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154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5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docx

《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docx

电力变压器监造标准规范试行

附件1

电力变压器监造规范

(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部

2017年1月

目次

前言

本标准对220kV~750kV电力变压器监造工作的范围、程序、技术要求和深度作了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本标准年月发布。

 

电力变压器监造规范

1范围

本标准用于指导220kV~750kV电力变压器的监造工作。

本标准对监造工作的范围、依据、相关方的职责和权限、监造工作实施、信息管理及相应制度作了规定,提出确保监造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

监造单位应提供符合本标准和更高标准的优质服务。

对于某些工程更特殊的要求,可根据具体的规范在此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

监造单位在合同环境下对设备在制造厂内的监造(含外协件和外购设备),不代替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项目部门的质量监督或质量验收。

110(66)kV电力变压器的监造工作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094.1-2013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

总则

GB1094.2-2013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

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GB1094.3-200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

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2536-2011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1208-2006电流互感器

GB10230.1-2007分接开关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0230.2-2007分接开关第2部分应用导则

GB11604-2015高压电气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

GB/T1094.4-2005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T1094.10-2003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

声级测定

GB/T6451-2015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4109-2008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GB/T7252-200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T19001idt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6429-2010设备工程监理规范

DL/T5434-2009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DL/T586-2008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

DL/T911-2004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

JB/T501-2006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

JB/T10088-20046kV~500kV电力变压器声级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设备质量监督的有关标准、制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监造ManufacturingSupervision

专业人员(非制造厂人员)对设备生产制造质量关键点与进度进行监督见证。

3.2

监造委托人Client

委托设备监造服务的组织(一般指设备采购部门或项目管理部门)。

3.3

监造单位SupervisionEntity

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取得设备监理资质,按照同监造委托人签订的设备监造服务合同,在现场从事设备监造服务的组织。

3.4

监造组SupervisionGroup

监造单位针对具体监造对象,派驻现场对设备生产制造质量关键点与进度进行监督见证的工作组。

3.5

总监造工程师GeneralSupervisor

由监造单位委派,代表监造单位全面履行监造服务合同、主持监造组工作的监造工程师,简称总监。

3.6

监造工程师SupervisingEngineer

受总监造工程师领导,从事具体监造服务工作,且具有相应监造文件签署资格的专业人员。

3.7

监造实施细则RulesforSupervisionImplementation

依据设备订货合同、监造服务合同和本标准,制定的详细作业方案。

3.8

一般质量问题GeneralQualityProblem

在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凡出现不符合设备订货合同规定和已经确认的技术标准/文件要求的情况,均视为质量问题,其中通过简单修复可及时纠正的属于一般质量问题。

3.9

重大质量问题SignificantQualityProblem

重大质量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

a)制造厂擅自改变供应商或规格型号或采用劣质的主要原材料、组部件、外协件;

b)在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制造厂的管理或生产环境失控,明显劣化的;

c)设备出厂试验不合格的;

d)需要较长时间(甚至影响交货进度)才能修复的。

3.10

文件见证点(R点)RecordPoint

由监造工程师对设备工程的有关文件、记录和报告等进行见证而预先设定的监造控制点。

3.11

现场见证点(W点)WitnessPoint

由监造工程师对设备生产的过程、工序、节点或结果进行现场见证(或巡查)而预先设定的监造控制点。

3.12

停工待检点(H点)HoldPoint

监造工程师见证并签认后才可转入下一个过程、工序或节点而预先设定的监造控制点。

4一般规定

4.1监造委托人应在设备订货合同和监造服务合同里明确监造委托人、监造单位及制造厂职责和权限。

4.2监造人员在监造过程中应遵守监造委托人和制造厂有关保密的规定或约定。

4.3监造见证方式主要包括:

文件见证、现场见证、停工待检。

4.4监造工作不代替制造厂对设备的自行检验,也不代替监造委托人对合同设备的最终验收。

设备的质量由制造厂全面负责。

4.5监造工作的起点为监造服务合同约定的开始之日。

终点为设备存栈满30日或设备发运日,二者以先到日期为准。

5监造单位和监造人员

5.1实施750kV设备的监造单位,应具有国家甲级设备监理资质,并有3年以上同类设备监造业绩。

5.2实施500kV及以下设备的监造单位,应具有国家乙级及以上设备监理资质,并有3年以上同类设备监造业绩。

5.3750kV设备的总监造工程师,应具有高级职称及8年以上(含8年)设备专业工作经历。

5.4500kV及以下设备的总监造工程师,应具有高级职称及5年以上(含5年)设备专业工作经历。

5.5监造工程师应具有中级职称(工程师、技师或等同)及3年以上(含3年)设备专业工作经历。

6委托人、监造单位及制造厂职责和权限

6.1监造委托人职责和权限

a)应授权代表,具体负责协调项目部门、监造单位、制造厂之间的事宜。

b)向监造单位提供所需的订货合同、图纸等文件资料(含合同变更、设计变更等补充、修改文件)。

提供的时间、方式、数量、回收要求、保密要求等在监造服务合同中约定。

c)应及时答复监造单位送达的见证通知、质量问题处理意见等请示函件。

d)应通知监造单位参加设计联络会或将会议纪要转发监造单位,并及时对监造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e)有权参加设备的质量见证,检查、监督监造单位的监造工作。

f)监造单位未按合同履行监造职责或给监造委托人造成损失的,监造委托人有权要求监造单位更换相关人员(包括总监造工程师)并追究监造单位相应的监造责任。

6.2监造单位(监造组)职责和权限

a)监造单位组建的监造组需报监造委托人确认。

总监造工程师的更换需经监造委托人同意。

b)向监造委托人或制造厂收集监造设备的订货合同、图纸等文件资料(含合同变更、设计变更等补充、修改文件)。

根据要求,参加设计联络会、设备技术交底和设备质量分析会,参加由监造委托人组织的关键点见证和设备出厂前验收会议。

c)按照设备订货合同、监造服务合同及本标准编制监造实施细则。

d)在设备生产制造的每道工序前,向制造厂收集相关支撑文件(包括主要原材料、组部件(包括外协加工件、委托加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检验报告以及进厂检验报告),并留存备档。

e)审查制造厂设备制造的有关计划、标准、主要工艺及装备等,检查外购的原材料、组部件的质量,监督、跟踪设备制造质量和进度等,对设备完工资料进行审核。

f)对设备制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制造厂指出或制止;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征得监造委托人同意,签发停工令,如在紧急情况下未能事先请示,应在24小时内向监造委托人做出书面报告。

g)及时向监造委托人报送监造情况,协助开展履约协调,提交设备监造总结。

h)根据监造委托人授权,对监造设备的采购合同款支付申请进行审核和签证。

6.3制造厂职责和权限

a)认真履行设备订货合同中有关设备监造条款的要求,积极配合设备监造工作。

b)按约定提供监造设备的生产进度计划。

c)在每道工序前,向监造单位提交相关支撑文件,包括主要原材料、组部件(包括外协加工件、委托加工材料)的供应商清单、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检验报告以及进厂检验报告。

d)向监造组提供所需查阅的图纸、资料、试验方案和试验检验等记录,其中试验方案应至少在设备试验开始前7天提供。

e)及时解决监造组提出的问题,对于提出的书面意见,以书面形式回复。

f)及时通知监造组参加见证:

W点不少于3天,H点不少于5天。

如制造厂未按规定提前通知监造组,致使监造组不能如期参加现场见证,监造组有权要求重新见证。

g)如监造组未能在规定时间参加见证:

对W点,可转为R点见证,制造厂可进行下道工序;对H点,无监造组书面意见,制造厂不得自行转入下道工序。

7监造工作实施

7.1前期工作

a)监造委托人选择监造单位,签订监造服务合同,及时书面通知制造厂。

b)监造单位组建监造组,确保人员数量、质量满足监造工作要求。

c)监造委托人组织项目管理部门、设备监造单位、制造厂,召开必要的设计联络会等技术交流,对监造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含设计变更)。

d)监造组编写《监造实施细则》,报监造委托人批准,制造厂备案。

7.2监造实施

7.2.1对设备制造质量的监督见证

监造组依据《监造实施细则》开展设备生产制造过程的监造工作。

监造内容主要包括:

a)审查制造厂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给出相应评价。

如提出意见的,应要求制造厂澄清或纠正;

b)根据需要,参与设备设计审查的见证;

c)检查主要原材料、组部件(包括外协加工件、委托加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检验报告以及进厂检验报告,并与实物相核对;

d)审查拟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鉴定资料、试验报告等文件;

e)检查主要生产工序的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规程、检测手段、测量试验设备和有关人员的上岗资格、设备制造和装配场所的环境;

f)监督见证主要原材料、组部件进厂检验;

g)监督见证设备及关键组部件的制造工序、工艺和制造质量;

h)监督见证设备生产制造过程的检验或测试;

i)审查制造厂的设备出厂试验方案,将试验时间提前(至少5个工作日)通知监造委托人,监督见证设备出厂试验过程;

j)检查设备包装质量(资料清单)、存放管理和装车发运准备情况。

7.2.2监造实施中质量问题的处理

a)当发现一般质量问题时,监造组要及时查明情况,向制造厂发出工作联系单。

要求制造厂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案,监造组审核后监督制造厂实施,直至符合要求。

b)当发现重大质量问题时,监造组应向制造厂发出工作联系单并以即时报方式在24小时内报送监造委托人;按照监造委托人反馈的意见决定是否停工处理;要求制造厂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监造组审核方案并报监造委托人确认,依据确认后的方案监督、跟踪处理结果直至符合要求。

7.2.3对设备制造进度的监督

根据设备订货合同中设备交货期的要求,监造组应及时审核制造厂的生产计划,掌握设备排产、加工、装配和试验的实际进展情况,督促制造厂按合同要求如期履约。

当出现进度偏差或预见可能出现延误时,及时报送监造委托人,并根据监造委托人的要求及时督促制造厂完成进度纠偏,形成闭环。

7.2.4具体监造项目、方式、表格、有关要求等见附录。

8监造信息

8.1监造信息内容包括:

设备在制造过程中有关质量、进度、设备订货合同执行情况,以及制造厂生产、经营动态的重大变化等。

8.2信息渠道有:

监造信息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等。

8.3信息载体有:

即时报、周报、月报、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

8.4信息报送应做到渠道畅通、传递及时、内容准确。

9监造总结

监造工作完成后,监造单位应及时汇总、整理监造工作的有关资料、记录等文件,在30日内完成监造工作总结并提交监造委托人。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电力变压器监造项目及方式

表A.1 原材料组部件

序号

监造项目

见证内容

见证方式

1

硅钢片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R

进厂验收报告

R

型号和规格

W

存放环境

W

单位铁损

R

2

电磁线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R

进厂验收报告

R

型号和规格

W

电阻率

R

屈服极限

R

延伸率

R

固化试验(仅限于自粘导线)

W

换位节距测量(仅限于换位导线)

W

3

绝缘油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R

进厂验收报告

R

产地和牌号

W

4

无磁钢板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R

进厂验收报告

R

型号和规格

W

存放环境

W

5

绝缘纸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R

进厂验收报告

R

产地和牌号

W

6

绝缘纸板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R

进厂验收报告

R

产地和牌号

W

7

绝缘成型件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R

进厂验收报告(含X光检测)

R

角环转角R检查

R

产地和牌号

W

8

绝缘出线装置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R

进厂验收报告

R

产地和牌号

W

9

套管

型号和规格、结构尺寸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型式及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10

分接开关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11

冷却器与散热器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清洗与检漏

W

12

阀门

型号或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R

进厂检验报告

R

13

油泵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14

压力释放器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15

压力速动继电器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16

油流继电器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17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含TPY级型式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18

