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docx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
Dreamsdonotabandonthosewhoarepursuingpainstakingly,aslongasyoudonotstoppursuing,youwillbebathedinthegloryofdreams.精品模板 助您成功!
(页眉可删)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1
我上了《谁的本领大》一课感慨颇深。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真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身心获得愉快、和谐的发展,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活动。
关注学生成功体验的关键是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我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敢于舍弃自己的“权威”,努力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
如: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是扮演嘴巴还是扮演手,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学习方法来完成识字学习,满足学生认知活动的个性需要。
2、充分肯定、激励学生。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体验,促使其不断超越自我,增强创造能力。
当学生们根据课文1-4节内容演完课本剧后,我就及时地加以肯定:
“很好。
”同时又注意激励学生:
“再请一组来试一试好吗?
有没有演得更好超过他们的?
”学习动机在宽松、和谐又富有竞争和挑战的氛围中自然生成。
让学生真正得到从动机到实现的成功体验。
真正的体验取决于教学过程是否有生活情境性。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其途径是多样的,有角色朗读、扮演,解决实际问题,制造、渲染气氛等。
创设情境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师要从学生了解或熟悉的人、事、物等方面去引导学生,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在这节课中,我就设计了以孩子喜欢的游戏情景切入课题,让同学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动作的演示。
这个学习过程,既吸引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又丰富了语文知识的内涵。
但是,在这节课中我感觉和学生的配合不是最默契,致使整堂课有拖堂的现象,最后也是草草了事的结束课文,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2
语文是一门艺术,也是学生容易感兴趣的课程。
有人曾说过:
“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只有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才会更加地灵敏,记忆力也会大大增强,想象力同样也会更加的丰富。
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的课堂更不是死气沉沉的,那样不仅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而且他们肯本不可能坐住40分钟,学习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几乎处处充满了活力,让课堂因活动而美丽。
《谁的本领大》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把手和嘴都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把手和嘴巴争吵的激烈场面描绘出来了。
课文采用对话形式,而且语言简练,易于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朗读。
但是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他们难以理解提示语的意思,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去指导。
那么如何才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让孩子们去读好课文呢?
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没有符号的,然而符号却是朗读的辅助手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符号,来提醒学生朗读的语气。
对于小孩子来说,“谁的本领大”只是几个词而已,他们难以把握住其中的意思,所以读起来比较平淡,没有什么感情色彩。
为了让他们能改变这种平淡的语气,我给课题后面加了个问号,不仅有利于我引出课文,更有利于指导孩子带着疑问的语气去读课题。
通过这一个小小的添置,学生立刻明白了如何去读课题,再通过请几个小朋友及老师的示范,效果立刻变好了,疑问的语气也出来了。
丰富的脸部状态及肢体语言,特别能激发起学生的视觉感受,使他体会出情感的变化。
学生在朗读中,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在“动中学”,“学中动”的过程中,感受情感,体验情感,从而可以使朗读更上一层楼。
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但是在朗读方面,学生还是会不到位,这个时候可以请个别学生范读,让他们通过体会同伴的语气来模仿读。
因为孩子和孩子之间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
但是有的时候,孩子的体会仍不够深入,读出来仍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这个时候老师范读,来给予学生启发,让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朗读中去体味不同的语气和应达到的效果。
另外老师在范读的时候可以使脸部表情变得丰富点,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视觉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后再表达出与老师同样的情感,“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生动,形象”是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对朗读训练也同样有效。
我相信在生动、形象、轻松、愉快的朗读气氛中,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激情会更高,效果也会更好。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3
教学完《谁的本领大》第二课时,寥寥几笔匆匆记下了最直接的感受。
但总觉得表达的还不够全面,不够准确。
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又或许是我想表达的东西也并没有那么复杂。
正如指导孩子学习课文,明白“各有所长”的道理一样,过程无需太复杂。
拿到一篇课文,教师首先应该思考的是通过这篇课文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或是让学生获得什么,于是在解读了课文之后,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了解感叹号的作用,体会说话人的心情;3、读懂寓言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别人。
似乎,对于这样一篇简单的寓言故事,这样的目标表述也太过累赘了。
对目标再加工,有了这样的表述: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2、明白各有所长、各有千秋的道理。
或许,修改过后的表述没有那么的“圆润”,但是于我,是更明确了本堂课的目标,简言之,一读文二明理。
而目标二能够顺利达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一的达成效果。
所以,“读”成了本堂课的唯一中心目标。
朗读,是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理解与表达所需,同时,它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反思这一课,我在朗读的形式上,主要采用了自由读和分角色朗读的形式。
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问题来引领。
设计一:
自由读1-3小结,思考:
(1)第一次比试谁的本领大呢?
