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363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docx

《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docx

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精华

发展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

发展现代农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需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河南省商丘市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摆在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突出抓好粮食生产。

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抓住国家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机遇,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通过强化政策扶持、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08年,商丘市粮食总产达到117亿斤,占全省的1/10强。

在今年的大灾之年,夏粮仍实现了丰收,总产81.4亿斤,增长7.1%;单产970斤,增长6.2%,均创历史新高。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针对水资源缺乏、旱涝灾害频繁的实际,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重点,大力实施防洪除涝、井灌、灌区、井井通电、农村饮水安全等“五大工程”,努力实现旱能浇、涝能排。

特别是大力实施井井通电工程,实现机井电灌化,探索出一条平原地区解决“浇地难、用电难、电价贵”问题的成功路子,把昔日的盐碱地改造成为旱涝丰产田。

二是大力改造中低产田。

加大对低洼易涝田、沙土地的改造力度,重点支持粮食生产大县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综合治理。

截至目前,已将317余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为高产稳产田,全市旱涝保收田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2%。

三是努力改善农业生态。

实施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生态廊道、村镇绿化等生态工程,以改善农业生态条件,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目前,全市农田林网间作控制率达到96%以上,村庄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大力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一是大力推进规模化。

通过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整合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重点发展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已建成现代农业种植小区80个,总规模达到100多万亩。

规模化生产推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008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原值分别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

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化。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已建成优质小麦基地600万亩、优质棉花基地200万亩、优质果品基地100万亩,建成各种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81个。

三是大力推进组织化。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458家。

这些合作经济组织,着力解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政府部门“包”不了、单个农户办不了的事,将一家一户的生产组织起来,为分散的农户提供农资、技术、资金、信息服务等,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高度重视推进科技兴农。

一是培养新型农民。

依托职业技术院校和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养实用人才和创业典型,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二是推广优良品种。

在种植方面,优质专用小麦占夏粮总面积的95%以上,优质棉达到94%以上,优质果品占果树总面积的73%;在养殖方面,健全畜禽品种改良体系,牛、猪、羊、鸡的良种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

三是加速成果转化。

创办农村科技示范园31个、科技示范乡镇28个、科技培训示范基地12个,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是完善科技体系。

围绕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生产基地,建立“科技专家+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科技合作社。

以特色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科学发展

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要强调个性和特色。

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山水秀美、生态良好、区位优越的历史文化名城。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认识到,城乡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是影响和制约承德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承德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山水秀美新承德。

  科学定位是前提。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的坐标,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

2008年,承德城镇化率为36.81%,分别比河北省、全国平均水平低5.09个和8.87个百分点。

特别是建城300多年来,城市建设仅囿于避暑山庄周围十几平方公里的狭小河谷地带,老城区“疏减难”与新城区“建设慢”的矛盾突出,城市发展空间小,承载带动能力弱,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严重,城市综合竞争力差。

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承德市抓住产业、民生和统筹城乡三个建设重点,以河北省深入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为契机,提出“做大做强做靓中心城区、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的城镇化梯次发展战略,进一步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和连接京、津、冀、辽、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市民的幸福家园和游客的休闲旅游乐园,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城市科学发展。

  完善规划是龙头。

现代城市发展不仅是规模扩张和设施建设,更是功能提升和内涵发展。

做好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承德市坚持狠抓规划修编,强调提高品位、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合理布局,注重统筹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整体发展与区域发展、产业集聚与园区建设、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确保规划的高水平、高质量。

在修订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今年中心城市完成22项专项规划、24项控制性详规以及14项重点片区设计。

同时,坚持严格执行规划。

比如,为了重塑老城区优美的空间环境,承德市制定“中疏”规划,努力推动人口向新城转移、二产向城外搬迁,力争两年内把老城区的党政机关和工业企业全部搬进新区,既为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产业腾出空间,又还原古城风貌、恢复历史风韵。

近日,随着市委、市政府等机关单位率先从紧邻避暑山庄的黄金地段搬出,老城区“中疏”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拓展空间是基础。

在历史上,承德城市发展走的是先有皇家宫苑、后有皇家寺庙、再有塞外山城的独特发展路径。

承德因山庄而兴,难免有“山庄情结”。

只有增强开放意识、走出“山庄情结”,城市发展才能天宽地阔。

近年来,我们突破拘泥于老城区的思维定势,以加快建设新城区为突破口,把穿城而过的武烈河、滦河作为发展轴和景观轴,规划了“五区三带”城市格局,拉开城市骨架,改变“一市一区”的局面,使城市建设由“山庄岁月”走向“两河时代”。

中心城市控制面积达到125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到120平方公里,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

随着新老城区的外拉、对接、融合,一个“带状组团式”的大型城市雏形已经出现。

  打造特质是核心。

城市发展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高楼大厦的建设,也包括城市品质和精神文明的提升。

围绕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承德市提出不与其他城市比大,而要比精、比美、比文化,力争打造出“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的城市特质。

按生态文明要求建设新农村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

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生态文明紧密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农业县和山区县,浙江省安吉县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明确目标要求。

