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135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docx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docx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

[课程简介]1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1

[教师简介]1

主讲人:

刘铁钢1

[课程学习]1

[教学大纲]1

[教学重点]1

[教学内容]1

[课程拓展]12

推荐书目:

12

推荐书目:

12

推荐书目:

12

[课程简介]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

[教师简介]

主讲人:

刘铁钢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

[课程学习]

[教学大纲]

[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

主讲人:

刘铁钢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

现在我们开始讲第二课,心理健康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党员心理健康与执政能力的相互影响

●        影响党员执政能力的因素

第一个问题是影响党员执政能力的因素。

现在我们的干部和党员具有很强烈的情感投入到为党、为国家做事的过程,也想把事情做得好上加好。

但是影响我们做事情能力的因素有什么?

首先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能力、热情、思维,这都是党员和干部做好一件事的决定性的因素,或者是必要条件。

首先我来谈我们的理想是建立在什么因素之上的。

首先,当我们有理想的时候,作为个人首先要有一种信任的感觉,因为我们只有信任了理想的可以实现性,或者它的合理性、正义性,我们才能把热情投入到现实过程中。

所以说,理想是和我们的信任密切地结合的,没有信任也谈不到理想,我们的理想自己都不信任,它怎么称为我们的理想?

所以说理想是一种信任的因素。

当我们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包括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这是我们的一种信仰。

只有在很信任的情况下,信仰才能够得到实现。

在我们实现信仰的过程中,自身的能力、组织能力或者是实际的经验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使自己能力有所增强,慢慢地就变成一种信念。

由于信仰是单方面的,是我们个人对一种状态的理解、相信。

如果在信仰的追求过程当中,我们自己努力地发挥主动精神,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是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克服自己心里边的破洞性,当这一切因素都得到了有效的实现之后,我们坚强的信仰就变成一种信念,留在我们内心深处。

所以党员和干部包括积极分子,都是自己有坚定的信任,在信仰的追求过程中,克服了种种的困难,最终达到了一种信念的存留于我们内心,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影响党员执政因素的理想、信仰、信念和现实生活中我们做出的工作、贡献、所取得的经验密切结合,当我们的成绩越来越大的时候,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我们的信念也会越来越坚定。

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和干部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自律性,为了追求理想,形成信念,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律的行为,就是把凡是对自己状态有干扰的因素排除掉,有破坏作用的因素解决掉,才能做到我们理想所追求的一种状态,这就需要我们一种自律的心态来衡量现实社会当中很多的问题。

所以说当一个人有了自律性的时候,无论他是在现实的建设方面,还是在家庭的和谐度上,包括教育自己的子女,都能做到以身作则,做出榜样的力量,恰恰这是一种信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所以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在有自己的理想、信仰和信念的同时,通过自律性使几方面的因素完好地结合在一块,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个人的能力和思想的修养状态。

●        心理疲劳,心理失衡,心理郁闷

什么叫心理疲劳?

我们知道身体疲劳,身体疲劳就是我们已经很累了,我们想休息,这个是属于身体的疲劳。

心理的疲劳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已经达到了一个很低的状态,基本上能够维持我们的心理平衡状态,而没有太多的力量或者是意志成分去从事一些其他的工作或者生活状态,心理疲劳对每一个干部、党员和群众在不同的时期可能都会产生效应。

那么心理疲劳主要是什么因素所导致的?

正常的生活下我们会有种心理疲劳,但是随着休息或者合理的放松,疲劳情况就会减少或者是消失。

但是我想提醒各位的是,如果心理疲劳弥漫性的存在于我们内心并且久久不能散去,我们一定要找它的原因了。

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有一项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对一件事情穷思竭虑,整天去想它,或者是内心的紧张、冲突,然后没有决定性的策略或者是想法、结果,这是造成心理疲劳的重要的机制,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着无效的工作。

什么叫无效的工作?

