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420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8 大小:70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

《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1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

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污水处理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施工总体方案

一、施工总体方法

本工程拟采用重点工序、平行作业和流水施工。

工程总体分为:

土方工程、土建构筑物、管道安装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等。

二、施工总体程序

在总平面布局上,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主体,后装饰”的原则,先进土建基础和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然后进行道路整平、基层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设备安装及调试等施工。

整体施工中合理进行流水施工,施工各阶段劳动力安排相对均衡,各班组分工明确,搭接紧密,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做到成本的最优化。

各施工队按总体方案、目标、计划实施,以总工期为控制目标,安排出详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

在整个施工期间,各施工队服从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和领导,服从总体施工方案、目标和计划,组成一个以项目部为中心的整体力量,形成既独立又整体的组织网络机构,减少窝工现象,处理好各施工队的衔接工作,同时特别加强各工种和各专业施工队伍的协调工作,加强前方与后方的配合工作,加强机械调配、物资供应,确保整体工程按总体施工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以保证本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临时工程

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搭设以钢管扣接的构架为主体,以篙竹作护栏的外脚手架。

施工准备

1.材料

1.1钢管:

直径为48或51mm、壁厚为3~3. 5mm的热轧无缝或有缝钢管,用作主柱、大横杆、小横杆、斜撑等。

1.2连接构件:

回转扣、直角扣、对接扣、驳芯。

1.3底座:

用φ40钢管和4~5mm钢板制成,用于主柱的垫脚。

 底座的底板面积不应少于200c。

1.4脚手板:

竹、木或钢脚手板。

2.作业条件

2.1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脚手架搭设方案。

2.2搭架的位置已进行场地清理。

2.3对土质松软的地基已进行强化处理。

操作工艺

1.主柱

1.1主柱应选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钢管。

1.2主柱的纵向间距不应超过2m, 一般在八层建筑物内30m以下使用,八层以上的另出搭设方案。

双排架的内外排柱的间距为0.8~1.2m。

内排柱离墙20cm,当大于20cm时,平桥下必须加兜底安全网。

 如遇装饰线,也可以适当加长内柱的小横杆,相酿阵竹。

1.3立主柱时先搭临时支架将柱固定,柱脚套上底座。

当柱的荷载超过底座承载面积地基反力时,底座下应垫厚板或混凝土垫块。

1.4立好主柱后,用钢管或篙竹将同一平面内的柱脚连结牢固。

柱驳口应交错,不得全部在同一水平面。

1.5在双排架的外排主柱及单排架的主柱之间设副柱(俗称“针柱”),副柱一般采用篙竹,间距不大于1m,从第一度大横杆(打底梁)开始向上设置,用篾扎紧在大横杆上(注:

必须做好三条以上的大横杆才能立副柱)。

1.6主柱的接长,先在已装的立柱顶插入驳芯,再将后装的立柱套上、摆正,然后在接口处装上对接口,上紧螺栓。

2.大横杆

2.1大横杆应选用无弯曲变形的钢管。

用直角扣将大横杆与纵向排列的主柱连接,扣接要稳固、平直,与主柱互成90°。

2.2大横杆的垂直间距不大于2.1m,在脚手架外侧每两度大横杆之间绑扎两行篙竹作安全护栏。

高层在用棚板1.2m左右护脚及挂安全网。

2.3大横杆的接长做法与主柱相同。

3.小横杆

3.1小横杆应先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短钢管。

小横杆两端用直角扣分别与内、外排主柱连接,扣接要稳固,与主柱和大横杆互成90°。

3.2小横杆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m,垂直间距不大于2.1m( 一层平桥的高度)。

4.斜撑

4.1设置斜撑应选用挺直的钢管。

不得采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屈折、表面明显凹陷的钢管。

4.2斜撑应与脚手架的主柱和大、小横杆的交点连结,不得支撑在非受力点处。

斜撑与脚手架杆件的连接采用回转扣。

5.平桥

5.1平桥支承在小横杆上。

当铺设钢制脚手板时,在小横杆上纵向排列钢管对龙,并用直角扣扣紧。

对龙的间距(包括大横杆)不大于400mm。

对龙上铺脚手板,用铅水线与对龙扎紧。

5.2当铺设竹、木脚手板时,(小横杆要在纵向钢管对龙面上, 并用直角扣扣紧,在小横杆面上纵向排列绑扎篙竹对龙)。

6.斜桥

6.1斜桥的柱、对龙、横杆、踏步杆等构件采用钢管。

斜桥的面板可采用钢或竹、木脚手板。

6.2斜桥的斜度不大于“标五”(i=1:

2);纵向柱距不大于2m, 横向柱距视桥的宽度而定;直对龙间距不大于45cm,踏步间距不得大于30cm。

7.平台

平台的柱及底托(横杆)均采用钢管,间距一般为2m,柱与底托的交点用直角扣扣紧。

由底托所支承的对龙、阵竹及面板的做法。

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1脚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横杆要平正。

1.2各种连接扣件必须扣接牢固,防止杆件打滑。

1.3相邻两柱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在同一步距内。

1.4里、外、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集中在一组主柱间距之间驳接。

1.5搭设十字撑,应将一根斜杆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则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

斜杆两端的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杆与主柱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大于50cm。

1.6平桥、斜桥及平台的质量要求与本章第二节相同。

2.允许偏差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时的允许偏差见表1。

施工注意事项

1.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1脚手架高于7m,无法设风撑时,必须设连墙杆。

1.2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部分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脱。

1.3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应避免开口向上设置,防止雨水侵入。

1.4扣件的螺栓拧紧要适宜,一般扭力控制在40~50N•m左右。

1.5在大风雨或停工一段时间后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变形、下沉,钢构件锈蚀严重,连接扣松脱等,要及时加固维修后方可使用。

二、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设备的选择:

1.井点管:

用直径DN75的钢管,长8m,下端为1.5m长的滤管。

2.连接管:

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塑料薄膜或胶泥裹住接头以防漏气。

3.集水总管:

用直径75mm的塑料管分节连接,每隔1.5m设一个连接井点管的接头。

4.选用6台真空泵。

5.冲孔设备:

选用高压式离心泵。

井点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

1.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工程降水将基坑内地下水降低0.5米以下,采取二级降水。

施工时井点管位设在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内侧及二级台阶上;有排桩位置设置在排桩内侧,待一级降水完成后再向下插管;轻型井点管长6.00米,井点管间距1.2m~1.50m。

电梯井位置在以上二级降水的基础上采用轻型井点法进一步降水。

2.按确定的井点布置形状,放出基线用挖掘机开挖沟槽。

3.用冲孔设备冲井点管孔。

4.埋设井点管,回填粗砂滤层。

5.敷设集水总管。

6.连接抽水设备,进行试抽。

7.检查是否有死管。

8.用机械拔除井点管。

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

1.为确保场地内的大气降水不回灌到地表以下,在开始井点降水施工前,合理安排好场内地表水的排水沟槽。

2.冲孔时,冲孔孔径不得大于300mm,冲孔深度按施工方案比滤管低0.5m,且垂直水平管,井点管管距为1.5m,冲孔冲到底标高后,再将冲水管上提1.0m,再冲一遍后成孔(扩大井点滤层用)。

3.井点降水设备进场,在埋设井点管之前,必须逐根检查井点管及集水总管,发现损坏,立即更换,保证滤网完整无缺。

井点管埋设之前,用布头或麻丝塞住管口,以免埋设时杂物掉入管内。

4.井孔冲成后,应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砂滤层,以防孔壁塌土。

砂宜用粗砂。

5.每根井点管埋设后,应及时检验渗水性能。

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砂滤料时,管口应有泥浆水冒出,或向管内灌水时,能很快下渗方为合格。

6.布设集水总管之前,必须对集水总管进行清洗,并对其它部件进行检查清洗。

井点管与集水总管之间用橡胶软管连接,确保其密闭性。

7.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及时试抽,并全面检查管路接头质量、井点出水状况和抽水机械运转情况等,如发现漏气和死井,应立即处理。

每套机组所能带动的集水管总长度必须严格按机组功率及试抽后确定。

8.试抽合格后,井点孔口到地面下1.0m的深度范围内,用粘性土填塞严密,以防漏气。

9.开始抽水后一般不应停抽,时抽时止,滤网易堵塞,也易抽出土粒,并引起附近建筑物由于土粒流失而沉降开裂。

正常排水应是细水长流,出水澄清。

10.为确保水位降至设计标高,在设定位置设一个水位监测孔,派人24小时值班监测水位,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11.井点降水施工队应派员24小时值班,定时观测流量及水位降低情况并做好《轻型井点降水记录》,同时施工人员在井点施工时,亦应做好《井点施工记录》。

三、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技术要求

1.钢板桩

1.1材料要求钢板桩选用拉森Ⅳ型,截面抵抗矩W=2270cm3;进场钢板桩需进行外观检验及桩身缺陷矫正;施打前板桩咬口处宜涂抹黄油以保证施打的顺利和提高防水效果。

