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761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4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docx

《《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docx

《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分析

引言

媒介与社会性别的研究起源于西方20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女性主义运动浪潮。

大众媒介所映射的女性形象如何影响受众已经成为了女性与大众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

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承载社会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在描绘女性形象时是否发生了变化?

当前杂志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在对女性与传播的文本研究成果已是硕果累累,但是对于女性图像这一最为直接的视觉符号语言的研究且不多见,本文试图以社会性别视角来梳理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嬗变过程,以《大众电影》1979年—2008年444张封面照片为研究蓝本,通过内容分析法比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媒介描绘和再现女性的形象有何变化和差异,探讨在不同的社会转型时期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较之于以往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并试图通过研究图像表象特征的变化寻找内在原因,透过这些变化旨在为女性与大众传播的女性形象分析提供研究理论,指导实践。

 

一封面女性形象分析的理论架构

1.1社会性别理论

对于性别的形成和行为理论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向:

侧重于自然生物性别,侧重于性别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以及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环境影响性别形成

美国历史学者琼·W·斯科特(Scott,1985)对社会性别作出如下界定:

“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1],社会性别不同于生物学基础上的“性”,主要指性别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按照社会文化对于男女的理解进行角色定位,在社会文化的话语情景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和群体特点。

它明确了对于性别认识存在差异和偏见的社会意识,不是生理条件作用的必然结果。

研究成果表明: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使得人类具有了的性别意识,是社会与心理的交媾。

女性主义学者西蒙·波伏娃曾经说过: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成的[2]。

是被什么造就的呢?

是社会环境,是社会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同理男人亦是如此。

西方学术界早期的关于阐述媒介与现实社会关系时讨论时,产生了“镜子原理”(themirrorapproach)[3],用镜子来比拟媒介的作用,认为传媒中形象是真实的、客观的毫无保留的直接再现社会情景。

但并非如此理想化。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媒介所展现的形象都是男权话语权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境下的产物,是基于统治地位和利益的考量而有所取舍或者有意塑造的“社会现实”。

社会性别理论也抱有相同的态度,指出媒介所呈现出的社会形象无一不经过了男权主义的过滤和挑选,来完成对男性期待中完美女性形象的塑造,即为父权体制规寻力量统治的媒介,要在男权主义文化的引导下,完成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比如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大众媒介无处不在,我们会按照社会中对于男人和女人的期待中角色定位来树立我们的形象。

广告中的女性是美丽、贤惠、温柔、隐忍具有依赖性的,而广告中的男人都是权威、理性、果断、事业为重的成功典型。

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媒介或许是镜子般“客观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社会中活生生的男人和女人不单单有这两种刻板成型的形象,这在一个层面上传达的是对于女性价值的贬低或否定。

这就是社会性别理论中所概括为女性形象模式化,具体而言就是角色定位。

气质产生源于角色定位要求,这样社会文化就衍生出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男性角色一般都被描述为社会权威,拥有精英文化所倡导的进取精神,运筹帷幄的能力和成功的事业。

然而目光短浅,思想简单,感情用事的特征都被归结到女性身上。

以男性中心的文化孕育了媒介传播体制,媒介在传播这种刻板的模式化角色的过程中,又在潜移默化的强化受众头脑中男权为中心的文化,帮助受众将这种印象视为自然化,无意识中形成社会性别歧视。

1.2社会组织理论

社会学研究表明,人之所以为社会人,是因为人不能脱离社会集体而独立存在,个体必须要通过持续稳固的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而构成集体的存在。

那么处在集体中的人们必须在达成心理契约的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下进行交流与合作。

社会组织成分可以解释为以下四个关键词:

等级、规范、制约、角色。

等级即为人处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差异,较高地位的群体对于相对比较低的群体拥有控制的权利。

规范即为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达成并遵守的游戏规则。

制约是一种控制力量可以是具体的,可视的如暴力机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社会舆论。

这种控制的力量可以有效的约束人们逾越等级和规则的鸿沟。

角色的定义在上一小节社会性别理论中已经提出,即为成员在群体中拟定的具体位置,也是规则的一种。

大众媒介往往会对传递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筛选和强调,来迎合某种社会认同的规范。

因为只有遵守这种广为受众接受的规范,大众媒介才能一呼百应,得到受众范围最大程度的认同。

如在当下杂志封面上刊登的封面女郎大多都是年轻时尚,顶礼膜拜她们美丽的外表和姣好的身材,这就会被受众吸收为一种心理的社会期受众的社会性别意识[4],并通过传播来强化这种意识,最终导致影响受众的社会行为。

