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考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632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中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曹刿论战》中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曹刿论战》中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曹刿论战》中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曹刿论战》中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中考题.docx

《《曹刿论战》中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中考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曹刿论战》中考题.docx

《曹刿论战》中考题

《曹刿论战》中考题(2010——2011)

(一)2011年德州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①又何间焉②牺牲玉帛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

为什么?

(3分)

(二)2011年宁德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⑴。

宋人既成列⑵,楚人未既⑶济。

司马⑷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

“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

“未可。

”既陈⑸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⑹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

“君子不重⑺伤,不禽二毛⑻。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馀⑼,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⑴宋公:

宋襄公。

泓:

泓水,河名。

⑵成列:

指摆好阵势。

⑶既:

尽,全部。

⑷司马:

官名,指子鱼。

⑸陈:

同“阵”,指摆好阵势。

门官:

国君的卫士。

⑺重(chónɡ):

重复,再次。

⑻二毛:

头发斑白的人。

⑼亡国之馀:

亡国者的后代。

5.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每句只划一处)(2分)

⑴下视其辙⑵宋公及楚人战于弘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⑴神弗福也福:

__________⑵公伤股,门官歼焉股:

__________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3分)

⑴[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

⑵[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4分)

(三)2010年北京燕山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题。

(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安然无恙B.小信未孚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无缘无故D.弗敢加也变本加厉

1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分)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

12.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

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

(2分)

答:

(四)2010年河北省

【甲】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

楚人济④泓而来。

有司⑤复曰:

“请迨⑥其未毕济而系之。

”宋公曰:

“不可。

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

”既济⑦,未毕陈⑧,有司复曰: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

“不可。

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

”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

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②期:

约定时日。

③泓:

水名,今河南柘城西。

④济:

过河。

⑤有司:

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

⑥迨:

趁着。

⑦既:

尽,完了。

⑧陈:

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2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克:

(2)然后襄公鼓之鼓:

1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译文:

13.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

你同意哪种说法?

请简述理由。

(3分)

答:

1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答:

(五)2010年江苏盐城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

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

司马4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

“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

“未可。

”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6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

“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宋公:

宋襄公。

泓:

泓水,河名。

○2成列:

指摆好阵势。

○3既:

尽,全部。

○4司马:

官名,这里指子鱼。

○5陈:

通“阵”,指摆好阵势。

○6门官:

国君的卫士。

○7重(chóng):

重复,再次。

○8二毛:

头发斑白的人。

○9亡国之馀:

亡国者的后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神弗福也福:

__________

(2)公伤股,门官歼焉股:

__________

11.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每句只划一处)(2分)

(1)下视其辙

(2)宋公及楚人战于弘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3分)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10年江苏苏州

甲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或问:

“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

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敌为之语曰: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

“东南民力竭矣!

”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

“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

①舍:

驻扎休息。

②课:

督促。

③注坡跳壕:

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

此处指练兵。

④束刍:

捆扎喂牲口的草料。

⑤徇:

示众。

⑥劳:

慰劳。

⑦统制:

武官名。

⑧蹙额:

皱眉,表示忧虑。

17.解释下列短语。

(2分)

(1)三鼓:

(2)败绩:

(3)不私:

(4)恂恂:

(5)立斩以徇: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20.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

(4分)

(七)2010年云南红河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

⑶牺牲玉帛,旨弗敢加也。

牺牲:

⑷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

11.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3分)

14.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八)阜新市(09辽宁省)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9~12题。

(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①膝上。

有人从长安②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④。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⑤意告之。

因问明帝: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⑥?

”答曰:

“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⑦。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

更重问之,乃答曰:

“日近。

”元帝失色,曰: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⑧?

”答曰: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元帝:

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长安:

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

③洛下:

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④潸然流涕:

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

潸(shān),流泪的样子。

涕,眼泪。

⑤东渡:

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

⑥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

意谓,认为。

⑦居然可知:

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⑧邪(yé):

同“耶”。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

(2)彼竭我盈_______________

(3)明帝问何以致泣____________(4)元帝异之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

11.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

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2分)

12.[甲][乙]两文都主要以描写来表现人物。

[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九)09年河南省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夏后伯启与有扈

(1)战于甘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

“不可。

吾地不浅

(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

(2)浅:

狭、窄小。

(3)教:

教化.(4)张:

乐器上弦。

(5)修:

设置.(6)饬:

谨慎、恭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忠之属也。

(3)期年而有扈氏服期年

1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3分)

(十)09北京市怀柔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齐师伐我伐:

(2)牺牲玉帛牺牲:

(3)小大之狱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3分)

(1)肉食者鄙翻译:

(2)可以一战翻译:

(3)一鼓作气翻译:

12.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2分)

答:

(十一)09福建省莆田市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朱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时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3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

(3)既克,公问其故。

故:

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

(5分)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

“未可。

”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

8.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

(4分)

(十二)09甘肃省天水市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小惠未偏

(2)又何间焉

17.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

(2分)

(1)“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20.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

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

(4分)

(十三)09浙江省义乌市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

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对曰:

“小惠未篇,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节选自《曹刿论战》)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又何间(参与)焉            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             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9、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参考答案

(一)11.答案示例:

①参与②猪牛羊等祭品

12.答案示例:

大小的

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一定会据实情断案。

13.答案示例:

我认为司法公正最重要。

因为司法公正是实现人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有了它,财富共享、礼治国家自然有实现的可能。

(二)5.⑴下/视其辙⑵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6.⑴赐福,保佑。

⑵大腿。

7.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⑵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8⑴肉食者鄙,未能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