(2)太阳和风分别有什么本领呢?
设计二:
再读1-3小节,在比试的过程中,他们是怎样说的呢?
在学生朗读之前,教师主要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能够有目的的去朗读,提高朗读的效果。
这些并不是深奥的问题,不需要学生过多的去思考,完全是服务于我的教学目标——“读”,只要学生认真去读了,便可以找到答案。
分角色朗读在课堂中是采取小组朗读的方式进行的。
我在小组朗读之前设计了一个小环节,即“小组汇报角色分工情况”,这主要是强化小组成员的分工意识,也让小组的朗读更具方向性。
然而,由于我自身教学经验的缺乏,有些地方还是没有读到位,没有读“透”。
如太阳说:
“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孩子们在朗读中体会到“太阳很自信”“太阳觉得自己肯定会赢”,我也相机出示了“胸有成竹”一词。
此处是课堂教学环节中自然产生的教育契机,教师若能合理利用,就能顺势把课堂学习氛围催生成“熊熊烈火”,只可惜我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还很不成熟,最后只留下了零星“火苗”,很是遗憾。
等待学生,给予更多思考的时间,让小组学习不再流于形式。
特别是小组活动,常常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它常常是课堂的一个“摆设”。
这一次的课堂,我自己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小组学习。
小组朗读时,在我将要喊停的时候,我甚至告诉自己,再等一会,再给学生一点时间。
我给了学生“宽裕”的时间,学生也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小组朗读时,孩子们的朗读超出了我的预计。
在接着的小组表演环节中,孩子们的表现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足够的时间,孩子们有了个性阅读的空间,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我们的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文最后,“嘘,让我们一起来看书上39页的插图,一起来听听太阳和风在说些什么呢?
生一:
“太阳说:
‘风先生,你真棒。
’,风说:
‘太阳先生,你也很棒。
’”生二:
“太阳说:
‘风先生,你可真厉害!
’,风说:
‘太阳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啊!
’”……这个时候,教师已不需要过多的表述了,孩子们已然悟出了课文的理。
学文明理,无需太复杂。
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把更多学习时间留给孩子们,他们的表现,是对课堂最好的评价。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4
一、让插图亮起来,形成阅读期待
师:
(出示课文插图1和插图4)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两幅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
这两幅图都画着太阳公公和风婆婆。
生:
第一幅图,太阳和风都翘起了大拇指。
第二幅图上只有太阳翘起大拇指。
师:
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想想第一幅图的两个大拇指是奖给谁的,第二幅图的一个大拇指又是奖给谁的?
生:
第一幅图的两个大拇指,是奖给他们自己的。
第二幅图的一个大拇指是奖给风婆婆的。
师:
咦?
太阳怎么会把大拇指奖给风的呢?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赶快把书打开吧!
认真读了,我们会找到答案的。
问题的诱惑,学生急不可待的打开书,尽情地大声读起课文来,朗朗读书声充塞着我的耳膜,两幅图的差异,引起了学生阅读的冲动,好奇心驱使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平时,我感觉学生的预习的兴趣高于精读课文,喜欢的故事在他们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渐之淡漠,细算预习时读5遍课文,第一教时又读至少4遍,在精彩的故事都会没有了味。
阅读期待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取向。
今天利用插图对比,提出了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
“太阳为什么把拇指奖给风?
是什么原因让他的态度有这么大的改变?
