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809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docx

《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docx

烟台海滨实习动物种类一览表

2012暑期烟台实习动物分类整理表

名称

分类

外形特征

习性

采集地点

1.贻贝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翼形亚纲异柱目、贻贝科、贻贝属

贝壳较轻薄,前细后宽圆,背缘弯腹缘较直,多数种呈楔形。

壳表呈黑褐、绿褐或褐色,光滑,生长纹细密

多数海生,栖息于潮间带和潮下带的浅海底,极少数种生活在淡水湖泊和江河中。

以足丝附着在岩石、码头、船底、浮标等物体上,少数种穴居于石灰石或泥沙中。

金沟寨岩滩

2.江户布目蛤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

贝壳略呈卵圆形,坚厚。

壳顶突出,位于背缘中央靠前方。

壳面膨胀。

生长纹明显壳面灰褐色,常有褐色斑点或条纹。

壳内面灰白色

栖息于低潮线以下泥沙或沙砾底质水域海底。

穴居生活,但钻潜深度不大,有时也在表层。

主要食物为硅藻类。

金沟寨岩滩

3.菲律宾蛤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

又称花蛤、杂色蛤。

贝壳小而薄,呈长卵圆形。

壳顶稍突出,于背缘靠前方微向前弯曲。

壳面灰黄色或深褐色,有的具有带状花纹或褐色斑点,花纹长,不规则。

壳内面灰黄色,略带紫色。

贝壳内面淡灰色或肉红色,从壳顶到腹面有2~3条浅色的色带。

栖息于水流畅通,风浪较小,有淡水注入的潮间带中下区至水深数米的泥沙底质水域海底,与杂色蛤仔混栖。

穴居生活,深度可达3—10厘米,随潮水涨落在穴中做上下运动。

主要食物为硅藻类。

金沟寨岩滩,烟台大学东门外沙滩,养马岛泥滩

4.日本镜蛤

软体动物门,双壳钢,帘蛤目、帘蛤科

贝壳坚厚,稍扁平,略呈圆形。

壳顶小,位于壳背缘靠前方,背缘凹陷,后方背缘近截状。

腹缘和前、后缘约呈圆形。

栖息于潮间带中区附近至水深50米的泥沙底质水域海底。

穴居生活,深度可达10—15厘米。

主要食物为硅藻类。

金沟寨岩滩

5.烟台腹蛤

软体动物门

壳表粗糙,灰白色,生长线不均,壳内面白色生长线明显但不均匀,近腹缘成环层状隆起,表面不平。

金沟寨岩滩

6.厚壳贻贝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贻贝目、贻贝科

贝壳呈楔形,较贻贝大且厚。

壳顶细尖,位于壳的最前端。

贝壳后缘圆,故两壳闭合时在腹面构成一菱形平面。

生长线明显不规则。

壳面棕褐色,顶部常被磨损而显露白色,壳内面紫褐色或灰白色,具珍珠光泽

常栖息在浅海珊瑚礁、岩石底

金沟寨岩滩

󰀡

7.紫贻贝

软体动物门,贻贝目,双壳钢,壳菜蛤科

贝壳等壳,壳顶在前方,没有明显的雕刻。

壳皮明显,某些种类毛状。

壳内面有强烈的真珠光泽。

绞齿缺乏,后肌痕大呈C状。

没有水管。

以足丝附著於底质,有时可钻孔。

壳楔形,顶端尖,腹缘略直,背缘弧形。

完表为紫褐色,内面紫黑色或黑色,有珍珠光泽。

壳呈楔形,前端尖细,后端宽广而圆。

一般壳长6~8厘米,壳长小于壳高的2倍。

壳薄。

壳顶近壳的最前端。

两壳相等,左右对称。

壳面紫黑色,具有光泽,生长纹细密而明显,自顶部起呈环形生长。

壳内面灰白色,边缘部为蓝色,有珍珠光泽。

铰合部较长,韧带深褐色,约与铰合部等长。

铰合齿不发达。

后闭壳肌退化或消失。

足很小,细软。

生活在浅海,以足丝附着岩礁上。

分布于我国辽宁、山东、浙江、福建等省沿海。

肉可供家常食用,南方地区称其为“淡菜”。

可人工养殖。

金沟寨岩滩

8.文蛤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

壳坚厚,背三角形,腹缘圆形,壳顶突起微偏前方,韧带粗短。

壳表面突出光滑整洁,顶部具火焰状壳纹。

浅海泥沙或沙底中,潮间带以下,肉食用。

三角形,腹缘呈圆形,壳质坚厚,两壳大小相等,喜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细沙质海滩。

