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7023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7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

《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

课标卷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

2010年~2015年课标卷高考真题诗歌鉴赏汇编

(2010年)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

指边塞。

③陇西:

在今甘肃东部。

本题选用南朝陈江总一首名为《雨雪曲》的拟乐府诗为鉴赏材料。

江总(518~590),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先后仕梁、陈、隋三朝。

南朝陈时,为陈后主(叔宝)所宠信,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

陈亡入隋,拜上开府。

原有作品集三十卷,后来散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

《雨雪曲》原为汉乐府横吹曲名,后人多有拟作,江总的拟作是其中非常成功的篇章。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

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试题分析】这道题既是考查考生理解、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也是为下一题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做出铺垫。

这首诗的一个主要成功之处,就是做到了景与情融为一体,即通过对人物所处的环境中气候、风物等因素的描写,来烘托其情感,而情感的抒发又在很大程度上隐含在环境的描写之中。

因此,不把握诗中的环境,也就不能把握诗中的情感。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歌,首句写雨雪阻隔在人物当时所处的地点和他们的目的地之间,第二句进一步交代清楚人物的身份和目的,这一点也可以结合注解②和③的提示来把握。

诗的第三、第四两句写周围所见只有狐狸出没、马蹄踩踏的印迹,点明环境的荒凉。

第五、第六两句中的“天寒”、“地暗”以及第七、第八两句中的“漫漫愁云”、“苍苍别路”也是对环境的渲染。

整首诗在人眼前展现的是戍卒前往边关的路途中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这可以从八句诗中综合出来。

末句中的“别路”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关键,也是古诗中常见词语,如考生没有很多阅读经验,也可从上文的描写中概括出它的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作品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第五、六两句是诗中的精彩之处,“天寒”、“地暗”和“旗彩坏”、“鼓声低”看似不具因果关系,而诗人把它们先后排列在一起,获得了特殊的效果,让人体会到戍卒在寒冷、阴暗的天气中产生的视觉、听觉上的通感。

能够通过外在环境的描写,生动细微地传达人物的内心感受,不仅是这两句诗的好处,也是整首诗的好处。

在艺术鉴赏中,感悟、联想的能力至关重要,本题的这一问着重考查考生这方面的能力。

对诗歌的鉴赏,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考生对“天寒”、“地暗”和“旗彩坏”、“鼓声低”的其他联系,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最后,考生需要通过前面的一系列阅读理解、鉴赏分析,总结出诗中人物的情感,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

(2011年)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

~878):

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

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

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

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命题立意】这两道题都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试题分析】试题选用唐周朴七律《春日秦国怀古》为鉴赏材料。

周朴(?

-878),字太朴,一作见素;吴兴(今属浙江)人,一说桐庐(今属浙江)人。

避地福州,寄食于乌石山僧寺,远尘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福建观察使爱其才而延揽之,他固辞不就。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记载:

“(黄)巢入闽,┄┄求处士周朴,得之,谓曰:

‘能从我乎?

’答曰:

‘我尚不仕天子,安能从贼?

’巢怒斩朴。

秦,西周时封国,范围相当今甘肃省渭河上游地区,后地域逐渐扩大,范围包括今陕西省秦岭以北的关中盆地;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秦国强盛至极。

北至阴山、辽东,东至会稽,南至象郡,西至陇西、昆明,都在秦国的版图之内,其都城咸阳就位于泾水、渭水交汇处,可以想见,古秦国时泾渭一带肯定是十分繁华。

周朴生活在晚唐,为人高傲、纵逸。

春日的一天,他站在古秦国的遗址,放眼望去:

泾水蜿蜒曲折,但水滨不见春草,田间只存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作者看到了眼前的景象不禁悲从中来,触发了某种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写眼前的荒凉是为了要衬托过去之昌盛,往日不可一世的秦国,而今安在?

只剩下一片荒郊,真令人不堪回首!

我们认为,作者在这里感慨的不仅仅是秦国,应该还有唐王朝。

周朴虽没生活在盛唐,但相信他对贞观、开元、天宝的盛世景象一定会有所耳闻,然而眼前的唐王朝却已是国势日衰,战烟四起,民不聊生!

《新唐书•本纪第九》中说:

“唐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官所立者七君。

然则唐之衰亡,岂止方镇之患?

……懿、僖当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相继;乾符之际,岁大旱蝗,民愁盗起,其乱遂不可复支。

”这怎不让周朴感到哀愁?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首诗怀古之情容易发现,但伤今之情却不易看出。

其实,中学生在历史课中已不止一次的学到,唐朝是618-907,安史之乱发生在755年,现我们在注中标明周朴的卒年为878,显然他生活的年代已是晚唐了。

周朴虽未能亲历贞观盛世,也未能见到开元、天宝的繁华,但相信他一定会有所耳闻,尤其是对长安一带的繁荣景象,然而现在呈现在眼前的却是如此的衰败,这怎不令他伤今呢?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一文中说:

“文学中有二原则焉:

曰景,曰情。

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

”本诗作者因看到了眼前古秦国遗址之荒凉,触景生情,就写下了所见的自然事实,又抒发了自己的伤感之情。

王夫之曾说: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古人绝唱句多景语……而情寓其中矣。

”作者在这里就是寓情于景,他在诗中写的“春草尽”、“古碑存”、“苍山晚”、“残阳”、“树昏”、“黄沙行客路”等,其实都寄托着作者“不堪回首”之情,寄托着他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伤感之情。

作者描写的是荒凉之景,抒发的是哀伤之情!

