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381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docx

《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docx

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汽车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5月

汽车电子产业链梳理。

汽车电子产业是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结合,产业链主要由3个层级构成。

(1)上游电子元件供应商:

包括车用半导体与IC业者,代表厂商有恩智浦半导体(NXP)、瑞萨电子(Renesas)、英飞凌等。

(2)中游汽车电子系统厂商:

代表厂商有博世、大陆、电装等。

(3)下游整车制造厂与维修厂:

代表厂商有:

奔驰、宝马、大众等。

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分别为:

紧凑型轿车15%、中高档轿车28%、混动轿车47%、纯电动轿车65%。

AI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汽车共享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有望驱动汽车电子需求快速增长。

需求:

千亿蓝海,空间广阔。

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达到2348亿美元,2012-2016年CAGR达10%。

2020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3025亿美元,2015-2020年CAGR约为7%。

受国家政策驱动和客户需求上升影响,国内汽车电子技术的整车渗透率不断提高,预计2020年将达到61%。

国内汽车电子市场未来5年CAGR将超过15%,2019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近千亿美元。

趋势:

电动化+智能化是行业成长的两大决定性因素。

(1)电动化:

国内燃油车保有量持续提升,能源和环保压力巨大。

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2,994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79万辆,渗透率2.7%,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巨大。

2025年目标:

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20%以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00万辆以上,充电站/桩超1.2万/2000万个。

(2)智能化:

车联网和ADAS是汽车电子两大高地。

预计2020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338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49%。

2015年国内ADAS的新车渗透率约为2%-4%,远低于发达国家8%的ADAS新车渗透率。

2015和2016年国内ADAS市场规模分别约120亿元和180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ADAS市场规模将达到960亿元。

一、汽车电子:

千亿蓝海,策马飞舆

1、汽车电子:

汽车工业+电子工业

汽车电子产业是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结合,目前普遍应用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可分为4大类:

动力总成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载电子信息系统。

(1)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变速器控制以及动力传动总成的综合电子控制等。

(2)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包括防抱死制动控制(ABS)、驱动防滑控制(ASR)、动力转向控制(ECPS)等。

(3)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包括乘员保护系统(SRS)、汽车空调系统(AC)、灯光控制系统等。

(4)车载电子信息系统:

又称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基于车身总线系统和互联网服务,实现三维导航、实时路况、辅助驾驶等功能。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电子电路控制、微机控制、车载局域网控制3个阶段。

根据控制功能,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也可分为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信息和娱乐通讯控制4个类别。

随着AI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汽车共享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驱动汽车电子需求快速增长、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全球产业链格局稳定

按照产品的功能和应用领域,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可分为动力控制产品、底盘控制与安全产品、车身电子产品和车载电子产品四个细分领域。

2008年动力控制、底盘控制与安全系统产品分别占据了29.5%和27.9%的市场份额,位列市场第一和第二位。

近年来,随着客户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舒适便捷、互联通信的需求提升,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载电子快速增长,互联网企业等交叉行业厂商进入使得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动力控制系统发展较为完善,技术门槛高、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他安全控制和车身电子的增长保持稳定。

汽车电子产业链主要由3个层级构成。

(1)上游:

电子元件供应商:

包括车用半导体与IC业者,代表厂商有恩智浦半导体(NXP)、瑞萨电子(Renesas)、英飞凌等。

(2)中游:

汽车电子系统厂商,代表厂商有博世、大陆、电装等。

(3)下游:

整车制造厂与维修厂,代表厂商有:

奔驰、宝马、大众等。

汽车电子行业内的AEC-Q100标准和ISO-26262标准对汽车电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厂商进入整车厂配套体系的认证周期约为2-3年;汽车零件升级换代慢,周期约为5-6年,认证和升级换代周期长、行业壁垒高导致汽车电子产业链格局稳定,市场集中度高,博世、大陆、电装等国际寡头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逐步提高。

近几年智能化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驱动汽车电子器件在整车元件中占比持续提升,自诊断系统、电子稳定系统(ESP)、导航设备(GPS)等电控设备逐步成为高端车型标准配置并向中低端车型渗透。

