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090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docx

《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docx

桥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

遂资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云井大桥独柱墩盖梁张拉)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遂资眉高速公路眉山段J1-2标

四川瑞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

云井大桥后张法预应力独柱墩盖梁张拉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遂资眉高速公路眉山段J1-2标云井大桥左右线8、9号独柱墩盖梁为后张法部分预应力盖梁,共计4片盖梁。

预应力钢绞线布置见下图:

二、施工顺序:

(1)依次张拉N1、N2、N3。

(2)N1、N2、N3钢束管道灌浆。

(3)架设T梁。

三、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现浇盖梁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85%,且龄期达到7天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2、穿入钢绞线并张拉

钢绞线的穿入采用逐根方法,穿束前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位置要准确,孔道内畅通,无污水和其它杂物。

当砼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开始张拉,根据规范要求张拉的顺序为:

0初始应力(10%控制应力)20%控制应力100%控制应力并持续5分钟。

3、压浆

压浆前对孔道进行清孔处理,水泥浆自拌制至压入孔道持续的时间视温度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分钟范围内。

在压浆过程中水泥浆应连续拌合,压浆要缓慢、均匀的进行,不得中断。

压浆的顺序先压注下层孔道,压浆的压力为0.5~0.7Mpa。

为保证孔道内充满水泥浆,关闭出浆口后,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的保持时间宜为3~5分钟。

水泥浆标号为40号,锚具外钢绞线用刀片切割断,严禁用电焊烧断。

4、封端

压浆后将需封锚的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凿毛,然后设置钢筋网浇筑封锚砼。

四、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负责人:

肖俊伟

安全员:

叶军

工地负责人:

苗小鹏曾宪武

五、工程进度安排

本项工程从2013年11月20日起至2013年11月23日止。

六、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优良率100%,争创精品工程。

1、质量管理措施

⑴、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由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试验人员和专职质量员,监理工程师具体负责的内部质量控制、检查、检验体系。

⑵、在质量管理上,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明确总工程师的职责,给予对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一票否决权,对违章操作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或隐患的集体或个人的处罚权、对质量问题解决的决定权。

加强对参与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的教育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

⑶、在质量控制上,给予质检工程师质量否决权和对质量问题处理的建议权。

专职质检工程师利用测量、试验等手段,严把材料的进场关,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保证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场。

上道工序达不到优良,绝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以此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

⑷、严格履行报告制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报告、试验、检验报表,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做到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项目不开工,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的工序,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⑸、严格按照监理细则的要求,对工程实施内部监理制度。

在各工区施工技术员及质检员的配合下,开展对各项目、各工序的监督检查及落实工作。

⑹、严格按照标书的要求及标书指定的规范、标准的要求和检验方法,对涉及工程质量的各个方面、各道工序进行检查、检验、控制和评定工作。

⑺、工程分部、分项的检查控制和评定工作,在专职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由施工技术员、测量、试验及各工区专职或兼职质检员配合进行。

检查、控制和评定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⑻、成立QC现场攻关小组,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缺陷。

⑼、实行定期大检查制度,奖优罚劣。

⑽、实行施工人员考核制度,合格后持证上岗。

⑾、实行业务人员风险抵押制。

2、保证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实行最合理的机具组合。

、充分发挥试验室在控制工程质量方面的巨大作用,以科学的检测手段指导施工。

七、安全保证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到人人讲安全,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变配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符合建设部颁发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用电线路按施工组织设计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拉电。

2、施工机械按照施工平面图规定的位置设置,不得侵占场内道路,施工机械进场安装后,经过安全检查,合格后投入使用。

3、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按GB503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后张法独柱墩盖梁张拉应力计算

盖梁配筋为9Φs15.2(N1、N3)、6Φs15.2(N2),锚具采用M15-6夹片锚具8套,M15-9夹片锚具18套,成孔材料为Φ70、Φ80铁皮波纹管。

张拉控制应力为σcon=0.75fpk=1395MPa。

N1、N3钢束张拉控制应力为1757.7KN,N2钢束张拉控制应力为1171.8KN。

张拉方式为两端对称张拉。

盖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

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5%后,从盖梁两端对称张拉,依次为N1、N2、N3,孔道灌浆,拆除盖梁临时支架。