(2012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5分)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这首词的调名与词的主旨相合,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

起两句,写林叶转红,菊花开遍,又到了晚秋时候,闺中人不禁想念起远隔千里的行客来了。

因感秋而怀远,点出主题。

古典文学的悲秋主题,最晚在先秦的《楚辞》中就已出现,文人们常常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景象,与人的失意落寞、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结合起来,人的感情投射到自然界,使作品凝结一股排遣不去、反复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对自然变化、人事无常的感喟。

“千里”明言相隔之远。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此句是主。

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

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极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予。

愈是失望,怀念愈是深切。

然后继续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色褪尽。

用夸张的手法逐步托出感情的深化过程。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

“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关系是:

“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

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

下片前两句,语虽承上而意忽转折。

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

上片已说到无处寄书,而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

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

孟郊《归信吟》有“泪墨洒为书”之语,炼意极精,每为后人所袭用,小晏词亦本此,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收语尤令人叫绝。

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陈匪石《宋词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

“‘渐’字极宛转,却激切。

‘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

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

”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

语似极无理,然将闺人心事,扑入毫端,于无理中有至理存焉。

(2013年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本题选用南宋朱熹一首题为《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的诗为鉴赏材料。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绍兴十八年进士,曾任提举浙东茶盐公事、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等职。

卒谥“文”。

论学主居敬穷理,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杰出贡献。

后人编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朱熹很喜欢写咏花诗,特别是梅、菊等。

例如绍兴二十七年(1157),朱熹与李缜等人同到泉州显庵赏梅,作《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一和不足,以至于二和、三和。

是什么原因使朱熹对苏轼的咏梅诗再三追和呢?

除了苏诗自身的艺术魅力之外,就是梅花的幽艳姿态和高洁品格对他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宋末方回编《瀛奎律髓》,在卷二十“梅花类”中选录朱熹咏梅诗即多达八首,可见朱熹的咏梅诗很受诗坛重视。

与宋代诗歌的审美风尚相适应,朱熹在诗歌创作中也有意识地追求平淡自然的风格。

从魏晋到唐代,古典诗歌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声律、丽辞等艺术手段上的巨大进步,这一进步至李白、杜甫而达到巅峰状态。

虽说唐人在追求艺术完美的同时也念念不忘向清真自然的回归,但以陶诗为代表的较少人工雕琢而更为自然朴素的诗美境界毕竟是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宋人更多地越过唐朝,有意识追求先唐时期质朴自然的诗风。

朱熹本人也对苏、黄以后的本朝诗人趋于平淡的表现都深表赞赏,特别是江西诗派的中坚陈师道,其近体诗的创作对朱熹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这首咏梅诗为例,朱熹放弃了穷貌尽相、竭力雕绘的一般咏物诗写法,几乎无一字一句涉及梅花的色香,以环境为衬托,以感情为线索,展现给读者的,更多是一个竟日吟哦徘徊于梅树之下,沉吟低回的诗人形象。

不从正面着笔,而是以烘托和渲染的方法从侧面刻画梅花的精神和标格。

这种遗貌取神、虚处着笔的写法正是朱熹诗歌美学追求的典型表现。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

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这首诗对梅花的直接吟咏主要集中在颈联和颔联,突出梅花不畏寒冷的傲骨,与月光辉映的幽姿,以及其身上所蕴含的浓厚人文意蕴。

除此之外,诗的首联与尾联,则是通过梅下徘徊的诗人形象,突出本诗的情感线索,以表现梅花之清韵高标,令人魂萦梦绕,难以忘怀。

诗的开头就点出了作者的情感基调“惆怅”,而竟日曳杖“绕去来”则是对“惆怅”的进一步阐发。

不过这种惆怅究竟是从何而来?

毕竟不得而知,但与梅有关却是可以肯定的。

那么,到底是梅花的清高孤傲唤起了作者自己因孤介独守、不同流俗而与世相违的感慨,还是“折梅寄江北”的记忆触动了作者铭刻于心底而不能显露的相思之情?