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乐读,爱学。
二、让插图活起来,感悟课文内涵
片段
(1)
出示插图1
师:
小朋友知道太阳有什么本领吗?
生:
太阳能带给我们温暖。
生:
没有的太阳,我们的地球会一片黑暗。
生:
太阳还可以为我们做事,我家就装着太阳能热水器,洗澡不用烧水,靠阳光就行了。
师:
是吗?
那风有什么本领吗?
小朋友知道吗?
生:
夏天,风能带来凉快。
生:
有了风,我们就可以把风筝放上天。
生:
风还可以发电。
师:
那是风力发电。
太阳和风有这么大的本事,他们碰到一起,翘起大拇指会向对方说些什么呀?
生:
(略)
师:
书上的那句话就是讲了刚才同学们表演的?
出示:
……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师:
谁能把这句话给读好了?
片段
(2)
出示插图4
师:
看见风能让船儿驶得飞快,太阳心里在想些什么?
他会对风说些什么?
生:
没想到,风的本领也挺大的嘛。
生:
太阳在想,风的本领不比我差。
生:
太阳这时可能会说,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师:
谁来做一回太阳,翘起大拇指夸夸风?
生:
风啊风,你的本领也真大。
刚才我小看你了。
生:
风啊风,你能让船开的飞快,本领可真大。
师:
风听了会说什么呀?
生:
风也会翘起拇指说,不,太阳,你的本领真大,我可要像学习。
生:
风可能对太阳说,以后我们不要再比了。
太阳肯定会同意的
太阳和风各自有什么本领,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与精美的插图想结合,透过画面在头脑中出现广阔的空间,动态的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搭建过渡的知识桥梁,了解了太阳和风各有各的本领后,在理解他们比什么,怎么比,比的结果的基础上,再次利用插图夸夸对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文的内涵,明白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优势,悟出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三、让插图动起来,丰富故事内容
第三天,风遇到了太阳,他们会干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设想,延伸了故事情节,想象太阳和风以后的事情,诱发学生续遍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故事的内容。
真的,有时不能小看插图,它是学习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5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学生积极的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问题。
上课的过程中,我首先提出问题,哪些东西容易导电,哪些东西不容易导电。
然后学生进行猜想。
猜想之后,我问学生们,你的猜想对吗。
我们怎样进行验证呢?
学生对于他们的猜想积极的进行验证。
在验证的方法上,学生首先想到自己的以前设计的电路。
然后将这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那么他就比较容易的进行得到结论。
但是我发现学生虽然进行思考,设计。
但是能够想起这个方法的人不多。
看样子在前面的电路的设计的这一节上,学生的应用他们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学生只有运用知识提高自己的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提高自己的水平。
现在看来,在这个方面还是需要我在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上下功夫。
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才真正的提高。
然后学生在设计自己的实验之后进行验证猜想。
虽然学生都知道这个实验应该怎样进行操作,但是我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是急需锻炼。
一个电路,学生们连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连上。
这样实验的效率就大大大的打了个折扣。
还有一个原因是实验的器材需要更新。
连接导线连接的非常的困难,这样也阻扰学生进行操作的兴趣。
总而言之我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许多的问题需要发解决。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6
师:
(小结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太阳和风比本领的事。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老师想请小朋友再来听听这个故事,然后来当当评判,看看究竟谁的本领大?
生:
看课文动画后交流。
生1:
我认为太阳和风的本领一样大。
生2:
我认为太阳的本领大。
生3:
我认为风的本领大。
(本来以为象这样的课文,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书中所蕴涵的道理学生应该都能懂,都能领会到太阳和风各有各的本领。
而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他们是怎样开展比赛的,同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看来现在要想拎出一条主线来有困难。
于是只能改变我的教学计划。
)
课尾:
师:
究竟谁的本领大,刚才大家没有评出个所以然来,现在谁继续来当一回评委,说说你的看法。
生1:
风的本领和太阳的本领一样大。
师:
这是你的意见。
有不同看法吗?