安吉县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

着眼于为全国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安吉县坚持高起点确定工作目标:

提出建设“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的36项评价标准均高于全省乃至全国水平。

强调尊重自然美,坚持按照现实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生产发展和推进各项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充分彰显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自然特色;突出个性美,对全县187个行政村,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规划,着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建设格局;注重整体美,把全县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注重规划引领。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安吉县十分重视搞好规划,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和规范各项工作。

在前几年制定《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的基础上,近年又编制完成了《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调整和完善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生态城市等6大专项规划;委托中国环境科学院编制了《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制定了矿产开发、山林开发、水资源利用等控制性详规。

同时,有15个乡镇和60个行政村编制了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规划。

  加大激励力度。

实行工程补助与质量奖励相结合,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调节和激励作用。

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和1亿元“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资金,确保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的补助资金占总投入的50%以上;对“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考核评定为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的,根据人口规模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5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创建获得“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市“生态乡镇”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

同时,在生态公益林建设、饮用水源保护、村庄环境整治、矿山复绿、企业清洁生产等方面也安排了补助资金。

2008年,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达1.8亿元。

  坚持统筹推进。

全面实施环境、产业、服务和素质四项提升工程。

建设品位村镇,巩固扩大村庄整治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品牌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工业化提升、家庭工业现代化发展、生态效益最大化开发,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产业大村、经济强村;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繁荣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把科学发展与改善民生统一起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

近年来,湖北省赤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立了工业兴市、特色立市、开放活市的发展思路,经济社会开始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2008年10月以来,赤壁市作为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县(市)试点单位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联系点,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争创示范点,当好排头兵。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市情分析活动和解放思想讨论,引导全市上下对照科学发展观查找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通过分析讨论我们感到,纵向来看,赤壁市近些年发展步伐不慢、成绩不小,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横向比较,赤壁市经济总量偏小、发展不够协调,与先进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特别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保障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推动科学发展与着力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采取切实措施破解民生难题。

  抓住民生大事。

通过深入调查,明确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上学难,看病贵,饮水难,行路难;血吸虫病防治,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改善,城区背街小巷整治,陆水湖生态保护;就业创业难,改制企业困难职工生活救助;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少数地方和单位存在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等等。

  加大投入力度。

针对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

比如,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并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特困户整体过渡到农村低保。

目前,五保户集中供养比例达到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1.3%。

今后,将继续提高市级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数量和比例,力争从2009年起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逐年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到2011年达到35%以上。

  发展社会事业。

在抓好乡村道路、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实施柳山湖移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1350户移民危房改造任务。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农村初中改造、农村远程教育“三类工程”建设。

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9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加强基层卫生院建设,抓好血吸虫病防治。

  改善生态环境。

在城区,加大绿化工程建设力度,全面启动背街小巷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严格项目环评,提高环保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落实污染减排目标,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争到2010年全市废弃物处理率达到9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万元GDP能耗降低到0.8吨标准煤、森林覆盖率达到49.5%。

在农村,组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积极推广农业生态模式,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强生态林建设,保护森林资源;加大陆水河流域污染防治和陆水湖生态建设保护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走开放式自主创新道路

广州高新区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级经济功能区之一。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求发展,将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开放式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建立科学投入机制。

高新区管委会设立专项资金,配套资助园区内获得国家、省、市资助的各类重点科技项目,奖励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独资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合作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出资1.5亿元成立科技担保公司,出资10亿元设立种子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引导区内企业加大创新投入,2008年财政对科技项目资助达3.5亿元,比前一年增加3.5倍。

发挥资金杠杆作用,采取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投资100亿元,用于高新区企业创新创业活动。

2008年人均研发经费达3.96万元,在全国高新区中名列前茅。

  吸引各类创新资源。

制定《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实施办法》,从国内外引进研发型和创业型科技领军人才。

吸引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入园创业,对其兴办的企业提供优惠条件。

加大科技项目引进力度,不断完善相应的鼓励政策和评审机制。

加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中心,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扶持重点企业发展。

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营造有利于技术溢出的适度竞争环境。

加强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推动本土企业加快发展。

根据集群发展的规划方向,针对重点产业集群,每年安排科技发展资金,支持能够形成集群技术优势或市场优势的产业技术联盟发展。

加强孵化器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大集团、大公司加快成长。

  推动形成创新联盟。

大力推动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

积极推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资源整合,成立数字家庭技术联盟、生物医药研发联盟、基因检测联盟、现代信息服务联盟、环保新材料产业技术联盟等。

以粤港创新合作为契机,促进广州高新区成为港澳先进技术产业化平台。

加强与索菲亚科技园、新竹工业园等世界先进园区的合作,建设欧盟创新驿站中国节点,整合国际创新资源。

  完善园区发展环境。

制定“一区五园”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园区整体发展战略,整合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南沙资讯科技园和广州科学城等分属五个行政区的五个园区以及广州市政府委托高新区管委会开发管理的生物岛,形成“五园一岛”的发展格局。