文蛤肉嫩味鲜,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含有蛋白质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还含有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钙、钾、镁、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唐代时曾为皇宫海珍贡品

文蛤是埋栖型贝类,多分布在较平坦的河口附近沿岸内湾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的细沙,泥沙滩中,靠斧足的钻掘作用有潜沙习性。

栖息深度随水温和个体大小而异,冬季时2—3cm文蛤潜居深度为6—8cm,而4—6cm文蛤潜居深度则为12cm左右。

金沟寨岩滩、养马岛泥滩

9.中华马珂蛤

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马珂蛤科

贝壳型态特征壳呈较圆的三角形,壳红褐色,壳表平滑,具成长纹,越近腹缘越明显,前后缘亦明显。

后缘长于前缘。

壳顶为紫色,突出背缘,偏向前缘。

壳内为白色陶质,铰齿主齿小,前后侧齿发达

台湾分布高雄县,小琉球,金门金宁,金城,金沙,金湖,烈屿,宜兰县。

 常栖息于浅海沙底。

金沟寨岩滩、养马岛泥滩,沙滩

10.等边浅蛤

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双壳钢,帘蛤目、帘蛤科

贝壳呈卵圆而约略三角形,前端圆弧但後端三角形。

前端的小月面细狭长而後端的盾纹面为黑色明显的卵圆形,在盾面上有外韧带,壳顶中位。

外壳颜色有灰绿色至白色但斑纹变化较大,壳外表虽然平滑但仍有很细的成长轮雕刻。

壳上有许多不规则而又美丽的花纹,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斑纹,如英文字母或其他图案。

壳内面为白色且具瓷器的光泽,铰齿发达而坚硬。

南海、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浅海的砂泥底、潮间带中、下区至浅海的砂质或泥沙浅海。

有利用其强而有力的斧足潜砂的能力。

金沟寨岩滩、养马岛泥滩,沙滩

11.矮拟帽贝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笠贝科

壳小,壳高15.4mm,壳宽31.6mm。

笠状,壳顶突起,位于中央略靠前方,被磨损。

壳表青灰色,具细弱褐白相间不太明显的放射肋,周缘略清楚,壳边缘具褐色色带。

壳内白色,边缘有一圈褐白相间的镶边

生活于潮间带岩石卜。

产于海南岛陵水、二亚沿海,见于我国台湾,日本也有分布。

肉可食用

金沟寨岩滩

12.栉孔扇贝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珍珠贝目、扇贝科、扇贝属-

壳高65mm,长60mm,宽18mm。

扇形,两壳略相等,左壳凸,右壳平。

从壳顶向前后伸出前耳与后耳。

左右壳前耳不相同,。

左壳放射肋十条,右壳20-30条。

壳表面紫褐色或灰褐色。

也有黄褐色或杏红色。

壳内面多乳白色,有珍珠光泽。

喜居潮湿地带,低潮线以下沙滩中

烟大沙滩

13.黑荞麦蛤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目、壳菜蛤科

足丝附着在红树枝干活叶片上。

这些固着或附着的种类常大量生长在红树植物上

13蛏子

属软体动物,系瓣鳃纲,真瓣鳃且、竹蛏科,

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品,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据清《宁海县志》记载:

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蛏子在软泥滩上挖穴生活,潜伏的深度随季节而不同:

夏季温暖,潜伏较浅;冬季寒冷,潜伏较深。

平时潜伏的深度大约为体长的5~6倍,最深可以达到40厘米,约为体长的10倍。

 蛏子,适宜生长于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

养殖蛏子要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常有淡水注入的港湾或平坦的滩涂,底质以泥质或泥略带沙为宜。

养马岛泥滩

14.见习织纹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壳高16-19cm,宽8-10cm。

螺层约8层,自上而下逐渐增宽,缝合线显著。

螺旋部呈圆锥形,露于外面的螺层明显膨胀。

壳顶光滑,其余螺层表面粗糙,上面生有发达而稍斜行的纵肋,纵肋仅在螺旋部螺层上发达。

壳底只有螺旋线无纵肋,生长线不清晰。

壳口卵圆形,外唇边缘加厚,内唇具胼胝,在壳轴处有明显的扭转。

前沟形成水管,短而张开,前端向背方卷曲,后沟呈缺刻状。

厣角质。

壳面多为淡黄色或灰色,外唇内面白色。

岩滩

15.高塔核螺

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核螺科

贝壳纺缍形,纵肋与螺纹交叉成格状,壳口有数个轴唇襞。

通常有清楚的纵肋与螺旋肋,两者交织成格状花纹,轴唇有数个轴褶。

齿舌一列,长而窄,呈刷毛状。

螺塔低,螺层圆,缝合线深,壳顶平滑而明显。

壳口长度超过膨大体层的一半,螺轴有4条褶襞。

壳表有纵肋与细螺肋相交,壳表黄褐色,有褐色斑块。

澳大利亚南部,南海,台湾宜兰县大里,台湾东北角。

栖息于潮下带沙底。

沙滩

16.红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红螺贝壳大,高达11厘米,宽9厘米。

壳极坚厚。

壳顶尖细。

螺旋部短小,约为壳高的1/5~l/4。

海螺壳大而坚厚,呈灰黄色或褐色,壳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肋和细沟,壳口宽大,壳内面光滑呈红色或灰黄色。

体螺层极膨大,螺层有6层,每层宽度增加迅速,有发达肩角。

缝合线和生长线明显。

壳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旋形肋和细沟纹。

体螺层肩角下还有三四条具有结节突起的粗肋,尤以基部的一条最粗大。

壳口椭圆形,大而突起,壳口底部有一短而宽的沟。

内唇前厚后薄;外唇边缘具与螺肋相当的缺刻,内面有与壳面细肋相当的肋纹。

17.疣荔枝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

贝壳小型,呈纺锤形,壳质坚厚。

一般壳高2~3厘米。

螺层约6层,疣状突起的有5列。

整个壳面密布螺肋和细密的生长线。

壳表面为灰绿色和黄褐色,常杂以白色条纹。

壳内面黄白色,外唇内侧黑紫色。

贝壳椭圆形,壳质坚实而厚,壳塔为圆锥形。

体螺层较膨胀,贝壳外边面具有旋形疣肋,其在体螺层上排列成5条。

在螺旋部的每层肩部和下部各有1条,以肩部的1条较粗大,连续的粒状突起。

壳口叫红螺小。

常栖息在浅海珊瑚礁,浅水带间。

金沟寨岩滩

18.古氏滩栖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贝壳塔形,高22~30mm,宽约7.5~10mm。