生2:
我认为风和太阳各有各的本领。
(说的多好,到点子上了。
我刚想表扬这位同学,又有学生举手。
)
生3:
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太阳的本领大,因为如果人来没有太阳的话就无法生存了!
师:
你说得有道理,从你说得这个角度来说,的确太阳的作用是很大,看来太阳有太阳的本领啊!
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4:
我也认为太阳的本领大,太阳能让植物生长!
师:
你说得对,不过人类如果缺少了风的话,估计也会一团糟了!
看来他们呀各有各的本领!
教后反思:
细想今天的一堂课,我努力的想让孩子们能明白__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可是,事与愿违,有些孩子偏偏对太阳情有独钟,始终都不接受其他小朋友的说法。
而我却好像有学生没认同我的观点,课就没完成似的,好说歹说把他们引到那个理上来。
现在想来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一定要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这个理是否要求太高了呢?
学生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又怎能和成人相比呢?
对于这堂课,认识这么个道理真那么重要吗?
我想并不!
如果在课上我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应该会更好些!
由此想来,在不违背常理的基础上保护学生积极的求异性,能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张扬;鼓励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才华才得以更好的施展;激发学生灵感的创造,才能让他们不断地认识世界,创造世界。
作为教师真的应该把更多的关注和情感投向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获得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人生。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7
《谁的本领大》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
进行完本次训练后,我发现有得有失。
现反思如下:
一、回答问题热情高。
1、“同学们,动物王国准备召开一次比本领大会,你们想一想有哪些动物会参加这次比赛?
”
2、“你们想一想自己喜欢那种动物?
”同学们对这次口语交际很感兴趣,所有同学都举起了手,性子急的就喊了起来。
二、小组讨论热火朝天(友情提醒: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你喜欢的动物有什么本领?
怎样去和别的动物相比呢?
在小组内交流。
”我的话一说完,孩子们就进入了热烈的讨论状态。
三、学生们表演欲望强
“这些动物是怎样比本领的呢?
大家想到讲台上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吗?
”这时,如林的小手举了起来。
就这样,口语交际在学生们兴致勃勃的表演中结束了。
可在同学们的写话作业交上来时,我发现了问题,下面是两个孩子的作业。
学生甲:
我喜欢暴龙,因为的本领大,它能迎着风追赶草原上那些可怜的动物,把它们当成自己的点心。
学生乙:
老虎的本领大,它是森林之王,别的动物都怕它,它能吃小羊、小鹿,小兔等。
看着这样的作业,我陷入了沉思:
这两个孩子这么崇尚暴力,怪不得平时那么爱欺负人。
也怪我当时没及时指导,我记得课堂上有学生说过类似的话,我光顾着保护孩子们说话和表演的积极性了,忽视了对孩子们的是非教育。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8
刚上完《谁的本领大》这一课,我对我的教学进行反思:
教学时首先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说话训练中领悟深刻的道理。
利用风和太阳在一起的两幅插图,让学生两次表演,学生表演的过程就是明白道理的过程。
利用故事的空白处,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练习,学生有感而发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是处理标点符号的问题,标点符号在每篇__中都有,就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并不陌生,但如何正确运用却是学生在写话中碰到的一大难题,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到位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不断渗透语感训练,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
这节课中我抓住了风说的两句话中的标点来进行区别,让学生体会“!
”和“。
”所起的作用。
“那还不容易!
”中为什么用“!
”呢?
学生联系上下文后认为第1自然段中风和太阳都说自己本领大,这时的风骄傲着呢,所以用感叹号,而第5自然段中风只想说明比什么,再说风又输了一次,有点谦虚了,所以只用句号了。
事实证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有意识地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比空泛的讲解有效多了。
教学时我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个性化的点评。
在第一次比赛结束后,我问:
你们认为这时风会说些什么呢?
生1:
这次输了,还有下次,我一定会赢的。
师翘起大拇指:
你是个不服输的孩子,学习上生活中就需要你这种勇气,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生2:
太阳先生,我真佩服你!