就是想我到底是应该考A大学还是B大学,A好还是B好,B好还是A好,A有A的好,A有A的不好,B也是这样。

这样会消耗或减少我们内心的有效心理动力,最终造成心理疲劳。

正常的心理疲劳可以通过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劳逸结合,或者一项体育活动,或者一项业余爱好,可以得到消除,但是穷思竭虑的心理疲劳,让这些对身心有利滋养的事情无法体现,也无法产生,它会造成我们心理衰退的疲劳现象。

所以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思考要做到有效性,做到有效性是减少心理疲劳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和机制,如果不从这一点入手,我们光知道心理如果疲劳了可以休半个月然后心理就不疲劳了,但是一做事又穷思竭虑去想这个事,没有措施,也没有解决方案,更无从谈到它的决策性,那么心理的疲劳也将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也将持续下去。

所以,第一要找到疲劳的病因,如果穷思竭虑,那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或者是思维的状态,刚才已经说了企业的思维、热情和能力。

思维的状态要有一个改变,否则它是制造心理疲劳的重要的条件。

如果是普通的心理疲劳,随着爱好的增多,有一些人际的交往,包括一些体育活动,会得到很好的化解、消除和改变。

第二个是心理失衡。

心理失衡,顾名思义,就是心里边不平静了。

那么心里不平静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心理不平静的原因肯定有外界事物的发生,外界事物的发生打破了我们心理平静的一个状态。

这个合不合理?

我觉得有它的合理性。

因为一个再均衡心理的一个人,只要想做到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有追求,那么这个事件有可能会全面地检验自己内在的心理体系或知识体系。

不见得说非得把自己备足了,万无一失了我们才去干这件事,如果要这样的话这些事情也失去了它的魅力。

即使是原始人,也为了能够在自己生存的情况下,与野兽搏斗,通过烤火或者是躲避露天的雨水使自己生存下去,心理里边也会暂时的失衡一下。

但是随着所取得的成绩,失衡的心理快速地回转,达到一种心理平衡或者是自豪的状态,所以心理失衡一定要客观公正地去看待,不要一提心理失衡就是一种病理原因,它有可能是一件我们想做的事,但是现在还有差距。

正因为有差距才充满了魅力,那我们还做不做?

要做的,我们要动用全部的思维、热情和能力去做好这件事情,这样的话在事情暂时失衡的情况下,随着事情的进展、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平衡会恢复一个平静。

我们有下一个追求的时候,失衡现象就会小得多。

所以心理失衡要客观公正地去看待,如果不属于太严重的病理性原因,坚守我们内心的信念,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心理失衡会得到很大的缓冲缓解,以至于消失。

第三个,心理郁闷。

心理郁闷是心里有事,憋在心里,在心里边存着、憋着,没有得到释放,也没有得到调整。

所以,会有一种心理郁闷、郁郁寡欢,闷在心里。

心理郁闷是把这些事搁在心里边,没法解决,也想解决,但是暂时可能还解决不了。

我也没有耽误别人的事,也没有影响到别人,自己心理郁闷好像破坏力也不大。

对别人是没有,对自己影响力很大。

它主要的一个机制就是在我们郁闷的同时,各种外界的事物,无论是我们喜欢的,或者是我们的视野、我们所追求的、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子女或者是老人,一切的事物都在衰减着,因为心理郁闷的时候人的意识是变窄的,可能那些问题我们都知道,就在自己身边,但是我们觉得它好像不是一个很急着要解决的问题,心理郁闷才是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一直在郁闷着,外界的这些事情也都在缩小或者缩减,我们认为它没有那么急。

当外界的事情有一天不做不行了的时候,我们会一下跳起来,觉得好像我还没有做好准备。

心理郁闷主要是自己的心结打不开,并且对外界的世界的事情产生错误的判断,认为这个事情不是那么着急,等他真正跳起来想做的时候,又觉得力不从心或者是准备条件不够。

心理的疲劳是纠结一个事情,心理郁闷是内在的压力没有得到缓解或者是缓冲,外界的事情有一个误判。

对任何人,它的情况损失是相当巨大的,等于从我们的心理状态和外界事物的成就方面,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方面,通过自我解决或者是找老师、心理咨询机构,使这个情况得到有效的调整。

●        消极情绪阻碍党员素质建设

第三个题目是消极情绪阻碍党员素质建设。

党员的素质和干部的素质有哪几点值得我们需要注意?

