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421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docx

《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docx

西法大现代文考试资料

文学的性质:

文学是人学。

中国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分期:

十七年文学(1949-1966);文革文学(1966-1976);新时期文学;新世纪文学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奠定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2)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关于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文学从属并影响政治。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和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活互相对立的艺术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党的文艺工作”,“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

革命对文学的规范性要求:

(1)题材:

工农兵生活题材的处理、方法、艺术风格:

塑造先进人物和英雄典型;主要写生活的光明面,即以歌颂为主;必须揭示历史本质,展现生活的客观规律;表现对历史发展的乐观主义;创作方法、艺术风格:

风格、形式要通俗易懂、明朗,反对晦涩朦胧;文学批评要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关于文化遗产:

言行不一继承文化遗产是有选择的,50年代将民歌确定为新诗的发展方向,对苏联文学的推崇,对欧洲文化的态度,对“言必称希腊”的批判。

(3)关于文学队伍——新文化的建设者。

依靠工农兵,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学队伍;始终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保持高度警觉。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当代文学的起点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意义:

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召开,确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

成立“文联”(中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最重要最活跃的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1953年9月改名中国作家协会,即现在的“作协”。

第一次文代会缺席作家:

沈从文,张爱玲。

概述

当代文学是指从建国后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

1性质: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2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当代性和整体性。

3特点:

“新时期”文学:

文艺战线进行了拨乱反正,从内容到形式恢复和发展了革命现实主义。

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理论批评空前活跃;“二为”方针扩大了文学的功能;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等文学大潮的走向标志着文学对现实的关注;文学主题开阔与深化;创新与探索活跃。

50-70年代的文学界批判运动: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年)

2.对萧也牧的批判(1951年)小说《我们夫妇之间》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4-1955年)

4.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5年),胡风曾写有30万字的申辩文章。

5.文艺界的反右派运动及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1957年)6.对资产阶级人性论、人道主义的批判(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1963年开始哲学、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全面批判运动。

7.1966年开始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一、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批判的焦点:

A:

批判电影的历史违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B:

批判影片宣扬的阶级投降主义和个人苦行主义C:

批判影片对中国农民战争的否定,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批判内容:

1、认为俞平伯以自然主义的唯心观点分析和评论《红楼梦》。

2、形式主义地理解《红楼梦》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以模仿性代替了作品的独创性。

3、以考证代替科学的分析,而且有时不免流于烦琐

三、胡风集团的批判(1955年)胡风文艺思想:

(1)主观战斗精神:

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来源于“生活的深入和胸怀的扩大”,来源于“作家的献身的意志和仁爱的胸怀”。

(2)“写真实论”:

真实的生活写照——不断揭示民众的“精神奴役的创伤”真实的体验传达——高扬“主观战斗精神”。

(3)关于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

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可以弥补作家世界观上的缺陷。

(4)关于民族形式问题:

强调吸收外来文艺和外来形式。

四、文艺界的反右(1957年)1957年春,中共开展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的整风运动。

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形势陡然一变,中共发动了反右派运动。

五、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批示(1963—1964)

(1)批示出台的背景:

a毛对政治形式的错误估计,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

b文艺再次成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突破口,提出写“十三年“的口号,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急剧地向左转。

(2)1963—1966的一系列大批判“有鬼无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中间人物论”和“现实主义深化论”

六、“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记要”1966年2月2日至20日,江青在上海纠合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炮制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于4月10日由中央批发全国。

《纪要》内容:

(一)文艺黑线论:

理论黑、作品黑、队伍黑

(二)唯心主义理论“根本任务论”:

“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三突出”原则: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英雄人物。

“主题先行论”是指:

“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

”50-70年代的文学界批判运动

(一)五十年代:

“双百方针”:

毛泽东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双百”方针的影响:

如何贯彻“双百”方针,毛泽东明确指出: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三个突破:

1.敢于大胆正视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

其代表作有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2.突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这一文学手段的囿见。

3.突破了回避描写爱情或爱情不能作为作品题材的禁区。

这一方面的作品有宗璞的《红豆》(三)六十年代文艺政策的调整:

1.新侨会议: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周恩来到会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讲话强调要“尊重艺术规律,发扬艺术民主”,要改变动辄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的“五字登科”的作法。

