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无分别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488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3无分别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3无分别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3无分别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3无分别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3无分别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3无分别智.docx

《53无分别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无分别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3无分别智.docx

53无分别智

5-3无分别智

第三节无分别智在大乘早期菩提道思想中,偏重称大乘智慧为般若,而到了瑜伽行派唯识学,则强调称大乘智慧为无分别智(nirvikalpa-jaana)。

这不仅仅是在名称上之变化,更意昧在含义上强调之重点不同。

般若主要依所缘境之相,所谓空、无相、无所得,而立,而无分别智依所缘境之相以及智慧本身之行相,所谓无分别相,而立。

从对境界之诠显看,般若说重遮,而主张一切法当体之空;无分别智说亦重遮,主张一切法种种显现相之虚妄,但更重通过遮而显,即显示诸法之离言实性。

无分别智如同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道之体,是一切菩萨行之本、之导,是诸菩萨母与诸佛母。

因此,它不仅摄菩萨智慧,而且摄一切佛智慧。

其中,菩萨智慧还摄一切对菩提道增上之世间有漏善智意。

但在瑜伽行学中,无分别智偏重于菩提道之因位,换言之,其主要的用法是作为菩萨智慧之当体。

在此意义上,对无分别智的使用有广狭义之分。

具体而言,在将因位与果位一统论之时,一般以无分别智摄一切菩萨、佛智,可不加区分;但在将因位与果位分而论之时,无分别智一般被限定在因位,称加行、根本与后所得/后得无分别智,而将果位佛智区分出来,别称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

一无分别智

无分别智是智,但无分别,因此,是无分别之智。

此智,从行相上看,是无分别性质,即对所缘境不作种种有相之分别;从所证之境相看,境亦是无分别性质,即所缘真如是于一切法平等无差别的。

对无分别智,与《摄大乘论》诠说最为完整,而且二者之内容一致。

下文主要以《摄大乘论》为依。

偈云:

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诸菩萨行相,复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

(《摄大乘论本》卷下增上慧学分第九,大正藏三十一册,第一四七页下)此中即明无分别智所缘(“所知”)为无相性,即不可言说之法性,所谓离言法性,即无我性真如,而其行相即是对所缘予以无分别地证知,或者说不取相地证知。

智与境皆无分别,表明二者必相应,即相契合。

换言之,由无分别,智必是直人境中,与境冥契,所谓自内亲证。

如《摄大乘论》偈云:

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

(同上,第一四八页上)又如世亲《摄大乘论释》云:

无分别智,缘一切有为、无为等诸法真如,通为一境,此智与境无复分别。

(真谛译世亲《摄大乘论释》卷十一释依心学处胜相第七,大正藏三十一册,第二三五页中)上二引文所言“与境无有异”、“智与境无复分别”,即显示智与境二者和合之冥契。

由冥契,即直接证知,表明无分别智既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认识,亦远离心识所显现之一切差别相,唯对诸法实性之真如能不取相而无分别地如实、直接证知。

无分别智所摄之无分别性,在唯识学中亦被解释为平等性,因此无分别智亦以平等性为其智慧性质之限定。

如《摄大乘论》在界定无分别智时云:

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

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

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

(《摄大乘论本》卷中入所知相分第四,大正藏三十一册,第一四三页上)对其中“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摄大乘论世亲释》解释到:

“所缘谓真如,能缘谓真智,此二平等,譬如虚空,即是不住所取、能取二种性义。

由不分别所取、能取,是故说名无分别智。

”?