比如我们的党员干部身上主动性。

当我们作一件事情有自主性、主动性的时候,跟消极情绪相遇,主动性将受到很多的干扰或是阻碍,我们没法积极主动地调动浑身的因素,解决当下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可能主动性大大减弱,变成一种常态性或者惰性。

如果消极情绪对各位有影响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一种惰性,不想做这个事情了。

所以党员的素质主动性在发挥的时候,我们的能力产生很大的变化,跟消极情绪相遇的时候它会使我们主动的素质得不到发展、得不到加强,更得不到具体的运用。

这是我们大家需要注意的

第二是对我们信心的影响。

信心、信仰和信念是连续不同的成长过程,最终是信念。

二,我们也有信仰。

第三,我们对自己做一件事有没有信心。

消极情绪对信心、信念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相信一件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100%没有任何问题的,消极情绪容易使我们对一件事情产生悲观、消极的看法,而不是产生正向的、肯定的作用,它会在过程里抹去事件的光环或者热情的高度,看到事物不利或者消极的方面,使信任、信仰的状态没法得到成长和扩大。

消极情绪对一个人的信心、信仰和信念,无疑起了阻碍的作用。

第三就是内心的一个动力问题。

消极情绪对自己内心动力,包括工作能力方面的影响。

自身的内在动力会产生一个良好的动机,就是我们在追求着什么,我们内心里边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在良好的动机之下,我们决定去做一些事情,并且对这些事情有积极的建设、构建和创造。

但是消极的情绪使我们无法有伟大理想的冲动性,它会打消、制约、消减冲动性,让情况从一开始就处在不利的状态之下,即使勉强做了,在过程当中碰到困难也会觉得太难了,自己的能力没法发挥。

所以即使我们勉强这么做了,能力没有达到合理的运用,使我们产生悲观和消极的态度,觉得自己这件事干不好或者是干好了也没意义,或者是干完了反倒还不如不干。

消极意义给我们一个错误的暗示或体验,让我们从动机、能力和态度上,都产生了一种负面影响,使我们自身内在的构建没法构建起来,外在的能力没法体现出来。

所以消极情绪是我们大家都应该要注意的,并且要有效地进行调整和控制。

●        容易导致腐化堕落

第三,容易导致堕落和腐化。

党的执政能力,第一是内心有坚定的信念,有高度的信仰,有主动的热情,这一切如果是往后退的状态,比如从信念开始回到信仰,然后信仰又回到热情,热情到不热情,不热情到没有,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如果自我的情绪没法使自己的状态达到一步一步地正性提升,相反地停滞不前或者是回落和下降,不相信自己能把这个事情干好,在别人那边成功了,在自己这儿成功不了,也不会有更大的进步,不会产生进取的精神。

任何的事情有一个规律,叫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什么叫逆水行舟?

因为我们干任何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必然有困难的存在性,人们的能力由普通的能力到才能、到天才,它是由克服困难的程度来达到的一个成功率。

所以克服困难,坚定自己的信仰,再走下一个目标,成功之后有了自己的信念,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但是没法往前走,只有停滞不前或者不进反退,最终信念丧失,没有高尚的或者远大的追求。

信念的丧失,没有动力,动力在自己身上无从展现,因为负性情绪使自己的能力没法100%地投放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不信任、被动,没有任何的追求,没有任何能力的展现,被动,不信任,后退。

那怎么办?

