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439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

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中考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牙的结构和功能等

【常考题型】选择题、资料分析题

1.热量价:

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

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千焦,糖类为16.8千焦,脂肪为37.7千焦。

2.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水: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糖类:

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

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脂肪:

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无机盐:

构成组织(如磷—细胞膜)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缺Ca、P—骨质疏松症;缺Fe—缺铁性贫血;缺Zn—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缺I—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

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

促进消化。

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来源于植物性食物。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麦麸)、豆类

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

维生素E

肌肉萎缩

谷物胚芽、绿叶

5.动物的摄食:

(1)海葵——触手捕食

(2)昆虫——口器:

舐吸式——蝇类虹吸式——蝶类咀嚼式——蝗虫、蚕

嚼吸式——蜜蜂、蜂类刺吸式——蚊类

(3)鱼类——滤过方式(4)青蛙——舌(舌根倒生)(5)啄木鸟——喙

(6)猫——可伸缩的钩爪和发达的犬齿(7)蛇——头部具有能感受红外线刺激的器官

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牙的组成:

①一:

牙冠;二:

牙颈;三:

牙根。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2]牙本质;

③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是:

[1]牙釉质;

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病菌已侵入[3]牙髓腔而引起神经发炎所致;

⑤保护牙齿要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龋齿的形成:

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微生物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破坏牙骨质→牙髓腔受到破坏→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牙髓受破坏

(3)牙齿的作用:

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

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

发音和语言。

(4)牙的分类:

①成分上分:

牙本质、牙骨质(牙根部分)、牙髓腔(牙髓、神经、血管)

②形态和功能分:

切牙(8颗)、尖牙(4颗)、前磨牙(8颗)、磨牙(12颗)

③存在时间分:

乳牙(20颗)、恒牙、智牙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中考考点】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酶的催化作用,营养成分的吸收是重点。

【常考题型】选择题和探究题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外消化腺:

唾液腺、肝脏、胰腺

消化腺

内消化腺:

胃腺、肠腺

(1)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功能

口腔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食物的通道

食道

食物的通道

肌肉质的囊,收缩能力很强,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小肠

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均匀(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将食物残渣推向大肠

大肠

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排出

(2)消化腺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流入部位

消化物质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口腔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不含消化酶)

暂存胆囊流入小肠

促进脂肪消化

胰腺

胰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肠腺

肠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①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②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③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

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2)消化的类型:

物理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消化:

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3)吸收:

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4)七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

须经消化才能被吸收:

蛋白质、糖类、脂肪。

最终消化产物:

淀粉—→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不能被消化吸收:

粗纤维

(5)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部位吸收部位、消化步骤、有关消化液种类:

唾液、胰液、肠液

胰液、肠液

淀粉(口腔、小肠)     麦芽糖葡萄糖(进入毛细血管)

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胃、小肠)      氨基酸(进入毛细血管)

胆汁、胰液、肠液

脂肪(小肠)    脂肪酸+甘油(进入毛细淋巴管)

消化道消化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口腔

√(麦芽糖)

×

×

×

√(多肽)

×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和甘油)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的特点及相应功能:

①小肠很长——消化、吸收②小肠表面有很多褶皱及小肠绒毛——消化、吸收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消化④小肠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

5、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①口腔和食道:

不吸收。

②胃:

只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另外还有酒精(非营养物质)

③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④大肠:

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6.酶:

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特点:

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

pH、温度等。

酶缺乏或不足:

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缺乏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酶)。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中考考点】血液的组成成分、心脏的结构、血管的种类和特点、血液循环的路线等。

【常考题型】选择题、综合分析题(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路线)

1.体内物质的运输:

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2.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量:

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

血型:

A型、B型、AB型、O型

输血:

坚持输同型血原则

献血:

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与工作。

血红蛋白:

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点: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红骨髓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贫血: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炎症:

白细胞过多

血清:

血液凝固以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

(与血浆不同,不含纤维蛋白原,不能凝固)

血液功能:

①运输氧;②运输养料;③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④吞噬病菌;⑤调节体温。

(2)心脏:

