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521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docx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docx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地表注浆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1

1.1设计概况1

1.1.1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1

1.1.2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1

1.2水文地质1

1.2.1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1

1.2.3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2

1.3主要工程量2

1.4施工进度计划2

2编制依据3

3施工工艺及方法3

3.1施工流程3

3.2施工准备3

3.3测量放样4

3.4施工材料准备5

3.5钻孔、施钻5

3.5.1定位放线5

3.5.2制浆5

3.6扫孔6

3.7安设注浆管、孔口段锚固处理处理6

3.8注浆7

3.9注浆结束7

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

4.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7

4.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8

4.2.1文件和资料的控制8

4.2.2物资采购和进货检验的控制8

4.2.3测量控制9

4.2.4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措施9

4.3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9

4.3.1对原材料检测9

4.4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

4.5技术管理体系10

4.6夜间施工保证措施10

4.7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0

4.8监测保证措施11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1

5.1安全管理技术措施11

5.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2

5.3环境保护措施13

5.3.1噪声控制措施13

5.3.2城市生态控制措施13

5.3.3水污染控制措施13

5.3.4大气污染控制措施13

5.3.5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14

6主要施工人员、设备计划14

 

1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1.1.1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

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隧道出塘边站后,沿厦门市主干道嘉禾路下方敷设。

区间总长622.384m(右线)/632.059m(左线,含长链9.676米),起止里程YDK10+064.347~YDK10+686.731(ZDK10+064.347~ZDK10+686.730),左、右线间距15m~17.9m。

区间范围内现状地面标高32m~38m,区间隧道最大埋深约19.28m,最小埋深约14.7m。

区间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单洞单线马蹄形断面,内净空尺寸5.2mX5.6m(净跨X净空),设置竖井及横通道(兼作联络通道及泵房)1处。

1.1.2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隧道沿厦门市主干道嘉禾路南北向敷设,总长1244.479m(右线)/1251.477m(左线,长链8.597米)。

区间起止里程YDK10+960.292~YDK12+204.771/ZDK10+961.891~ZDK12+204.771,左、右线间距9.35m~15m。

区间范围内现状地面标高20m~35m,区间隧道最大埋深约25.72m,最小埋深约10.78m。

区间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一般段截面为单洞单线马蹄形断面,其中在隧道下穿第二西通道(待建)处加厚二衬,在1、3号线联络线与区间正线交汇段设单洞双线马蹄形段大断面(含射流风机段断面和联络线段断面),区间设置竖井及横通道3处,1#竖井设在火高区间与1、3号线联络线交汇处,2、3号竖井及横通道兼作联络通道(其中3#竖井及横通道处设泵房)。

1.2水文地质

1.2.1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

塘边站~火炬园站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风化基岩,左右两线在DK10+550以南主要穿越层为全~强风化凝灰熔岩,在DK10+550以北主要穿越层为微风化花岗岩。

洞顶以上围岩以第四系松散土层和残积土为主,本区间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为Ⅱ~Ⅵ级。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稳定水位高程27.03~34.76m,埋深2.2~5.5m。

塘火区间竖井自上而下所经地层及层厚为:

1-1杂填土(层厚1.6m)、10-1粉质黏土(层厚6.2~7.3m)、11-3凝灰熔岩残积土(层厚4~4.9m)、12-1全风化凝灰熔岩(层厚2.5~4.4m)、12-2强风化凝灰熔岩(层厚4.8~6m)、12-3中等风化凝灰熔岩(层厚8.3~9.4m)。

1.2.3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

火炬园站~高殿站区间地层变化较大,覆盖层由全新统人工填土、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中砂、花岗岩残积土、辉绿岩岩脉残积土等构成,厚度不均匀;覆盖层以下为花岗岩、辉绿岩,隧道区间内左右两线均以花岗岩为主,偶见辉绿岩岩脉,其中左右两线均在接近高殿站附近见辉绿岩;基岩面较为起伏,受筼筜断裂影响风化十分不均匀,风化带界面差异性大,且残积土及全、强风化带中存在中等~微风化残余体(不均匀球状风化体)现象十分明显。

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全风化、散体状强风化、碎裂状强风化及微风化花岗岩。

洞顶以上围岩以第四系松散土层和全、强风化岩为主,本区间隧道围岩级别为Ⅴ~Ⅵ级。

根据2014年9月16日《塘火区间和火高区间不良地质处理方案》专题会会议纪要精神,针对火高区间、塘火区间不良地质采取围挡内地表注浆进行不良地质处理,地表注浆范围为围挡内,沿竖井洞门方向不超过15m;地表注浆范围包括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3m范围,注浆孔间距1m*1m。