盖梁N1、N3控制应力对应压力表读数

压力指示器

0.1P

(175.8KN)

0.2P

(351.5KN)

P

(1757.7KN)

顶编号

P1-Y0134-459号油表读数(MPa)

P1=0.0174F+0.37(F≤2744KN)

3.43

6.49

30.95

P2-A0134-731号油表读数(MPa)

P2=0.0174F-0.03(F≤2744KN)

3.03

6.09

30.55

P1-YE0901092号油表读数(MPa)

P1=0.0178F+0.17(F≤2744KN)

3.30

6.43

31.46

202231

P2-YE0901100号油表读数(MPa)

P2=0.0179F+0.04(F≤2744KN)

3.19

6.33

31.5

盖梁N2控制应力对应压力表读数

压力指示器

0.1P

(117.2KN)

0.2P

(234.4KN)

P

(1171.8KN)

顶编号

P1-Y0134-459号油表读数(MPa)

P1=0.0174F+0.37(F≤2744KN)

2.41

4.45

20.76

P2-A0134-731号油表读数(MPa)

P2=0.0174F-0.03(F≤2744KN)

2.01

4.05

20.36

P1-YE0901092号油表读数(MPa)

P1=0.0178F+0.17(F≤2744KN)

2.26

4.34

21.03

202231

P2-YE0901100号油表读数(MPa)

P2=0.0179F+0.04(F≤2744KN)

2.14

4.24

21.02

后张法独柱墩盖梁理论伸长值计算

计算依据:

根据设计图纸及《钢绞线试验检测报告》,由《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54页公式计算而得出结果:

PpL

公式:

△L=———————

ApEp

式中:

Pp———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应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

L———钢绞线的长度(mm)。

Ap———钢绞线的截面面积(m㎡)。

Ep———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m㎡),根据《钢绞线试验检测报告》取199000(N/m㎡)。

其中:

Pp值(直线筋取张拉端的张拉力),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72页计算而得:

P[1-e-(kx+μθ)]

公式:

Pp=—————————————

Kx+μθ

式中:

P———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因为1(rad)=π/180°,所以计算弧度角=θ×π/180。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参见表C1。

μ———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参见表C1。

e———自然对数的底≈2.7182548,常用数学符号。

表C1系数k及u值表

管道成型方式

k

u

钢丝束、钢绞线

螺纹钢筋

预埋铁皮管道

0.003

0.35

0.4

预埋钢管

0.001

0.25

-

抽芯成型孔道

0.0015

0.55

0.6

预埋金属波纹管

0.0015

0.20~0.25

0.5

预埋塑料波纹管

0.0015

0.14~0.17

0.45

A、先计算N1钢绞线。

N1为9束钢绞线,下料长度为12.942m。

1、将N1钢绞线分成三段:

AB——直线段,BC——曲线段,CD——直线段

2、根据图纸计算可知AB段=127.386cm,求CD和BC段长度。

先把切线角之和tan7.02°,换算成弧度再乘以半径R:

即BC=2000×π/180×7.02°=245.044cm

CD=下料长度÷2-AB-BC-工作长度

=1294.2÷2-127.386-245.044-70=204.674cm

3、分别计算各段的θ值:

ABθ=CDθ=0,BC=π/180×θ(切线角7.02°)=0.1225221(rad)。

4、计算张拉端的张拉应力P(N):

P=标准强度×75%×单根钢绞线截面面积×根数=1860×75/100×140×9=1757700(N)

5、分段计算锚下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应力和理论伸长量(见下表):

表中张拉段尾端张拉力(即控制力P经张拉段孔道摩阻后剩余张拉力)Pw(N)=P×e-(kx+μθ),本张拉段尾端张拉力=下一段张拉段起点张拉力。

线段

θ=π/180×θ

x(m)

kx+μθ

e-(kx+μθ)

