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133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docx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docx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

小组成员:

李宁贾秀飞王雨婷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1.资金投入状况

2.建设资金短缺的成因分析

3.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政策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状况

我国现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渠道主要是财政、信贷和农村集体。

然后,由于种种原因,以上几种渠道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投入乏力,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

1.国家财政资金

据统计,1978~2004年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平均只有13.8%。

既便2004年占16.4%,按人均投入量,是同年国家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的1/7。

由此可见,以前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财政资源配置向和城市倾斜,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额偏低,这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极不相称。

2.信贷资金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发展的服务供给主体,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收益率低等特点,因此,农村信用社存在"慎贷"现象。

此外,农村信用社改革未到位、资本充足率低、仅吸收一部分农村资金、可贷资金有限,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不足。

据统计,1997~2004年间,农业贷款最高额仅占国家信贷总量的2.6%。

3.集体投资

税费改革前,自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乡镇预算外收入;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镇预算外收入,削弱了乡镇提供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

目前,一些乡村推行"一事一议"制度筹资,在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前提下,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

当然,由于农民收入的差异性,使不同农民对基础设施需求和其所具有的投资能力之间存在差异性。

况且"一事一议"制度既不是一项制度也不是一项农民自愿制度安排,实际操作难度大,协调成本高。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成因

1.农村基础设施产权不明晰

目前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如农电资产等存在管理权限不清,产权归属不明的状况。

在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模糊的情况下,承贷主体缺位,金融机构根本无法给予建设资金支持,造成贷款投入难。

2.财政投入乏力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我国大部分县乡财政目前还属于"吃饭财政",债务负担沉重,无力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制约了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3.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上世纪末,各国有商业银行从管理和效率角度出发,逐步收缩农村阵地,农村信用社便成了乡村地区惟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所限,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

而每年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外流达三千亿元以上。

4.农村投资环境不优

农村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金融和民间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但当前我国农村投资环境不容乐观,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政府信用缺失,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农村贷款户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金融机构对继续加大支持存在着畏惧心理。

(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政策建议

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应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收益"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采用不同方式明确其产权关系、利益关系和责任主体。

对于一些单个农户受益的项目,可实行项目建设所形成的资产归农户个人所有;对一些受益人口相对分散,产权难以分割的工程,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或组建使用者协会等方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也可以将部分所有权移交给受益农户;对于一些具有一定收益、适合经营的基础设施,可通过公开拍卖,转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方式,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和管护,主管部门对其监督。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财政是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

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总量。

(1)财政资源配置适度向农村倾斜;

(2)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20%投向农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把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政府应建立财政贴息和投资补偿制度,把部分财政拨款和财政信贷转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贴息资金或投资补偿资金。

3.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农村体系

重新打造多种金融形式并存,形成分工合作、良性竞争的多层次、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1)重新定位农业银行职能,调整经营重点,扩大业务空间,政策性金融服务向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倾斜。

(2)农业银行经改革后定位国有农村商业银行。

(3)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服务和效益良好的金融。

(4)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地区之后,国家应放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允许民间金融、外资金融进入补位,建立数量适宜的农村中小银行。

4.全面放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大力引入民间投资

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是民间投资涉足最少的领域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民间资本进入障碍。

因此,当前应全面放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领域,取消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进一步放宽对民间资本的限制,降低准入门槛,大力引入民间投资,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垄断特性,涉及到广大农民的直接利益,政府必须强化价格监管和服务质量监管,平衡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5.建立农村投资激励约束机制

国家应尽早出台《农业投资法》,约束各级政府、投资者和农民消费者的行为,从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规定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在县以下吸收的农村存款转存给农村信用社,或全额上存中央银行,再由中央银行向农村信用社发放再贷款。

(2)规定银行、保险、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村资金以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投资。

(3)正确处理民间资金投人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按资本要素进行补偿、分配等同题,保证投资收益的合法化。

(4)建立补偿机制,对金融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给予补贴和政策扶持,实行优惠利率,减免或部分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

二.城市基础设施融资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更强,城市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急需扩大其建设规模。

但当前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已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下面以上海市为例,首先考察了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和问题,然后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思路。

(一)城市基础设施现状

1、交通设施

道路交通

当前,大城市道路的结构性、功能性矛盾突出;次干道数量不足,比例失调;主要交叉口拥挤严重,路网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利用,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大都市的交通需求。