注浆位置及范围详见附图:

附图1:

火高1#竖井地表注浆范围图

附图2:

火高2#竖井地表注浆范围图

附图3:

火高3#竖井地表注浆范围图

附图4:

塘火竖井地表注浆范围图

1.3主要工程量

表1-1地表注浆工程量(暂定)

序号

部位

加固土体体积(m3)

备注

1

火炬园站1/3联络线

3600

 

2

火高1#竖井

22800

 

3

火高2#竖井

7920

 

4

火高3#竖井

3600

 

5

塘火1#竖井

8400

 

具体注浆量以监理现场签认为主。

1.4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表1-2

 

表1-2地表注浆施工进度计划

2编制依据

《塘火区间和火高区间不良地质处理方案》专题会会议纪要

《地基处理手册》

《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规范》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施工工艺及方法

3.1施工流程

 

扫孔

安设注浆管、孔口锚固处理

图3-1地表注浆工艺流程图

3.2施工准备

(1)原材均已经试验抽检合格;

(2)各施工机具已进场并满足施工生产要求;

(3)根据工程需要及工程划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均已到位。

3.3测量放样

由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将注浆孔位放出。

注浆孔间距1.0m×1.0m,区间隧道外轮廓线各3m,竖井洞门方向15m范围内布设,位于隧道拱顶部门注浆孔其深度至隧道开挖轮廓外1m,边墙外侧加固范围注浆孔深度至隧底一下1m。

注浆范围以及布孔形式详见地表注浆平面布置及注浆横断面图布置详图。

测量放线后经监理验收后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图3-2地表注浆平面布置图

图3-3注浆横断面布置图

3.4施工材料准备

(1)注浆采用1:

1纯水泥单液浆

①水泥标号为42.5Mpa;检验合格。

②水:

水质符合饮用水的有关标准。

(2)注浆管:

采用φ42×3.5

3.5钻孔、施钻

采用地质钻进行钻孔,其深度至隧道开挖轮廓外0.5m,隧道边墙加固深度至仰拱底下1.0m。

3.5.1定位放线

按设计的尺寸放点,偏差不超过5cm,并准确测量孔口的地面高程。

3.5.2制浆

可根据地下透水量的大小,来调整泥浆的浓度,准确控制泥浆比重。

将机器对准孔位以后,利用水平尺,调整钻机的塔架和钻杆的水平和垂直,确保成孔的质量,在开始施工之前,将泥浆粉倒入制浆机,配制好钻孔所需的泥浆液(可根据地下透水量的大小,来调整泥浆的浓度),钻杆开始下钻进尺的时候,地表往下4米的范围内,进尺不宜过快,这样可以保护钻杆的震动频率不会过大,导致孔的垂直度偏差,配制好的泥浆液将随着泥浆泵通过导流器,流入钻杆,伴随钻杆在孔内搅拌,起到保护孔壁不会出现坍塌的现象。

3.6扫孔

注浆前必须清孔干净,保证注浆畅通。

3.7安设注浆管、孔口段锚固处理处理

注浆管采用φ42τ=3.5mm无缝钢管,注浆管之间进行满焊连接。

详见注浆管构造图。

图3-4注浆无缝钢管构造图

为确保注浆效果,孔口段1m范围内对管孔采用锚固剂进行锚固处理,详见注浆孔构造详图。

图3-5注浆孔构造详图

3.8注浆

注浆施工作业采用专用注浆泵。

浆液参数:

注浆压力:

0.6-2.0Mpa,水泥:

P.042.5,水灰比:

1:

1。

注浆顺序先周边后中间,跳孔注浆,注浆参数及注浆量根据现场围岩实际情况作动态调整,必要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参数及注浆量;

注浆参数及注浆量根据现场围岩情况作动态调整,钻探三个试验孔,1号孔孔深为最深、2号孔孔深为中等、3号孔孔深为最浅,以便确定注浆参数及注浆量。

在注浆过程中做好施工记录,包括孔位、孔径、孔深、浆液配合比、注浆压力、注浆量、跑浆、串浆等情况的说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浆液的配合比不得任意变更。

3.9注浆结束

(1)单孔注浆结束条件

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10min,且进浆速度小于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注浆量不小于设计的80%,结束注浆。

(2)全段结束条件

所有注浆孔均已符合单孔结束条件,无漏注情况。

(3)注浆质量检查

注浆后必须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如未达到要求,进行补孔注浆。

1)分析法

分析注浆过程,查看每个孔的注浆压力、注浆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注浆过程漏浆、跑浆是否严重,从而以浆液注入量估算注浆扩散半径,分析是否与设计相符。

