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511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docx

《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docx

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

 

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

指南

 

辽宁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组织委员会编

2010年3月

 

目录

一、大赛组委会名单2

二、大赛目的和指导思想3

三、参赛人员3

四、大赛分组、内容及形式3

(一)大赛分组和赛场3

(二)教材要求4

(三)大赛形式4

五、大赛评比具体要求4

(一)阐述4

(二)应用实况的演示6

(三)比赛的时间7

(四)评比办法7

六、大赛准备7

七、大赛时间和地点8

(一)时间8

(二)地点8

八、大赛安排说明8

(一)大赛日程8

(二)大赛报到8

(三)大赛费用9

(四)大赛的有关说明和要求9

九、评奖方法9

(一)个人荣誉奖项9

(二)组织荣誉奖项9

十、大赛组织10

(一)组织领导10

(二)联系方式10

附表一:

大赛赋分标准11

附表二:

(正面)12

附表二:

(背面)13

附表三:

各市地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14

附表四:

参赛教师市级统计表15

附表五:

各市参赛选手名额分配16

附表六:

参赛文稿格式要求17

一、大赛组委会名单

名誉主任:

王燕玲(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

名誉副主任:

郭岩(辽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处处长)

张国林(辽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处副处长)

主任:

李兆君(辽宁省电化教育馆馆长)

副主任:

马鉴(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委 员:

张佳(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

马鉴(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李 文(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韩 瑛(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

郭丽文(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研部主任)

朱 建(辽宁省电化教育馆网络资源部主任)

王酉婕(辽宁省电化教育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主任:

郭丽文(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研部主任)

成 员:

杜娟(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研部教研员)

王馨(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研部教研员)

王宁(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研部教研员)

臧晶晶(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研部教研员)

杨柳(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研部教研员)

乔丽梅(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研部教研员)

二、大赛目的和指导思想

举办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的宗旨是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以锻炼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增强教师的就业竞争力,以促进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从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大赛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研究理论,积极应用实践;重在广泛参与,突出合理创新;展示优秀教师风采,发挥典型辐射作用;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水平,打造辽宁省教育技术领域优秀教师团队。

三、参赛人员

辽宁省中小学学科教师

四、大赛分组、内容及形式

(一)大赛分组和赛场

大赛设置小学文科、小学理科、中学文科、中学理科四个组别。

(中学含初中、高中),即

1.小学文科(小学语文、外语、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美术)

2.小学理科(小学数学、科学、体育)

3.中学文科(中学语文、外语、音乐、美术、思想品德、地理、历史)

4.中学理科(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

以上四个赛场同时进行。

(二)教材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1-9年级、高中1-3年级学科教学内容(教材版本不限,但必须为现行教学教材)

(三)大赛形式

本次大赛以说课形式口头语言形式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教学需要应用教育技术手段,设计教学环节和作用点进行阐述,并对适时播放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五、大赛评比具体要求

(一)阐述

参赛者以现场说课的形式说明教材、学情、教学内容及过程,评价和反思。

其中重点阐述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手段效果最佳的环节,但最多不超过3个,其内容包括应用意图、过程、作用与效果等。

(具体可参考附表1的评分标准)

1.教材分析:

(1)内容说明:

对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包括版本和内容在该版本中的章节位置;

(2)内容解析:

在揭示内容内涵的基础上,说明核心内容之所在,对其中隐含的思想方法做出明确表述。

2.学情分析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经验,学科特点以及个体思维发展理论,对本内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预测,并对出现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

可在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思想方法和思维发展基础)上,通过比对已有基础和新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中分析出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即教学难点。

3.教学目标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预设的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有全面性、可测性;目标的阐述强调把能力、态度等“隐性目标”融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中,以避免空洞阐述“隐性目标”,使目标对教学具有有效的定向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准确而没有歧义,有助于听者对目标的理解,使之成为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的依据。

4.教学内容与过程

(1)教学内容:

能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需要,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系统化、生活化、情境化,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合理拓展,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面向全体,注重差异。

(2)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新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法和学法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前面诸项分析的基础上,前后呼应,特别要与设定的教学目标相呼应。

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应当注意适切性(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挑战性,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能够解决问题。

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突出思维建构、技能操作、能力迁移。

5.教育技术的应用

(1)媒体选择:

说明教学实际中对教育技术媒体的需求情况,选择教育媒体或资源的理由,阐述理由时要依据教学客观需要及媒体的特性、功能和优势。

(2)应用方式:

教学媒体在教学应用时,要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媒体的应用方式要有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技能培养,有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时代意识和信息素养。

(3)使用时机:

媒体的使用时间要设计合理,要优化教学效果,不能使课堂成为电子媒体灌输的空间;同时,选择和使用媒体时要体现最小代价原则,在媒体制作成本和发挥效果中选择恰当平衡点。

(4)媒体作用:

说明教学媒体的设计与运用,能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促进知识网络和思想情感的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朝着正向方向发展。