如上海中心区道路网络密度为6.7公里/平方公里,已经超过国家标准推荐值的上限,外围区道路网密度约为3.3公里/平方公里,大约仅为中心区的二分之一,又低于国家标准的下限。

另外,私家车小汽车数量持续增长,连续两年增长6.5万辆,其中90%是私人小汽车。

而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大容量公交客运体系尚未形成,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的客运量增长相对较为缓慢,于是导致个体非机动车的快速膨胀,行人与车辆争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现象普遍存在。

水路交通

我国最大的港口上海港港区总面积3619.6平方公里,2005年上海港累计完成集装箱1808.4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24.3%,货物吞吐量超越新加坡港约21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

上海港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由于港口码头太少,码头通过能力不适应集装箱发展的需要,船舶滞港、货物压港等现象仍然存在,港口设施的滞后制约了其本应发挥的作用。

同时,新建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未来的配套交通状况不容乐观,2010年将拥有25个泊位,预计每天将超过30000个集装箱需要转运。

目前上海内河航道多为四、五级,通航能力很差,为了初步建成以三级为主、四级为辅的高等级内河网,构建连接长三角、与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相称的内河系统,预计投资需超过90亿元。

政府财政投入有限,水路交通建设对投资资金的需求与现实投资水平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

2、电力供应

近年来大城市电力需求持续增长,许多城市出现"电荒",供应严重短缺,用电高峰需要拉闸限电以暂时缓解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电力供应的供需矛盾,扩大城市电力供应已非常紧迫。

如上海地区未来的能源结构中,60%~70%靠本地区的发电站供应,而剩下的30%~40%则需要从外地通过电网输送过来。

到2010年,上海地区每年将增加用电负荷150万千瓦,因此上海电力公司将每年投资约170亿用于输配电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和力度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最高峰的6倍。

每年这么多资金仅靠政府直接投资或银行贷款是不可能解决的,电力公司必须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来筹集建设资金。

3、水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全国66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14个。

从地理位置上看,上海市内和周边地区都不缺水。

但缺水和缺水资源是两个概念,现在上海缺乏的正是可供利用的水资源。

上海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现在仅为145立方米,大大低于全国人均2350立方米(世界人均8840立方米)的水平。

上海市现有黄浦江上游及陈行水库两大水源地,原水供水量786万立方米/天,而目前全市需求用水量为1069万立方米/天,原水水量配套滞后量达26%。

到2020年,上海城市用水需求量将达到1400万立方米/天。

大城市为了提高原水水质,改造现有水厂、管网和二次供水系统,要新建和改建污水处理厂及雨水排水系统,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等。

完成供排水任务,上海预计需投入资金455亿元,这笔巨资筹集受阻,上海的整个水务系统将无法有效运转。

但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上海水务部门必须扩大融资渠道来筹集建设资金。

4、城市绿化建设

近年来,大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和国际上绿化建设较好的城市差距还很大。

上海的人均绿化面积十几年前只有一张报纸那么大,如今达到11平方米。

如果按照作为一个国际都市所要求的人均公共绿地15平方米的要求,上海的城市绿化建设还有很大差距。

上海造绿代价巨大,政府不但要补贴被占用土地的居民,还要筹资新建和完善城市绿地,资金不足,阻碍了绿化建设和城市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1、建设资金不能满足需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建设资金的缺乏。

1992年到2002年十年间,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筹集的建设资金达1240多亿元,上海市凭着每年以10%左右的GDP增长率,财政收入相对于其他城市要高出许多,对城市建设的投资相对其他城市较多。

2005年,上海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9%,地方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基本建设支出36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占财政支出的22.2%,上海财政支出和基本建设投资比财政收入增长得快。

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800万,预计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额将需7600多亿元。

这一巨资单靠政府和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筹集是不能解决的。

近几年上海尝试了多种融资方式,但由于体制、法律等原因,筹集的资金仍不能填补如此庞大的缺口,致使有些基础设施建设或改善不能成行,给某些产业,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带来了严重的瓶颈制约,这种结构性不平衡,也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2、投资主体单一,建设资金效率较低

公共基础设施产品对于空间、地域和时间具有不可挪用性,其投资成本具有沉没性,一旦投资建成后,基本没有残值,必须按照既定用途使用下去,否则,巨额投资将无法收回;另外,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时空性特点,规划和建设应具有超前意识。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与规划是政府决策的,政府既是投资者又是管理者,既要考虑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其社会效应,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

