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今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853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观今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观今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观今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观今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观今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观今论》.docx

《《中观今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观今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观今论》.docx

《中观今论》

福严推广教育班第26期(《中观今论》)

第五章中观之根本论题

第一节缘起

(pp.59-63)

释厚观(2013.11.30)

壹、中观的根本论题:

缘起、无自性、空(p.59)

《中论》说:

「众因缘生(即缘起)法,我说即是空。

「若法众缘生,即是寂灭性。

《十二门论》说: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

缘起,所以是无自性的;无自性,所以是空的;空,所以是寂灭的。

「缘起自性空」,实为中观的根本论题、根本观法、根本的法则。

缘起、自性、空,到底是什麽意义呢?

贰、别论缘起(pp.59-63)

(壹)一切因果、事理都是缘起(pp.59-60)

一、《阿含经》所说的缘起:

虽多从「有情的流转还灭」说,实则「器世间」也还是缘起(p.59)

佛法以有情的生死相续及还灭为中心,所以经中说到缘起,总是这样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聚集。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阿含经》说缘起,虽多从有情的流转还灭说,实则器世间也还是缘起的。

二、《阿毘达磨》说四种缘起,通「有情」及「器世间」(pp.59-60)

《阿毘达磨论》中说四种缘起,即通於有情及器世间。

三、《十二门论》说内缘起、外缘起,通有情及无情(p.60)

《十二门论》也说内缘起与外缘起:

内缘起,即无明缘行等十二支;外缘起,即如以泥土、轮绳、陶工等而成瓶。

可知缘起法是通於有情、无情的。

四、《大智度论》说:

有为法、无为法都是缘起(p.60)

依《大智度论》说:

不但内外的有为法是缘起的,因待有为而施设无为,无为也是缘起的。

五、小结:

离开缘起,一切无从安立(p.60)

这样,凡是存在的因果、事理,一切是缘起的存在;离却缘起,一切无从安立。

(贰)「缘起」的三种特性(pp.60-63)

「缘起」为佛法最主要的术语。

从经义的通贯生灭及不生灭,依学派间的种种异说,今总括为三点来说明:

一、相关的因待性(pp.60-62)

一、相关的因待性:

(一)因果相待(p.60)

起是生起,缘是果法生起所因待(apek?

ya)的。

约从缘所生起的果法说,即缘生;约从果起所因待的因缘说,即缘起。

(二)有部对缘起的偏执:

专作事相的辨析,但忽略了缘起的因待性(p.60)

萨婆多部等以缘起为因,也有他的见地。

但他们关於缘起的解说,专作事相的辨析,考察无明等的自相、共相、因相、果相等,忽略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因待性,不免有所偏失!

(三)把握缘起的因待性,才能深入缘起及悟入法性空寂(pp.60-61)

克实的说:

「此有故彼有」二句,是缘起的主要定义;「无明缘行」等,是缘起的必然序列,也是举例以说明其内容。

唯有在缘能起果中,把握缘起相关的因待性,才能深入缘起,以及悟入缘起法性的空寂。

所以,缘起约因缘的生果作用说,但更重在为一切存在的因待性。

若用抽象的公式来说,缘起即是「此故彼」。

此与彼,泛指因与果。

彼之所以如此,不是自己如此的,是由於此法而如此的,此为彼所以如此的因待性,彼此间即构成因果系。

例如推究如何而有触──感觉,即知依於六入──引发心理作用的生理机构而有的;六入对於触,有着此有彼可有,此无彼必无的必然关系,即成因果。

(四)缘起有二大定律:

相依相生的流转律,相依相灭的还灭律(pp.61-62)

但缘起的含义极广,不单是从缘而生起,也还是从缘而灭无,这又可以分为两点说:

1、相生相灭,皆依於缘起(p.61)

一、如由惑造业,由业感果,这是相顺相生的。

如推究如何才能灭苦?

这必须断除苦果的因缘──惑,即须修戒定慧的对治道。

此对治道能为断惑的因缘,即相违相灭的。

如《杂阿含经》(53经)说:

「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世间集,是由惑感苦,相顺相生;世间灭,是由道断惑,相违相灭的。

这相生相灭,都是依於缘起的。

2、缘起的内在特性:

依他而有而生,必依他而无而灭(pp.61-62)

二、一切法所以能有生,有法的可以无,生法的可以灭,不仅由於外在的违顺因缘,而更由於内在的可有可无、可生可灭,此可有可无、可生可灭的可能性,即由於缘起。

存在──有与生起的本身,即含有生者必灭、有必归无的必然性。

例如触是依於六入而有而生的,那麽,触即不离六入,没有触的独存性。

一旦作为因缘的六入起了变化或失坏了,触也不能不跟着变化及失坏。

这即是说:

凡是依缘而起的,此生起与存在的即必然要归於灭无。

所以佛说缘起,不但说「此有故彼有」的生起,而且说「此无故彼无」的还灭。

依他而有而生,必依他而无而灭,这是深刻的指出缘起的内在特性。

《阿含经》说:

人是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和合而成的。

但这性能不同的六大,一失均衡,即有病、老、死的现象,这即是具体的说明了由此而生,必由此而灭。

3、小结:

依於缘起成立生死,也依缘起成立涅盘(p.62)

所以缘起法有此二大定律:

即相依相生的流转律,又相反的有相依相灭的还灭律。

依於缘起,成立生死,也即依之成立涅盘,佛法是何等善巧!

二、序列的必然性(pp.62-63)

二、序列的必然性:

(一)因果序列的必然性(pp.62-63)

佛法说缘起,不但说明「此故彼」的因果关系,而且在因果中,抉出因果生灭的序列必然性。

如悟入十二有支,这决不止於别别的因果事实,而是从一切众生无限复杂的因果事相中,发见此因果的必然程序。

如发见日月运行的轨道,看出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从前,大众学者特别重视这点,因此说缘起是不变(无为)的因果轨律。

佛说「得法住智」;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都是说明缘起序列的必然性。

(二)依中观义说:

缘起序列的必然性,不能离事说理(p.63)

但依中观义来说,缘起的序列必然性决非离事说理,是在缘能起果的作用中,现出此必然的理则。

生死相续,似乎依照此理则而发展,佛也不过发见此因果事中的理则而已。

三、自性的空寂性(p.63)

三、自性的空寂性:

从缘起果的作用,有相关的因待性,有序列的必然性。

此因待与必然,不但是如此相生,也如此还灭。

如进一层考察,一切法的如此生灭、如此次第,无不由於众缘。

那麽,此有无生灭的一切法,即没有自体,即非自己如此的。

这即能从如此生灭、次第中,悟入此是即空的诸行,并非是实有实无实生实灭的。

彼此因待,前後必然,世间的因果幻网,似乎有迹可寻,而自性空寂,因果幻网即当体绝待,了无踪迹。

所以说:

缘起是「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

附录: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172:

       无明  惑(缘)

    过去世            因

        行  业(因)

         识           一重因果

         名色

         六处   苦   果

         触

三世现在世  受                两重因果

         爱

              惑(缘)

         取       因  

        有   业(因)     一重因果

        生          

    未来世      苦   果

         老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