6.评价和反思

说明教学评价、反馈的具体措施,能总结本学科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即适用某种教学媒体应用形式的课型、方法和时机,并有改进意见和推广价值。

(二)应用实况的演示

1.演示的内容。

即阐述的教学实录片断,片断要将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点、现代教学媒体、学生的反馈充分地表现出来。

(可以采用画中画形式)

2.演示的要求。

演示需展示课堂教学应用教学媒体的实录片段,可以通过PPT演示文稿辅助说明。

演示的片段画面清晰,视频质量应不低于MPEG-2格式的标准,图像压缩分辨率为720x576,并保存为WMV格式的文件。

画面稳定,无杂音,声画同步。

(三)比赛的时间

说课阐述和演示时间共为10分钟,超时停止比赛。

(四)评比办法

大赛组委会聘请有关专家、教师组成专家评审组,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审,现场打分,赛后确定作品获奖等级。

六、大赛准备

各市相关单位要组织相关学校教师赛前培训,通过初赛选拔优秀教师参加比赛,各市参赛名额见附表5。

本次大赛实行组织者联络员制度,各市选派一名具有组织经验的教研人员作为大赛联络员,并填写各市地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见附表3),以便随时与大赛取得联系。

联络员负责与大赛组委会联系,其责任是认真组织本市地教师参赛,按时间要求将市地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见附表3)、参赛教师统计表(附表4)于2010年9月1日(含1日)发送至组委会邮箱,逾期视为弃权。

此外,需于报到当天将以下材料上交到组委会。

1)纸质参赛教师统计表(附表4);

2)纸质参赛教师情况登记表(一式一份)(见附表2);

3)选手参赛演示的数据光盘(一式一份),数据光盘包括说课的电子文档、教材复印图片、课堂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现场演示PPT文稿及课堂教学片断;

文字材料(一式五份),包括说课文字稿和教材复印页(格式参见附表6),由比赛时交给报分工作人员。

七、大赛时间和地点

(一)时间

2010年9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地点

辽宁省电化教育馆(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八、大赛安排说明

(一)大赛日程

各市大赛联络员(领队)提前一天下午1:

00—3:

00报到;参赛选手下午1:

00—6:

00报到。

小学文科组、小学理科组、中学文科组、中学理科组分别在四个赛场同时比赛;

(二)大赛报到

报到地点:

辽宁省电化教育馆(沈阳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楼二楼会议室)。

各市大赛联络员(仅限一人)必须于比赛的前一天下午3:

00前报到,并通过抽签形式做赛前排序。

报到联系人:

乔丽梅、王馨、王酉婕、郭丽文

联系电话:

(024)86593376(024)86593385

(三)大赛费用

每名参赛教师交纳参赛费150元;每名观摩人员需交纳会务费100元。

每市1名大赛联络员不缴纳会务费。

所有与会人员食宿统一安排,宿费自理。

以上事宜如有变更,将在辽宁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网上公布(),请随时关注。

(四)大赛的有关说明和要求

大赛以市为单位组织参赛,并按时报到。

两个赛场同时比赛,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赛的规定内容。

报名却因其它原因没能参加比赛或错过比赛时间的选手视为自动弃权。

九、评奖方法

本次大赛将设个人荣誉奖和组织荣誉奖两项。

(一)个人荣誉奖项

大赛相关组别评奖,对于优秀参赛选手给予相应的奖励。

本次大赛按每个组别参赛人数评出:

一等奖10%;二等奖30%;三等奖40%;优秀奖若干名。

为获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

经大赛评选出的优秀参赛作品将长期放在“辽宁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网”上,供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习、观摩。

(二)组织荣誉奖项

设市级“最佳组织奖”8名,具体评选规则:

序号

指标

排序

记分

1

各市参加“大赛”的教师总数

符合大赛规定,既不多出也不少于,按积分值由小到大排序

序号×0.1

2

各市按时报送选手参赛资料

按报送日期积分,分值由小到大排序

序号×0.2

3

报送材料齐全并符合要求等

按技术测试得分由小到大排序

序号×0.3

4

各市获奖积分:

一等奖数×7+二等奖数×4+三等奖数

按积分值由小到大排序

序号×0.4

按以上4个指标记分之和由小到大排序,前8名获“最佳组织奖”。

十、大赛组织

(一)组织领导

大赛由辽宁省教育厅领导,辽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处指导,辽宁省电化教育馆主办,具体工作由辽宁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承担设在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研部,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研部

邮政编码:

110034电子邮箱:

lnsdjgjyb@

电话:

(024)86593376联系人:

杜娟乔丽梅王宁郭丽文

附表1:

大赛赋分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要素与分值

分值

得分

说课

阐述

(60分)

教学理念和目标

(5分)

教学理念

(2分)

本课教学理念认识、理解准确,教学理念新。

2

学情与教学目标分析

(3分)