此中,于所取、能取不分别、不住,即是对心识之一切所显现相不颠倒分别,这样,能缘之智就无分别地直接证知所缘真如。

此能缘与所缘之冥契即是能缘、所缘之“平等平等”。

但“平等平等”还可进一步分为两种层次之平等。

其一,能缘、所缘皆是无分别性而说平等。

其中,能缘之智由行相之无分别说无分别性,而所缘之境真如由无差别说无分别性。

所以二者平等。

其二,能缘与所缘由直接之冥契而说平等,如引文中所言“现见相应而住”。

换言之,智与境冥契无隔碍、无分别,亦是—种平等。

此二种平等,揭示了无分别智及其所缘境之自性相,亦揭示了无分别智与真如间之冥契相。

对无分别智,在《摄大乘论》中以五相界定其体相:

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

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于其义异计度故。

离此五相,应知是名无分别智。

(《摄大乘论本》卷下增上慧学分第九,大正藏三十一册,第一四七页中)此中以遮诠方式显无分别智之体相。

因为无分别智行相与所缘皆无分别,表诠无法直接给出界定,用遮诠来反显应该是自然的。

引文以五种相显。

一者,若无作意即名无分别,熟眠、沉醉、闷绝等应是无分别智,但实不然。

因此,此智非不作意,而是不以分别之行相作意。

二者,若超过有寻有伺地即名无分别,第二静虑以上一切地皆超过有寻有伺,此等地所摄一切凡夫之智应是无分别智,但实不然。

因此,此智非无思察思择,只是与三界心识之分别相相违而已。

三者,若想受灭寂静即名无分别,灭受想定/灭尽定应是无分别智。

但此定灭一切分别之心心法,智亦应无。

因此,此智相应而有清净识转动,非是人于灭尽定之无转识状态。

四者,若色性即名无分别,色之物应是无分别智。

但色无认知能力,若是智,智即成“顽钝无思”。

因此,此智非是无觉受分别功能之物,而是不可言说之认知能力。

五者,若于所缘作加行即名无分别,而由加行即分别,则分别性认知应是无分别智,但实不然。

因此,此智非是有分别行相,而是与所缘真如平等冥契,离言自内证悟。

离前述五相,即显无分别智之体相。

所以无分别智即是所谓“非心而是心”之净心,“非识而是识”之净识,“非智而是智”之真智,换言之,即是离妄倒之如实心,离杂染之清净识,离分别之平等智。

必须注意,虽然无分别智以无分别或者平等性为行相,与真如平等冥契,而且唯以种种(如五相)遮诠反显,但并非是无为法性,而是有为法性,即清净之依他起性。

在般若思想中之般若与之不同,如所谓之实相般若(所观般若)可指空性真如。

无分别智,作为依他起性,由无漏之种子生起,而有生灭,虽然其所缘为真如,是无为性。

无分别智以无分别为性,而虚妄分别识以错乱之分别为性,二者相违不可俱起。

换言之,当虚妄分别生起时,无分别智即不生起,反之亦然。

如从二者所显现之境界看,虚妄分别识所显现者为遍计所执性,而无分别智所显现者为圆成实性真如。

在此意义上,《摄大乘论》云:

诸凡夫覆真,一向显虚妄,诸菩萨舍妄,一向显真实;应知显不显、其义非真义。

(《摄大乘论本》卷下果断分第十,大正藏三十一册,第一四九页上)其中之真、真实,指真如,妄、虚妄、非真指遍计所执性。

凡夫没有无分别智生起,唯是错乱性虚妄分别识显现,因此,所见唯有遍计所执性境界,真实之真如境界被遮蔽。

菩萨由有无分别智生起,显现真如境界,而虚妄分别所摄遍计所执性境界即被伏遮。

这样,一显则另一不显,而互为隐显。

显不显之义,在《大乘庄严经论》亦有显示,云:

偈曰:

分别若恒有,其实则永无;分别若永无,真实则恒有。

释曰:

若分别自性是恒有,则真实自性是永无,由不可得故;若分别自性是永无,则真实自性是恒有。

({大乘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品第十,大正藏三十一册,第六〇七页下)

此中说明真妄境界之相违,即分别自性(遍计所执性)与真实自性(真如)一显则一不显。

此亦说明了虚妄分别之识与无分别之智二者相违之义。

又如《摄大乘论》云:

无分别智火未烧时,于此识中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不显现;此识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显现,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