螺层约10~12层,位于下部各螺层缝合线明显,在壳顶数层模糊不清。

体螺层较小,微向腹方弯曲。

壳表具低平而细的螺肋和纵肋,纵肋有变化。

生长线不很发达。

壳黑灰色、棕色或黄褐色,常有一条白色螺带壳表面。

潮间带有淡水注入的泥沙滩上常见。

金沟寨岩滩、养马岛泥滩

19.锈凹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马蹄螺科

贝壳呈圆锥形,壳质坚厚。

一般壳高15~25毫米,螺层约6~7层,自上而下迅速增大,体螺层低平。

壳顶通常呈破蚀状态,,脐孔正中,深而厣为角质,壳表各层有显著斜行肋线。

壳表面褐色,有铁锈斑纹,壳内面灰白色,具珍珠光泽。

舟山各岛屿沿岸均有分布,为习见种。

生活在中低潮带及水深20米左右岩石质海底,以藻类为食。

金沟寨岩滩

20.脉红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总科

又名角泊螺。

贝壳略近梨形,高100~140毫米。

螺旋部小,体螺层膨大。

壳面密生低而均匀的螺肋,向外突出形成肩骨。

壳面黄褐色,有棕色点线花纹,壳口桔红色。

生活在中低潮间带以及浅海岩石沟中,为北方沿海重要的经济螺类。

金沟寨岩滩

21.厚裂螺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透孔螺科

壳厚,呈椭圆形,高度适中,有40~50条放射肋,与不明显的螺肋相交错。

壳缘有短纵须,与延伸至壳顶的扁平凹槽相接。

壳内面平滑,壳边有皱,壳表浅黄白色,内面呈瓷白色。

欧洲西北部、维京群岛,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

喜欢生活于岩石还有浅海底。

金沟寨岩滩、烟大东门外的沙滩上

22.日本刍秣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

贝壳表面常有4~7个翼或纵肿肋,螺肋雕刻明显。

壳口大卵圆形或近圆形,外唇内缘通常有颗粒状小齿。

前水管沟细稍长。

西北太平洋海域,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

栖息与潮间带低潮区或潮下带浅海至水深200米左右的礁滩或泥沙质海底。

金沟寨岩滩、烟大东门外的沙滩上

23.丽核螺

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核螺科

贝壳纺缍形,纵肋与螺纹交叉成格状,壳口有数个轴唇襞。

通常有清楚的纵肋与螺旋肋,两者交织成格状花纹,轴唇有数个轴褶。

齿舌一列,长而窄,呈刷毛状。

栖息于潮下带的沙底以及岩石间。

金沟寨岩滩、烟大东门外的沙滩上,养马岛泥滩

24.黄口荔枝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狭舌目、荔螺科、荔枝螺属

特征:

贝壳中等大小,呈纺锤形,壳质坚实。

缝合线浅,不明显。

螺旋部较高,约为壳高的1/2。

体螺层较膨大。

在每一螺层的中部突出形成肩角,在肩角上有一列角壮突起。

整个壳面生有许多细密的螺纹和生长线。

壳面为灰黄色,杂有紫褐色的斑块,壳口长卵圆形,内面土黄色,并有少量的紫褐色的斑块。

外唇薄,有锯齿壮缺刻,内恻有3-4枚齿状突起,内唇略直,光滑。

前沟短,具角质厣。

生活于潮间带低潮区至20米水深的岩礁间或砾石间。

金沟寨岩滩

25.织纹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织纹螺科。

尾部较尖,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织纹螺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其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

金沟寨岩滩,养马岛泥滩的水沟中

26.扁玉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贝壳呈半球形,坚厚,背腹扁而宽。

壳顶低小,螺旋部较短,体螺层宽度突然加大。

壳面光滑无肋,生长纹明显。

壳面呈淡黄褐色,壳顶为紫褐色,基部为白色。

在每一螺层的缝合线下方有一条彩虹样的褐色色带。

壳口卵圆形,外唇薄,呈弧形;内唇滑层较厚,中部形成与脐相连接的深褐色胼胝,其上有一明显的沟痕,脐孔大而深〔潮汕地区形象的称之为:

肚脐螺〕。

厣角质,黄褐色。

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50m的沙和泥沙质的海底,通常在低潮区至10m左右水深处生活。

常潜入底内猎取其他贝类为食。

金沟寨岩滩的岩石间

27.短滨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高13毫米,具粗、细不均匀的螺肋,黄褐色,杂有褐、白和黄色云状斑及斑点。