作者不打算给后世的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只是说,梅花引起了他的惆怅,这惆怅很不容易排解,宛转低回,欲语还休,抬眼望时,不觉日色已暮,昏鸦乱飞,已是到了回去的时候了,那就回去吧。

全诗以日暮独归戛然收笔,那欲吐未吐的的情怀仍在郁勃回旋,令人回味无穷。

诗的感情是平淡的,但平淡感情中渗透着沉雄之气;结尾也是平淡的,但平淡的结尾使得全诗的沉雄之气引而不发。

所谓“沉郁顿挫”,既在于发,也在于收。

(2013年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

占尽。

洲烟雨:

指长满

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

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本题选用南宋陆游一首题为《鹊桥仙》的词为鉴赏材料。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

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

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

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工诗、文,长于史学。

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有《剑南文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分)

【参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词从用镜湖事来看,应是陆游隐居山阴时的作品。

上片写自己不能成就功名而只好隐居的牢骚。

词从他四十八岁那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戎马生涯做了一往情深的追忆。

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

但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

朝廷的国策起了变化,大有可为的时机白白丧失了。

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

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

如今更有谁还记得?

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为进层。

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

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己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

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从转折中再进一层。

经过两次转折进层,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

那个“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声情悉称,妙合无垠。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

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词的下片写闲逸生活,末两句表现出陆游不羡虚荣的可贵的兀傲态度,自是其人格高尚的闪光点。

“镜湖原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一结乃肆口而成,语随调出,唱出了全词的最高音。

陆游借用唐玄宗赐贺知章镜湖一曲这一故实而翻出一层新意——皇帝既置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皇帝赐予吗?

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我昂藏八尺之躯,谁又稀罕你皇帝的赐予?

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指到最高统治者,它把通篇迭经转折进层蓄积起来的激昂不平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出,故一出即振动全词,声情激越,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张镃《南湖集》自注云:

“陆丈赴官,陛辞日,上曰:

‘严陵清虚之地,卿可多作文。

’”《宋史》陆游本传也说:

“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

‘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陆游自己上《严州到任谢表》则说:

“亲降玉音,俯怜雪鬓。

劳其久别,盖宠嘉近侍之所宜;勉以属文,实临遣守臣之未有。

”倘若这正是词中“又何必君恩赐与”一语之所指,则陆游之高风傲骨更令人敬佩。

(2014年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

围棋术语。

本题选用宋无名氏一首词牌为《阮郎归》的词为鉴赏材料。

此词最早见于宋曾慥编《乐府雅词拾遗》,不题作者,另见《类编草堂诗余》,题名秦观,而《淮海词》未收。

《全宋词》属之无名氏。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参考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尽显凄凉,而时至晚春,花枝已经凋残,风雨却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是在写残红满地,被泥水沾污,虽经风而不能飞起,比雨绕残枝,凄凉又进一层。

凄风、苦雨、落花,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这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

自然界的雨过天晴之后,一般色调应该转为明朗,相应的,人的情绪也应该转为欢快。

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回哀婉的基调。

因为时值黄昏,风雨虽停止,而红日却已西沉。

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暮色。

“小池寒渌欲生漪”一句,极为凝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情绪。

它以“小”字写池塘的面积,以“寒”字写池塘的温度,以“渌”字写池塘的清澈,以“漪”字写池塘的动态,形象鲜明,含义深邃,一腔悲哀之情,似乎倾注池中。

目睹小池涟漪,仿佛感觉到抒情主人公的心房在颤抖。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6分)

【参考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

“帘半卷,燕双归”,卷起帘幕,看燕子归来,也不过是闺中常见情事,却为何能引起下句眉间心上的不绝愁思?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双燕”的“双”字,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

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

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

于是“讳愁无奈眉”一个绝妙的警句便出现了。

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

“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出许多。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

因为愁绪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的残棋,思量继续下完这盘还没有结果的棋,希望借以移情。

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

“整顿着残棋”,语意双关,并与前面的“残枝”相呼应,使愁闷气氛纵贯全篇。

“沉吟”二字,则绘出着棋时的神情,妙有含蓄。

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因此杨慎评曰:

“‘翻身’二句,愁人之致,极宛极真。

此等情景,匪夷所思。

(2014年乙卷)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②郭震:

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本题选用唐代韦庄一首题为《含山店梦觉作》的诗和宋代郭震一首题为《宿渔家》的诗为鉴赏材料。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晚唐著名诗人。

乾宁进士。

黄巢率军破长安,韦庄困于长安,及黄巢兵败,长安解困,始得脱身东行,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之间。

后仕前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工诗,所作《秦妇吟》甚有名,人称“秦妇吟秀才”。

有《浣花集》。

他也是著名词人,他的词在文学史上与温庭筠齐名,合称“温韦”。

郭震,字希声,号渔舟先生,又号汾阳山人,成都人。

生卒年不详。

太宗淳化四年曾诣阙上书,后隐居。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

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该诗抓住自以为洒脱的客中游子中夜梦中醒来时心头突然涌起思乡之情这一瞬间的心理变化,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了主人公被乡关之思、亲爱离别之情所困扰的复杂心绪。

诗的第一句首先点出“惯”字,谓自己浪迹天涯、壮游四海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远离家乡的漂泊根本不以为意。

正如作者在其他作品中表白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菩萨蛮》)不仅看不出离乡的愁苦,相反却感觉到逸兴遄飞。

诗的第二句强化了这一状态,潇洒地挥一挥衣袖,行走天涯,只道是等闲。

这两句极写游子的豁达洒脱,正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