(《摄大乘论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大正藏三十一册,第一四〇页下)

此中直接表明了无分别智与虚妄分别识之相违,也就是二者各自所显现之真如境界与遍计所执性境界之相违。

总之,在凡夫位,唯虚妄分别及其所摄遍计所执性境界显现,无分别智及其所摄真如境界则被遮蔽,而不显现;在菩萨位,二者皆可显现,但随着菩萨阶位之提升,无分别智及其所摄真如境界显现较多;在佛位,唯无分别智及其所摄真如境界显现,虚妄分别及其所摄遍计所执性境界则被永远遣除。

由此亦可知,无分别智是真能对治,能灭除虚妄分别及其种子,破除烦恼所知二障,而达觉悟之彼岸。

如《摄大乘论》所云:

诸菩萨出离,得成办相应,是无分别智,应知于十地;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无分别智,得最上自在;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种种极重恶,由唯信胜解;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解脱一切障,得成办相应;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常行于世间,非世法所染。

(《摄大乘论本》卷下增上慧学分第九,大正藏三十一册,第一四七页下至一四八页上)此中意为,由无分别智对治、去除种种恶业、种种障碍,于世间无碍度生,积累资粮,顺次成就十地,进而成就佛果,菩提解脱。

二无分别智分类:

加行、根本、后得无分别智

前述无分别智是冥契真如的真实之智,在唯识学中,一般称为根本无分别智。

依此根本无分别智,可立三种无分别智,所谓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简称加行智(pmyoga-j’Mna)、根本智(mQla-jfiflna)、后得智(pr§tha-labdha-jfiana)0

(一)三智之名根本无分别智,是于见道而生、破除分别我执法执而亲证一切法平等真如之智;其于菩提道为导、为本,是安立一切智慧之所依,而得根本名。

加行无分别智,即凡夫(异生)菩萨于证真如前之资粮、加行道上,由闻、思、修所引发之智,因其能随教理如理作意、思择诸法性相,随顺证人诸法空性真如,或者说能引生根本无分别智,故名。

如《摄大乘论释》云:

加行无分别智,谓诸菩萨,初从他闻无分别理;次虽未能自见此理,而生胜解;次此胜解为所依止,方便推寻无分别理,是名加行无分别智。

由此能生无分别智,是故亦得无分别名。

(世亲《摄大乘论释》卷八增上慧学分第九之一,大正藏三十一册,第三六五页中)此中意为,此智是凡夫菩萨在闻熏大乘教法而得胜解之基础上生起的;由虽非亲证但能推寻诸法无分别之理,而得无分别智名;由能引生无分别智,换言之,由是于生起无分别智之加行,而得加行名。

后得无分别智,即后所得无分别智,是于见道始生、由根本无分别智所引发之智,能如实证悟依他起性幻有,无执地显现一切法之差别相;由依于根本无分别智而生起,得后得无分别智名。

此中注意,根本无分别智之无分别是不起分别相,而后得无分别智之无分别,是起分别相,但不起执著。

(二)三智详义加行无分别智作为未证人真如前之加行慧,以随顺无分别之分别破除虚妄分别,而能无间引发根本无分别智,虽本是分别之智,而得无分别之名。

众生由无明所覆障,心识皆以虚妄分别为体,认识境界皆为虚妄之遍计所执性所摄,所以无始以来,起惑造业,流转生死。

要解脱生死、觉悟—切法实相,必须要断除虚妄分别,但由于无始以来虚妄分别之熏习,积重难消,必须以种种方便而渐渐消除。

在唯识学中即采用“以楔除楔”之法,用分别遣除分别。

换言之,以随顺无分别意趣之分别,数数遣除虚妄分别。

此起能对治作用者即是加行无分别智。

随着闻思修之逐渐深入,能对治者加行智愈加纯净有力,而所对治者分别我执法执所摄之虚妄分别力愈加薄弱,最终此一分虚妄分别即被彻底除遣,而证人一切法无分别即无差别之法性真如。