1.3大众媒介与女性形象再现

西蒙·波伏娃曾经指出“世界的再现,如同世界本身一样,都是男人的作品,他们从其自身的观点描述它,并与绝对真理加以混同。

”[5]

传统上媒介对于女性形象的再现一致备受批评,一方面媒体所刻画的女性形象被认为没有真实的反映女性的生存原貌,而是被描述为性感尤物,隐忍的母亲,贤惠的妻子等刻板印象;另一个方面女性的声音在社会主流中的缺席,甚至被边缘化。

即使在60年代女性主义运动爆发,女性打破传统束缚开始在职场和政界扮演角色,女性被媒介报道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见起色。

女性形象在媒体中的再现的讨论,不应该只停留在被忽视、扭曲、片面分割的表面,而应该要追根溯源这种媒介的不真实再现是怎样被建构,被塑造并且这个建构的过程是由什么来主宰的。

这种媒介形象建构的理论透视特定的研究对象,探求并审视媒介形象建构的过程与意义。

 

二《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样本内容分析

2.1样本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大众电影》1979年到2008年的444期封面照片,重点考察其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来作为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形象变迁的样本。

这一选择也是基于我国特殊国情的考虑,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自我独立的意识也得到很大提升。

大众文化传媒业也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们研究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变迁,当然要选取最能反映和记录这一变化的大众文化媒介。

《大众电影》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媒介之一。

《大众电影》1950年6月1日在上海创刊,已经走过了59年的历程,历经社会变迁和传媒业的改革,是最早指导全国广大观众鉴赏电影的刊物之一。

在1962年因为印刷原因与《上海电影》合并,文革期间停刊。

1979年1月北京复刊,自2002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该杂志的宗旨是介绍国产电影,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

[6]在20世纪80年代全民热衷电影的火热浪潮,《大众电影》广受读者欢迎,甚至出现“祖国96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都有一本《大众电影》杂志在传阅”[7]的空前盛况。

那个时期刊登在杂志封面上的女星剧照、写真几乎成为中国时尚界的风向标,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而今杂志销售市场疲软,即使作为昔日电影界的权威评论杂志,《大众电影》当年的销售盛况难以重现,但作为每年一度的电影节盛事“百花奖”的承办单位,在业界仍享有较高声誉,是读者较为信赖的电影评论杂志。

在《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照片中,涉及到女性形象的372个样本被选中,选择样本的过程中遵循三个标准:

(1)同时出现男性和女性的封面图片,用于分析女性与男性的两性关系。

(2)在一张封面照片中出现多个女性形象,只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3)凡是封面中没有出现女性形象的图片一律不被选用。

最后总计得到372张有效图片。

所收集的数据分三个时期进行归纳比较:

1979—1985年,1986—1998年和1999—2008年。

时间段的划分依据有二:

1、样本的分析结果显示《大众电影》三十年封面女性形象呈现出明显的阶段化趋势,分别以1985年和1998年为界,具体的形象变化可由下文变量统计表(表2-1至2-6)来解释。

2、女性形象的变迁是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具体的社会背景为:

第一个阶段1979年(杂志复刊)到1985年,中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活动异常活跃,属于改革开放初期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1986年到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都加大步伐,并于1992年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显著提高,文化产业开始起步,属于改革开放中期取得丰硕成果的阶段;第三个阶段1999年到2008年,中国进一步调整和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逐渐与世界接轨,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属于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

本文内容分析变量为:

样本的封面类型、女性外在形象、人物所处环境、镜头表现女性形象的手法、人物年龄、女性与男性的关系。

本文想通过内容分析得到的数据和列表研究以下问题:

(1)大众媒介所展示的女性形象是遵从于杂志的宗旨表述还是仅仅从个人层面展现影星风采?

(2)大众媒介所反映的女性的审美标准和女性所担任的社会角色。

(3)被大众媒介所关注的女性的年龄段是全面还是呈现单一化,是否存在偏向?

(4)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

(5)在大众媒介中,女性如何被观看?

(6)大众媒介建构的社会性别中女性与男性的关系是主导、平等还是依附?