气体继电器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19

测温仪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20

储油柜(含胶囊)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21

密封件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22

管道、法兰盘、螺栓

型号和规格

W

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R

出厂试验报告

R

进厂检验报告

R

表A.2 油箱制作

序号

见证项目

见证内容

见证方式

见证方法

见证要点

1

用料

(钢材)

1.1

箱体所用钢材的生产厂家

牌号、厚度

R、W

查验原厂质量保证书;

查看制造厂的入厂检验记录;

查看实物;

记录规格、牌号。

要求:

规格、厚度和设计相符,表观质量合格。

材料的牌号、规格,要求与设计图纸、入厂检验记录、见证文件和实物同一。

1.2

箱体特殊部位所用特殊材料

R、W

2

焊接

2.1

焊接方法

焊接质量

W

对照焊接工艺文件;

观察实际焊接操作。

要求:

①焊缝饱满,无缝无孔,无焊瘤、无夹渣;

②承重部位的焊缝高度符合图纸要求。

提示:

不同焊缝和不同的焊接部位可能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方法。

2.2

不同材质材料间的焊接

W

提示:

不同材质材料间的焊接,难度和技术要求都较高。

2.3

所用焊条和焊丝

W

对照工艺文件;

记录焊条焊丝牌号。

2.4

上岗人员资质

R

查验员工上岗证书或考核记录。

要求:

非合格人员不能上岗。

3

外观处理

3.1

油箱整体喷砂除锈质量

W

查看油箱整体喷丸设备状况;

查看喷砂后油箱内外表面的实际质量状况。

要求:

①喷砂处理前,彻底磨平和清理油箱各部位(特别是内部)尖角、毛刺、焊瘤和飞溅物;

②喷砂除锈彻底,不留死角;

③喷砂处理后油箱内、外表面应沙麻均匀,呈现出金属本色光泽,不得有油污、氧化皮等。

3.2

各管路的除锈质量

W

对照工艺文件;

观察防锈操作实况。

要求:

①除锈前要彻底清理焊瘤,毛刺和尖角;

②除锈钝化后要及时喷淋防锈漆。

3.3

油漆质量

W

对照技术协议;

对照喷漆工艺文件;

查看喷漆用料和色泽。

要求:

①确认喷漆次数和厚度;

②油漆喷涂的顺序是否符合要求,明确喷涂不同功能油漆的层数、顺序。

提示:

油箱外表面喷漆的颜色,项目单位往往有明确要求。

4

油箱整体质量特征要求

4.1

油箱整体尺寸

(长、宽、高)

W

对照设计图纸;

查看质检员的检验记录;

必要时,要求复核。

要求:

施工人员应认真核对图纸,注意定位和配合的尺寸,严格控制公差,要特别注意核对油箱内腔宽度尺寸。

提示:

记录上下节油箱箱沿之间或油箱和上盖之间自由状态下的最大间隙。

4.2

下节油箱器身定位钉位置

W

要求:

应认真检查钉间距和到箱壁的尺寸,两对角线尺寸之差≤5mm。

4.3

油箱本体上各类出口法兰、位置,方向

W

对照设计图纸检查

要求:

对于有改动和修正部位的补焊要充分、饱满并磨平(不留痕迹)。

4.4

油箱密封面

W

对照工艺文件要求;

查看油箱密封面质量;

核对质检员检验记录。

要求:

注意密封面平整度及凸凹点的工艺标准,特别是非机械加工密封平面,不得有锤痕。

4.5

油箱内部清洁度

W

现场查看、观察。

要求:

①彻底磨平油箱内壁可能的尖角毛刺、焊瘤和飞溅物,确保内壁光洁;

②彻底清除各死角可能存在的焊渣等金属和非金属异物,特别是喷丸处理过程中可能存留的钢砂。

4.6

整体配装质量检查

W

对照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

现场观察配装实况;

记录配装中较大误差的修正。

要求:

①各套管升高座(特别是高压升高座)出口位置和偏斜角度准确;

②散热器出口上下偏斜不得超标;