Pw(N)

P(N)

Pp(N)

理论伸长量

(mm)

AB

0

1.27386

0.00191079

0.998091034

1689983.983

1693216.274

1691599.614

8.59

BC

0.1225221

2.45044

0.034306185

0.9662756

1693216.274

1752311.943

1722595.166

16.83

CD

0

2.04674

0.00307011

0.996934598

1752311.943

1757700

1755004.593

14.33

 

 

 

 

 

 

 

39.75

6.计算锚外(即千斤顶部分)钢绞线伸长量:

PpL

△L=———×1000=1757700×0.5÷(140×9×199000)×1000=3.5(mm)。

ApEp

7.计算N1钢绞线全段理论伸长量:

△L=(三段伸长量之和+锚外钢绞线伸长量)×2=(39.75+3.5)×2=86.5(mm)

B、计算N2钢绞线。

N2钢绞线为6束钢绞线下料长度为13.236m。

1、把N2钢绞线分成三段:

AB——直线段,BC——曲线段,CD——直线段

2、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可知CD段=27.704cm,求BC和AB段之长度:

BC=R×π/180×θ=600×π/180×15.62°=163.572cm

AB=1323.6/2-27.704-163.572-70=400.524cm

3、分别计算各段的θ值:

ABθ=CDθ=0,BCθ=π/180×θ(切线角15.62°)=0.2726204(rad)。

4、计算张拉端的张拉应力P值为1171800(N)

5、分段计算锚下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应力和理论伸长量(见下表):

表中张拉段尾端张拉力(即控制力P经张拉段孔道摩阻后剩余张拉力)Pw(N)=P×e-(kx+μθ),本张拉段尾端张拉力=下一段张拉段起点张拉力。

线段

θ=π/180×θ

x(m)

kx+μθ

e-(kx+μθ)

Pw(N)

P(N)

Pp(N)

理论伸长量

(mm)

AB

0

4.00524

0.00600786

0.994010151

1164781.095

1171800

1168287.033

27.99

BC

0.2726204

1.63572

0.07060868

0.931826463

1085373.848

1164781.095

1124610.274

11.00

CD

0

0.27704

0.00041556

0.999584526

1084922.904

1085373.848

1085148.36

1.80

 

 

 

 

 

 

 

40.80

6.计算锚外(即千斤顶部分)钢绞线伸长量:

PpL

△L=———×1000=1171800×0.5÷(140×6×199000)×1000=3.51(mm)。

ApEp

7.计算N2钢绞线全段理论伸长量:

△L=(三段伸长量之和+锚外钢绞线伸长量)×2=(40.8+3.51)×2=88.62(mm)

C、计算N3钢绞线。

N3钢绞线为9束。

下料长度为12.9m。

1、N3钢绞线为直线,取梁中截面为计算截面,则计算长度为:

L=12.9/2-0.7=5.75

2、该段钢绞线的θ值为0。

3、计算张拉端的张拉应力P值:

P=1860×75%×140×9=1757700(N)。

4、计算锚下钢绞线的理论伸长量:

PpL

△L=———×1000=1757700×5.75÷(140×9×199000)×1000=40.31(mm)。

ApEp

5.计算锚外(即千斤顶部分)钢绞线伸长量:

PpL

△L=———×1000=1757700×0.5÷(140×9×199000)×1000=3.51(mm)。

ApEp

6、计算N3钢绞线全段理论伸长量:

△L=(工作段伸长量+锚外钢绞线伸长量)×2=(40.31+3.51)×2=87.64(mm)

云井大桥独柱墩盖梁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汇总表

序号

墩号

钢绞线编号

理论伸长量(mm)

设计伸长量(mm)

误差(%)

备注

1

8#、9#

N1

86.5

81.4

6.3

2

8#、9#

N2

88.62

83.6

6.0

3

8#、9#

N3

87.64

82.0

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