2.2样本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2.2.1封面类型的变化

表2-1封面类型变化

1979-1985

1986-1998

1999-2008

总计

主题封面

51(70.8%)

9(6.1%)

53(34.6%)

113(30.4%)

人物封面

21(29.2%)

138(93.9%)

100(65.4%)

259(69.6%)

总计

72(100%)

147(100%)

153(100%)

372(100%)

《大众电影》的宗旨是介绍国产电影,此项变量统计想要研究的问题是大众媒介所展示的女性形象是遵从于杂志的宗旨表述还是仅仅从个人层面展现影星风采?

参照乐赫斯(Lehus)对《TIMES》杂志封面进行的分类方法,杂志封面可划分为人物封面和主题封面。

[8]人物封面是指专门对封面所刊登人物的姓名身份做出标注介绍,而主题封面则没有。

在对《大众电影》封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考虑到其作为电影杂志的特殊性,在封面图片中会大量出现出现关于电影事件、影视剧照的照片,为了分类的方便均将其作为主题封面来处理。

在表一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三个阶段变迁中,封面类型有很大的变化:

1、第二个阶段的幅度最大,主题封面由第一阶段的70.8%跌至6.1%,而人物封面急剧增加从第一阶段的29.9%增至93.9%,几乎增加了两倍。

2、从第三阶段主题封面与人物封面的比重才开始走向均衡。

2.2.2封面女性的外在形象变化

表2-2-1封面女性的化妆程度变化

1979-1985

1986-1998

1999-2008

总计

素面

2(2.8%)

0(0%)

1(0.7%)

3(0.8%)

淡妆

68(94.4%)

61(43.5%)

121(79.1%)

250(67.2%)

浓妆

2(2.8%)

86(58.5%)

31(20.2%)

119(32%)

总计

72(100%)

147(100%)

153(100%)

372(100%)

表2-2-1封面女性的衣着变化

1979-1985

1986-1998

1999-2008

总计

传统服饰

28(38.3%)

10(6.8%)

23(15%)

61(16.4%)

少数民族服装

4(5.8%)

0(0%)

4(2.6%)

8(2.1%)

革命军装

2(2.7%)

0(0%)

3(2%)

5(1.3%)

制服

1(1.4%)

0(0%)

4(2.6%)

5(1.3%)

套服

0(0%)

2(1.4%)

0(0%)

2(0.5%)

舞台装

1(1.4%)

23(15.6%)

9(5.8%)

33(8.8%)

时装

12(16.4%)

65(44.2%)

52(34%)

129(34.7%)

便装

25(34.2%)

43(29.3%)

57(37.3%)

125(33.6%)

运动装

0(0%)

4(2.7%)

1(0.7%)

5(1.3%)

总计

73[9](100%)

147(100%)

153(100%)

373(100%)

这两项关于人物妆容和服饰的变量统计主要是从人物的表象特征来探讨大众媒介所反映的女性的审美标准和女性所担任的社会角色。

在人物化妆程度的分类中,素妆,淡妆,浓妆的区分标准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标准,要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与环境综合考虑进行分类。

总的来说,从通俗意思上解释素妆是指不施粉黛,真实自然的面容;淡妆是指整洁大方的妆容;浓妆是指有着明显的化妆痕迹,美艳生动的妆容。

在人物衣着服饰的分类中,传统服装指建国之前的服饰;少数民族服饰指汉族以外的民族的特有服饰;革命军装是指在革命时期有明显标志的军装(特指中国共产党革命军装);制服是指带有明显的职业色彩的衣服比如警服、钢铁工人的工作服;套服指工作中穿着的正式服装,相对于休闲服饰而言,如女式西装;舞台装在这里理解为出席重大场合的晚礼服,造型较为华丽夸张;时装指比较时尚前卫的服装,相对于生活中的便装而言;便装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衣服,有着较为浓厚的生活气息。

运动装是指舒适宽松的,从事某项体育运动时穿的服装比如游泳衣等等。

从人物的妆容变化来看,素面妆容所占的比例一直很低,并在第二阶段从未出现,这可以用《大众电影》杂志的性质来解释(刊登的封面女郎为流行的女星剧照与写真,化妆不可避免)。

1、淡妆在三个阶段(分别为94.4%、43.5%、79.1%)的总比重最大,浓妆次之。

2、浓妆在第二个阶段的增长幅度很大达到58.5%。

从人物的衣着来看:

1、三个阶段各自比重最大的服饰是传统服饰38.3%、时装44.2%、便装37.3%。

其中第三个阶段的服饰种类最为丰富。

2、运动装、套装的比重从无到有。

但第三阶段较之第二阶段有所下降。

2.2.3封面女性人物的年龄变化

表2-3封面女性人物的年龄变化

1979-1985

1986-1998

1999-2008

总计

儿童少年

4(5.6%)

1(0.6%)

0(0%)

5(1.3%)

青年

60(83.3%)

146(99.3%)

139(90.8%)

345(92.7%)

中年

7(9.7%)

0(0%)

14(9.2%)

21(5.6%)

老年

1(1.4%)

0(0%)

0(0%)

1(0.4%)

总计

72(100%)

147(100%)

153(100%)

372(100%)

通过对年龄变量的统计旨在探究,被大众媒介所关注的女性的年龄段是全面还是呈现单一化,是否存在偏向?

对人物年龄的分类界定中,我们参考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人的年龄段进行划分的标准:

44岁以下为年轻人,45-4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9-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但是这项划分的依据是全球的人均寿命和健康状况,并不符合大众文化中对于年龄段的认识。

[10]本文的研究是根据日常生活认识和经验具体划分为:

17岁或未满17岁的人物形象为少年儿童;18—35岁为青年;36—60岁为中年;60岁以上为老年。

当然这种分类比较简单,仅仅从封面内容我们不可能判断出人物的实际年龄,但是大多数活跃在影坛的明星多为我们熟知,对于她们个人信息的掌握与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作出较为准确的统计。

从此表中我们不难看出:

1、青年女性形象在三个时期的比重都很大,以第二阶段为最高达到99.3%。

2、中年女性形象有所增长,幅度不大。

3、少年儿童和老年的都处于下降趋势。

2.2.4封面女性人物所处的环境变化

表四2-4封面女性人物所处的环境变化

1979-1985

1986-1998

1999-2008

总计

家居场所

19(26.4%)

0(0%)

4(2.6%)

23(6.2%)

公共场所

12(16.6%)

12(8.2%)

6(3.9%)

30(8.1%)

自然环境

22(30.6%)

11(7.4%)

20(13.1%)

53(14.2%)

工作环境

1(1.4%)

1(0.7%)

9(5.9%)

11(7.2%)

庆典现场

1(1.4%)

0(0%)

4(2.5%)

5(1.3%)

无环境

17(23.6%)

122(83%)

107(70%)

246(66%)

其它

0(0%)

1(0.7%)

3(2%)

4(1%)

总计

72(100%)

147(100%)

153(100%)

372(100%)

本文想通过对人物所处的环境变化的统计来讨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

具来判断;在对公共场所和自然环境的分类中为了避免重复交叉,我们将城市的街道、社区等明显建筑物的户外环境理解为公共场所,其它出现树木、花丛、海边的环境归纳到自然环境的类别中;工作环境是指人物所处的周围道具、场景都与职业性质相关。

对庆典场面特别分类是考虑到《大众电影》作为杂志电影的特殊性,此项统计有助于直观的反映女性在社会中取得的成功与关注度。

无环境特指那些只有人物形象,没有任何背景的图片。

在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

1、家居环境中女性在第一时期比重最大。

2、工作中的女性形象和庆典现场的女性形象有所增长,这表示社会对女性的肯定和关注有所增长。

3、无环境下的女性形象在第二阶段达到顶峰(83%),在第三阶段有所下降。

2.2.5镜头表现女性形象的手法

表2-5-1镜头表现女性形象的手法

1979-1985

1986-1998

1999-2008

总计

俯角

6(8.3%)

13(8.8%)

3(2%)

22(5.9%)

平角

53(73.6%)

128(87.1%)

146(95.4%)

327(87.9%)

仰角

13(18.1%)

6(4.1%)

4(2.6%)

23(6.2%)

总计

72(100%)

147(100%)

153(100%)

372(100%)

表2-5-2镜头表现女性形象的手法

1979-1985

1986-1998

1999-2008

总计

远景

2(2.8%)

0(0%)

0(0%)

2(0.5%)

全景

2(2.8%)

8(5.4%)

7(4.6%)

17(4.6%)

中景

29(40.2%)

84(57.1%)

94(61.4%)

207(55.6%)

近景

39(54.2%)

55(37.5%)

52(34%)

146(39.3%)

特写

0(0%)

0(0%)

0(0%)

0(0%)

总计

72(100%)

147(100%)

153(100%)

372(100%)