智研咨询2016年数据,目前在不同档次和科技含量的车型中,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分别为:

紧凑型轿车15%、中高档轿车28%、混动轿车47%、纯电动轿车65%。

未来随着混动、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产量逐渐增加,乘用车汽车电子单车产值仍将持续提升,2020年有望达到平均占整车成本50%以上。

3、千亿蓝海,扬帆远航

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348亿美元,2012-2016年CAGR达10%。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0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3025亿美元,2015-2020年CAGR约为7%。

2020年汽车电子技术智能驾驶系统整车渗透率将达到61%。

2015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2484万辆,占全球汽车产量的27%,201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总销量约为2456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

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819万辆和2803万辆,全国汽车总保有量达2.05亿辆,汽车市场步入稳定发展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突破3000万辆,2016-2020年CAGR近2%。

受国家政策驱动和客户需求上升影响,国内汽车电子技术的整车渗透率不断提高。

其中智能驾驶系统2014年乘用车渗透率为11%,2016年增至20%,智研咨询预计2020年其渗透率将达到61%。

我国汽车电子市场在国内汽车整车市场高速发展和汽车电子技术渗透率不断提高的刺激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14-2015年国内汽车电子市场总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4%,达579.2亿美元和657亿美元。

2016年国内汽车电子市场总规模增长率为12.6%,达7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32%。

智研咨询预测国内汽车电子市场未来5年CAGR约10%,2019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接近千亿美元。

二、行业成长两大驱动力:

电动化和智能化

1、电动化

(1)动力源的更替是汽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变革

汽车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变革是动力源的更替。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力/畜力几乎是车辆工具唯一的动力源;18世纪末期,随着蒸汽机技术的逐步成熟,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开始出现,汽车行业的机械化大幕正式拉开;进入19世纪之后,电动汽车和内燃机汽车相继被发明;20世纪以来,内燃机汽车快速发展,成为汽车市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回顾过去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动力源的更替是汽车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变革。

18世纪以前:

人力/畜力几乎是车辆工具唯一的动力源。

人类最早使用的车辆是人力车,以及以牛、马等作为动力源的畜力车。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这种人力/畜力车曾经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18世纪—19世纪:

蒸汽机汽车被发明,机械化大幕拉开。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蒸汽机不但被应用于工业生产,而且被用作车辆的动力源,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开始出现,汽车行业机械化大幕拉开。

但是,蒸汽机的效率较低,车载燃料的储存量有限,且操控不方便,蒸汽机汽车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19世纪—20世纪中期:

第一代电动汽车大放异彩。

事实上,第一代电动汽车的出现要早于内燃机汽车,1881年,法国就已经制造出第一辆以可充电蓄电池(铅酸电池)为动力电源的电动汽车;而且电动车一度成为市场上最流行的汽车类型,1900年,美国电动汽车的产量占到汽车总产量的28%。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燃油汽车在价格、续航、操作难度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之后电动车进入缓慢发展期。

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能源危机爆发,电动汽车曾迎来短暂的发展高峰,但因为关键技术受限且随着石油价格下跌,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再次受阻。

19世纪末—21世纪:

内燃机汽车的黄金百年。

1886年,卡尔·奔驰发明了第一辆四冲程内燃机汽车,随后亨利·福特首创流水线生产,内燃机汽车的价格逐步下降,T型车的合计销量达到了1500万辆。

此后的一百年,内燃机汽车几乎成为汽车市场唯一的选择,而且在结构、性能、外形、安全性及节能等方面日益完善。

20世纪末—:

汽车电动化浪潮渐起。

随着内燃机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石油资源日益匮乏,而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此外,技术进步以及产业链完善带来的价格下降等因素也有利于汽车电动化趋势的推进。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大幕已经拉开,汽车行业正在进入电动化时代。

(2)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势在必行

国内燃油车保有量持续提升,石油自给压力增大。

截止到2017年6月份,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04亿辆,同比2007年增长一倍。