手中如果握有权力,正性的追求没有了,负性的追求也就慢慢滋生出来了,有一个此消彼涨的过程,很容易导致腐化和堕落。

负性情绪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打消了信仰,减少了动力,磨灭了能力,使一个人心里边没有坚定的信念,产生倒流的过程。

二、加强党员干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现在讲第二个问题,加强党员干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        党员干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承上启下的

党员干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把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进行传接、传承。

自己能够从中有一个理解,能够引领,把党的精神和百姓的需求有利地结合起来,做到承上启下。

所以加强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

●        党员干部是接受者也是引领者

第二党员干部是接受者也是引领者。

党员和干部既接受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也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构建和谐社会。

所以党员干部既是接受者,接受先进的理念,也是引领人民群众做到和谐或者理想状态的中转站,所以加强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

●        理论、实践、创造

第三点,理论实践和创造。

任何的理论都有它的合理性,它向我们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我们只有通过实践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贯彻,使实践符合理论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加强理论、完善理论,更好地去指导实践。

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个党员和干部都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是说对理论原封不动照搬照套,在原则不变的基础上,实施的过程中有我们自己的领悟、思考和创造力,加强理论的可操作性或可实践性,这就是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过程。

所以说,在能够达到如此的理论、实践和创造力完好结合和产生的情况下,我们的心理健康将起到一种推动、铸造的作用。

所以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不但是有必要的,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

分析概述

●        增强心理能量,保持均衡的工作状态

前两天国庆阅兵,在大伙儿交流这方面的经验还有看法的时候,我也参与了,一块来讨论。

在国庆阅兵的时候有一个重大的主题叫做爱国,我也在思考什么叫爱国?

怎么来以具体的形式和平常的表述来体现爱国这两个字的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国的,但是怎么来去体现它?

这个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

在一次文艺作品中,六小龄童去讲解《西游记》这部电影的制作,当有观众提出问题,说怎么能用您的艺术形式来体现出爱国的精神?

六小龄童回答说,爱国这个词很好,但是我更愿意用我工作状态和实际的行为来体现出我爱国的素养。

当时这个给了我很深刻的感悟,爱国是什么?

我觉得爱国就是爱我们的法律、爱我们的社会秩序,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工作、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等,凡是一些正性的东西都可以归纳为爱国的范畴之内。

在我们国家遭受到重大灾难,或者是受到外强屈辱的时候,爱国这个词提出来可以使人的血液沸腾,而且觉得好像这个词能够达到这个意思和状态,符合得非常好。

但是在和平时代,我们的爱国精神怎么体现?

我的想法是,当我们对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友人、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党,心里都充满爱的时候,其实这就是爱国。

所以增强心理的能量,保持均衡的工作状态,就是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平时的家庭生活中,业余的社会活动中,能有一份正能量,并且以合理的态度做好这些事情。

当我们把这一切工作都做好的时候,保持均衡的工作状态或者生活状态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是爱我们的国家的,也能得到一个很好的诠释。

所以增强内心的能量,保持均衡的工作状态就是一个爱国的状态。

怎么保持一个均衡的工作状态?

首先我们要做到工作的时候要有激情,也要有热情。

碰到困难或者重大事件的时候,激情会协助我们把工作做好,平时的热情又会使我们能够胜任工作,或者得到一种很好的工作状态。

在家庭生活中,和谐程度很好,也会增加我们心理的能量。

在我们交朋友的过程或者社会活动中,产生一些助人行为,也会得到心里的滋养。

所以,用家庭的方式、用交友的方式、用交际的方式、用运动的方式能够增加我们心理的能量,但是在工作当中以均衡的态度来体现工作状态,所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要重视的。

●        提高党员干部的应变、应激能力

第二点,是提高党员干部的应变、应激的能力。

我首先说一下应激,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适应性的反应,这叫一种应激的状态。

它主要是有三个方面,动员,阻抗和衰竭。

什么叫应激状态?

