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 新版 新人教 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495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 新版 新人教 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 新版 新人教 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 新版 新人教 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 新版 新人教 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 新版 新人教 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 新版 新人教 版.docx

《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 新版 新人教 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 新版 新人教 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 新版 新人教 版.docx

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六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专题

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六)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17世纪的某一天,荷兰执政发表宣言,声称他接受邀请去英国,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及自由的议会”。

荷兰国会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

与这一情节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英国光荣革命B.《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

C.英国议会诞生D.英法七年战争,荷兰支持英国

2.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3.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

从中可以看出(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4.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

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会议”进行修订。

这表明

(  )

A.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尚不明确B.政治决策先有民主再有集中

C.选民大会实为国家权力机关D.希腊奴隶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5.意大利人布鲁尼(1369年~1444年)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这反映了在当时的意大利(  )

A.理性主义占据主导B.人文主义流行

C.宗教改革正在进行D.无神论已经兴起

6.唐穆宗曾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请判断与柳公权的书法风格最为相近,同样人品高尚,书法为后人学习,并有许多著名临摹楷体碑帖流传的盛唐时代书法家为()

A.张旭B.颜真卿C.怀素D.欧阳询

7.汉代中央机构中的九卿更多的是办理皇室内廷事务的家务官,到了唐代,六部尚书明显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

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皇权的显著削弱B.中央集权的强化

C.政治制度的成熟D.选官制度的成熟

8.朱铭在《中国美术》中说:

“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

”下列作品中体现这种“追求”的有(  )

①《自由引导人民》 ②《向日葵》 ③《拾穗者》 ④《日出·印象》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9.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

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

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10.据《十三行史料展》记述“……18至19世纪上半期,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资本主义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B.反映了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达

C.十三行是清代官方特许的外贸机构

D.广州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

11.对以下三幅中外美术作品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作者:

宋朝法国西班牙

B.类别:

文人画印象画立体派

C.艺术特点:

“境生象外画中诗”“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造型写实”

D.评价:

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12.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红军长征的胜利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礼,是国家友谊和礼节的象征。

……在政治生活中,送礼与收礼都是一门极高超的艺术。

送得恰到好处,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锦上添花;送得不好,轻则破坏气氛,重则传达错误的政治信息,引发两国矛盾。

从本质上来说,国家领导人之间送礼,是一门政治学。

共和国主席首次出访活动,发生于1949年12月—1950年3月,这是毛泽东平生第一次出国访问,这也是毛泽东首次“出国送礼”。

作为共和国首任主席,毛泽东为这次访问苏联做了充分的准备,特别考虑到带什么样的礼品。

这次访问,毛泽东带的礼品相当特别,简直就是给邻居送土特产。

据公开的资料,当时准备的蔬菜、水果部分,是毛泽东亲自提议的,他知道苏联缺少新鲜水果、蔬菜,特别提早打电报给山东,请山东预备最佳的。

国礼送这些“家常菜”,这在一些人眼里是不可想象的,以今天的标准更是“寒酸”,但在当时,这份国礼透出了浓浓的“人情味”。

1957年11月7日,社会主义国家齐聚苏联,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

当时,由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前往祝贺。

为了这次出国庆祝活动,中国提前一年开始准备礼物。

这次中国送给苏联的国礼共10份,相当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

如,至今都是国礼重要选择的字画,出现其中,《岱宗旭日》《松柏长青》便是其中两幅国画,还有“象牙雕刻北海全景”“清代青花瓷器”等。

还制作了27件苏联援建中国建设项目的模型送给“老大哥”。

这些国礼当时在莫斯科公开展出,引起轰动。

——摘自《国礼政治学》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两次给苏联送“国礼”所包含的政治因素。

14(19分).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在君主专制时代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明清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同样,对官员的监察制度也达到了顶峰。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独立于六部。

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同时设督抚,各省的提刑按察司也有监察权,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可谓严密。

清朝,科道合一,地方依明制。

同时,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台规》。

至此,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了顶峰。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

请回答:

据材料,概括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初年规定:

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

“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

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

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

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

“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

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

他写道:

“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

”“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材料二贾·尼赫鲁记述道:

“乔里乔拉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全都愤慨,只有甘地例外。

”“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

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

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和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活动,我们对这种人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这是非暴力运动的惟一条件,那么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以上两则材料均节选自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