2.广州会议:

1962年3月,文化部、中国剧协在广州召开了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

周恩来到会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陈毅也于3月6日作了报告,他们在报告中,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进步和作出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些讲话标志着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正酝酿着一个重大转变。

3.大连会议:

1962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邵荃麟主持会议。

会议的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浮夸思想和人物形象上的单一化。

邵荃麟在总结发言中,对文艺现状进行了分析,正式提出了“写中间人物”和“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

文革文学

文革文学的特征:

政治的直接审美化,革命浪漫主义,“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1“样板戏”的培育。

“八个样板戏”:

《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1970年达到高潮。

被作为“文艺新纪元”的标志2文革时期的小说。

浩然的小说:

《艳阳天》;《金光大道》等。

手抄本小说:

张扬的《第二次握手》知青的小说:

赵振开的《波动》;靳凡的《公开的情书》;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3文革时期的诗歌。

公开的诗界:

红卫兵的诗;工农兵的诗。

代表作:

张永枚的《西沙之战》;集体创作的《理想之歌》72年之后,李瑛等的诗穆旦的诗:

不能公开发表的诗。

天安门诗抄起因:

纪念周总理。

时间:

1976年1-4月。

实质:

声讨“四人帮”的罪行。

形式:

广场集会,张贴、传抄诗歌。

被指控为“反革命政治事件”。

性质:

政治事件。

历史意义:

美学日常生活化和诗歌政治化的典型体现。

“白洋淀诗群”食指(郭路生),芒克,多多,根子等。

代表作: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等诗人大多是北京知青,出身于知识分子获“高干”家庭(四)本时期小说形态:

“单一化”是这一时期小说形态的总体特征。

表现在:

1.言情、武侠小说失去了合法化的地位2.讽刺、幽默的小说也不能继续推进3.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也没了生存空间4.与小说形态的单一相关联的是小说风格的单一,奔放、雄伟、刚健、热烈杨沫及《青春之歌》

生平:

原名杨成业,祖籍河南湘阴县。

先后做过小学教师、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职。

1933年入党,1934年开始写作。

之后,主要做文职工作。

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丹花》,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青春之歌》、《东方欲晓》、《芳菲之歌》。

(三)文本解读

1.情节与主题:

小说以193109018—193501209这段时代为背景,以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运动为主线,艺术的再现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心灵变化和精神面貌。

是对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的成功演绎。

形象地说明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的得到解放,才有值得歌颂的青春。

2、林道静的形象

(1)个性解放的新内涵。

子君:

大胆的叛逆者沙菲:

迷茫的叛逆者。

林道静:

进步的叛逆者

(2)是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展的典型形象。

林道静的双重性(起点)、余永泽:

人道主义(第一阶段)、林道静:

卢嘉川:

马克思主义(第二阶段)、江华: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三阶段,完成阶段)(3)形象意义:

作者通过林道静这一人物的性格发展,揭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主要特点:

他们接受革命常常是从个人遭遇和理论认识开始的,他们从民族矛盾进而认识阶级矛盾,从求个人解放到争民族解放,从个人奋斗、幻想个人英雄式的事业,到参加集体的阶级斗争、革命的英雄主义;从对劳动人民自上而下的人道主义同情到同呼吸共命运的阶级感情。

并且,作品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

3《青春之歌》解读

a情爱故事b寓言故事:

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青春之歌》将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主体,同时也创造了这一叙述的基本范型,即“反抗/追求/考验/命名”。

c成长小说:

在性与政治之间李扬的小说解读定位到了“性别游戏”与“政治认同”的纠葛关联中:

即私人的“性”与超然的“政治”相互借力,政治的审美表达通过“性”的征服显示魅力。

余永泽拯救的是身体,它是传统“英雄救美”模式的再现;卢嘉川拯救的是灵魂,是一个必然伴随革命者勇猛前行的战斗单位。

余永泽的失败、卢嘉川的成功标志着革命阶段性的转折。

4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语言和行动刻画人物、性格与命运结合、语言抒情色彩。

梁斌及《红旗谱》

梁斌原名梁维周,《红旗谱》1957.12.中国青年出版。

一朱老忠形象朱老忠是一个处于动态的时间关系中的不断成长的新的形象。

朱老忠的成长动因——个人复仇,起初共产党对于他具有的只是“靠山”意义,与“一文一武”的复仇理想如出一辙。

按照无产阶级的阶级理论,阶级意识的建构意味着对个人意识的超越,阶级斗争终将取代个人复仇。

在某种意义上,朱老忠的“成长”甚至取决于他在多大的程度上克服和升华这种个人仇恨。

始终在复仇意识中延宕的朱老忠,在等待着神启和拯救,等待着对自第我的超越。

一,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性。

第二,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

第三,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

二文本叙事逻辑和作家主观意图的错位

主要表现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形象作为作家主观意图中的中心人物而在文本中实际呈现为非中心人物的错位三中被遮蔽的知识分子形象

江涛:

英雄人格的内在缺陷。

张嘉庆:

阶级谱系中的另类。

严萍:

男性权威下的性别符号。

严知孝:

“道”与“势”冲突的苦痛灵魂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1、《红旗谱》在艺术上重视文学的民族形式2、刻画人物形象,既采用白描手法,让人物自身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又适当吸收了西方小说心理描写细腻的长处3、在语言方面,小说从词汇到语法、都注意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生活化4、小说还注意描写中国北方农村的风俗画与风景画五、其他著名作品

1《红日》吴强2《红岩》罗广斌1924杨益言1925,“文化大革命”中被斥为“叛徒文学”。

3革命历史的传奇化:

革命英雄传奇:

曲波《林海雪原》“它比普通的英雄传奇故事要有更多的现实性,”、“又比一般的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更富于传奇性。

”《林海雪原》的“独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艺术方面的“民族特色”,即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三国”、“说岳”等的结构和叙事方式。

二是夸张、神奇化赋予故事、人物的“传奇性”,这包括人物活动的环境(深山密林)

赵树理的小说

一、赵树理,山西人。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一)解放区文学的一面旗帜1.在解放区文学中,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并形成了农村和战争两大题材。

农村题材以赵树理和丁玲为代表,战争题材则以孙犁和马烽、西戎为代表。

2.1942年以后,解放区的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朗纯净的总体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写实型”,一是以孙犁为代表的“抒情型”。

(三)赵树理被树为旗帜的原因1.赵树理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他虽然曾受到“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但想绕过新文学传统,将民间文化直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用小说的形式表现老百姓的声音。

2.为实现“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创作理想,即以文学的通俗方法,宣传和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紧密配合当时的实际工作。

3.自觉的民间立场形成了赵树理小说特有的叙事美学和艺术风格,并与毛泽东的《讲话》精神相一致。

(四)新中国小说的右倾典型1、新中国的小说创作

(1)50年代的小说创作正是在解放区小说的基础上起步的。

以赵树理、柳青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以孙犁、杜鹏程为代表的战争题材小说,都直接继承了解放区小说的传统和风格。

(2)在赵树理小说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长期生活在山西农村的作家,以当地的农村生活为创作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突出地域特点的创作流派,史称“山药蛋派”或“山西派”。

(3)在50年代的创作中,刚刚结束不久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众多作家竞相描写的热门题材。

受抗战以来形成的“战争文化规范”影响,在创作中普遍存在着“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4)这时期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以“歌颂”为主,即使是赵树理敢于揭露现实矛盾的小说也是以歌颂为目的的。

(五)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过程1.《邪不压正》(1948)是赵树理第一次遇到批评的小说。

中农女儿软英被地主的儿子看中,狗腿子小旦为虎作伥,强下聘礼。

解放后,农会主席小昌唆使成为积极分子的小旦逼迫软英嫁给自己的儿子。

最后,小昌挨批,软英与小宝终成眷属。

2.《三里湾》(1955)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花好月圆》和各种舞台剧。

但与《不能走那条路》、《创业史》,以及《山乡巨变》等表现农村阶级斗争的作品相比,仍然受到了明显的冷落。

3.《“锻炼锻炼”》(1958)虽然“是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维护农村中的新干部,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但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趋激化的“干群矛盾”,一经发表,便受到了批判。

