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516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docx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docx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史

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最后一课。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国际形

势趋于缓和,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加上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

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世界正处在

向新格局的过渡之中。

本课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趋势

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

分的整体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既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

必然结果,又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础,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

趋势。

因此,本课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主题起到了总结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通过本课的学习,既

可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又可以使他们增强面向世界,积极

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因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才能把握经济全球化

趋势本身的内涵并为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做准备。

只有掌握了经济全球化

趋势的影响,才能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理解我国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的原因和意义,才能使学生增强积极参与

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

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使发达国家成为最大获利者,拉大了与发展中国家

的差距,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凸显了它给世界发展带来的弊端。

 由于目前对全球化的态度,世界存在着不同的声音,要求初三年级学生从

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

趋势,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师生共同通过对已有材料进行挖掘和广泛地

收集资料进行必要的探究。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和出现的主要原

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理解经济全

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要让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利弊

的分析,增强论从史出的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

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

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通过学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中国的对策,让学生

理解中国在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巨大的挑战,使学生

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3、过程与方法

 材料解析法:

通过收集的材料引导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得

出正确的认识。

 合作探究学习法: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还是一个与学生生

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已深刻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指导学生自主收集

相关学习资料,感受经济全球化。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收集相关资料,参

与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课堂辩论法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生辩论后指导学生得出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评价标准:

①是否符合生

产力发展的标准;②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标准。

 中外联系法:

引导学生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

对策,理解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992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致辞时说:

第一个真正的全球

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教师提问:

加利的话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幺趋势?

 学生回答:

经济全球化趋势

 教师设问,导入新课:

什幺是经济全球化?

它是如何到来的?

它对世界的发

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新课学习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感受经济全球化趋势,从而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

义。

 课堂抢答:

当经济全球化浪潮袭来,我们身边的哪些事例能证明我们在不

断采撷经济全球化的浪花?

 学生回答:

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海马汽车、奔驰轿车、家乐福、

耐克、海尔集团、波音飞机

 教师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就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

界流通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

个整体的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最新初三历史法国大革命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法国大革命》一课。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

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法国大革命》一课是课标川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一学习主

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的第4课。

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

命后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

年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

了榜样,在世界历史中有重要意义。

(二)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

 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如下。

其中前三项目标将在本节课完成。

 依据课标,本课教材安排了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

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三个子目的内容。

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发展

的时序性,又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

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

命的序幕、《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讲述拿破仑的

主要活动。

 通过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讲述

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能力。

通过对拿破仑主要

活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感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

较、归纳的方法;在解读《人权宣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

探究的方法;在赏析教材插图的过程中,学习以图证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参与和推动革命的史实,树立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通过对拿破仑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认识到侵略战争最终必然失败,树立

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

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

《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依据:

《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成果和纲领性文件,也

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社会的指针,具有世界性的反封建意义。

拿破仑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评价拿破仑的重要载体,正确把握有利于主题活动的开展,拿破

仑的内外政策深刻影响着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发展,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

影响。

 因此,将《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主要活动及其评价作为本

课教学重点。

 难点:

拿破仑主要活动及评价。

 依据: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具有双重性,拿破仑称帝、实行军事独裁等活动

容易导致学生对其进行全面否定,需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

主义的观点对拿破仑的活动进行正确分析和评价。

 因此将此既作为教学重点,又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九年级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感性

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且学生已经学过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对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有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

人物的能力,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三)学法

 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

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为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习惯于在备课前做好学情调查。

这课的调

查让我明确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存在的疑惑。

根据调查结果,我将自己定位为

学生的导师:

引导学生明确重点、指导历史探究方法、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

能力。

(二)新课教学(38分钟)

 导入

 我抓住学生兴趣点,播放电影《博物馆奇妙夜Ⅱ》中关于拿破仑和三大恶

魔的搞笑对话片断,激发学生兴趣,在开心、轻松的氛围中提问:

历史上的

拿破仑究竟是个什幺样的人?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结合教材结构清晰的特点,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我把本课设计成法国大

革命展,将各子目教学内容融入每个展厅。

我就是学生参观的导游。

 (通过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让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

因。

 教师提问:

我们当前的生活中时时处处体现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它出现的

原因是什幺?

 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一个子目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正文和小字部分,提取

有效信息,找出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1)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

界发展的趋势,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客观环境;

(2)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

挥优势,弥补不足;(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

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师提问:

可见,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幺它有哪些具体表现?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通过收集和整理出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增强论

从史出的能力,突出重点。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及贸易顺差情况

 年份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贸易顺差(亿美元)

 20004743241

 20026207303

 200411547320

 2006176071775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国家统计局)

 年度使用外资的增幅%投资金额(亿美元)

 2001468.8264.8

 2002527.4252.2

 2003535.1280.1

 2004606.3351.5

 2005606.3429.7

 材料二:

 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到2000年,全世界有6万多家跨国公

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

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贸易总额

的60%,世界生产总值的40%和技术转让的1/3,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三:

 WTO1995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哪些表现?

 学生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

 材料二反映了跨国公司影响增大。

 材料三的标志意味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教师小结并提问: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目的是什幺?

中国与它有什幺关系?

说明了什幺道理?