加行无分别智在发菩提心始之资粮道即有,但很弱,所以,一般称加行道上之智为加行无分别智。

此加行智之体即为四寻思、四如实遍智。

四寻思者,寻思一切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四如实遍智者,如实遍知一切名、义、自性、差别离识非有,唯是假名安立。

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暖、顶、忍、世第一法。

此四寻思、四如实智所思察思择之对象以能、所摄之,暖等四加行位即可渐次依所、能方面起观。

暖依下品寻思观所取空;顶位依上品寻思观所取空;忍依下品如实智起观,其中分三:

下忍起时印持所取空相,中忍转为于能取如所取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持能取空;世第一法依于上品如实智双印空相,即印持所取、能取二空。

此四位是随顺无分别而以分别智观,能除遣执能取、所取之虚妄分别,于世第一法位无间证人空性真如,即引生根本无分别智。

?

加行无分别智并非一定是在这一生串习而得的,完全可以有过去生习得的可能,亦可以是由种姓增上而具有的,因此,加行无分别智可分为因缘、引发、数习生三种。

其中之“因缘生”为依于种姓而生者,“引发生”为宿世数习而生者,“数习生”为今生闻思修所生者。

此三者亦可视为生起加行无分别智的三种增上缘。

根本无分别智是对二无我所显空性之直接证知,应该说,小乘对众生无我所显一分空性之直接证知,亦可摄人根本无分别智中,甚至凡夫菩萨于此等空性思惟而生、净信所摄之胜解,亦可方便摄入其中。

因此,唯识学中区分出三种根本无分别智,即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

此三依次分别对应凡夫菩萨、声闻、圣者菩萨三种根本无分别。

“喜足”意味在凡夫菩萨阶段,由于对诸法空性之究竟思惟,已得决定信解,换言之,坚信诸法实相必是如此,此时一切寻思分别皆止息,而生起喜乐。

“无颠倒”指声闻由众生无我、空等的悟人,能对治常乐我净等四颠倒,并渐灭除一切烦恼。

“无戏论”指诸菩萨由知色等法唯戏论已,遂能除泯一切法相,而通达一切诸法无差别真如。

?

当然,就菩提道而言,唯有无戏论无分别智是真正之根本无分别智。

后得无分别智本是依于根本无分别智而对一切法之差别相之证知,因此,有种种区分属理所当然。

一般可区分为五种,所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后得无分别智。

《摄大乘论释》云:

可参考《成唯识论》卷九,大正藏三十一册。

可参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四决择分中得品第三之二.大正藏三十一册。

通达思择者,谓通达时如是思择“我已通达”,此中思择意取觉察;随念思择者,谓从此出随忆念言“我已通达无分别性”;安立思择者,谓为他说此通达事;和合思择者,谓总缘智观一切法皆同一相,由此智故进趣转依,或转依已,重起此智;如意思择者,谓随所思一切如意,由此思择能变地等令成金等,为得如意起此思择,是故说名如意思择。

(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九增上慧学分第九之余)此中所云五种后得智,显然是依根本智而起之用。

前二为自我印证;第三为依言说向他人诠述,即由此根本智之通达,安立种种方便言说,而化导众生;第四为依根本智而起用,对治烦恼、所知二障,以及这种体用关系的不断运用;第五为依根本智,引发神通,引摄众生,成熟众生根性。

