章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为什么要讲这一章?

是因为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而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领域.因此,世界市场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密不可分.

第1节.国际贸易发展与世界市场演进

1.资本主义以前的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在原始社会末期,就产生了最早的国际贸易.

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与贸易中心.

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与贸易中心.

中国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2.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方式逐步建立与发展.诱因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哥伦布,瓦斯哥达·伽马,麦哲伦),战争掠夺与奴隶买卖.在这一背景下,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萌芽

3.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4.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国际贸易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使世界市场进入迅速发展的时代.

5.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时期,商品输出被资本输出所代替.于是,统一的世界市场终于形成.其标志是:

①多边贸易支付体系形成.②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和世界货币的形成.③形成了比较健全的销售渠道.

第2节当代国际市场体系

世界市场体系的概念.世界市场体系的划分.(按制度.按地区.按交易对象.按商品类别.按市场组织特征来划分.)本节是按市场组织特征划分的内容来讲述的.

1.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市场

①.商品交易所:

是对一些大宗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进行买卖和投机活动的有组织市场。

它是在固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按规定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毛买的专业市场。

商品交易所由会员组成,只有正式会员才能进入交易所进行买卖。

会员除自己进行交易外也可以充当经纪人,替非会员进行交易,收取一定的佣金。

交易所的买卖可分为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目前主要是期货交易。

②.拍卖中心:

它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通过公开叫价竟购,把事先经买主看过的货物逐批或逐件卖给出价最高者的交易过程。

拍卖中心具有以下特点:

a.买卖双方并不直接恰商,而是通过拍卖行来进行;b.拍卖是一种单批实物现货交易,具有当场公开竟购一次确定成交的性质。

成交后卖方或拍卖人对商品的品质一般不负赔偿责任;c.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特点在拍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故卖方较为有利;d.拍卖所需费用一般较其他方式高。

③.国际博览会、展览会:

国际博览会又称国际集市,是一种定期在同一地点、在规定期限内举办的有众多国家厂商参加的展销结合的国际市场,是开展国贸和经济交流的重要场所。

展览会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办的,由众多国家厂商参加的展览活动。

它跟博览会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一是没有固定时间;二是只展不销。

不过目前的展览会有和博览会逐渐结合的趋势,也销售商品。

展览会主要是展示和宣扬自己的产品,扩大影响,提升形象。

2.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市场

⑴.单纯的商品购销

⑵.补偿贸易:

包括直接产品补偿(回购)、间接产品补偿(互购)、劳务补偿和其他形式

⑶.加工贸易:

包括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

⑷易货贸易(含广义的和狭义的易货贸易)

⑸招标与投标

3.国际商品销售渠道

国际商品销售渠道的概念。

它是指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领域所经历的买卖环节及组织形式。

它通常由三部分构成:

出口国内的销售渠道,进口国内的销售渠道,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销售渠道。

对出口企业来说,进入国际市场有三条渠道:

1直接出口。

直接出口是指企业把产品直接卖给国外的顾客或最终用户。

它包括利用经销商,代理商,设立驻外办事机构,建立国外营销机构,把产品卖给最终用户等种形式。

(经销商与代理商的区别

2间接出口。

是指把产品卖给国内的中间商或委托国内的代理机构,由其负责出口业务。

3国外生产。

包括组装业务,合同制造,许可贸易,国外合营及国外独资生产.

4.国际市场运输网络.

它包括铁路运输,公里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集装箱运输.

5.世界信息网络.它包括信息传播手段和信息来源渠道.

第3节当代世界市场的特征

1.整体市场多元化.

2.区域市场一体化

3.贸易方式多样化

4.市场竞争激烈化

5.封闭市场扩大化.

第4节.世界市场价格

1.国际价值.

国际价值的概念.

影响国际价值的因素.(国际平均劳动生产率,国际平均劳动强度,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2.世界市场价格.

世界市场价格的概念.

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因素.(国际生产价格,供求关系,垄断,经济周期,政策因素等)

3.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

1.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2.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它包括调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集团内部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价格.

第4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第1节.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对外贸易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见书66.图)

2.对外贸易有利国民经济的平衡.(见书67)

3.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第2节.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生产要素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生产要素按相同速度增长(见书图70)

这表明了在中性增长条件下,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将按相同速度增长,不会引起贸易模式的变化.

2.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增长.

