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330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4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docx

《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docx

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

目录

一、罗杰斯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2

非指导性教学2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2

主要作品3

二、埃里克森3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4

基本概述4

1、观察学习4

2、交互决定论5

3、自我调节理论5

4、自我效能理论5

德育价值5

社会评价6

理论的积极意义6

理论的局限与不足6

教育应用6

四、马斯洛7

强化理论简介7

提出7

最早的强化概念7

两种强化类型7

强化学习理论7

强化学习理论的内容7

强化物8

强化的程式8

强化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序教学法8

强化学习理论在学习中的应用-程序学习法9

强化管理理论的内容11

强化管理的方式11

强化管理的原则11

强化管理理论的应用12

强化理论的评价12

强化理论的贡献12

强化理论的谬误13

五.夸美纽斯13

教育思想13

六、奥苏贝尔14

接受学习14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1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15

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16

七、赫尔巴特16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6

八、杜威17

(一)教育本质论17

(二)教学论17

(三)儿童与教师论17

九、加德纳的多元智力18

一、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涵义18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依据18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意义19

十、布鲁纳20

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本质20

发现学习20

知识结构的重要性21

学习的准备性22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22

十一、布卢姆22

一、教育目标的分类23

二、为掌握而教的策略24

三、促进“为掌握而学”的策略24

四、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25

反思与启示25

十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评介25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26

二、范例教学的基本内容26

三、范例教学理论评价27

十三、赞可夫的发展新理论27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指导思想27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28

发展性教学的方法29

十四、桑代克29

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有如下几个基本点:

29

缺点和错误30

教学实践的影响30

迷笼实验30

联结主义心理学31

学习理论31

试误说31

学习律31

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31

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关系32

桑代克理论的评价32

一、罗杰斯

罗杰斯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能通过医师对患者的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而恢复心理健康。

他并把这一理论用于教育改革,强调教育中建立师生亲密关系和依靠学生自我指导能力的重要性。

把欧洲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引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处境虽然带有悲剧的性质,但能通过勇气的培养、焦虑的克服和自我的选择趋向光明的未来。

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一方的自我实现说和以及其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说,在马斯洛逝世以后罗洛梅和罗杰斯关于人性问题开始了公开辩论,罗洛梅不同意罗杰斯关于恶是环境造成的说法,他认为恶和善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潜能,不正视恶的问题对人本主义运动有很深的、有害的影响。

  此外,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向。

罗杰斯一派仍坚持以个体心理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开始研究超个人的心理学,探讨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广阔的世界相融合。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动。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后,这一运动有较大发展,1971年在荷兰举行过国际会议,影响扩及欧洲和亚洲。

  罗杰斯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他们既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

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W.狄尔泰和M.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非指导性教学

  罗杰斯认为,关注促进学习而不是教学功能的教师,在组织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方面,相当不同于传统的教师所采用的方式。

学习促进者不是把大最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

1.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音节学习,一类是意义学习。

他认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则是意义学习。

它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这不仅增长知识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儿童对当前材料的学习程度,取决于这一材料对学习者当时的个人意义以及学习者是否能意识到这种意义。

罗杰斯强调的是学习时学习者当时整个身心状态与学习材料的关系,整个人都参与并左右脑都共同发挥作用的学习才称为意义学习。

  罗杰斯把意义学习分为以下要素: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投人学习活动;

(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在其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产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

2.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

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具有发展的潜能,只要具备了合适的条件,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

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3.提供学习资源,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所谓学习资源是指有助于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资源,不仅包括书籍、杂志、实验设备等物质资源,而且包括人力资源——即可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感兴趣的人,主要指教师。

罗杰斯认为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可以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给学生以帮助,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特定的技能和能力。

在他看来,如果我们不是把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而是放在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那就能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

罗杰斯认为还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情景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的前提。

他认为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当学生的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基本态度)遭到怀疑时,他往往会采取一种防御态势,但如果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环境里,在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的环境里,学习者会感到安全,他就能以一种辨别的方式觉察书本上的文字,识别类似单词的不同要素,体验各部分的意义,并试图把它们组合起来,学习自然就会取得进展。

4.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倡从做中学,鼓励学生自由探索。

罗杰斯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他们个人的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

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给意义学习构成了障碍。

对任何教师来说,明智的做法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干的问题,让他们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真正问题的情境。

儿童天生就有渴望发现、认识、解决问题的本能动机。

罗杰斯提出要构建一种让每个学生都面临非常真实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动机,让他们意识到真实的挑战。

他极力提倡学生学习方法是从做中学,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际问题、社会问题、伦理和哲学问题、个人问题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5.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罗杰斯始终强调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过程应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他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内部需要、动机、兴趣、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

并认为学生有自己制定学习方案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也有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评价的权力。

当学生能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与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时,独立性、创造性、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

6.强调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习方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

他反对把学习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方法、促进其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

他提出的促进学习者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分组学习”、“交朋友小组”和“探究训练”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上进心、合作能力,改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探究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还可获得探究的方法,发展其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究精神[2]。

主要作品

他的主要著作有:

《咨询和心理治疗:

新近的概念和实践》、《当事人中心治疗:

实践、运用和理论》、《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自由学习》、《个人形成论:

我的心理治疗观》、《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罗杰斯著作精粹》。

二、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婴儿出生以后就有种种生物性需求,要吃、要抱、要睡、要有人逗他等,一旦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对周围的人及世界的信任感。

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以后各阶段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期形成同一性的基础。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

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

"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

⑵儿童早期(1.5~3岁):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

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

"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⑶学前期(3~6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

"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

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

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

埃里克森说:

"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埃里克森说:

"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

⑸青春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

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

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

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

"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

⑹成人早期(18~25岁):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

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

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⑺成年中期(25~50岁):

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

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

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⑻成年晚期(50岁以上):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

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

"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

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概述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

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基本观点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

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

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

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

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

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

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

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

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

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2、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

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

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即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

f(P*E)。

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

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3、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

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4、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

“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

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

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

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

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德育价值

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

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

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2、重视榜样的作用。

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

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

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