高潮岩石上常见

金沟寨岩滩的岩石间

28.宽身大眼蟹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沙蟹科

头胸甲横宽长方形,宽大于长的2.5倍,表面粗糙有小颗粒突起。

眼柄细长,约与体长相等。

体黄绿色,腹面及螯足棕黄色。

前侧缘具3齿,具有2个长尖齿。

雄性螯足强大,雌性螯足小。

栖息于于近海或河口以及低潮线附近的泥滩上,爬行迅速。

分布于全国沿海。

广东,台湾,福建,浙江,山东(山东半岛),渤海湾,辽东半岛等均有分布。

养马岛泥滩

29.日本鲟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蝤蛑科,梭子蟹属

全体被有坚硬的甲壳,头胸部宽大甲呈扇形,长约6cm,宽约9cm。

表面隆起,具软毛,头胸甲前侧具6齿,额缘具6齿,额两侧有具短柄的眼一对,能活动。

体背呈青、绿、棕等色,两指外侧呈紫红色。

胸肢5对,第一对为强大的螯足,第2~4对长而扁。

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10~15m有水草、泥沙的水底或潜伏于石块下,属沿岸定居性种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四海及日本、朝鲜、东南亚等沿海岛礁区及浅海水域。

近年来,由于资源量下降,对日本鲟的资源增殖工作引起人们的重视。

金沟寨岩滩,烟台沙滩的水底以及石块下面

30.四齿矶蟹

节肢动物门,软甲钢,十足目,蜘蛛蟹科,肌蟹属

体型似蜘蛛,头胸甲呈三角形,前部窄,形成明显的额角,表面隆起,多数密生短毛,5对步足均发育正常。

生活于岩石间的水沟间,以及潮间带间和低潮线的泥滩下。

金沟寨岩滩,养马岛泥滩

31.平背蜞

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方蟹科,蜞属

头胸甲近方形,前半部较宽,甲面非常扁平成片状,甲面光滑。

额缘呈缓和的波浪状,中央凹陷较宽。

螯足指节指端色淡,其馀为棕色,但甲面颜色变化繁多。

分布于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等地。

喜欢生活于潮湿地带,有岩石的地方,特别是岩石间的水沟中。

金沟寨岩滩,养马岛泥滩

32.绒毛近方蟹

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方蟹科

甲宽1-2cm,头胸部壳甲扁平且呈方形,甲面具细凹点,前缘平直,中央稍凹。

多数体色暗灰色,蟹爪与整体腹面为乳白色。

雄螯两指基部间布有大量绒毛,但雌蟹及幼蟹无绒毛。

雌雄外观差异大,体色亦多变化。

绒毛近方蟹,栖息于海岸潮间带上部石块下,河口或潮间带的石块区亦可发现。

分布极广,台中县沿海都发现过

金沟寨岩滩,烟台大学东门外沙滩

33.肉球近方蟹

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方蟹科、近方蟹属

头胸甲方形光滑,黄棕色散生有红色斑点,前半部稍隆,後半平坦,胃、心域间有"H"形沟相隔。

螯脚两指基部之间具一肉球,但雌性及幼蟹则不明显

朝鲜、日本、萨哈林、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渤海湾、辽东半岛等地

金沟寨岩滩

34.圆球股窗蟹

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沙蟹科、股窗蟹属

头胸甲呈球形。

表面隆起,有颗粒。

步足长节内外侧面各具一个卵形鼓膜,好似开了窗口一样。

但螯足长节只内侧具一长卵形鼓膜,为本种之最大特征。

朝鲜西岸、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山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穴居于潮间带的泥沙滩上。

金沟寨岩滩及沙滩下

35.鰕虎鱼

硬骨鱼钢,腹鳍亚纲,鲈形目,鰕虎鱼科,鰕虎鱼亚科,栉鰕虎鱼属

遍布全世界,尤以热带为多,主要为海鱼。

体长,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侧扁。

体长约10余厘米;头部大而长,头高稍低于体高。

吻长,前端钝圆,正中有一隆突。

性情温和,喜生活于清澈流动而底质为砂、砾石的水环境中。

在水族箱中常在砂上或玻璃面上爬游,有时可以利用吸盘吸附于玻璃或石块上静止不动,极有趣。

鰕虎鱼的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

金沟寨岩滩的水滩中

36.红条毛肤石鳖(鳖科)