由心肌构成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夹在肺之间,形状象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写出图中编号的结构名称:

①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④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瓣膜,

瓣膜。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血液流向:

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静脉,而不会倒流(瓣膜起作用)。

心率:

指单位时间内心脏的跳动次数(成年人75次/分,正常60-100次/分)

脉博:

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的动脉受到压力,形成脉搏。

脉搏与心率是相同的。

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管壁所产生的压力。

(一般所说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

收缩压: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

舒张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数值。

测量位置:

上臂肱动脉;单位:

千帕。

通常用分式表示人体血压:

如16/10.7千帕,表示收缩压16千帕,舒张压10.7千帕。

血压正常范围:

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

高血压:

收缩压长期超过19千帕或舒张压长期超过12千帕。

低血压:

收缩压长期低于12千帕。

(3)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一次完整的血液循环流经心脏两次,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

动脉血静脉血

肺循环:

左心房←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动脉血静脉血

(4)血管及特点:

①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离)

②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回)

③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特点

管壁厚、弹性大

管壁薄、弹性小

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管腔

极细

血流速度

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功能

心脏(心室)→全身血管

全身血管→心脏(心房)

血液组织

血流方向

离心方向流动

回心方向流动

从动脉→静脉端

动脉血与静脉血:

动脉血

静脉血

组成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特点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较少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较多

分布

肺循环中的肺静脉

体循环中的动脉

肺循环中的肺动脉

体循环中的静脉

“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

第四节能量的获得

【中考考点】呼吸作用的类型、多样的呼吸器官

【常考题型】选择题

1、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大多数来源于糖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2、氧化供能: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贮存在食物中的能量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的方式释放出来。

如:

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呼吸作用:

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和动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也是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

无氧呼吸只提供少量能量,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它只是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4、无氧呼吸:

人的肌肉:

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高等植物: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项目

内容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反应条件

O2、酶

酶(不需O2)

物质变化

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CO2和H2O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生成酒精和CO2或生成乳酸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释放少量能量

联系

实质上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多样的呼吸器官:

类别

动物名称

呼吸器官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体表(表膜即细胞膜)

(环节动物)蚯蚓

湿润的体壁

(节肢动物)蝗虫

气管

 

脊椎动物

(鱼纲)对虾、鱼类

(两栖类)青蛙

肺兼湿润的皮肤

(爬行纲)蜥蜴

(鸟纲)鸟类

肺,有气囊辅助

(哺乳类)牛

第五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中考考点】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水盐平衡和新陈代谢。

重点:

尿的形成过程。

热点:

血液、原尿、尿液的成分。

【常考题型】选择题、综合探究题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成年人含量维持在0.1%。

1、葡萄糖:

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

 食物的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供能

 肝糖元的分解     ――→血糖――→  合成糖元贮存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转变为脂肪贮存

代谢终产物:

二氧化碳、水

2、脂肪:

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另一部分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贮存起来。

需要时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

代谢终产物:

二氧化碳、水

3、蛋白质:

消化为氨基酸后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一部分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另一些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代谢终产物:

二氧化碳、水、含氮废物(尿素、尿酸)

小结:

三类物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进行着不断地合成和分解,新旧不断更替。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4.体内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以汗液形式排出——皮肤;以气体形式排出—呼吸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泌尿系统

二、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它们有什么功能?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

产生尿液输尿管:

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尿道:

将尿液排出体外

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肾:

1、肾的外形和位置:

肾的位置在人腰后部脊柱的两侧,有一对,形像蚕豆。

2、肾的结构:

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

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而肾小体又可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

⑴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被过滤到肾小囊。

⑵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6.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尿液各有什么?

成份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酸

尿素

血液

血浆

×

原尿

×

×

尿液

×

×

×

第六节代谢的多样性

【中考考点】营养的方式、微生物的代谢。

【常考题型】选择题

1.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2.微生物指自然界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3.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4.营养方式自养(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

光合作用腐生

异养(不能自己制造营养,要从外界摄取现成的食物):

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