就是平常工作、日常的工作当中不经常出现的,并且对我们的工作有重大影响事件的发生。

党员干部碰到情况的时候,首先要调动起自己的热情和激情,以此来做一些有利的准备。

比如应激解释里边第一个就是动员,我们碰到事情的时候,心理会有一个想法,升起我们的血压、血糖、肺活量、血液等,都跟常态有一个变化,处在准备阶段,准备做一些事情,我们各方面的运动速度要加快,以便对事情做出合理的分配和处理。

所以说,党员和干部碰到应激状态的时候,要拿出勇气和激情来做好这件事情。

在应激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守住原则,原则不能变,但是方法是可以变化的。

智慧本身也就是法和道的关系,法是方法,道是方向。

我们守住原则那么就是守住了方向,在守住了方向的同时,办法是灵活多变的。

怎么样能够使当前的应激事件得以完好的解决,办法可以随时变化,但是方向和守则是不能变的。

所以当我们准备起应激能力,就是促使我们去多想办法、多渠道地去思考这件事情,如何才能把事情得到有效的、合理的解决。

所以党员干部应激、应变的能力,恰恰是在日常工作长期的积累中,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完成的,我们对日常的生活有长时间的熟练,对一个事件熟悉后,会有融会贯通,会产生一种创造性的力量。

但是在对工作不熟悉、很生疏的情况下,能力是很难产现出来的。

所以平常做好我们日常的工作,有热情,体现出能力,但是在碰到应变、应激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充分地调动起我们的激情、智慧,守住原则,方法多变,在这种情况下应激得到解决,事态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状态。

●        提升从危机当中恢复心态的能力

第三点,提升从危机当中恢复心态的能力。

在危机当中我们以高度的激情和热情,以极高的能力把非常规事件得以有效的解决或者是处理,一旦事情过去以后,党员干部的心态怎么才能从危机事件当中得到有效的调整和恢复?

首先,要肯定自我处理事物的能力,我们要有一个自我肯定,因为从处理事物的自我肯定中,能找出解决类似问题的规律性办法,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得到确认。

这也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我们每个人在对待危机的处理过程中,灵活地运用现有的条件,并且创造出了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条件使危机事件得到了解除,一旦过程结束了,我们就应该通过对自己处理事物的方法的肯定来得到心理的平静和恢复,也使自己的经验得到有效的加强。

我们总是要总结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得到了什么,还有哪一方面有些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能够知道得到的是什么,不足的地方是什么。

在对今后应激处理的过程中,有心理的累积或者提前的准备,等到下次处理这个事件的时候,就觉得好像不是来得很突然,内心当中也有一些应对的策略,不至于这么慌乱。

所以我们一定要总结得失,好的经验应该加以拓展,应用到其他类似的事件中。

不足的地方要努力加以总结,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使应激能力得到提升和加强,也为未来做了很多的准备,所以叫做得而扩展,失而复得。

虽然我们这次没有做到,但是下一次或者以后的事件当中,或者在另一个事件当中,能力得到体现,还可以再表现出来。

这有利于我们从应激的工作状态当中得到修整或者得到一些心得,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        党员干部的“心重”所带来的心理表现

第四点,党员干部的“心重”所带来的心理表现。

我们的党员干部干的工作比较繁重,也具有高度的挑战性,更应该做到心理的状态稳定而有变化。

“心重”就是对一件事情时刻挂在心中,前思后想,这给我们心理带来一些困扰,使我们的能力不能得到及时的展现,使我们的思维不能得到体现,完全处于思量当中,前思后想。

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高度关注风险所带来的心理的现象,就是如果它有不好的结局,中途出现的困难是什么,我们过多地去思考,减少轻装上阵、快速有效并且不失灵便的解决方式,因为我们对后果看得比较重,对结果的设想比较多,这就是心重的表现。

我记得一个国外的企业家是这样来论述经理和副总经理的。

如果经理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那么副经理一定是一个勇于激进的人。

这也联想到我们的军队,指挥员敢打敢冲,政委做政治思想工作,所以一张一驰,做事情比较配合的,这样激进当中有谨慎,谨慎当中不丧失机会。

党员干部的心重所带来的表现就是对自己能力有束缚,不敢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去做一些事情,把结果和风险看得比较重,这样不容易抬起腿来走路。