软体动物门、多板钢,新石鳖科,毛肤石鳖目,毛肤石鳖属

身体长椭圆形,长28毫米,背部八块壳板。

环带宽具密集的棒状棘刺,并有18丛针束。

鳃21~24对。

鳃列长为足长的2/3。

体色变化大,多为灰绿色护青灰色。

暗绿色壳片中央具有三条红色色带

生活于潮间带岩石间

金沟寨岩滩

37.朝鲜锉石鳖

软体动物门、多板纲、锉石鳖科,锉石鳖目、锉石鳖属

体卵圆形,长22-35mm,宽12-19mm,背腹扁平,外表圭黄色或暗绿色,并杂有深色斑点。

头壳片放射肋细密,甚多,嵌入片具15-19个齿裂。

中间壳片中央部有显著的网状刻纹。

翼部有5-7条放射肋。

嵌入片每侧具2-3个齿裂。

尾壳片中央区的刻纹与中间壳片的网状相同,后区具细密的放射肋及环状纹,嵌入片具12-20个齿裂。

周围环带窄,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鳞片。

鳃35对,鳃列与足等长。

金沟寨岩滩

38.褶牡蛎

褶牡蛎因外形皱褶较多而得名。

贝壳较小,一般壳长3~6厘米。

体形多变化,大多呈延长形或三角形。

壳薄而脆。

右壳平如盖,壳面有数层同心环状的鳞片,无放射肋。

右壳甚凹,成帽状,具有粗壮的放射肋,鳞片层数较少。

壳面多为淡黄色,杂有紫褐色或黑色条纹,壳内面白色

牡蛎为重要海水养殖品种。

褶牡蛎和近江牡蛎我国南北沿海均产;长牡蛎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但以广东。

福建较多,为南方沿海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大连湾牡蛎产于黄渤海。

产季在11月份至翌年4月份

分类: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科

金沟寨岩滩

39.海燕

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有棘目,海燕科

体扁平,呈五角形星状;其中央部称为体盘,体盘背面向上部分,称为反口面,有覆瓦状排列的骨板;反口面外表颜色变化很大,通常呈深蓝色和丹红色交杂排列。

腹面向下的部分,称为口面,呈橘黄色,中央有口。

体盘四周,有辐状排列的短腕5条,有时亦可见到4~9条者。

各腕中央稍隆起如棱,边缘尖锐;腕的腹面有开放的步带沟,沟内列生管足2行,管足上具有吸盘。

生活于沿岸浅海的沙底、碎贝壳和岩礁底。

肉食性,能捕食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及蠕虫等。

繁殖季节6~7月。

金沟寨周围的岩滩

40.海星

棘皮动物门

海星纲

海燕、海盘车

海星与海参、海胆同属棘皮动物。

它们通常有五个腕但也有四六个,体扁平,多呈星形。

整个身体由许多钙质骨板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体表有突出的棘、瘤或疣等附属物。

有的多达50条腕,在这些腕下侧并排长有4列密密的管足。

用管足既能捕获猎物,又能让自己攀附岩礁,大个的海星有好几千管足。

海星的体型大小不一,小到2·5厘米、大到90厘米,体色也不尽相同,几乎每只都有差别,最多的颜色有桔黄色、红色、紫色、黄色和青色等

海星是海洋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它的捕食起着保持生物群平衡的作用

主要分布于浅海底沙地或礁石上

41海鞘

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海鞘纲

海鞘形状有的象茄子,有的似花朵,外形很象茶壶。

若用手指触动海鞘,它就会从出水管孔射出一股强有力的水流,然后由原来的挺立状态而绵软倒伏,所以它是动物。

刚出生的海鞘很小,小海鞘还能在海里自由地游泳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中,从潮汐到千米以下的深海都有它的足迹