推进电子信息平台建设、生物和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技术研发设备资源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为自主创新提供支持。

 

积极推动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宣传普及生态科学知识。

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培养人们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

一是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增强人们建设生态文化、维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二是根据党员干部、青少年以及普通市民等不同社会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实际,突出宣传重点,增强针对性。

三是利用各种纪念日或活动日特别是每年的世界水日、气象日、地球日、环境日等,广泛宣传生态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生态观念的形成。

  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带。

依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文化资源、自然景观的空间布局,对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规划设计,提升其文化内涵,建设生态文化带。

一是加大对运河两岸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力度,建设德州古运河原生态文化带。

二是以“尚善尚德”为主题,打造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为特色的德州水资源景观文化带。

三是深入挖掘德州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遗产,打造德州历史文化带。

四是加快观光园、森林公园建设,打造东部休闲文化带。

五是搞好黄河沿岸景区开发,形成“河泉林一体”的黄河文化带。

  培育生态文化品牌。

引导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生态文化内涵,在形象策划、产品开发、商标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生态理念。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低耗能、低污染、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对生态农业在资金、土地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

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换代,引导企业积极开发和推广环保新产品,并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鼓励产品以及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充分利用德州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争创国家卫生城的契机,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在城乡开展“八个提倡”活动: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生物能以及风能等新型能源和节能技术;提倡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二次使用;提倡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以减少废气、噪声污染;提倡使用生态建筑,用生态建材进行适度装修;提倡生态旅游;提倡食用绿色食品;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提倡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养成科学卫生的生活习惯。

  健全生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严格维护生态规划的权威地位,严肃建设程序和必要的审批制度,保证生态建设顺利实施。

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举报制度,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举报信箱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作出处理。

建立生态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将生态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综合目标考评体系。

同时,运用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在战略规划中首先考虑环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选择清洁生产工艺。

努力在改善民生上取得实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了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积极扩大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

为了扩大就业,晋城市制定实施了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施自主创业小额贷款和中小企业发展担保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旅游、物流、餐饮、家政服务等行业。

政府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通过健全市、县、乡三级就业目标考核机制,把岗位、政策、信息、服务送到有劳动能力的人手中;通过组织实施“百万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目前,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比例在70%以上。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要求。

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晋城市分级建立了责任制,集中财力、物力实施惠民工程。

晋城市自古就有太行山“天脊”之称,行路难、吃水难一直是困扰人民群众生活的难题。

近年来,晋城市加大投入、攻坚克难,着力解决这两大难题:

在全市村村通公(柏油)路的基础上,91%的建制村开通了公交车;实施饮水解困项目,实现了向3089个村、130万农民供水并保证饮水安全的目标;对于散居在偏远山区的农民,由财政投入实行移民并村、整体搬迁、就业安置,全市每年迁出100个自然村。

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启动“义务教育水平提升工程”,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保证城乡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

积极整合医疗资源,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全市100%的县级医疗机构与72%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标准,所有行政村都建起合格的标准卫生所;大力推进单病种限价管理、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收费、设立惠民济困医院等,保证群众病有所医。

加大环保工作力度,落实农村改水改厕、地方病防治与环境治理规划,市、县两级共拿出3000万元资金用于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逐步改善人居环境。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兜底工程”。

在这方面,晋城市着力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从最“危”处入手,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单位。

把推动煤炭、建筑、化工等高危行业的职工(包括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作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目前煤炭企业参保率达100%,职工参保率达98%。

二是从最“难”处入手,破解农村社会保障难题。

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形成政府组织,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财政监督拨付的规范运作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三是从最“困”处入手,让困难群众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在全市城乡居民中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健全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灾民救济、军烈属优抚等救助制度,及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捐助和帮扶活动。

抓住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个关键

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要素,这就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前者主要体现为自然禀赋,后者则主要体现为产业优势和创新能力。

广东省肇庆市地处广东中西部,一半位于珠三角,一半位于山区,是一个相对欠发达的地方。

肇庆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抓住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这一关键,在发掘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上下功夫。

  突出地区特色,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肇庆是广东省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市区内山、湖、城、江浑然一体,景色优美。

突出地区特色,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体现和谐特色。

搞好城市规划,完善功能配置,促进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城市景观、人居环境和谐共融。

二是体现生态特色。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防护林、生态公益林,抓好西江、星湖及周边等重点流域、重点领域的综合整治,凸显生态环境优势。

三是体现人文特色。

充分发掘和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保护好旧城区传统建筑和环境风貌,注重历史传承和积极创新相结合,使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四是体现休闲特色。

开发城市旅游资源,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国内重要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

五是体现宜居特色。

着力抓好城市卫生、环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努力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使城市充满活力、优美宜居。

  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工业主导、重大项目带动、三产旺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区域协调发展“五大战略”,推动工业经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港口物流“四大经济”协调发展。

抓住广东省当前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难得机遇,通过承接转移,壮大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建设配套珠三角的新兴制造业基地。

一方面,发挥中心城区和东南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全面对接珠三角,大力发展与珠三角相配套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