(不得摘抄原文)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2)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并说明你的理由和看法。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从“17世纪”“荷兰执政接受邀请去英国”等信息判断,1688年,应议会之邀,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来到英国,成为英国国王,史称光荣革命,故A项正确;《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反映的是英荷矛盾紧张,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议会诞生在13世纪,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及自由的议会”,与法国无关,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项正确。

“卖新丝”“粜新谷”,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项正确。

“新丝”是手工业品,“新谷”是农作物,反映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D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及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说明民众的尊严受到践踏,遛狗者和流浪儿的生活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个事例说明了旧中国下层民众卑微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

题干图片与民族工商业的处境无关,故排除A项。

1949年3月,国民政府尚未覆灭,图片也无法体现上海的混乱与动荡,故B项错误。

仅从题干两幅图片,无法得出D项结论。

4.【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可知五百人会议职责已经明确,而非尚不明确,故A项错误;据材料“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可知政治决策先有集中再有民主,故B项错误;据材料“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和“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会议’进行修订”并联系所学可知选民大会负责审议并决定法案,实为国家权力机关,故C项正确;希腊奴隶制度说法有误,应为希腊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从有效信息:

地点:

意大利,时间:

14、15世纪,描写:

政治生活,可以判断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

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故选B。

6.【答案】B

【解析】联系已学可知颜真卿与柳宗元在楷书方面造诣很高,且有“颜精柳骨”的美誉,颜真卿与柳宗元都生活在“盛唐”时期,在人品与书法方面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因此颜真卿符合题意要求,故选B。

7.【答案】C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对皇权的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的是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没有涉及中央集权的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从汉代的家务官到唐代政务官,说明政治制度成熟,故C项正确;体现选官制度成熟的是科举制,而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题干中“追寻光和色”的美,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②④符合;《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绘画,《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绘画,排除A项。

故本题选择B项。

9.【答案】D

【解析】从“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可知体现出要求行省高效行政,从“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可知中央要控制管理地方重要事务,体现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当时中国政府推行海禁闭关政策,只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商人贸易往来,“18至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工业革命,为寻找海外市场,其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官方垄断贸易,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十三行是清代官方特许的外贸机构,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可知广州是重要商港,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1.【答案】B

【解析】赵孟頫,元朝人;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为现代派即立体派绘画,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进行绘画;《日出·印象》为印象派绘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ACD均错。

图10画的是竹,中国文化人经常以竹喻人,是文人画,故选B。

12.【答案】B

【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解答时注意提示信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即指1927~1937年,再由“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可知,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并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故为B。

13.【答案】因素:

实行“一边倒”的外交路线;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包围封锁政策,巩固新政权。

反映中国实际状况,希望加强中苏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此题是对历史特定时段背景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时间。

材料介绍了中国在1949和1957年两次给苏联送“国礼”的事件,需要分析所包含的政治因素。

1949年毛泽东的特别礼品(蔬菜、水果)浓厚的“人情味”,反映了中苏两国关系的密切,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倾向;1957年礼品贵重,实际上是中苏关系发生微妙的改变,通过重礼,加强两国的合作,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4.【答案】表现:

废谏院;中央监察独立(监察与行政分离);地方形成三重监察;形成完整的法规。

【解析】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据材料“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独立于六部”“形成地方三重监察”“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台规》”回答即可。

15.【答案】

(1)目的:

材料一:

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

材料二:

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

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解析】考查学生“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的“王安石变法”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1)问的回答要精读史料,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

(2)问的回答要结合变法的背景和必修二的相关知识。

16.【答案】

(1)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岛、长崎投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

(2)回避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推卸战争责任;没有写明“无条件投降”;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反思战争罪责等。

(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第

(1)问,从材料的引文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相关重大历史事物,并日本自身及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来分析归纳。

(2)问,依据“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来分析。

17.【答案】

(1)甘地理由:

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

实际原因:

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均遭失败。

(2)否。

“非暴力”抵抗运动虽然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范围,但它仍具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正义性质,对英国殖民统治有巨大的打击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斗争形式,但不是逃避斗争;其在一定程度上的软弱性是由印度经济落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所决定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由于本题材料的文字信息较多。

学生在解答时要注意将材料分成几层意思。

(1)题中第一问学生可根据材料一中的第一句话概括得出答案,第二问可从当时印度经济的发展程度、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等方面来说明。

(2)题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来总结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