石油资源的消耗也在急剧增加,其中汽车用汽柴油的消费占比也已经达到50%以上。

2016年,国内原油及油品合计进口4.09亿吨,同比增长11.9%,对外依存度达到64.2%,且未来或将继续提升。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燃油车保有量的增长给我国的石油供应带来了巨大压力。

传统燃油车污染物排放量维持高位,环保压力巨大。

2016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总量为4472.5万吨,近5年以来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机动车排放是PM2.5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根据环保部的数据,2016年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和深圳的机动车排放是PM2.5的首要来源,占比分别为31.3%/29.2%/28.0%/21.7%/41.0%。

总体来看,随着国内燃油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注:

污染物由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组成

从政府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土化的意义重大。

根据中汽协和其他各国公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市场汽车销量为2,802.8万辆,居全球首位;但2016年全球利润规模排名靠前的汽车厂商中,只有上汽一家自主品牌厂商进入前十名。

此外,在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国内与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差距较大,且短期实现超越的可能性较低。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外差距并不大,中国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培养自有产业链,作为为数不多的支柱性产业,汽车产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和税收。

(3)汽车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

新能源汽车行业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环保以及汽车产业兴衰等,因此世界主要汽车大国也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布局。

(1)美国:

主要围绕“摆脱对石油严重依赖,推进再工业化”展开,扶持政策工具灵活多样;

(2)欧洲:

围绕绿色发展战略,德国/法国等在2010年前后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目标;(3)日本:

基于能源安全与保持产业竞争优势的双重需求,提出“新一代汽车战略2010”;(4)韩国:

提出2020年国内电动车普及率占小型车10%;(5)中国:

提出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国外车企相继发布新能源汽车2020/2025生产计划。

主要车企未来5-10年内新推出新能源汽车车型约150款,其中宝马(时间2018,新推车型数40)、大众(2025,30)、现代起亚(2020,26)、福特(2020,20)、通用(2020,10)、奔驰(2025,10)。

奔驰计划投资110亿美元、大众计划投入110亿元、上海通用计划投入265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项目。

国内主要车企也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战略。

2020年新能源汽车目标销量居前的自主品牌为吉利180万辆(包含混动),上汽6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20万辆),比亚迪60万辆,北汽新能源50万辆。

(4)新能源汽车重构汽车电子新生态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首次购置成本高,但使用成本明显更低;新能源汽车具有尾气和噪音排放量低、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优势,政策扶持力度大;目前市场保有量仍远低于传统汽车,2017年我国汽车生产2,994.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渗透率2.7%,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巨大。

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巨大,目前正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指出,到2020-2025年,我国要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实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

(1)2020年目标: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200万辆,保有量超500万辆,充电站/桩达3600/5.7万个;

(2)2025年目标:

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20%以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00万辆以上,充电站/桩超1.2万/2000万个;(3)2030年目标:

新能源汽车将占汽车总销量40%以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8000万辆,充电站/桩超4.8万/8000万。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化的变革浪潮。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17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44.98万辆,同比增长41%,其中中国/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分别为35%/20%。

总体来看,汽车电动化浪潮已经成为全球趋势。

新能源汽车重构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原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池管理系统(BMS)、锂电设备、电芯及PACK、电机电控、充电桩和整车制造等环节。

其中,原材料包括镍、钴、锰等矿产资源。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BMS等共同构成电芯及PACK。

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三大系统是构成整车的核心部件。

此外,其他零部件、汽车设计与汽车电子使整车达到可使用状态,充电桩为整车提供动力支持。

2、智能化

(1)汽车智能化趋势愈行愈近

以自动化、信息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有解决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的巨大潜力。

目前对于汽车智能化有以下共识:

通过采用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减少90%的由于人为操作引起的交通事故;通过车-车通信和智能速度规划,在智能化发展的前期可以将道路通行率提高10%以上,在高度自动化阶段可以将道路通信率提高50%~90%;在节能减排方面,通过经济性驾驶和整体智能交通规划,能源消耗至少能降低15%~20%。