2)检查孔法

用地质钻机按设计孔位和角度钻检查孔提取岩芯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检查孔的吸水量(即钻机漏水漏水量),单孔时应小于1L(min·m),全段应小于20L(min·m)。

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质量工作。

质量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安全总监、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成员:

各部门主管及相关人员

施工全过程推行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用标准规范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行为,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

制定并落实所有参加项目的管理、检测、操作人员的质量职责和各项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如图5-2所示。

图4-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4.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4.2.1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所有使用的技术文件,如设计图、变更设计、标准、规范、规程、作业指导书等设专人管理,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和收发文登记册。

指导施工编制的技术文件,如《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设计》、《操作规程》、“技术交底书”以及作业指导书等,必须经经理或总工或技术负责人等具有相应批准权限的人员审批后,才能下发执行,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管理与控制。

4.2.2物资采购和进货检验的控制

对购进的原材料必须有生产合格证、检验试验单,并进行清点验收。

物资部门应通知试验部门对购进的主要材料进行复验,经复验合格方能使用。

对不合格的物资要按不合格品的规定进行处理,不准发放不合格物资。

物资部门应对复验合格的主要物资统一管理并标识。

物资发放前要登记物资的流向,如工点、部位、规格、数量、作业班组。

领料班组要签字,以便追溯。

4.2.3测量控制

施工测量、放线,必须实行测量双检复核制。

测量人员要对测量成果认真记录计算,并将司镜、扶尺、吊点、时间、地点、测点等要记录清楚,以便核查,并对主要控制桩进行保护。

4.2.4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1)关键工序实施要求

编制关键工序工艺实施细则或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查标准,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实施前要经过经理部总工程师批准。

操作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要严格按实施细则或作业指导书操作。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问题要及时向技术人员反馈,经质检工程师检查处理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2)特殊工序的实施要求

要由熟悉并能熟练掌握本工序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在实施前对这些人员要进行规范、规程、标准、工序工艺、计量、检测等方面的培训。

混凝土浇筑实行旁站制度,由现场技术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值班。

4.3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

建立科学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落实职责,确保工程质量。

4.3.1对原材料检测

(1)对所有购进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进行验查,并登记记录。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取样、送检,对有合格证的原材料也要进行复验。

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使用。

(2)经复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书面通知物资部门做出标记,及时清场,防止误用。

4.4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⑴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完成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项目经理部设质量管理工程师和专职质检人员,跟班检查验收。

①隐蔽工程采用班组自检,班组互检及专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控制质量。

要求每工序的施工班组对本工序的施工质量负责,每一工序完成并自检合格后,报专职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

②每道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对即将隐蔽的工程进行检查、检验,监理工程师认为已隐蔽的工程需要重新检查时或返工,质检工程师和施工员应积极配合并作好记录。

③所有隐蔽工程必须有严格的施工记录,有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都必须认真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

将检查项目、施工技术要求及检查部位等项填写清楚,记录上必须有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的签字。

⑵隐蔽工程质量控制责任人及控制点

为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到人人重视,对各主要隐蔽工序的质量控制责任落实到人。

4.5技术管理体系

为了加强技术管理,建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

配备有资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心且充足的技术人员负责技术管理。

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权限,对关键和特殊工序实行技术人员专业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确保各项技术及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

4.6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为保证工程质量且能按时完成工程施工内容,如有可能施工按24小时三班倒作业,夜间施工按厦门市有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夜间施工的质量和人员安全。

(1)夜间施工时采用探照灯作为夜间施工照明,保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亮度,便于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灯光污染,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

(2)噪音比较大的机械设备尽量安排在日间操作,以免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

(3)加强夜间施工安全监督,避免因光线不足或疲劳困倦等因素而出现意外。

4.7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厦门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侯,具有短期降水强度大的特点,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

为了避免降雨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在施工中必须周密考虑,统筹安排,尽可能减少降雨对正常施工造成阻碍。

竖井防水与排水应做好如下工作:

(1)竖井四周设置排水沟,并适当高于外地表;地表裂缝处应予封堵,注意排走地势低洼处的集水,防止地表水流入竖井内和冲刷边坡。

(2)竖井周围设300×300mm水沟,上置盖板,水沟与外围市政雨污水井连接。

井点出水管接入周围水沟。

(3)大雨及暴雨天气停止施工。

1)准备工作

①采用可靠的手段围蔽水泥库,变配电设备等。

②检查排水设备及管网的可靠性,增加排泄水通道。

按预报雨量的大小,必要时增设临时排水沟槽。

2)降雨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减小其影响

①停止外部作业,设专人巡回检查。

②施工便道、料库、机修区段,生活区应及时将水排至低洼处或排水管道。

③竖井内及其它低洼处用大功率抽水机随时抽至排水管网。

④对变配电设备设置可靠的防雷装置并设专人看守。

4.8监测保证措施

(1)注浆过程中需加强竖井周围监测点监测,若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停止施工,通知监理、业主。

