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064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2月10日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2018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

文综历史分卷

分卷I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恩格斯指出: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以下结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没有法国的启蒙运动,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

B.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而不是铁和血

C.巴黎公社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产儿

D.(美国)内战的主要争端是主权与自由,双方寸步不让

2.下图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局部),我们收集研究它的意义在于(  )

①全面地理解抗日战争②为研究国共两党抗日提供比较研究视角

③为正面战场组织了有效抵抗提供了佐证④为反思战争和避免战争提供了警示材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内阁首相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②议会下院多数党通过内阁实际控制政权

③18世纪以后英国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④内阁成员实行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5.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两者反映出的实质问题共同点是(  )

A.拥有海军优势B.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C.地理位置得天独厚D.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6.1953年,毛泽东说:

“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

”1955年又说:

“我们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现在还是很低的,而国家对于这些物质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的增大,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  )

A.“一大二公”政策(大:

规模大;公:

公有化)

B.“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核算政策(三级:

公社、大队、小队)

C.“一平二调”政策(平:

平均主义;调:

劳力和财力无偿调拨)

D.统购统销政策(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7.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8.下表内容集中体现出(  )

A.形成齐全的工业体系B.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C.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D.收回了国家领海主权

9.“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文中“这些哲人”与以往近代思想家的突出不同之处是(  )

A.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C.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D.给天主教会以摧毁性打击

10.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

11.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

“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

”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12.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

“他颠覆了世界,虽然并不完全。

”“他颠覆了世界”是指达尔文()

A.进行了环球航行和考察B.开启了人类科学的新时代

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D.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学说

分卷II

二、必考题部分(共2小题,共37分)

1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历经发展与辉煌,终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走向衰落。

在人类整个历史长河中,它的存在虽然是短暂的,然而它留给后世民主的政治遗产却是永存的。

——蒋云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被强迫服劳役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

(一)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

第一款年满18岁或18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美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留给后世民主的政治遗产却是永存的”的表现,指出雅典民主与后世民主的主要差异。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宪法修正案比原宪法条文体现的进步之处,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尝试及结果。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

14(19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

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

(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

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

3、选做题部分(共3小题,考生任意选择一题作答即可)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 管子曰:

“……今铁官之数(办法)曰:

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

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材料三 初税亩,初者始也。

古者什一,籍而不税。

初税亩,非正也。

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

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材料四 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久旱的甘霖啊!

多多洒上我的私田。

——译自《诗经·大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出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

材料二中的“铁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初税亩,非正也”?

材料四反映的情况是在“初税亩”实行前还是实行后?

为什么?

(3)“初税亩”的实行对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什么作用?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

……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力,应直接交还中国”。

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

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劳合·乔治与贝尔福都走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

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效仿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

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实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作出让步。

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

“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

”他们明确地要求中国对日本作出让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的产生过程。

(2)试从地理因素考虑,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山东争夺激烈的原因。

(3)通过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你得出哪些认识?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

“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

请回答:

(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

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

(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

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2018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五)

文综历史分卷

1.【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指的是经济因素,所以题干中恩格斯的观点其实质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是生产力的进步。

没有法国的启蒙运动,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是从思想方面分析其原因,故A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煤、铁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代表,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产儿是从思想方面分析其原因,故C项错误;(美国)内战的主要争端是主权与自由是从政治方面分析其原因,故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据材料“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可知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抗日战争,故①正确;据材料“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可知有助于为研究国共两党抗日提供比较研究视角,故②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正面战场即国民党领导的战场,据材料“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可知为正面战场组织了有效抵抗提供了佐证,故③正确;据材料“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无法体现为反思战争和避免战争提供了警示材料,属于对材料的误读,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组合型试题,采用排除法。

内阁首相是由在议会占多数议席的政党领袖担任,①说法错误,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由①中的“选举”“新军”可知应为辛亥革命前后,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和“临时约法”确立选举原则的史实,故应为民国时期的浙江地方志;由②中的“禁军”可知此应为宋朝的浙江地方志;由③中的“本路蒙古学”可知此应为元朝的浙江地方志;由④的目录可知此时的政府注重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应为当代浙江的地方志,选择B项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A项是现象,不是实质,故A项错误;荷兰是商业资本发达,不是工业国,故B项错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都位于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都非常优越,故C项错误;“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优势,英国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优势,故D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一大二公”是对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两个特点的简称,人民公社内部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核算政策,“一平二调”的分配政策,都不符合题目时间限制,故A、B、C三项错误;新中国初期粮食问题比较突出,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禁止粮食自由买卖,故D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8.【答案】B

