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101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 含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 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 含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某足球学校是专门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足球专门调练的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该学校自行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具有审批权的主体是()。

A.市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教自行政部门

C.县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教自行政部。

2、“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中均包括()。

A.松、梅

B.兰、梅

C.竹、菊

D.竹、梅

3、“四书五经”是古代典籍中的经典.下列选项中.含有《周颂》是()。

A.《春秋》

B.《诗经》

C.《周礼》

D《易经》

4、()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5、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A.家庭教育

B。

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

课堂教学

6、晚自习,刘老师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知哪位同学将一张“老虎贴纸”粘在刘老师身上,引起同学们一阵窃笑,经调查,这个恶作剧是李钰搞的。

此后,刘老师将李钰不闻不问。

刘老师的行为()。

A.正确,可以促进李钰的自我反思

B.正确,可以警示班上其他的同学

C.不正确,这样压制了李钰的个性

D.不正确,这是对李钰的不当惩罚

7、“慎独”作为提升师德修养的方法。

就是()。

A.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行

B.一个人用慎重的态度对待自己

C.在自我的世界孤芳自赏

D.独立面对自己的种种不足

8、某初中教师李某上课前发现部分学生未完成家庭作业,要求这部分学生完成作业后再进教室听课。

李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有教育学生的职责

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9、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A.巴士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0、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

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C.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1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A.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B.以城市教师为重点

C.以边区教师为重点

D.以西部教师为重点

12、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同一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

13、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14、以下不属于教师个性品质健康性的提法的是()。

A.仪表大方

B.兴趣广泛

C.意志坚强

D.情绪健康

15、某中学化学老师宋某正组织学生上实验课,学生李某因借用坐在实验桌对面的同学的的钢笔,碰倒了酒精灯,酒精溅在本组同学韩某的手上并燃烧,致使韩某手部皮肤被灼伤。

在这起事故中,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学校和宋某

B.宋某和李某的监护人

C.学校和李某的监护人

D.李某的监护人和韩某的监护人

16、中学生王某的脸上有一块疤痕,同学李某给王某起了个外号“王疤”并且广而告之。

李某侵犯王某的权利是()。

A.隐私权

B.姓名权

C.荣誉权

D.人格权

17、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

下列选选中,填入数列“11,、55、187,583、(),5335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1771

B.1772

C.1773

D.1774

18、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6

B.67

C.78

D.78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A.不低于

B.高于

C.不低于或高于

D.等于

20、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A.升堂入室

B.教学相长

C.诲人不倦

D.有教无类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8周岁的公民

B.未满16周岁的公民

C.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4周岁的公民

22、下列选项中,由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的是()。

A.天文望远镜

B.互联网

C.电子计算机

D.电话

23、一甲子是多少年?

()

A.十年

B.三十年

C.五十年

D.六十年

24、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景,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

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B.发展学生的互补性

C.促逬教师专业发展.

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25、紫外线促使人体合成()以预防佝偻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6、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27、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尊重学生的理念

B.终身学习的意识

C.教学管理的能力

D.课程开发的能力

28、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  )。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29、“小李杜”是指()。

A.李白和杜甫

B.李之仪和杜牧

C.李赞和杜甫

D.李商隐和杜牧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星期二的早上,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

王老师走进教室,笑容满面地对同学们说:

“大家看,外面的雪景多漂亮!

今天这节语文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好好玩一下吧!

”学生们欢呼雀跃,奔向门外。

他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讨论雪花的形状、特点,王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观雪、玩雪,即兴吟诗作对....下课时间快要到了,王老师召集大家说:

“下午作文课的任务是写一篇记叙文,我相信大家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

”后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作文。

问题: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学行为。

 

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

教师看到这一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

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十分踊跃。

学生说:

“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华贵,它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竹子对人无所求-一不需灌溉、不需施肥;给予人的却很多-一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尖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

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这幅画就有了理解与看法,发言更加热烈,在发言中,学生们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课后,教师对这次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马克思说:

“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高尔基说: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请以“师爱”为话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答案:

D。

2、D

3、【答案】B.

4、A

5、D

6、A

7、A

8、C

9、D

10、A

11、A

12、A

13、D

14、A

15、C

16、D

17、答案:

A

18、B

19、B

20、B

21、A

22、D

23、D

24、A

25、D

26、A

27、B

28、A

29、D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王老师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对雪景进行细致观察,直观感知,独立地分析、探索来实现写作的目标,让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完全承担着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不是将自己的教师意志强加于学生之上,而是照顾到学生的情绪与主观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自然知识、写作技能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2、在这段材料中,该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如下学生观:

(1)看到了学生是有潜能的个体,能够对学生抱有期望。

材料中,学生刚上来无法谈出对丝竹图的体会时,老师并没有因此而对学生失望,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从熟悉的角度出发谈论竹子,并最终谈论丝竹图,这种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老师对学生抱有期望的体现。

(2)能看到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能够给学生合适的指导。

学生虽然具有发展的潜能,但是学生身心发展毕竟还不完善,对很多知识还不了解,因此在材料中,学生对于丝竹图不能谈出自己的体会。

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给学生指出正确的方向。

材料中的老师正是发挥了指明方向的作用。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谈起教师的形象.人们可以说出许多赞美之词,如园丁、蜡烛、人梯等,但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有爱心。

也就是爱学生。

优秀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的,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及时地培养和教育他们,细心地呵护他们,做他们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

斯霞说:

“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事业的集中表现。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

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正是因为教师有了无私的爱,教师在人们心中才变得崇高起来。

我自任班主任以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余时间加入学生行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谈心。

给他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

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及时开导、教育他们,他们也乐意对我说心里话。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结果全班学生竞都是写我这个班主任老师的。

写我如何关心他们,如何教育他们等。

由此可见,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是严与爱结合的理智的爱、科学的爱。

它体现的是党和人民对下一代的关怀。

师爱尤其体现在对后进生的爱上。

好教师对后进生不是“头痛”而是“心疼”,他们不歧视后进生。

对后进生给予厚爱。

记得刚接现在这个班时,班上有两名学生,曾被许多老师认为是“朽木”,在全校是出了名的调皮蛋。

但我并不因此而对这两个学生斥责、挖苦。

我通过观察、家访、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他们。

发现他们并非“朽木”,而是由于家庭条件太差而影响了学习。

为此,我首先给他俩买了一些学习用品,还发动全班学生向他俩伸出援助之手。

两个星期后.他俩的思想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再没有学生反映他俩搞破坏、违反纪律了。

更可喜的是.一个月过后.他俩在一次语文测验中竟考了六十多分.以后他俩的成绩是稳步上升。

由此可见。

教师的爱有巨大的感染力,它是教育的桥梁。

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

一般来说,教师的爱能吸引学生喜欢上课。

师爱还有助于激活孩子的思维,在爱的氛围中。

人的想象就丰富了.思维就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形象的重要标志。

假如一个教师讨厌学生,对学生讽刺、谩骂,那他不但教育不好学生,而且还有损自己的形象。

爱学生吧,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家长的放心。

学生需要教师的爱心,家长需要教师的爱心,人民需要教师的爱心,教师自身形象也需要爱心。

毋庸置疑,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