不仅如此,随着近年来电子信息领域新技术的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迅速发展,也为汽车智能化带来良好的技术条件。

(2)车联网和ADAS是汽车电子两大高地

车联网和汽车安全驾驶辅助系统(ADAS)是汽车电子未来发展的两大高地。

①车联网:

在车-X(X:

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

国内车联网渗透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约为4%,2014年已达7.5%。

2014-2016年国内车联网市场规模分别为31亿美元、50.4亿美元、76.7亿美元,预计2020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338.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49%。

②ADAS:

利用车身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并分析的驾驶辅助系统。

2015年国内ADAS的新车渗透率约为2%-4%,远低于发达国家8%的ADAS新车渗透率。

国内整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和目前较低的ADAS渗透水平为ADAS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5和2016年国内ADAS市场规模分别为117亿元和178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ADAS市场规模将达到963亿元,年复合增速达52%。

三、三大趋势,电照风行

1、汽车智能化下5G利好车载信息系统

车载信息系统是用户与汽车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媒介,也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分为车载娱乐系统和车载信息显示系统两类。

车载信息系统能够极大的提升汽车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水平。

车载信息系统可以分为车载娱乐系统和车载信息显示系统两类:

(1)车载娱乐系统主要包括通过CD、VCD、收音机、多媒体等音频设备,主要为车内人员提供娱乐服务;

(2)车载信息显示系统主要包括导航引擎与软件、电子地图、无线广播信息、远程通信等设备,为驾乘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我国车载信息系统的市场规模巨大,仅智能驾驶系统领域市场规模2016年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智能驾驶系统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导航和自主驾驶,2014年,我国智能导航市场规模仅为250亿元,自主驾驶市场规模为228亿元;2016年我国智能导航市场规模已达500亿元,自主驾驶市场规模已达490亿元,合计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

我们预计2017年起,智能驾驶系统领域的市场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2500亿元。

车载信息系统的产业链包括整车厂商、硬件供应商、通信运营商和平台商。

整车厂商是信息系统的载体,在产业链中具备绝对的话语权,掌握着从生产制造所有的关键环节,整车厂商往往希望通过车联网来提供差异化服务,代表公司包括大众、福特、奔驰等汽车厂商。

硬件供应商是车联网的设备提供者,提供包括各类传感器、显示屏等关键硬件设备,也是车联网快速发展中的直接受益方之一,代表企业包括盛路通信、德赛西威、旭升股份等;通信运营商提供车联网信息传输的媒介,国内主要是指提供无线通讯网络的运营商,包括移动、联通、电信等;平台商是汽车网络化得以实现的核心服务提供者,通过搭载各类应用,提供增值服务,代表企业包括苹果、谷歌等。

随着5G网络部署进程的推进,车载信息系统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我国运营商预计于2019年开始5G的大规模组网试验,于2020年开始5G的正式商用。

5G技术的可靠性和低时延能够满足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需求,比如自动超车,协作式避碰,车辆编队等等,完善车载信息系统中的智能驾驶功能;5G的高带宽可以满足车内乘客对AR/VR、游戏、电影、移动办公等车载信息娱乐的需求,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功能将进一步丰富;5G技术还可以支持高精度高速率的定位地图下载,进行局部地图实时重构,提升车载信息显示系统的用户体验。

2、强标出台,TPMS放量蓄势启航

TPMS(胎压监测系统)是继ABS(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之后的第三大汽车安全产品。

TPMS主要通过实时检测轮胎的气压以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轮胎气压不足或气压过高而爆胎的风险,以保障行车安全。

TPMS产品集中了汽车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由发射器(通过气门嘴固定在轮胎内)、控制器(含天线)、显示界面器(通常集成在整车仪表中)三部分构成。

TPMS于上世纪90年代末作为豪华车型的配置而面向市场,因其良好的安全性能、节能环保性能在中高档车型上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部分国家、地区的汽车标准配置。