③各种油气管道尺寸和曲向正确,安装时不应有较大的扭力,排列固定规整;

④各法兰密封面平整,离缝均匀;

⑤集气管路的坡度符合图纸和工艺要求;

⑥油箱的全部冷作附件应进行预组装

5

油箱试验

5.1

油箱整体密封气压试漏

W

对照订货技术协议和工艺文件;

观察试验过程;

记录试验压力、持续时间。

要求:

检漏气压通常为0.05MPa。

跟踪泄漏处理,直至复试合格。

提示:

密封试漏属例行试验,750kV及以上设备应进行泄漏率测试。

5.2

油箱机械强度试验

H

对照订货技术协议和工艺文件;

观察正压、真空残压试验过程;

记录试验压力、变形量实测值;

查看质检员试验记录。

要求:

①确认变形量测试点分布的合理性(参见JB/T501-2006);

②若发现变形量超标或出现异常,应追踪后续处理过程,直至合格。

提示:

油箱机械强度试验属型式试验。

6

油箱屏蔽

6.1

屏蔽质量

W

对照设计图纸;

现场查看、观察。

要求:

磁屏蔽注意安装规整,绝缘良好;电屏蔽注意焊接质量。

7

夹件

7.1

铁心夹件质量

W

对照设计图纸;

查看实物及其质量检验卡。

要求:

①所有棱边不应有尖角毛刺;

②喷砂除锈应彻底,喷漆须均匀光亮;

③注意夹件材质和尺寸应符合图纸标示;

④注意焊缝高度有要求的承重件焊接;

⑤注意不同型号钢材的焊接质量。

表A.3 铁心制作

序号

见证项目

见证内容

见证方式

见证方法

见证要点

1

原材料:

硅钢片

1.1

材料的型号、生产厂家、性能指标

R、W

查验原厂出厂文件(质保单、检验报告等);

查看实物。

要求:

型号和原厂家应与技术协议书相符;若实物、文件不同一,则按本表1.3处置;其他异常则按本表1.4—1.6进行。

提示:

必要时,抽检单耗、平整度等性能指标。

1.2

进厂材料是纵剪后的定宽料

R

查验原厂出厂文件、加工厂的标示文件和制造厂的验收文件;

核对硅钢片型号、单位损耗值。

1.3

实物或文件与技术协议要求一致性

R

查验出厂文件、检验报告等.

提示:

不同一时,应及时汇报监造委托人,并对问题的联系、处置和决定应用书面文件(监造工程师可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

1.4

包装标示

 

R

记录实况

 

要求:

若包装标示不清,或无法辩识型号、批号无法和原出厂质保单核对,应要求制造厂进行硅钢片性能检测,索取实测报告。

不同牌号的硅钢片原则上(有设计依据的除外)不能混用。

1.5

包装是否存在混杂情况

2

硅钢片

剪裁

2.1

所用硅钢片的见证确认

W

查验开包硅钢片的内部标示。

要求:

确认所用硅钢片为上述见证后的硅钢片。

2.2

纵剪设备

W

观察设备实际运行情况。

2.3

纵剪质量

W

对照工艺及检验要求;

观察质检员的检测;

查看检测记录。

要求:

①片宽一般为负公差(-0.1~-0.3);

②毛刺≤0.02mm;

③条料边沿波浪度≤1.5%(波高/波长)。

2.4

横剪设备

W

观察设备实际运行情况。

2.5

横剪质量

W

对照工艺及检验要求;

观察剪成的铁心片长度和角度误差的检测。

要求:

毛刺≤0.02mm。

确认检测方法有效,准确。

3

铁心叠片

3.1

叠片方式

W

对照设计和工艺要求;

观察、记录。

提示:

作以下记录:

叠不叠上铁轭、每叠片数、几级接缝。

3.2

铁心紧固方式及紧固材料

W

对照设计和工艺要求;

观察、记录。

提示:

记录紧固方法和材料;若使用环氧无纬玻璃丝带,应在使用有效期内。

3.3

夹件和铁心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