1.2打桩作业要求宜选择对周围影响较小的振动锤施打;为保证板桩的垂直度及咬口闭合,选用屏风式打入法;为保证转角处咬口的闭合可通过轴线或板桩块数来调整。

1.3拔桩作业要求宜选用振动锤进行拔桩;为防止拔桩后地面沉降及对其它构筑物的影响,应及时回填。

钢板桩支护施工

1.钢板桩支护施工流程

钢板桩的打设虽然在基坑开挖前已完成,但整个板桩支护结构需要等地下结构施工和回填完成后,在许可的条件下将板桩拔除才算完全结束。

因此,对于钢板桩的施工应考虑打设、挖土、地下结构施工、回填、板桩的拔除。

2.钢板桩吊运及堆放

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

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

钢板桩应堆放在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必要时对场地地基土进行压实处理。

在堆放时要注意:

2.1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

2.2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施工部位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

2.3钢板桩应分别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m,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m。

3.钢板桩的打设

施工机械采用40T履带吊车,配合振动锤及200KW专用(三相220V)发电机施工。

3.1打桩围檩支架(导向架)的设置。

为保证钢板桩沉桩的垂直度及施打板墙墙面的平整度,在钢板桩打入时应设置打桩围檩支架,围檩支架由围檩及围檩桩组成。

3.2钢板桩打设单桩打入法以一块或两块钢板为一组,从一角开始逐块插打,直至工程结束,这种打入方法施工简便,可不停顿地打,桩机行走路线短,速度快。

但单块打入易向一边倾斜,误差积累不易纠正,墙面平直度难控制。

3.2.1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轻轻加以锤击;

3.2.2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加以控制;

3.2.3为防止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可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

同时在围檩上预先算出每块板桩的位置,以便随时检查校正;

3.2.4开始打设的一、二块钢板桩的位置和方向应确保精度,以便起到样板导向作用,故每打入1m应测量一次,打至预定深度后应立即用钢筋或钢板与围檩支架焊接固定。

3.3钢板桩的转角和封闭合拢。

由于板桩墙的设计长度有时不是钢板桩标准宽度的整数倍,或板桩墙的轴线较复杂,或钢板桩打入时倾斜且锁口部有空隙,这些都会给板桩墙的最终封闭合拢带来困难,采用轴线修整法解决。

轴线修整法通过对板桩墙闭合轴线设计长度和位置的调整,实现封闭合拢,封闭合拢处最好选在短边的角部。

3.3.1沿长边方向打至离转角桩约沿有8块钢板桩时暂时停止,量出至转角桩的总长度和增加的长度;

3.3.2在短边方向也照上述办法进行;

3.3.3根据长、短两边水平方向增加的长度和转角桩尺寸,将短边方向的围檩与围檩桩分开,用千斤顶向外顶出,进行轴线外移,经核对无误后再将围檩和围檩桩重新焊接固定;

3.3.4在长边方向的围檩内插桩,继续打设,插打到转角桩后,再转过来接着沿短边方向插打两块钢板桩;

3.3.5根据修正后的轴线沿短边方向继续向前插打,最后一块封闭合拢的钢板桩,设在短边方向从端部算起的第三块板桩的位置处。

轴线修整法示意图

4.拔桩

4.1拔桩顺序

对于封闭式钢板桩墙,拔桩的开始点离开桩角5根以上,必要时还可间隔拔除。

4.1.1拢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阻力,然后边振边拢。

对较难拔出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打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

为及时回填拔桩后的土孔,在把板桩拔至此基础底板略高时(如500mm)暂停引拔,用振动锤振动几分钟,尽量让土孔填实一部分;

4.1.2起重机应随振动锤的起动而逐渐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减振器弹簧的压缩极限;

4.1.3供振动锤使用的电源应为振动锤本身电动机额定机功率的1.2~2.0倍;

4.1.4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工作不超过1.5h。

4.2桩孔处理钢板桩拔除后留下的土孔应及时回填处理,特别是周围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地下管线的场合,尤其应注意及时回填,否则往往会引起周围土体位移及沉降,并由此造成临近建筑物等的破坏。

5.基坑监测

5.1本基坑监测项目包括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变形、地下水位、桩内力、土体分层位移等。

5.2监测点的位置及数量

5.2.1在基坑顶部各转角处应设置沉降、倾斜及水平位移观测点;