根据罗布津斯基定理,生产要素单一增长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绝对增加,而密集地使用另一种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则绝对减少.这里将出现两种情形:

一种是超顺贸易倾向增长;另一种是超逆贸易倾向增长.(见书73页)

3.生产要素的非中性增长

如果生产要素按不同的速度增长,那么也会出现两种情形:

一种是顺贸易倾向增长;另一种是逆贸易倾向增长.

2.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中性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

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以等比例提高,从而生产的资本和劳动比保持不变.中性技术进步发生在哪个产业,这个产业的产量就会提高,另一个产业的产量会减少.如果该产业是出口产业,则出口量会扩大.如果该产业是进口产业,则进口量回减少.如果中性技术进步等程度的发生在两种产业中,结果会怎么样呢?

结果是对外贸的影响是中性的.即进口和出口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相等.贸易模式不发生变化.

2.非中性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如果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而该产业又是出口产业,则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量会增加,出口会扩大.如果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进口产业,则进口会减少.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如果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对外贸易的影响较为复杂,它可能对外贸产生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如果两种产业发生了同等程度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则出口量必定增加.

如果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只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也会增强中性技术进步的效应.即如果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出口产业,则出口会扩大.如果是进口产业,则进口会减少.同样地,如果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只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其对外贸的影响不清楚.如果两种产业都发生了同等程度的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则出口量必定增加.

3.偏好变化与国际贸易.

在出口品需求弹性一定的条件下,如果进口品的需求弹性等与于1,那么这种经济增长不会带来偏好的变化,也不会改变贸易模式.如果进口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则进口品的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如果小于1,则进口的增长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

第3节.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差额的影响.

1.哈罗德的三个命题.

1.以Ⅰ国代表本国,Ⅱ国代表整个世界.如果Ⅰ国的增长率大于Ⅱ国,Ⅰ国就具有入超倾向.

2.如果Ⅰ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中每人平均生产量的增长率超过该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则Ⅰ国就具有出超倾向.

3.如果Ⅰ国工资增长率小于每人平均生产率的增长率,Ⅰ国就会具有出超倾向.

2.约翰逊的一般方程式.

第5章国际贸易与经济结构

第1节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发生作用的:

第一,通过国际贸易的引入,必然导致分工的深化和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

第二,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会使进口竞争部门努力进行技术创新,改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国际贸易是建立和发展新行业的重要手段.(主要是提供了市场)

第四,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还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来实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和小岛清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雁型产业发展形态理论”和“推进国民生产过程的国际互补原理”.

1.雁型产业发展形态理论.

这是赤松要在考察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历史后而建立的利用生产要素国际移动来推进本国产业结构发展的模型.赤岛要在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历史后发现,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过程在图形上可以描述为三只飞翔的大雁.第一只大雁为进口浪潮;第二只为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大雁就是出口浪潮.(见书80页)赤岛要将此形象地称为“雁型产业发展形态”.后来,许多学者发现此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日本产业结构的发展,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可以运用这一模式,通过引进国际生产要素来推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2.推进国民生产过程的国际互补原理.

日本学者小岛清在其《对外贸易论》中深入研究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问题.他认为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是互补的,同时,国际投资对双方也是互补的.对发达国家而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取动态比较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也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因为一个国家在诸多生产要素中,总会有些生产要素是短缺的,以致不能把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有发展前途的幼稚产业扶植起来..一旦这些短缺的要素获得满足,则一举大大提高国际竞争力.这种情况可以不实行保护贸易来实现,而通过自由贸易政策下利用生产要素流动来实现.

小岛清认为,投资国和投资接受国之间的产业协调有两种互补;顺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和逆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见书81页)

第2节经济结构与贸易条件.

1.克鲁格曼模型.

克鲁格曼用数学模型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

一方技术创新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将会引起另一方工资率的降低和贸易条件的恶化.

2.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说.

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将国际分工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中心由发达国家组成,外围由发展中国家组成.中心和外围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中心国家是技术的创造者和转播者,是制成品生产者和出口者.而外围国家则是技术的模仿者和接受者,是初级产品的生产者和出口者.中心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外围国家则处于依附地位并受中心控制和剥削.外围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这种地位使得它们的贸易条件有长期恶化.的趋势.

第3节幼稚产业与幼稚产业保护

1.幼稚产业理论的提出.

