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 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609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 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 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 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 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 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 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 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 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 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含答案师生通用

林芝市二高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理综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O16C12

Na23Mg24CL35.5

第I卷选择题(满分126分)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D.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2.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

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3.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原

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6.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

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

的数量为

B.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9.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

B.

溶液中

离子数之和为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D.235g核素

发生裂变反应:

,净产生的中子(

)数为10NA

10.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为4NA

B.标准状况下,

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C.氢原子数为

分子中含有的

键数为0.4NA

D.

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

1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12.香叶醛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香叶醛发生加成反应需要2molH2B.香叶醛不能与溴发生反应

C.香叶醛能与钠发生反应生成H2D.香叶醛能发生银镜反应

13.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B.医学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同半透膜类似

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比较稳定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假设帆船从静止开始起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能反映这个运动过程的图象是

A.

B.

C.

D.

15.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A.0.5mB.1.5mC.2.5mD.3.5m

16.、、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中,图

线是一条的抛物线.有关这三个物体在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时,物体速度比物体速度大

D.、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

17.火车以的加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车厢中一乘客把手伸到窗外,从距地面2.5m高处自由释放一物体,如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为(取)()

A.0B.0.50mC.0.25mD.因不知火车当时的速度,故无法判断

18.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从抛出时刻开始计时,经过5s,小球到达最高点。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小球

A.第1s末的速度是40m/sB.第2s内的位移为15m

C.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20m/sD.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50m

19.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由图可知

A.在0~3s内,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在3s后改做匀速运动,在7s末乙追上甲

C.5~7s内两者相互逐渐靠近

D.0~7s内两者在前进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大于5m

20.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8m,则可知()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B.第2s内的位移为6m

C.第2s末的速度为2m/sD.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21.一列火车有n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n

B.在连续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3∶5∶7∶…∶(2n-1)

C.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1)∶(-)∶…∶(-)

D.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那么在整个列车通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v/n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4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5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1.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s。

试估算:

(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v1=______m/s

(2)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3)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________m

23.(9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某种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共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计时器接在220V、50Hz交流电源上.

(1)则该计时器是__________填“电火花

”或者“电磁打点”)计时器,设它打点的周期为T,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F的公式为VF=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下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对应点

B

C

D

E

F

速度(m/s)

0.141

0.180

0.218

0.262

0.301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16分)将一小球在足够高的地方以的初速度V0=20m/s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求:

(1)小球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2)从抛出开始计时,求t=1s时的速度大小。

25.(16分)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

(1)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多大?

(2)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6.(每空2分,共18分)

某次实验需用450mL、0.5mol/L 的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胶头滴管、托盘天平、玻璃棒,还有___________

(2)计算:

所需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

(3)配制过程: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NaCl

②将NaCl缓缓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溶解

③用玻璃棒引流将冷却后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已经检漏的合适规格的容量瓶中

④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⑤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⑥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待用。

上述步骤中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放在步骤_____之前(填“序号”)。

(4)在横线上填写下列各种情况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转移溶液时有少量的溶液洒出______。

②定容时,俯视液面______。

③容量瓶中有少量的水________。

④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

(5)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

___________(多选)。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27.(第

(1)小题每空3分,第

(2)小题4分,共10分)

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H1

②CO2(g)+3H2(g)⇌CH3OH(g)+H2O(g)△H2

③CO2(g)+H2(g)⇌CO(g)+H2O(g)△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O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由此计算ΔH1=kJ•mol-1;

已知ΔH2=-58kJ.mol-1,则ΔH3=kJ•mol-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

28.(每空3分,共15分)

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关闭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制取的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

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SO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

有Fe3+无Fe2+

有Fe2+

29.(14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                  ;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

官是       。

(3)图3中ATP参与

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       (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0.(14分)玻尿酸是一种透明质酸,在抗衰老、美容、创伤护理等方面应用广泛。

该物质可通过链球菌以葡萄糖为碳源进行发酵,从发酵液中过滤得到。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玻尿酸化学本质是多糖与蛋白质的复合体,在细胞膜上与之类似的物质是   ,该物质分布在细胞膜      (填“内”或“外”)侧。

(2)同酵母菌一样,该链球菌属于        (填“厌氧型”“需氧型”或“兼性厌氧型”)。

从细胞结构分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   。

(3)在有氧情况下,链球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为       ,在该场所分布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      ,当发酵罐缺氧时,链球菌内的ATP主要来自       (填细胞结构)。