【解析】近代中国轻工业发展较快,而重工业发展很慢,并未形成齐全的工业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19世纪60-8-年代中国教育、经济、军事等方面近代化,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重大成就,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B项正确;民主共和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化趋向,并没有涉及国家主权问题,故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理性”来判断“这些哲人”是启蒙思想家,他们与以往近代思想家(主要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代表人物)突出不同之处是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故选B项。

10.【答案】C

【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孟浩然是盛唐诗人,白居易是中唐诗人,均不符合题中“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的信息,故排除A、B、D三项。

由题干的时间信息可推断题中所说的诗人是杜甫。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被誉为“诗史”,题干中的诗作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11.【答案】B

【解析】两汉时期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地位上升,形成引文中所述的谚语,体现出黄金不如儒家经典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科举制出现在隋代,C、D两项与题干无关。

12.【答案】D

【解析】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科学突破,进化论把人类来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或近或远的有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

推翻了教会一直宣扬的“上帝创造万物说”。

用“进化论”代替了“神创论”。

13.【答案】

(1)表现:

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之先河,其主权在民、法律至上思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被后世民主政治继承与发展。

差异:

民主产生的前提条件:

前者是城邦国家,小国寡民,后者是近现代民族国家;

民主形式:

前者是直接民主,后者是间接民主;

民主性质、范围不同,前者是少数奴隶主贵族、成年男性公民民主,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广大选民的意志;民主监督机制上,后者更为完善成熟。

(2)进步:

选民选举资格的放宽,取消种族、性别、年龄、财产等方面的限制。

原因:

革命与社会运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思想解放、民主意识的提高。

(3)尝试及结果: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戊戌政变导致这一计划破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使这一方案最终失败;抗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但蒋介石挑起内战,最终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

(回答苏维埃政权、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亦可)

(4)认识:

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但绝不能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

(两点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留给后世民主的政治遗产却是永存的”的表现,主要是论述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具体而言是叙述其被后世民主政治所借鉴的制度与原则思想等。

故罗列相关具体内容即可;第二小问雅典民主政治与后世政治的主要差异,因为突出“主要”二字,故从宏观上进行整体分析,而非具体制度比较。

如使用范围、小国寡民及现代大国,奴隶制民主、直接民主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罗列。

(2)第一小问,据三则材料可知美国宪法修正案分别取消或降低了种族、性别及年龄限制;第二小问,原因分析可将三者合为一体,分析其公共背景。

具体而言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角度予以分析。

(3)此问主要分阶级叙述各自在专制到民主发展历程中的政治建设的尝试的相关史实及结果即可。

(4)从古代与近代的关系可以得出文明发展的继承性;从美国修正案可以得出渐进性;从美国与中国的不同可以得出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由中国从专制到民主的历程可以得出其曲折性。

14.【答案】

(1)经济:

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政治:

近代民主政治确立并逐渐完善。

(2)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两极格局;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美国企图称霸全球。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需要注意理论必须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解析】第

(1)问,关键是抓住时间18~19世纪,结合所学知识,这一阶段经济领域主要是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是西欧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并逐渐完善了民主政治。

(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以及现代化理论内容的发展角度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需要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得出需要注意结合本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15.【答案】

(1)农业生产中牛耕出现,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铁官”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各行各业的人掌握和使用铁制工具。

(2)春秋以前我国的土地制度主要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国家不承认私田的合法性,也不向私田征税,因此说“非正也”。

“初税亩”实行前。

从诗中可以看出,奴隶主贵族重视私田,其原因就是私田不需交税。

(3)“初税亩”的实行,国家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出现了封建的剥削方式,标志着鲁国等诸侯国井田制的瓦解。

【解析】综合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理解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主要叙述了牛由原来的祭品而变成了耕地的动力,材料二叙述了管仲在齐国推广铁制工具,材料三叙述了鲁国的“初税亩”的基本情况,材料四主要叙述了私田的出现,人们更多地关注私田。

(1)小题主要是通过归纳总结材料得出答案。

(2)小题是对“初税亩”的理解以及分析材料三、四之间的关系,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能力。

第(3)小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

16.【答案】

(1)实质:

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强权行径。

过程:

①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并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②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③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把日本的这一侵略行为合法化,所以山东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产物。

(2)山东地处我国北部沿海,靠近京津地区,扼渤海进入黄海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列强控制了山东,就便于控制京津战略要地,便利的交通也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①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以强凌弱;②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一切以自身利益为转移;③没有国家的独立,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外交,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基本知识。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

山东问题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一次表现,由此得出认识——列强的行径说明的问题;中国的处境反映的问题。

17.【答案】

(1)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依据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2)“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之“礼”,主张贵贱有序。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

(3)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

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身份地位和思想主张,以及其思想主张的现实意义。

综合主要根据所学知识全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