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215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x

《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x

届课标版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1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大气的受热过程

练好题·考点自测

[2019安徽合肥二模]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下图示意1957—1993年南极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位于75°S附近)1月和7月低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1月份,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  )

A.1.5kmB.8.5kmC.12.5km D.22.5km

2.a月,高度1.5km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

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

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2020广东江门重点中学考试]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排出的粪便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大量的氨,氨与海水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集中在鸟群附近,而且在整个北极地区均有分布。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据此完成3—4题。

3.鸟粪对图中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环节的影响主要是(  )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

4.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0河北辛集中学测试]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状况。

据此完成5—6题。

5.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  )

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

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

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

6.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  )

A.冻结时间较迟B.获得光照较少

C.水分蒸发较弱D.上空气温较低

[2020福建六校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旁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气温日变化。

读图完成7—9题。

7.表示1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8.此隧道(  )

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

B.内部温差比外部大

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

D.具有冬暖夏凉特点

9.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

A.闽B.秦C.鲁D.新

考点2 大气的运动

练好题·考点自测

[2020河北衡水中学第一次联合考试]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

“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名曰发海西,四时皆然”。

这里所说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图中正确示意“台地早东风、午西风”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下列能表示台湾海峡两岸风向日变化相反的是(  )

A.白天两地盛行海风,夜晚两地盛行陆风

B.夜晚两地盛行海风,白天两地盛行陆风

C.白天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

D.夜晚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

我国某城市位于黄河河谷,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热岛效应逐渐增强。

下图为该城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日城市热岛效应(  )

A.子夜前后最弱,正午前后最强

B.日出前后最弱,正午前后最强

C.夜间较强,白天相对较弱

D.夜间较弱,白天相对较强

13.导致该日12—14时该城市热岛强度为负值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B.气流运动

C.建筑物密度D.交通通达度

14.推测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0四川成都摸底]下图为2019年4月8日14时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

据此完成15—17题。

15.控制图中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低压槽B.高压脊C.冷锋D.暖锋

16.此时甲地风向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17.未来银川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降低B.气压降低

C.连续性降水D.风力减小

[2018北京文综卷,6—7,8分]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18—19题。

18.据图推断,(  )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19.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

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

20.[2017海南地理卷,21,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

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21.[2015天津文综卷,14

(1),9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结合图中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考点3 天气与气候

练好题·考点自测

[2020广东珠海摸底]读某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22—23题。

22.③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

A.受季风影响

B.受西风带控制

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3.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2018全国卷Ⅰ,11,4分]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题。

24.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

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2019北京文综卷,3,4分]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

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下题。

25.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率D.地形条件

[2017江苏地理卷,7—8,4分]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

hPa)形势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27.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

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

[2020山东德州期中]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简图(根据预测,未来6小时该天气系统将向西北移至虚线所示的位置)。

读图完成28—30题。

28.该天气系统是(  )

A.北半球的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反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

29.图中A点将(  )

A.风速变小,风由偏西风变为偏东风

B.风速变小,风由偏东风变为偏西风

C.风速变大,风由偏西风变为偏东风

D.风速变大,风由偏东风变为偏西风

30.推测A地未来6小时可能经历(  )

A.强降水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持续晴朗天气

D.遭受台风侵袭

31.[2020河南中原名校第二次质量考评,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区域气温受地形和洋流影响很大。

下图示意M区域7月气温分布状况。

(1)描述7月M区域气温分布特点。

(4分)

 

(2)比较图中甲处与乙处等温线分布差异,并分析乙处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6分)

 

(3)7月M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从西南向东北递减,请分析原因。

(6分)

 

3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北欧局部区域图及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 下表为卑尔根各月日平均日照时数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日平均日照时数(h)

0.6

2.0

3.0

4.9

6.0

6.3

5.4

4.6

2.9

1.9

0.8

0.3

(1)比较卑尔根和图尔库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差异。

(8分)

 

(2)简述卑尔根各月日平均日照时数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8分)

 

考点4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练好题·考点自测

[2018天津文综卷,5—6,8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33—34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33.对图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34.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2019河北唐山二模]下图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的黄河源区多年(含预测)冻土的退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35—36题。

35.与图中显示信息相符的推断是(  )

A.多年冻土厚度加大B.多年冻土上限抬升

C.多年冻土面积缩小D.多年冻土下限下降

36.多年冻土的变化趋势持续可能会导致黄河源区(  )