5.2.2支护板桩的应力及应变观测点应设置在受力较大位置,数量及位置宜结合现场条件确定。

5.2.3地下水位的观测宜在基坑四周设四个观测井。

5.2.4基坑底部回弹及隆起观测视现场情况确定。

第三节测量放线

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施工的基础,更是保证按设计要求实施施工的重要手段。

本工程采用平面和高程控制,平面控制采用方格网控制;高程的控制点均设在各平面控制台上,组成高程控制网,保证在施工测量中每站观测都可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水准点,便于校核。

基线的复核复测工作,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依据。

各控制点均作用在现地面上,根据需要每个控制点均做成1.7m深混凝土基础,以保证位置牢固,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以防遭到损坏。

一、规范要求

施工测量除应满足有关规范、标准外,还要做到如下几点:

1.正式放线前,应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对和检验,由检测单位认证后使用。

2.业主交接桩应有文字、图示,并办理交接手续,由施测人员复核无误后,进行正式施测放线,并提前做好内业计算和准备工作。

3.水准点交接后立即进行复测,测出的结果应满足施工规范精度要求,对临时水准点要定期复核,尤其在冬雨季期间应特别注意,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的需要,必要时制定定期复核制度。

4.对所有钢卷尺、皮尺应定期进行修正,对主要控制桩要有防护措施,重要的桩要保留到工程结束。

5.测量内业一定要核对签定,并有详细记录,分清主次,并随时将资料备齐,为施工做好准备。

6.正式放线前做测量施测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7.测量轴线误差应符合三级标准,即不得大于1/14000。

8.厂内设置的水准点复测应符合±20

mm的闭合要求。

二、接桩、布置轴线及高程控制桩

进场后,立即进行由业主提供的本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土建及安装工程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的接桩任务,并布置场区内的平面坐标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并以适当的比例绘制成图。

场区的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线,对于重点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浇筑混凝土墩进行加固保护(混凝土墩深1m,长和宽各0.6m),并设立红色警示牌,提醒车辆及行人注意。

三、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施工测量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水准测量高程闭合差

平地

±20√L(mm)

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

±40√n(,,)

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

1/3000

直接丈量测距两次较差

1/5000

第四节地基基础与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一、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构筑物等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1.生化池、二沉池、滤池、深度处理泵房等基坑土方开挖均属大面积大型土方开挖项目,本基础土方开挖采用机械进行,部分人工配合。

每基坑开挖采用两台挖掘机进行,配备2台装载机及4辆自卸翻斗车进行土方的外运工作。

2.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的施工关系为:

土方分段分层开挖,挖好一个支护高度后,即可进行坑壁支护施工。

这样循环进行基坑的土方开挖与支护施工。

3.深坑开挖后要预留一条宽6M坡度不大于1:

6的车行坡道,供打桩机械材料运输车使用,保障施工进程畅通。

基槽土方的开挖方案

1.房建工程、管道等基槽土方大部分采用人工开挖,少量断面较小的基槽土方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边。

2.开槽深度H<1.5的沟槽采用自然放坡开挖,采用一次开挖成型。

3.开槽深度H>1.5米的沟槽采用分层开挖,每层开挖厚度控制在500M内。

二、深浅基坑(槽)的支护

深基坑的支护

1.本工程大多为湿土,比如生化池开挖深度>3米的深基基坑采用L100×63角钢钢板桩反扣密排布置,经计算坑壁采用钢板桩支护,钢板桩采用20号槽钢,钢板桩撑柱一般设水平支撑二道,纵向支撑间距1.5~2米,采用Φ219钢管支撑。

板桩插入基础深度不小于基槽开挖深度的2倍(最小不小于2.5米)

2.在基槽自然地坪位置的两侧设置通长的[16槽钢支撑围檩,设水平支撑一道,用[14槽钢作坑口横向水平支撑,横向水平支撑的间距为1000~2000mm。

钢板桩支护样附图。

3.钢板桩采用0.6吨打桩机施工,密排咬口,要求横平竖直、上口齐平,减少缝隙漏水漏泥

4.各种支撑要求横平竖直、上口齐平,减少缝隙漏水漏泥。

浅坑(槽)支护

1.开挖深度<3米的浅基坑采用[16槽钢支护,槽钢水平间距为500~1000mm,开挖深度范围内用50板密封,槽钢长度一般为2倍的开挖深度(基坑底)。

2.条形基础、管道、电缆沟槽(坑)横列板采用30木模板,竖列板采用50模板,横板间距为@300,竖列板间距为@600。

板撑柱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撑柱一般设水平支撑一道,支撑间距1.5~2米。

三、基坑(槽)降排水措施

深井坑的排水措施

1.因本工程地基中有地下水存在,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坑内有水渗透入,为确保土方开挖的干作业环境。