对于镜头表现手法的分析,主要是研究在大众媒介中,女性如何被观看。

拍摄角度的分类界定中俯角是指镜头角度高于被摄物体;平角是指镜头从平视的角度出发,被摄物体不会有任何变形现象;仰角指镜头高度低于被摄物体,出现仰视效果。

拍摄距离的分类:

远景是拍摄到最大的场面,距离最远,影视画面中主要用来交代环境;全景在人物摄影中表现的是人的全身;中景拍摄的是人的半身,既以人物为表现对象,又对人物所处的环境加以描述;近景重点拍摄的是人的面部和头部;特写表现的是人物的局部如眼睛、肢体动作等。

[11]

LeeuwenandJewitt(2001)在《视觉分析手册》提出镜头的角度可以表达其潜在意义。

拍摄角度所隐藏的含义可以理解为:

俯角象征对被摄物体有控制权,让受众感受到同情、蔑视;平视象征平等,欣赏与接收;仰角象征被支配感,仰慕与威慑。

拍摄距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暗含了一种摄影师与被摄对象的关系,如:

近景拍摄(人的面部和头部)为了介绍人物的表情和心理活动,也表明摄影师和被摄主体之间关系亲密。

[12]

从拍摄角度分析:

1、平角在三个阶段的总比重最大达到87.9%。

2、三种摄影角度在第一阶段的运用最为丰富。

3、仰角的运用在第一阶段最多达到18.1%,超出后两个阶段的总和。

4、从总体趋势来看,俯角仰角的比重都在减少,平角一致处在上升阶段。

拍摄距离的变化并不十分显著。

2.2.6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变化

表2-6在图片结构中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变化

1979-1985

1986-1998

1999-2008

总计

主体

6(31.6%)

0(0%)

7(18.4%)

13(22.4%)

陪体

4(21.1%)

1(100%)

16(42.1%)

21(36.2%)

对等

9(47.3%)

0(0%)

15(39.5%)

24(41.4%)

总计

19(100%)

1(100%)

38(100%)

58(100%)

此表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大众媒介建构的社会性别中女性与男性的关系是主导、平等还是依附。

此项研究是以《大众电影》封面中男性与女性同时出现的58张封面图片为研究对象。

具体的分类标准如下:

女性作为主体是指女性形象在图片中处于视觉中心点,女性占据图像中大面积空间。

陪体是指女性形象所占面积小于男性形象。

对等是指男女形象平分秋色,作为一个整体都是画面表现的重点。

[13]

从表中统计可以看出:

1、女性作为主体形象的地位正处在上升阶段。

2、女性作为陪体形象的出现在三个阶段都占有比较高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

2.3从样本分析看《大众电影》封面女性形象

从以上样本分析的初步结果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封面女性形象各有不同。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众电影》从封面类型的分类上看70.8%的封面介绍电影剧情,这就为我们研究当时女性在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带来了困难,但是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形象亦能反映当时社会流行大众文化和媒介如何构造女性形象,对于本文的研究课题仍有意义。

图一:

(1980年第六期)图二:

(1984年第十二期)

这一时期中国文艺的春天重新来临,银幕女性形象大放异彩。

从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表四)我们可以得到在《大众电影》封面上呈现的大多是青春靓丽的影坛女星和贤惠温柔的家庭妇女形象。

以1980年第六期封面图像为例(见图一),封面女郎陈冲单纯明朗,年轻美丽,精神向上,面对镜头认真自信,体现出八十年代女性独立与自信的精神风貌。

但是表情略显稚嫩、含蓄,也流露出当时的女性意识是茫然的模糊的。

镜头采取近景对脸部进行聚焦,没有任何背景,且隐去人物的整体,只留下一张娇美光洁的面庞欣赏,作为观赏对象,使该人物处在被凝视、被观看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社会对女性家庭生活的关注程度比较高,比如在图二中的女性,该人物淡妆素颜,衣着朴素,表情喜悦温和,她的一只手紧紧被男主人公握着,洋溢着一种幸福和满足感,体现出男主动、女被动的两性关系模式。

在这幅照片中她被塑造成相对于男性而言的“另一性”,有着男性话语环境中传统女性的优良美德:

贤惠、温柔同时又依赖男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时期图片形象中能体现女性的职业色彩和成功的图片有6幅,占总数的8.3%。

虽然为数不多但意义重大,当时社会背景为改革开放以来男女平等的观念在社会劳动上凸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走出家庭,在社会各个领域担任角色。

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