A.土壤肥力提高B.草地干化加重

C.水源更加充足D.物种变得丰富

[2019河北衡水中学期中]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

下图为1980—2012年33年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

读图完成37—38题。

37.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全球气候变冷

C.冰川融化减慢D.冰川面积扩大

38.分析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变化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  )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2017年7月14日,亚洲开发银行和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联合发布报告称,持续的气候变化将给亚太地区国家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不但可能严重影响其未来增长,还将抵消先前发展成果,降低居民生活质量。

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到21世纪末,亚洲大陆的气温预计升高6℃。

据此回答39—40题。

39.持续的气候变化将给亚太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强台风和热带气旋发生的频率下降

B.阿富汗等内陆国家的降水量增大

C.沿海和低洼地带面临更大的干旱威胁

D.东南亚部分国家水稻减产

40.气候变暖可能危及亚太地区的能源供应,加剧能源不安全形势,其主要体现在(  )

A.火电厂因缺乏煤炭而减少发电量

B.水电站因河流流量变化大而受到影响

C.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海底可燃冰

D.工厂因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而减少能耗

考法1人类活动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1[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

(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

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综合思维

读懂文字材料信息,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覆膜和积雪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带来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对干、冷地区需要保温、保湿、保土有基本认知。

区域认知

清楚区域的纬度位置。

(1)

(2)

(3)

(1)B 

(2)C (3)D

[2018全国卷Ⅲ,9—11,12分](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澳大利亚(图甲)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乙)。

据此完成1—3题。

图甲

图乙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甲所示的(  )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7,24分](气温与地温的季节差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

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8分)

(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

(8分)

考法2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大气对流运动(新角度)

2[2019全国卷Ⅱ]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

(1)—(3)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

综合思维

根据对流运动原理,探究积云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及不同区域积云出现频率。

地理实践力

积云云层的高度与气温有关,需结合生活经验,分析气温的日变化特点。

(1)

(2)

(3)

(1)C 

(2)D (3)A

思维拓展

  积云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积雨云。

人们常用“夏雨隔牛背,鸟湿半边翅”来形容盛夏季节出现的分布不均、历时短暂的降雨,并称呼这种雨为“牛背雨”。

这种雨多发生在一块积雨云下,多在山区出现,这面坡风狂雨猛,那面坡却风和日丽。

现在随着城市中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牛背雨”在城市中也经常出现,人们从一条街道走过,一边是大雨倾盆,另一边却滴雨未下。

问题1:

分析“牛背雨”多在山区出现的原因。

试答:

                                                                                                                            

提示:

结合示例2中材料信息“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进行分析,并考虑山区不同下垫面的差异性。

问题2:

分析城市出现“牛背雨”的原因。

试答:

                                                                                                                                         

提示:

将高楼比作山,结合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考点3天气系统的形成与影响分析

3[2018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综合思维

结合等压线疏密、数值、锋面符号判读天气系统类型及位置变化规律,分析其成因及对天气的影响。

区域认知

依据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定位,能够说出该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春秋季风向转换频繁。

地理实践力

生活中能体验到天气状况的不断改变,也可以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

(1)

(2)

(3)

(4)

 

(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

(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较低。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思维拓展

问题1:

预测下图中M地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试答:

                                                                                                                         

提示:

分析冷锋过境的影响。

问题2:

归纳本题第(4)问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与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2018年全国卷Ⅱ第37题第(3)问),在原因上的共同点。

试答:

                                                                                                                              

提示:

要养成分析总结试题的习惯。

[2018江苏地理卷,7—8,4分](天气状况的预测)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6.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2016北京文综卷,3,4分]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读图,回答第7题。

7.该日20时(  )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8.[2018全国卷Ⅱ,37,22分](龙卷风成因分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

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8分)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6分)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分)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4分)

思维拓展

问题:

尘卷风是指出现在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漏斗状尘沙、旋风,也是一种涡旋现象。

请搜集材料,从下面几个方面归纳龙卷风与尘卷风的异同点。

龙卷风

尘卷风

出现时间

空间尺度

天气背景

区域影响

考法4区域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综合思维

根据地理位置(主要是纬度位置)确定气候类型,综合分析气候(气温、降水、光照)及该气候条件下的植被、生物繁殖特点给人类尤其是户外工作的非当地人带来的不利影响。

区域认知

利用经纬网、地名定位,认知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气候特点:

(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需要防范的问题:

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思维拓展

  高考侧重考查具体区域内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所以,我们平常复习中不仅要关注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更要把气候放到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中认识。

问题:

下图所示地区被誉为“候鸟天堂”,说出候鸟在该地区栖息、繁殖的季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

试答:

                                                                                                                                                                                             

提示:

先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当地的气候特征,然后将候鸟栖息、繁殖的条件与气候特征进行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