1.对学生情况分析准确,能够解析学生的认知障碍。

1

2.确定的教学目标体现学科特点并符合学生实际。

1

3.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

1

教学内容和过程

(10分)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处理

(4分)

1.教学内容的系统化、生活化、情境化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统一。

1

2.确定重点、难点是否有依据,内容拓展的理由。

2

3.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如何安排组织教学内容。

1

教学方法和学法

(3分)

1.教学方法的选择切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充分的依据。

1

2.教法、学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

教学程序

(3分)

1.环节、结构、层次、过渡等要素设计的理由。

1

2.创新、巧妙之处的解释。

2

教育技术应用

(40分)

教学媒体的选择

(5分)

选择的媒体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的依据及媒体的特性、功能。

5

教育技术的应用

(25分)

1.对教育技术媒体的基本描述,教学实际对其需求。

3

2.媒体作用点确定依据,应用原则。

6

3.媒体具体应用方式,信息技术整合的角度。

7

4.适时适度使用媒体及其有效性。

7

5.教育技术操作简便,经济成本低、效率高。

2

教育技术的应用作用与效果

(10分)

1.教育技术应用发挥媒体功效,教学系统和环境的变化。

2

2.结合目标,辅助解决教学问题,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5

3.教育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态度、信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影响。

3

教学评价和反思

(5分)

评价及效果(3分)

1.运用评价方式的目的和作用。

1

2.选择评价方式和方法的合理性。

1

3.如何反馈、调整、预设和生成。

1

教学反思

(2分)

1.适用这种应用形式的课型、方法、时机等。

1

2.对这种应用方式的思考是否合理,有改进意见和推广价值。

1

现场实况演示

(40分)

片断

内容

(20分)

表现内容

(20分)

1.全面典型地表现出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技能的全貌,教师独立应用教育技术娴熟,自然。

10

2.符合教学实际,无表演痕迹,具有良好的示范性。

10

技术

指标

(10分)

视频

(5分)

画面清晰,无技术问题,能完整、简洁地表现应用的全过程,与阐述的内容互相印证,有示范性。

5

音频

(5分)

声画同步、音频清晰,声画相得益彰。

5

选手素质

(10分)

语言表达(5分)

完整表述内容,语言清楚,语调、语速适中有节奏感,语意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5

体态仪表(5分)

仪表端庄大方、动作适度、面部表情有亲和力,现场表现具有示范性

5

总分(100分)

附表2:

(正面)

参赛选手推荐登记表

姓名

学校

参赛组别

□小学文科

□中学文科

□小学理科

□中学理科

任教学科

性别

职称

任教年级

通讯地址

Email

指导教师姓名

单位

职务

指导教师姓名

单位

职务

共享说明

是否同意网上展示或出版是□否□

市馆推荐意见:

 

公章

 

注:

必须在推荐时填写。

每位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只限两名。

附表2:

(背面)

技能应用说明

教材版本

年级

学科

课题

教材分析:

应用作用点:

产生的作用及效果:

教学反思:

附表3:

各市地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

组织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职务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手机

电子信箱

@

传真

注:

请将该信息表电子版于2010年9月1日前发送至:

lnsdjgjyb@,原件随后和相关参赛资料一并报送。

 

市电教馆(部)、中心、直属学校签章:

2010年月日

附表4:

参赛教师市级统计表

市(加盖公章)

序号

姓名

学校

组别

年级

学科

指导教师1

指导教师2

课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填表人:

年月日

注:

1.以上材料由市级联络员统一填写,请将该信息表电子版于2010年9月1日前发送至:

lnsdjgjyb@,原件随后和相关参赛资料一并报送。

2.以上信息是制作获奖证书的依据,务必准确详实,如有错误后果自负。

附表5:

名额分配:

(共150名):

序号

城市

名额

序号

城市

名额

小学

中学

小学

中学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1

沈阳

4

4

4

4

10

辽阳

2

2

2

2

2

大连

4

4

4

4

11

铁岭

2

2

2

2

3

鞍山

3

3

3

3

12

朝阳

2

2

2

2

4

抚顺

3

3

3

3

13

盘锦

2

2

2

2

5

本溪

3

3

3

3

14

葫芦岛

2

2

2

2

6

丹东

2

2

2

2

15

辽油

1

1

1

1

7

锦州

2

2

2

2

16

省实验学校

1

1

8

营口

2

2

2

2

17

省实验中学

1

1

9

阜新

2

2

2

2

18

省农村实验中学

1

1

附表6:

参赛文稿格式要求

1.文稿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

上、下2.5cm,左3cm,右1.5cm,左侧装订。

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

标准),封面采用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文稿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辽宁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说课大赛-文稿”。

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

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

(一)”、“

(二)”、“(三)”等,第三级为“1.”、“2.”等,第四级为“

(1)”、“

(2)”等具体格式要求详见下页模板。

 

题目

教材版本:

年级:

课题:

 

参赛城市:

参赛单位:

参赛选手:

时间:

一、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

(一)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

1.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

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

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

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