一旦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决策有误,浪费了建设资金,造成建设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困难。

3、管理不科学,资源整合度较差,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

市区道路交通过分拥挤,郊区以及与周围城市的连接度和整合度不够。

城市能源整合度较差,电力的充分供应依赖其他地区的电力资源供给,输电设备的建设显得需要庞大的资金和国际先进技术。

城市水务行业虽引入竞争机制,对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迈向市场打下了基础,但单一国有资本结构的城市各供、排水企业整合不够,管理落后,无法和国外水务巨头相抗衡。

4、城建融资运作模式未多样化

城市投融资改革经历了举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土地批租挖掘资源性资金、盈利性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实行社会融资。

通过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但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政府承担,城建资金短缺严重。

对投资规模大、建设成本高的高风险投资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投资主体是各级政府,融资方式主要采取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三种形式,由于项目本身的金融风险,筹资难度大,政府出面贷款常使政府背负沉重的负担,加大了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

而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很窄,社会闲散资金充足但此时未能被充分利用。

仅靠政府财力,发达国家也无力同时保持高社会福利和高水准基础设施。

为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使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对策

1、用活土地资源,回收溢出效益

据公共物品理论,环境保护、绿化建设等"纯公共产品或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私人经济效益一般为零。

所以理性的私人投资者不会进入该行业,只能政府直接用财政收入投资建设,同时带动沿线周边土地产生级差效应。

没有充分考虑到土地的价值,政府无法回收溢出效益,溢出价值却被一批房地产开发商无偿享用,其利润率上升了,但政府却要为"纯公共产品或服务"建设负担重荷。

因此,政府应把区域内的土地资源、相关的有收益的产业与部分纯公益性建设项目有机整合,开发商承担相应责任,使土地级差效应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溢出效应对政府的投入有所回报。

同时,政府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建成后将会对周边地区带来的升值空间,通过对周边地区的土地使用权拍卖回收土地溢出效益。

利用纯公共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来弥补财政投资庞大的前期成本。

2、盘活存量资产

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年增大,而这些设施作为城市资产未在价值形态上充分体现,特别是城市道路、立交桥、天桥、地下构筑物、绿地等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

为使其更加货币化、资产化,可通过市场盘活城市的这部分存量资产,获取最大的收益,给城市建设和管理注入新的资金。

在开发附属价值的理念下,进行商业性经营,设置广告经营权、道路桥梁冠名权等,形成新的城市国有资产,实现城市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美化市容,展现城市的良好姿态。

3、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基建融资渠道

政府通过贷款建设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增长,用财政多收的税就可保证偿还贷款所需的利息,国外已经意识到这种盈利模式,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愿意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内的银行却表现得不那么积极,因人们普遍错误地认为很多基础设施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2007年1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6.2万亿元。

存款不能盘活,钱就不会成为资本,对资源是一种浪费,政府应积极有效的利用城市居民存款等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基金和基金会。

泰国政府的担保基金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私人经营者和市政提供担保,帮助直接融资,创造较便捷的长期融资渠道,随着市政的贷款增加和担保基金的努力,很快为市政建立了良好的信用等级。

城市建设基金会维护和管理城市建设资金,为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作担保,扩大基建融资渠道。

4、融资方式多样化,整合资源,科学管理

借鉴国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BOT、PFI、TOT、ABS等融资方式。

1.BOT(建设-经营-转让)项目的融资完全由项目公司承担,不需要政府对项目借款、担保、保险等负连带责任,大大减少政府的债务负担。

2.PFI(PrivateFinanceInitiative公共项目私人融资)就是利用私人或者私有机构的资金、人员、设备、技术、管理等优势从事公共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营的一种建设模式,政府作为一个合伙人。

3.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移交-经营-移交),通过移交现有资产在一定期限内的经营权,获得资金来建设新项目

4.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以资产为支持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既可以保障政府的控制权,又可以提高部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资产的流动性,并从民间筹集更多建设资金。

5、发行市政债券融资

市政债券以融资成本低、资金运用效率高、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期限灵活、免交所得税等优点,引起广泛关注。

我国政府债券只能由中央政府统一计划、发行和管理,目的是为了避免引起地方政府可能因为发债过度而导致政府信用的风险,有利于宏观经济的整体调控和风险管理。

目前有规范的金融市场基础、广泛的投资群体、雄厚的财力、常住人口特别庞大的特大城市争取作为发行市政债券的试点城市,进行融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投融资渠道,运用多种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