(1)TPMS市场需求处于迅速增长阶段,以OEM市场需求为主

全球TPMS市场需求主要分为前装OEM和后装AM两大市场,前装OEM市场需求来自整车厂对新车安全系统的升级,而后装市场需求则来自于原有TPMS产品电池耗尽后的更换需求。

基于目前世界各地新车强制安装TPMS的政策陆续出台,TPMS市场现在仍以新车市场为主,即OEM市场为主。

2016年全球TPMS的需求量达到3.32亿个,装配率达23.85%。

分国家来看,欧美成熟国家的需求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88%的份额;中国目前的市场需求量虽然整体占比不高,但发展潜力巨大,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16年度国内乘用车销量数据2442.07万辆计算,不考虑商用车的装配,强制安装后,国内TPMS产品OEM市场需求将达到9768.28万支。

(2)全球TPMS行业竞争区域性比较明显

全球TPMS行业竞争区域性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市场。

从TPMS的产业链来看,在上游芯片环节,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基本由英飞凌、NXP及通用等巨头厂商垄断,而在模组环节,Sensata、Pacific、大陆、Huf、TRW等欧美厂商基本瓜分主要市场份额。

(3)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强标实施将显著提升乘用车TPMS渗透率

中国TPMS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成长期,竞争较为分散,市场潜力较大。

TPMS行业规模化的公司不多,目前中国市场自主品牌TPMS厂家约50多家,其中只有少数厂商具备配套供应能力。

目前国内部分规模较大的TPMS生产企业,凭借较强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主要在售后市场与大型国际TPMS厂商进行竞争,随着国内政策推行、整体成本下降和技术升级,这些企业未来有望提升在OEM市场的渗透率,加速国产替代化进程。

按照近几年中国乘用车产量数据估算,预计2016年国内TPMS产品在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为13.8%。

相比海外市场仍存在一定差距。

考虑强标实施会存在一定过渡期,预计2017年后国内乘用车市场TPMS渗透率将显著提升。

(4)国家法规政策是推动TPMS行业发展的第一决定因素

从世界各国对于强制立法安装TPMS的情况来看,立法及强制推行的时间即为TPMS行业出货量大增的时间阶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强制安装TPMS的国家,自2007年9月1日起美国所有出厂的轻型车必须安装TPMS,欧盟也已立法规定从2014年11月1日起对于未装配TPMS的乘用车不允许销售和注册。

我国也于2017年10月正式发布TPMS强制性国家标准,法规规定:

从2019年1月1日起,中国市场所有新认证乘用车必须安装TPMS;2020年1月1日起,所有在产乘用车开始实施强制安装要求,并且国内TPMS强制标准要求高于国际主流。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随着强标执行,必将带动全球TPMS市场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20亿元左右。

保隆科技是国内TPMS龙头公司。

公司拥有长期积累的客户群和客户网络,2017年在国内TPMS市场的占有率在30%左右。

2016年公司TPMS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30.4%,毛利润7394万元,毛利率24.88%。

保隆科技生产的TPMS具体包括TPMS发射器、控制器、配件等,其中TPMS业务收入主要来自TPMS发射器。

上市前保隆科技TPMS发射器产能500万只,控制器100万只;IPO后新增发射器产能2000万只,控制器250万只。

3、汽车轻量化趋势,铝压铸件成长空间巨大

(1)铝铸件是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重要轻量化材料

续航问题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因素,提高续航能力的途径无外乎两种,1)提升电池技术;2)减轻车身重量。

铝合金可替代钢材的汽车部件包括发动机缸体、车轮、悬挂系统零件、车身、热交换器等。

汽车每使用1kg铝,可降低自重2.25kg,减重效应明显。

当前受制于成本与技术限制,以铝制零部件实现汽车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出于成本考虑,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用铝比例仍然较低,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提高铝制零部件比例的空间巨大。

(2)政策红利催生铝铸件需求

国家对汽车油耗有严格规定,根据2012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5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降至6.9升/百公里;2020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降至5.0升/百公里。

从技术层面来看,燃油发动机减排空间有限,通过减少车身自重方式可有效降低油耗。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汽车重量每减少50kg,每升燃油行驶的距离可增加2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