生3反驳:
风已经佩服了太阳就不用再进行第二次比赛了。
师肯定了生3:
你说得很有道理。
(翘起大拇指)对生2:
你的回答虽然不够确切,但老师觉得你是个输得起的孩子,能认识到别人的长处,你同样令人敬佩!
三位学生都乐滋滋地继续投入学习了。
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我们的课堂中常会出现貌似偏离主题的声音,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自由、健康地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9
设计思想
1、根据传统的第一课时教学的程序设计,从字词入手,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2、在不同形式的的朗读中,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训练朗读水平。
教材解读
1教材简析
《谁的本领大》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本领最大,两次比本领之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
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
课文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变化。
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活泼,颇有个性,适合学生分觉色朗读。
2、课程目标在本教材中的体现
《谁的本领大》是第一学段(1—2年级)内容。
解读本阶段的课程目标,与本节课相关课程目标内容有: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乐于与人交流。
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初步掌握了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识字上有一定学习经验,能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所以识字教学虽是重点,但不是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理解寓言的寓意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指导。
课时目标:
1、通过齐读、开火车、抽字卡等形式熟练的认读本课9个生字,会组词。
二类字“催”只认不写。
重点指导书写“受”和“推”。
2、指导,分段朗读,使学生能准确标出各自然段序号,能流利、准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熟读课文。
评价方法:
1、目标导向评价策略:
对于朗读采用分小组抽查的评价方法。
2、及时反馈评价策略:
对于生字掌握采用当堂抽测的方法。
3、语言评价策略: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上进行口头语言、情感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评价。
教具准备:
字卡、ppt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相机板书:
太阳、风)
2、揭题:
今天,太阳和风走到了一起,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来学习谁的本领大(板书课题)
3、读课题:
a/齐读课题
b/老师想知道他们比试的内容是什么?
(重音:
本领)
c/告诉我,这场比试要得出怎样的结果?
(重音:
谁的本领大)
d/小朋友,读出你们的疑问(读出疑问的语气来,小问号不够弯?
)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带着疑问,让我们读读课文吧
出示自读要求:
a字音要读准;b句子读通顺;c给自然段序号。
2、检查读书情况
A学生字(连词齐读——自读——开火车读——字卡自由认读)
B男女生分组读词(指导多音字“得”,裹得得意)
3、师生读课文
1、范读
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来讲这个故事,在我们讲故事的时候,请你对照,把自己读不准的地方划出来。
2、课文接力,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能听出错误就接着读。
3、指导读重点语句“人物对话”
4、自读课文
三、检查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情况
填空
三、写字指导
1、受、推、挂
区别形近字
(受、爱)(挂、蛙)
(推、谁、准、难)
教后反思:
《谁的本领大》讲的是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本领最大,两次比本领后双方悟出了道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
课文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语言亲切活泼,富有童趣。
这篇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
主要以对话描写贯穿全文,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变化。
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活泼,颇有个性,适合让学生进入文本,体会人物思想感情,适合训练和培养学生的。
课堂教学应真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身心获得愉快、和谐的发展,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活动。
所以教学第一次比赛时,我以师生共同分析为主。
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有了第一次学习的基础,教学第二次比赛时,我由扶到放,让孩子们自学课文4——8自然段。
这篇故事主要以太阳和风的对话为主线,在训练朗读时,我通过示范读,逐人读等方式,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提示语或标点符号的方法充分地朗读,领会太阳和风说话时的语气、神态,然后激励孩子们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学生朗读得很有激情。
但是,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课堂设计没有新意。
由于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序设计,课堂没有新意,生字教学单列出来之后,环节与环节之间过度与衔接不自然,对学生缺乏吸引,所以学生的兴趣也达不到我预想的效果。
2、朗读设计欠缺个性。
这篇童话故事的教学重点是分角色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反复的读来体会风和太阳的对话,从而感悟其中的道理。
虽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书的地方挺多的,如自由读、指名分角色读、自由选择角色读、加上表情和动作读,但是老师指导的力度还不够,读书形式的设计上也欠缺个性,所以少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