此五种后得智,主要着眼于自度、度他方面。

如果从其所缘之境看,相对于根本智缘一切法之空性真如而言,后得智所缘是依他起性所摄一切诸法,或者说,一切法种种差别之相。

换言之,根本智所证知之境是不现相的,而后得智所认识之境是现相的,当然,虽现相,但不执著,不同于虚妄分别所摄之错乱识是有执之现相。

错乱识现相与后得智现相的区别是一有执、一无执,根本在于前者以虚妄分别为体,后者以无分别智为体。

换言之,在根本无分别智生起前,显现相必是有执的,而在根本智生起后,依于根本智,显现相必是无执的。

由于有此差别,错乱识之所缘为遍计所执性,而后得智之所缘为依他起性。

即是说,虽然识、智二者体性皆为依他起性,但所缘体性不同。

在此点上,根本智亦有相似之处,体性为依他起性,而所缘却为圆成实性。

唯识学将—切法之体性分为三种,一者遍计所执性,二者依他起性,三者圆成实性。

前者是凡夫境界之体性,为错乱识所认知,后二者是圣者境界,分别为后得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所认知。

在三种智中,唯根本与后得无分别智是真实智慧。

二者皆为依他起性,但所缘有别,一者为无差别之圆成实性真如,是胜义有,一者为依他起性,是幻有。

由此可知,依他起性在凡夫位是不能被直接认知的,只有在根本智证得真如后,才可由后得智所直接认知。

如《成唯识论》云:

非不证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未达遍计所执性空不如实知依他有故。

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虽无始来心心所法已能缘自相、见分等,而我、法执恒俱行故,不如实知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彩、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

依如是义故,有颂言:

非不见其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

(《成唯识论》卷八,大正藏三十一册,第四六页中至下)此中引《密(厚)严经》偈颂说明如幻之依他起性必须是依于根本智而生之后得智才能如实了知,而在根本智生起前,虚妄分别之错乱识不能有丝毫如实了知。

实际上对依他起性,即使是加行无分别智,亦只能信解,不能如实了知。

因此,后得无分别智虽显现一切法之种种差别相,但由于能见其如幻本质而不生执,不同于错乱识之显现。

后者不但不能见诸法之缘起如幻性,反而执彼等为能取、所取所摄之种种自珠、差别。

在三种无分别智中,根本者,悟入真如而为余一切智之所依,故名;加行者,作为随顺无分别智之有分别智慧,而有趋向无分别智方向之加行性质,故名;后得者,由证真如后所引生者,或者说为根本无分别智所引生者,故名。

简言之,三智之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根本无分别是菩萨道体(菩提道体),为真现观慧;加行无分别智为菩萨道体之因,为能引发根本智之思维慧;后得无分别智为菩萨道体之用,为依于根本智之出观起用慧。

加行、根本、后得无分别智间之关系,在《摄大乘论》中有种种比喻说明:

如哑求受义,如哑正受义,如非哑受义,三智譬如是;如愚求受义,如愚正受义,如非愚受义,三智譬如是;……次第譬三智,应知加行等;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目,后得智亦尔;应知如虚空,是无分别智,于中现色像,后得智亦尔。

(《摄大乘论本》卷下增上慧学分第九,大正藏三十一册,第一四八页上)此中哑、愚二喻比喻三智:

如哑人求受境义,不能言说,如哑人正受境义,寂无言说,如非哑人受境义已,如其所受而起言说;又如愚人求受境义,不能分辨,如愚人正受境义,无有分辨,如非愚人受境义已,如其所受而起分辨。

如是依次譬喻加行、根本、后得三智:

加行无分别智求证真如,但不能如实知,亦不能如理分别,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真如,但不分别,后得无分别智于根本智证真如已,能如理分别。

而眼、虚空二喻比喻根本、后得智:

如闭目,不见诸物之相,如开目,则诸物之相明现眼中,如是分别比喻根本智不显现、不分别诸法差别,后得智能明现诸法之种种相。

又如虚空无差别遍一切法,非能分别,无分别智亦如是,冥契一切法之共相真如,于真如平等平等;如依于虚空能现种种色像,是可分别,后得无分别智亦如是,依于根本智能现种种相,虽是无执,但有分别。

无分别智作为菩提道体,在凡夫菩萨位之资粮道、加行道,为指向根本无分别智之加行无分别智,在菩萨位之见道、修道,为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而在佛位之究竞道,为根本智、后得智圆满成就之如来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后四者当在后文详述,此处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