 引导学生回答:

世界贸易组织希望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

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2001年11月,中国

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也需

要中国,中国以积极的姿态与世界相处相融合。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出示材料: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

益,反而造成富国越富,穷国越穷。

 卡斯特罗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

的。

 克林顿

 教师提示: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不断发展壮大,给

世界带来巨大影响,世界各国出现了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反对经济全球化两种

不同的声音。

 (根据师生共同收集整理的材料,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代表正方和反方,

进行课堂辩论,培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

力,突破难点。

 课堂活动:

正方观点:

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

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由学生主持并担当评委。

 (材料见附录)

 教师总结:

指导学生得出评价标准:

①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标准;②是否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标准。

 然后明确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①经济全球

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

差距拉大;③跨国公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

家,是极不公平的;④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

大。

 得出启示: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历史趋势。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不存在避世自保的世外桃源,任何国家

现在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经济全球化虽然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不利影

响,但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

竞争的良好机遇。

发展中国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对现实,参与国际竞争,兴

利除弊,求得发展。

 2、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

 教师指导: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

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经济全球化?

获得了哪些成效?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获得信息:

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

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

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通过逐步融入世界市

场,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APEC会议,

并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教师进一步引导:

在与经济全球化浪潮搏击的今天,请你为中国的进一步

发展献计献策。

 (开启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开

放的世界意识。

 策略如下:

A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主动熟悉并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C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

业,扶持民族品牌。

 D加大科教投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各方面人才等等。

 (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积极思考,言之成理都应

予以鼓励、表杨。

 3、课堂小结:

 当今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在国际利益的博弈中是自强还是退却,国人已

经找到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答案:

那就是在风浪中与全球共同搏击,建立和谐

世界,谋求共同发展!

 四、巩固练习略

 附课堂辩论材料

 正方材料:

 材料一

 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于1903年6月,仅几个星期,便向加拿大的一位客户售

出了第一部汽车,从此开始了福特走向世界的伟大历程。

十年之间,福特汽

车已经销遍欧洲、南美和亚洲。

今天福特轿车的销售网遍及6大洲、200多

个国家,2003年福特汽车公司庆祝百年华诞之际,福特汽车的328000名雇

员在世界各地200多个国家的福特汽车制造和销售企业中,共同创造了1642

亿美元的营业总收入。

 材料二

 中国入世5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老百姓究竟得到了哪

些实惠?

以下数据或许能初步给出答案:

20012005年,在物价基本维持稳定

的前提下,中国人均GDP由1038美元增长到17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由6860元上升到10787元,电脑和家用汽车普及率分别由13.3%和

0.6%上升到41.5%和3.4%,中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5.7%,超过世界平均水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形成了统一的全球

市场,从而推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最大限度

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一国的角度看,本国企业将突破本国资源和本国市场的限制,在全球范

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有效利用。

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

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并利用发展中

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取利润。

发展中国家则可通过吸收和

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经济,以满足人民的

物质利益需求,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这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

济要素的有效组合,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发展中国

家经济的发展,减少或避免了人类社会现有的各种资源的浪费。

 材料四:

2003年调查显示,欧盟近2/3公民赞成全球化。

(人民网)

 正方总结: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

及老百姓生活都受益,利大于弊。

 反方材料:

 材料一

 墨西哥众议院发表的研究报告说,自从墨西哥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

以来,墨西哥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已由6.34%下降至5.5%;该国

具有竞争优势的蔬菜水果的出口量仅增长了8%。

与此同时,美国出口到墨西

哥的新鲜水果数量增加了2倍多,棉籽增加1.6倍,大米增加65%高粱增加

56%。

 ......

 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

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在过

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

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

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

之和

 材料二

 2005年海南遭遇50年罕见的夏秋冬连旱。

印尼金光集团下属的金海纸浆

厂曾对媒体表示,他们不是在海南毁林,而是要营造350万亩桉树林,能为

海南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两个百分点。

对此,海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

任刘福堂指出,营造商品林能提高森林覆盖率是违背常识的,是不可能的

事。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几乎每个市县都存在毁天然林改种人工纸浆林的问

题,琼中县一个乡镇曾将224亩天然林砍光改种人工林。

 如果单纯地强调森林覆盖率,忽略森林质量,必然导致森林改善小气候、

涵养水源生态功能的大大减弱,桉树林覆盖率上去了,根本不能与生态林的

作用相比。

刘福堂说,这样恶性开发,是以海南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满足少

部分人的经济利益。

更有专家警告说,大面积的天然林破坏和大面积的桉树

种植已经给当地带来水位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将极大地改变海南岛的生

态系统,势必引发干旱和农业减产等灾害。

 材料三

 1997年5月,一场金融风暴开始袭击东南亚,泰国首当其冲,泰铢受到国

际金融投机商的大规模冲击。

随后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

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受到影响。

到年底,东北亚的韩国和日本均被殃

及。

 据称,此次金融风暴的肇事者是美国金融投机商乔治•索罗斯。

他多

次参与国际金融投机活动,1997年夏,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他通过大量抛

售泰铢等东南亚货币,冲击东南亚金融市场,牟取暴利,赚取了20亿美元。

 材料四

 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个层面都

受到了影响。

中国正在面临出口减速、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A股市场指数大

幅下挫。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0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

会上介绍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

下降0.4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10月22日从东莞市樟木头镇政府办公室人士处获得证

实,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

业。

玩具行业资深人士分析,全球经济放缓,受金融危机冲击,尽管该企业

技术和规模在业内都处领先地位,但在这场广泛波及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危机

面前,合俊集团同样未能规避行业及业务环境造成的问题。

有专家分析指

出,合俊集团东莞樟木头工厂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倒闭显然是受金融风

暴和次贷冲击,这可以说是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关闭的第一

案。

 材料五:

2004年11月,近5万名智利民众在首都圣地亚哥市举行大规模

游行活动,反对经济全球化。

 反方总结: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跨国

公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公平

的;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因此弊大于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