金沟寨岩滩

42.绿疣海葵

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六放珊瑚亚纲海葵目的一种常见的无脊椎海洋动物

体壁为绿色或黄绿色;口部淡紫色,有一对红斑;触手浅黄或淡绿色,背面有一纵行绿条,基部有时有白斑;口盘边缘为红棕色,触手数目少者为绿色。

绿疣海葵为单体的两匹层动物,无外骨骼,形态,颜色和体形各异。

辐射对称,桶型躯干,上端有一个开口,开口旁边有触手。

触手起保护作用,还可以抓紧食物。

触手上面布有微小的倒刺。

栖息于潮间带的高潮线以上,营固着性生活,常附着于岩石或其他物体上

金沟寨岩滩

43.马粪海胆

棘皮动物门、海胆纲

壳坚固,半球形,直径30~40厘米。

反口面低,略隆起,口面平坦。

步带区与间步带区幅宽相等,但间步带区的膨起程度比步带区略高,因而壳形自口面观为接近于圆形的圆滑正五边形。

成体体表面大多呈暗绿色或灰绿色,壳面有棘,长5~6毫米,密生于壳的表面,棘的颜色变异较大,色泽以暗绿色居,但灰褐、赤褐、灰白乃至白色的棘亦时有发现。

大棘短而尖锐,密生在壳的表面,长度仅有5~6毫米。

海胆的活动是借助于管足和棘的运动在海底匍匐,因此运动速度比较缓慢,有时则以管足吸盘吸附于岩石上

金沟寨岩滩

44.海蟑螂

节肢动物门甲克动物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囊虾总目等足目潮虫亚目科:

海蟑螂种:

海蟑螂

身体平扁,呈长椭圆形,体长一般为30~45毫米。

身体背面为棕褐色或黄褐色,中间色浅,身体表面具颗粒。

头部短小,前缘为半圆形。

复眼很大,无柄,在头部两侧

海蟑螂生活于海边高潮带附近,常在岩石岸、码头、船坞、破旧船等处成群出现,反应灵敏,爬行十分迅速。

据报道海蟑螂的步足每秒能跑16步,可见其行动之快。

这种动物为杂食性,喜食海藻,尤其贪食紫菜,也喜欢吃萱藻等经济藻类

金沟寨岩滩,养马岛泥滩

45.长吻沙蚕

环节动物门,多毛纲,叶须虫目,吻沙蚕科,吻沙蚕属

体粗大,长2-3.5cm,宽5-8.5mm。

体节数目140-220节。

口前叶短圆锥形,有十个环轮,有两对短小的触手,无眼。

围口节无触须。

吻从口中翻出可达20mm。

每体节的2节疣足不发达,上面不具背须,其余各节疣足均为双叶型。

生活时虫体紫红色

常见于潮间带至少130米的陆架区的泥质砂或砂质泥海底

烟大门外沙滩,养马岛泥滩

46.纽虫

纽虫门

纽虫的身体不分节,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在结构上,不论是长达数十米或长仅一毫米的纽虫,都长着一个特别的吻。

吻位于背部的一个特殊的腔中,几乎超过体长的二分一

养马岛泥滩

47.涡虫

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真涡虫属

体呈叶片状,柔软,有纤毛。

头铲形,有两眼,有时具触须。

尾尖。

口在腹面后侧,常在近体后1/3处。

无体腔。

咽可从口内伸出,咽下接肠,肠为盲管。

体长一般约3~15公厘(0.1~0.6寸),有的超过30公分(约1尺)。

热带种色鲜艳,北美的Dugesia属黑灰或褐色,波浪式游泳或匍匐前进

分布广泛,多数为淡水种,有的生活在海水、陆地或寄生

养马岛泥滩

48.索沙蚕

环节动物门,多毛纲

长2.5~90公分(1吋~3呎),一般褐色、鲜红或鲜绿。

头部有锐利可伸缩的腭。

身体第1节有两根短触手和4个眼,第2节有4对触手状须。

体节数可超过200,除前2节外,各有一对疣足,用于移动。

用鳃呼吸

常见于中国近海,潮间带和潮下带均有分布

烟大门外沙滩,养马岛泥滩

49.鲽鱼

硬骨鱼钢,腹鳍亚纲,鲽科动物的统称。

比目鱼的一类

鲽鱼又叫比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