31.(14分)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岛素的mRNA与游离核糖体结合后开始合成肽链,合成的肽链一端有一信号肽序列,当核糖体结合在内质网上时,信号肽及合成的肽链随之进入内质网,肽链合成继续,合成的多肽链在内质网腔中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高尔基体的再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向外排出。

没有信号肽序列的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

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胰岛素合成和运输的细胞器有   、   、    、   ,胰岛素通过          方式排出细胞膜。

(2)肽链是否进入内质网,是由       直接决定的。

若信号肽功能缺失,合成的物质没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理由是             。

32.(12分)核糖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和      (细胞结构)有关。

(2)将核糖体彻底水解,除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外,还包括    种小分子物质。

(3)在核糖体上可以完成中心法则的       过程,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                  。

(4)请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的原因。

          、          。

(二)选考题:

30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1).(5分)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

物体在前4s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后2s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前4s与后2s,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6s时间内,物体的总位移为________m.

(2).(10分)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所示。

现测得XAB=15cm,XBC=20cm,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同。

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

(3)C、D两球相距多远。

34.

(1).(5分)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穿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

(2)(10分)甲、乙两车在某高速公路上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t=0时刻两车相距50m,求:

若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两车相遇的时间;

若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

35.[化学——选修5]:

(每空2分,其中第(5)3分,共15分)

(15分)化合物M是一种香料,A与D是常见的有机化工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化合物M: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D的结构简式是     。

(2)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     ,C中官能团名称为     。

(3)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     。

(填标号)

a.属于芳香烃

b.可与

溶液反应显紫色

c.可与新制的

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d.G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平面

(5)化合物M的同系物N比M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N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与化合物M含有相同的官能团;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参考答案

答案:

14、D15、B16、B17、C18、A19、CD20、ABD21、BC

22、【答案】0.05m/s0.025m/s20.15m

【解析】

(1)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为匀速运动,则:

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2)滑块的加速度

(3)因为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23、【答案】

(1)电火花;

(2)

;0.40(3)不变

【解析】

【详解】

1)计时器接在220V、50Hz交流电源上,则该计时器是电火花计时器

,设它打点的周期为T,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F的公式为vF=.

(2)图像如图:

由图像可知:

(3)交流电压变化不影响打点的周期,则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

24、【答案】

(1)t=2s

(2)

【解析】

(1)小球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2)t=1s时的速度大小:

v1=v0-gt1=20-10×1=10m/s

25、【答案】

(1)5m/s.

(2)2.5m/s2.

【解析】

(1)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

故;

(2)减速运动时初速度为,末速度为0,时间为,

则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大小为.

33、

(1)【答案】1-2相同12

(2)【答案】

【解析】

【分析】

(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只差是一个恒量,根据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据此求出B的速度;

(3)根据结合求出D、C两球的距离;

【详解】

(1)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B的速度: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则C、D两球的距离: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熟练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并能灵活应用由此推出的一些重要的推论是关键。

34、

(1)【答案】

【解析】

【详解】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零,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为:

1:

(−1):

(−);反过来,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的时间之比为:

t1:

t2:

t3=(-):

(-1):

1;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零,采取逆向思维,根据v2=2ax可知,速度的平方与间距成正比,则有:

v1:

v2:

v3=:

1

(2)【答案】

6.9s

40m

【解析】

(1)由图得,乙的加速度为:

相遇时,对甲:

x甲=v甲t

对乙:

由题意有:

x乙=x甲+50

联立解得:

t=2(+1)s≈6.9s

(2)分析知,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短,即为:

t′=2s

对甲:

x甲′=v甲t′=10×2m=20m

对乙:

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为:

答:

(1)若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两车相遇的时间是6.9s

(2)若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是40m。

点睛:

在追及问题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有最值,解此类题要根据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位移之间的关系求解即可。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

1-6DCDBDB

29.(14分)

(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为生命活动供能

(2)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垂体

(3)暗反应

(4)1、2

(5)含有的蛋白质不同

30.(14分)

(1)糖蛋白 外 

(2)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链球菌没有 

(3)细胞膜 酶 细胞质

31.(14分)

(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胞吐 

(2)信号肽  信号肽功能缺失,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不能形成有活性的胰岛素 

32.(14分)

(1)核仁 

(2)6 

(3)翻译 mRNA到蛋白质(多肽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