(2)注浆时需派专人对周边巡视,若出现冒浆等异常情况,需立即进行清理。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严禁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严禁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械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特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2)操作人员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工作中的观察制度、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设备,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4)各种机械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5)机械安装时基础必须稳固,吊装机械臂下不准站人,操作时,机械臂距架空线符合安全规定。

(6)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章牌。

(7)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8)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瞭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9)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并经常上油和检查钢丝绳的完好程度,以确定其安全性。

(10)各种自制设备、设施通过安全检验及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严格按规范施工,对工程范围内的道路,要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和做好施工废水的处理工作。

(2)积极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协作,共同抓好环保工作。

(3)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光缆和各种管道的保护和处理工作,力争达到各方满意,文明施工。

施工前需进行探挖,对于有管线部位需对管线进行保护。

(4)重视地方政府及群众利益,并积极在森林公园、环保绿化、施工等建设上为地方政府和群众提供人、材、机械等帮助。

(5)文明施工要求,在施工管理中,要按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使施工工地保持良好的环境和施工秩序。

(6)组织管理措施

①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消防、保卫、材料、行政卫生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文明施工管理组织。

②健全管理制度。

包括:

个人岗位责任制、检查制度、会议制度和各项专业管理制度等。

③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提高综合素质,尤其培养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爱护设备、公物的良好意识。

(7)现场管理措施

①合理定置。

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要的物在合理布置,实现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物与物之间的最佳结合,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体现文明施工水平。

②目视管理。

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施工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③在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标准的洗车槽、沉淀池、高压冲水枪,机动车辆在洗车槽内冲洗干净后才能驶出工地。

④临时设施场地及施工便道均采用硬化路面,沿竖井两侧设排水沟,施工用水和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入附近市政下水道,确保路面不积水。

⑤材料分类堆放整齐,并标清晰。

⑥施工现场厨房、厕所、仓库等按相关文件规定布置。

⑦人员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佩戴上岗证。

宿舍管理采用半军事化管理,生活物品统一发放。

宿舍保证通风,采光良好。

在工地设置洗车台,所有进出工地的混凝土罐车必须冲洗干净。

5.3环境保护措施

5.3.1噪声控制措施

(1)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进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

(2)对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装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内衬,隔音罩等措施,降低噪音。

(3)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装备排气消音壁,现场只允许按低音喇叭,场外行驶严禁鸣笛。

(4)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居民休息时间,不安排高噪音工序作业。

5.3.2城市生态控制措施

(1)落实门前三包环境保洁责任制,不在工地围栏外堆放材料、垃圾,严格按照批准占地的范围、占用期限使用临时占地。

(2)工程完工后,按业主要求及时拆除所有施工围蔽,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干净,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干净。

5.3.3水污染控制措施

(1)施工、生活污水必须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四周设置砖砌排水沟、生活污水经场内过渡沉淀池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2)施工用废弃泥浆排入市政下水道前设置沉淀池和栅栏,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防止污染道路,堵塞下水道。

5.3.4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1)用来运输可能产生粉尘材料的车辆配备挡板,用防水布遮盖。

(2)工地出入口设标准洗车槽,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冲洗干净;对散体物料,用防水布覆盖,防止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出现物料沿途撒落现象。

(3)施工场地内运输道路必须定时洒水降尘,并及时清扫。

(4)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堆土场、散装物料露天堆放场要压实、覆盖。

(5)严禁在工地燃烧各种垃圾废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害毒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

5.3.5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1)将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至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避免损害污染环境。

运输车俩的车箱必须密闭,如无法及时处理或运走,则设法防止散失。

(2)施工现场内无废弃浆液,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理,水泥浆倒运时必须采用防撒落措施。

6主要施工人员、设备计划

相关施工人员、设备计划详见附表

表6-1主要施工人员

序号

工种名称

人数(每工点)

职责

1

工班长

2

负责放点和劳动力安排

2

钻工

2

负责钻机的操作

3

制浆工

2

负责配制泥浆

4

焊工

2

负责注浆管安装

5

管理人员

1

负责现场技术指导

6

辅助工

4

负责水泥浆拌制、注浆机操作

表6-2主要施工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钻机

XY-1

2台

2

泥浆桶

4套

3

注浆泵

1

4

气割焊机

2

5

电焊机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