2.幼稚产业的定义(M—B—K标准)

1穆勒标准.某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由贸易下获利,自我投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

2巴斯塔布尔标准.保护、扶持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总和.符合条件既为幼稚产业.

3肯普标准.除了穆—巴内容外,应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期间的外部效应,如具有外部性,该技术可为其他产业所获锝因而使得该产业利润无法增加,将来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予以保护.

3.幼稚产业保护模型.

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见书90—91页)

幼稚产业的一般均衡分析.(见书91页)

第6章国际贸易战略模式.

国际贸易战略模式问题的提出.(理论背景)

本章的重点(三种模式的利弊分析)

本章的难点(三种模式的选择分析)

第1节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含义.

一个国家通过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来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它属一种初级外向战略.

2.实施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利益.

①.为剩余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出口市场.

②.扩大禀赋要素.即可以导致外国投资增加,国内储蓄增加,劳动力供给增加.

4.还可带来一些相关效应.

3.实施初级制成品出口战略可能带来的问题.

①.需求增长缓慢.

②.贸易条件恶化.

③.出口收入波动.

④.其他连锁影.

第2节进口替代战略.

1.进口替代战略的含义和内容.

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用本国制成品来替代外国制成品的进口,以带动本国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收支的战略.它一般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立和发展加工工业及一般消费品工业,目的是建立初步的工业体系;第二阶段是建立和发展耐用消费品、资本品和中间产品产业.

2.进口替代战略的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扶植、培养幼稚产业

②.进口替代是一国工业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③.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还可以带动其相关部门的发展.

④.进口替代的贸易保护政策可能促使外商直接投资.

⑤.减少外汇开支,减轻国际收支压力.

3.进口替代战略的弊端.

①.由于实施保护贸易政策,使本国工业缺乏同外国的竞争,从而缺乏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压力和刺激.

②.进口替代的进一步发展,会遇到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

③.进口替代政策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阻碍现代化进程.

④.单纯的进口替代还有限制出口的效应,容易导致外汇短缺,国际收支恶化

4.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依据.

①.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摆脱控制和剥削、避免贸易条件恶化和国际不平等交换的重要途径.

②.进口替代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

③.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

④.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第3节出口导向战略.

1.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

是指一个国家依托国际市场,建立面向出口的工业结构,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优化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包括初级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装配和出口加工和完全制成品出口这三种模式.

2.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利益.

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

3.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弊端.

会加深本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世界市场的依赖,从而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有可能加剧本国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实施开放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容易使本国主要经济部门为外国资本所控制,从而使大量利润外流,外债急剧增长.同时也降低本国经济的自主性.

4.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模式的选择.

⑴.选择战略模式的原则.

选择战略模式必须立足于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

选择战略模式必须坚持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选择的战略模式必须符合国际惯例.

⑵.影响贸易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①.国内因素.包括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规模、市场供求

状况.还有利益集团的影响等.

②.国际因素.包括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别国贸易政策,还有国际政治因素等.

第二篇.国际贸易理论.

第7章.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第1节.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经济背景.

2.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⑴.理论观点.围绕财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包括什么是财富,财

富的来源,获取财富的手段,贸易利益的对立性.等等.

⑵.政策主张.

主张国家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手段管制经济.强力鼓励出口贸易,严格限制进口,国家管制贵金属的流通,积极鼓励出口加工业,限制国内消费,大力发展海军。

(3).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一个是货币差额论,一个是贸易差额论。

3.对重商主义的基本评价

 

第2节绝对成本论

1.绝对成本论产生的历史经济背景

2.绝对成本论的基本内容

(1).亚当斯密的基本经济观点

(2).绝对成本论的基本内容

①国际分工原理

②贸易利益所得

3.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

(1).贸易互惠原则

(2).贸易利益的形式

(3).贸易利益来源

(4).自由贸易主张

第3节.比较成本论

1.比较成本论的提出.

2.比较成本论的基本内容.

⑴.基本模型.(见书122)

⑵.假设前提.

3.比较成本论的现代解释和扩展

⑴.李嘉图—克鲁格曼模型.

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对价格和机会成本.贸易的展开及价格的确定.贸易收益.(见书126—129)

⑵.多恩布什—费希尔—萨谬尔森模型(D—F—S模型)

李嘉图的模型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如果是两个以上的国和

两种以上的商品会不会展开贸易呢?

D—F—S模型回答了这个问题.先看多种商品模型,再看多国家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