2.大部分泵房、池、井均在坑内打桩,必须做好提前降水的准备工作。

基坑深度大于5米,并有地下水,开挖过程可能有大量渗水涌入,和土软、深陷、机械挖土,机械无法行使开挖,深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人工挖空井)沿坑外20~30M间距均匀布设,深度比坑底低1M,各构筑物及建筑物须根据开挖深度、面积提出井点深度、个数、位置的施工方案,及时报监理、甲方批准,提前做好场地降水准备,以免影响挖土机械正常的施工作业。

也可对一些小型的深井采用提前施工供降水使用。

降水工作是必须提前,按实际情况科学、节约的原则设置。

浅基坑土方开挖的排水施工

1.对开挖较浅的的坑槽,可采取明沟排水的办法。

2.先在沟槽外侧挖排水沟,疏干地表积水,排水沟中一定间距设集水井,用水泵抽水排入施工区域外沉淀池内,在沟槽底侧挖一条30×30cm的排水沟,设集水井,用水泵把积水抽出沟槽,排入沉淀池内,排水沟做法见下图:

3.构筑物、建筑物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要在坑四周(或槽两边)挖条500×400的排水沟,并在转角处挖一条1000mm×1000mm×2000mm的集水井,井内各放置一台φ100潜水泵,连续不断地将集水井内集水排出坑外;经沉淀池排沉淀净化后再排至城市下水管网。

4.排水在施工期间需日夜连续进行,有专人值班。

四、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流程

1、基坑土方开挖施工顺序按“先深后浅,先下游后上游”的原则实施,各道施工工序均以流水作业法进行。

2、土方开挖应在天气晴朗和有关部门同意的条件下尽早施工。

3、土方开挖如遇淤泥较厚时,必须铺设钢板方可施工,施工道路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4、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流程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流程框图如下:

沟槽土方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五、基坑土方开挖

1、坑槽土方开挖的放坡系数根据土质及深度的不同为1:

0.33~1。

2、基坑土方采用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分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2000MM。

3、土方开挖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挖方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4、挖出的土方堆放在基坑外1M处;除留足基础回填土外,余土外运至甲方指定的地点堆放(土方运距以双方商定为准)。

5、土方开挖过程中要求工长值班,作好每道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及施工记录工作,严格控制好基坑的几何尺寸线。

6、管沟开挖应确保沟底土层不被扰动,当无地下水时,挖至设计标高以上5~10cm可停挖;遇地下水时,可挖至设计标高以上10~15cm,待到下管之前平整沟底。

7、沟底遇大颗粒石块,应将其开挖至沟底设计标高以下0.2m,再用粗砂或软土夯实至沟底设计标高。

8、挖土超挖在15cm以内且无地下水时,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密实度为95%;沟底遇地下水时,采用砂夹石回填。

9、开挖人员不应分布过密,以间隔5m为宜,在开挖过程中和敞沟期间应保持沟壁完整,防止坍塌,必要时应支撑保护。

10、槽底遇有不易清除的大块石,应将其凿至槽底以下不少于0.15m,再用砂土填补夯实。

11、开挖沟槽遇有管道、电缆或其它构筑物时,应严加保护,并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会同处理。

12、当沟槽开挖深度较大时应分层开挖,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并应在层间设置台阶,人工开挖沟槽时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m。

多层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13、基坑挖至基底标高后,应立即会同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有关人员对基坑的土质进行验收,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及时进行隐蔽签证

六、基础土方回填土

回填土的操作工艺

1.回填土施工的工艺流程如下框图:

2.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3.检验土质。

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4.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或按下表选用。

沟槽回填土料的要求

1.土方回填在结构外观及满水试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

回填土选择开挖出的土方选料进行,还土前检验土质(土类、含水量等),并满足GB50202-2002、GB50141-2008的要求。

基坑结构外侧大面积土方采用推土机分层摊铺,机械碾压;在机械回填、碾压不到的部位以及管道、公用设施及敏感结构0.5m范围内,配合人工摊铺,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300mm;每层成活后,进行密实度检测。

基坑(槽)回填土密实度达到下列标准

序号

回填部位

压实标准

1

回填结构物的下方

≥96%

2

回填结构物的上方和周围

≥90%

3

回填道路下面

≥95%

2.槽底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采用细粒土回填。

3.采用砂、石灰土或其它非素土回填时,其质量要求按施工设计规定执行;

4.回填的含水量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

回填施工

1.回填施工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