4.处在既无法回避,又不愿违心地说假话唱赞歌的两难境地的赵树理,1959年8月向《红旗》杂志投寄《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正赶上“庐山会议”,文章被陈伯达转批给作协党组,成为“反右倾”运动的靶子。

(六)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原因1.时代在变,而赵树理的创作思想却几乎没变,仍然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农民说话。

特别是他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使得他总是“右倾”,一再受到批判。

2.赵树理意识到了自己与时代的差距,也努力地想加入“时代的大合唱”,也想写歌颂农村新生事物的作品,但他又不肯违背生活的真实,《“锻炼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特别是对农村中的坏干部的批判。

3.努力的方向与时代的要求恰恰相反。

时代要求他写出农村中“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路的斗争”和两个阶级的斗争,但他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到“两条道路”和“两个阶级”的斗争并不是农村中的主要矛盾。

4.当时文艺界激进主义的文艺思潮越来越高涨,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越来越严重。

(七)民间立场的曲折表现:

《锻炼锻炼》绵里藏针,用“春秋笔法”1.《锻炼锻炼》所反映的50年代新农村“大跃进”的现实:

A.从干部与群众角度看:

小说名为《锻炼锻炼》,指干部需要“锻炼锻炼”,而暗含群众需要“改造改造”。

B.从民主与专政看:

在作品中写民主有两种形式:

大字报和大辩论,这是整风时期群众发扬民主的武器,利用他们向领导提意见。

但在“发右运动”以后则变成了领导干部整治群众的工具,而且干部嘴里口口声声挂着“法院”“乡政府”,他们对群众的蛮横态度是依仗了国家机器作为后台。

辩论中干部句句逼人,不断。

C.从理想和现实看:

当时的理想是“共同致富”,事实上一方面农民想发家致富,一方面又具有无法根除的小农意识(争而不先,甘于落后;合作不合,各怀私心)这是50年代中国农村实况。

D.表达方面:

小说是评书体小说,讲究故事性、情节性,小说讲了五章,五章环环相扣:

大字报风波—动员—拾花—偷花—转变。

通过故事情节将人物带出,结构紧凑,悬念设置巧妙。

E:

语言运用方面:

语言通俗流畅,用的是地道朴素的农村语言。

柳青《创业史》

1.生平与创作:

陕西人。

a.尝试期:

(1935—1942)b.转折期:

(1942—1951)c.成熟期、丰收期:

(1952—1956)梁生宝:

社会主义的创业者

1、将梁三老汉设置为继父,切断了梁生宝与传统农民的血缘关系,摆脱了伦理关系的缠绕,成为“党的儿子”。

梁生宝近乎圣徒,天生地具有一种新农民的品质:

对党忠诚,对私有制本能地仇视。

2、梁生宝的行动:

买稻种、分稻种、砍竹子、实行新法栽秧、组织互助组等意味着社会主义是实现经济正义的唯一手段。

梁生宝的情爱生活凸现了他的道德境界。

3、严家炎指出梁生宝形象塑造上的“三多三不足”——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外围烘托多,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绘不足。

4、柳青认为:

“梁生宝只不过是一个由于新旧社会不同的切身感受而感到党的无比伟大,服服帖帖想听党的话,努力琢磨党的教导,处处想按党的指示办事的朴实农民出身的年轻党员”,“简单一句话来说,我要把梁生宝描写为党的忠实儿子,我以为这是当代英雄最基本,最有普遍性的性格特征”。

“旧农民”序列

A梁三老汉的形象:

既有小生产者意识,又有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

B三大能人:

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富农、中农占有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因而他们比一般贫农更容易发家,引发乡村人际关系紧张。

这被看成是一种新的阶级斗争的表现,以革命方式把庄稼人中的另一部分看成是革命的敌人。

在修辞上采用了政治道德化的方式。

评价:

从《创业史》看,一方面是柳青显而易见的激进主义企图,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民间的真实的力量。

这种民间的力量使得文本不断暴露民间生命生活的真相。

艺术成就:

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的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王蒙及《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一、《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时代语境和写作原由:

(1)王蒙对自己以往激情式的歌颂青春和革命的旧作不满意,酝酿和寻求突破。

(2)苏联文学界兴起的“干预生活”的改革潮流波及中国。

(3)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三、作品解读:

(一)开放性叙事主题:

1.揭露官僚主义2.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

3.党文化与知识分子文化的冲突。

(二)苏联文学界兴起的“干预生活”的改革潮流波及中国。

(三)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茹志鹃

《百合花》《如愿》《春暖时节》《静静的产院》

一、选材特点:

截取一片微澜,一朵浪花,加以精细挖掘和描绘,以反映时代风貌,是茹志鹃小说选材立意上的显著特点。

如《百合花》,再如写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作品。

作者从来不去正面描写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激烈搏斗,往往是从生活中的矛盾斗争在夫妻之间(《春暖时节》)、母子之间(《如愿》《里程》)、婆媳之间(《在果树园里》)、妯娌之间(《妯娌》)、同志之间(《静静的产院》)所激起的波澜,来描写人们怎样与旧的东西告别,向新的目标前进,反映出时代面貌的变化。

二、人物塑造上的特点:

不展开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广度的描写,而往往从人物性格某一突出之点深入下去,作纵深的挖掘,展开细腻的心理刻画,揭示人物的心灵奥秘。

《如愿》中的何大妈不愿“闲”;《静静的产院》中,作者对主人公谭婶婶对自己由先进到后进到最后的觉悟的过程的描写。

(潘奶奶—谭婶婶—荷妹)三、构思精巧:

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提炼出一两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作媒介,展开对人物的心灵历程的描写。

如《百合花》中的新被子,《高高的白杨树》中的白杨树,《里程》中的大石头,《如愿》中的大苹果和小绒狗,《春暖时节》中的清水虾等,既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寄托,又是作者展开描写的凭借,它们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很巧妙地把全篇各部分的内容贯串起来,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

新时期文学

伤痕文学

刘心武《班主任》

内容:

小说讲述了某中学教师张俊石如何尽力挽救一个在四人帮毒害下不学无术的中学生的故事,作者以“救救孩子”的呼声,震动了被文革麻木了的人们的心灵,拉开了人们回顾苦难的序幕。

这是新时期文学第一次揭露出文革中推行的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如何危害着青少年的纯洁心灵。

卢新华《伤痕》伤痕文学的标志,1978年8月发表于在《文汇报》

内容:

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坛,作品中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关于文艺的清规戒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而讨论最终得出的肯定性结论,又使这部作品成为我国文学界在政治上彻底否定文革的先声。

(揭示“左”倾思潮对青少年的毒害与创伤。

)反思文学

主题:

人道主义”的刻意张扬,婚恋主题的开掘,人的生命价值的赞颂。

主要作品:

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弦《记忆》、刘真《黑旗》等。

表现手法:

采用大段的议论和心理独白,带有浓厚的思辩色彩。

伤痕和反思:

如果说伤痕文学是对疼痛的本能反应的话,那么反思文学就是对疼痛原因的追问。

1"人道主义"的刻意张扬:

A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从主题上看,这部小说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存境况,探讨人的价值和“人”所应该得到的权力,可以说,《人到中年》是一篇典型的人道主义的宣言。

B作者的创作目的,是呼吁社会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同时指出他们的生存状况及价值实现与我们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这样便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而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性,成为社会问题小说中的一篇出色作品。

婚恋主题的开掘:

确立爱情的位置,呼吁婚姻选择的自由,是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

一、第一类作品或针对影响"爱情"正常发展的外部阻力进行描写,或将爱情放在讴歌"善"或抨击"恶"的道德层面上进行描写。

张弦的短篇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通过偏僻山村中一家三个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爱情遭遇,揭示了封建意识如何凭借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贫困和政治生活中的不正常状况,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继续吞噬着年轻的生命,扭曲着正常的人性,压抑着美好的感情,小说中明显充溢着对自由"爱情"的呼唤。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重心并非"爱情"而是"婚姻自主"。

《人生》的主题:

是对这一类主题的深化,小说讲述了农村少女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她的美好、善良、痴情结合起来构成的"爱情"攻势在高加林的"事业"面前崩溃,最终只好含泪嫁给一个老实本份的丈夫。

作为补充,城市姑娘黄亚萍则在高加林事业受挫时立即放弃了与后者的"恋爱"关系。

尽管路遥从道德层面上对高加林进行了抨击,但在路遥眼中,"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