能力在被困的时候,人的思维状态也有着一种相应的变化,就是思维在变窄,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危险事物的防范和预防上。

我们不是说不考虑风险,也不考虑它的后果,我们的社会的原则一再教导我们,做事要考虑后果,但是太重考虑后果或者光考虑不良后果,可能也会对我们其他方面带来一些阻力和不利因素。

所以党员干部的“心重”带来的心里的表现就是过多地沉聚在这一点上,不能解放自己,不能到其他的状态里边,把能力和心理状态很好地展现出来。

给大家举个例子,某次两三个职员同时出差,他们圆满地完成了公司交予的任务,在回京的在火车上三个人聊天。

其中一个人就说,咱们的领导哪都好,就是太严厉了,他作为一个人际关系很好的人,这时候不表态表示不支持,表态又觉得太重了,所以他也就随声附和了两句。

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到,走之前领导说,这次办好了然后根据平常的表现要给他升职,他说完这两句话之后猛然想到这句话,就觉得自己说了领导的坏话,以至于一路上闷闷不乐,回到北京也跟我说了这个事,我也劝了他,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又找到我,说不行,因为这个事情现在睡眠也成问题了,整天去想这件事,什么也干不下去,心重对本人造成的影响太大了,所以进行了一番心理干预和调整。

党员干部的“心重”最主要的是自己的能力展现不出来,心理状态受到制约,而集中在心重的问题上,想那些太过于负性的或者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一些事情,重要的方面考虑得很少。

“心重”对党员干部也是一种拖累,拖累自己的能力,拖累自己的热情,拖累了自己的心态,也拖累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所以我们还是要有效地调整党员干部的心重,不要对其他的事情产生太大的影响,并且对心重的现象要重视,以便有利地加以解决和疏导。

三、党员干部心理调试的方法与对策

第三点,我们讲党员干部心理调试的方法与对策。

1.心态在党员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心态在党员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一个人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怎么重要呢?

可能大家都有个人的感受,心态很重要,一定要保持心态的平稳性。

一定要在平时的状态中,心态保持平稳性。

在处理重大事件或危机性事件,或对我们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稳定而热情,心态既能热情得起来,又能平静回去,这是一个良好的状态。

●        能力的概念

首先它是一种心理状态,顺利地解决一些事情的心理条件。

●        稳定而热情

我们在高效地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在做一些具有创造性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情绪状态是热情的、是激情的,只有在激情的状态下的时候,我们的效果才会达到一个合理的高度。

如果说只有温情,重大的事情不能得以彻底的展现,或者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心态在党员能力建设中有很大作用。

比如热情的心态能够产生合理的能力,我们的激情会产生超常的能力,这两点是需要做一个区分。

我们热情地做一些事情,会有始有终,做到不温不火,既能看到他的风险性,也能看到积极的方向,而且能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

我们在处理一些需要创造性的事情,或者是处理一些危机性事情的时候,依然要用高度的热情来把事情做到细致、周到和恰到好处。

这就是心态在党员能力当中的作用,它不是一个永远的常态作用,要能够热得起来,又能降得下去。

热起来的时候能够产生高效、创造,下去的时候平稳,然后稳定和进取,这两者都能够得到阐述和实现。

所以心态在党员能力建设中作用是非常大的。

2.加强心理激励与岗位的适应力

●        追求探索

能力的产生首先是长期的积累,产生质的升华。

我们一定要保持追求探索的精神,这种追求探索的精神使我们心理的能量,包括心理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平稳的发挥、合理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心理的状态是稳定的,是与岗位的适应力相匹配的。

刚才我们讲到追求与探索,我们要保持一种追求探索的心态和动力。

在追求探索的过程当中,我们对待工作和对待任何事情,总会有一些稳定的发挥和创造,使我们的创造力达到全新的状态。

这样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