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生态系统 专项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837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 生态系统 专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必修三 生态系统 专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必修三 生态系统 专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必修三 生态系统 专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必修三 生态系统 专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 生态系统 专项复习.docx

《必修三 生态系统 专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 生态系统 专项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 生态系统 专项复习.docx

必修三生态系统专项复习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专项复习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一位科学家正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的鸣叫次数的影响,下列各项计划中不合理的是(   )

A.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一天内不同时段该种鸟的平均鸣叫次数

B.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阴天和晴天时该种鸟的平均鸣叫次数

C.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不同季节该种鸟的平均鸣叫次数

D.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的平均鸣叫次数

2.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 春天青蛙鸣叫传递的是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C. 戈壁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而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D. 为了提高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引入水葫芦使营养结构复杂化

3.北极笞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   )

A. 群落丰富度较高     

B. 不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D. 生产者主要是地衣

4.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 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 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D. 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5.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

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DDT是挥发性物质                                              

B. 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

C. 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                                       

D. 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

6.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地生态系统                  

C. 荒漠生态系统                  

D. 冻原生态系统

7.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  )

A. 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     

B. 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 A固定的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A固定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

8.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A. 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           B. 减轻环境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C. 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 食物链延长,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 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D. 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

10.某环保部门在凌晨2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4个不同地点,由上到下依次标记为1,2,3,4并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这条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是地点3附近                    

B. 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

C. 地点3溶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D. 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1.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C. 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

D. 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12.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B.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

C.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 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

13.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 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

C. 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二、多选题(共2题;共6分)

14.关于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功能的阐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源头                  

B. 消费者的存在加速了物质循环

C. 没有消费者物质循环将停止                                

D. 没有分解者物质循环将停止

15.如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

B. 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C. 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

D. 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

三、填空题(共4题;共28分)

16.如图1是某湖水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图1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 ,如果图2中的A、B、C、D表示图1中的四种鱼,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________ 

(2)图1中能看出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形式主要是以________ 形式进行的.

(3)图1表示的湖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 、物质循环和________ 等.

(4)鱼D不会获得浮游动物同化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较大一部分________ 散失.鱼D增重1g,至少消耗浮游藻类________ g.

17.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图l所示.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分析回答: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乙)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鱼(乙)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图1

(1)图l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有________ 条,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________ ,从图中可知,通常生物所处的________ 越高,其有毒物质积累量越大.

(2)图2中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________ ,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________ ;图以含C有机物形式传递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3)若该系统中小球藻每年固定的能量不变,现将河蚌的食物比例由原来的C:

E=1:

1调整为4:

l,则该生态系统中传递给河蚌B的能量理论上是原来的________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4)某段时间人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类(甲)的种群密度,调查的总体积为2hm3,随机选取多处样方,若第一次捕捞了4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捞,在第二次捕捞到的鱼(甲)中,未标志的有50条、标志的有20条,由此可估算出该鱼类种群在该时期是________ 条/hm3.

18.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和加工的青蒿素能治疗疟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 价值;青蒿素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调查寄生在大田青蒿素体表虫卵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 

(2)科学家通过研究某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构建了一个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模型分析,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是________ ;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 调节.

(3)地上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覆盖在地表上的枯落物一方面为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提供________ ;另一方面调控土壤微气候,从而改变土壤群落的结构,进而影响群落的物种________ 

19.如图表示一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表格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

106J).请分析回答:

同化能量

储存能量

呼吸消耗

A

900

200

700

B

180

60

120

C

15

2

13

D

100

15

85

(1)E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________ 

(2)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B属于________ 

(3)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 .

(4)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108J,能量在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四、综合题(共2题;共16分)

20.某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A、B、C、D、E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的单位相同).

种群

A

B

C

D

E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___,B和C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与森林生态系统比较,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填“高”或“低”).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填具体数字).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4)表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

21.一组学生研究污染物对某池塘中生物的影响,他们选取了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胃内容物进行分析,结果如表:

胃内容物

生物种类

泥鳅

水蚤

小球藻

乌鱼

河蚌

泥鳅

水蚤

(1)根据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有________.

(2)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能量数值(单位:

kJ)如表.乌鱼能从鱼塘获取的能量是________kJ.

太阳能

光合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

水蚤

河蚌

1010

1%

10%

106

106

(3)调查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釆取________法,池塘中________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4)泥鳅的身影对乌鱼来说是种________信息,乌鱼看到泥鳅会迅速出击,泥鳅察觉乌鱼也会及时躲避,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作用.

(5)油漆和塑料中的多氯联苯是一种不易降解和排出体外的污染物,请用食物链(食物网)描述小球藻吸收该物质后,多氯联苯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________.该池塘被严重污染后,几年后形成了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依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要研究不同的光照强度对鸟鸣叫次数的影响,控制的实验变量应是不同的光照强度,从题意来看,同一天的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的同一时间,不同季节都是控制的光照强度,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

而D选项中,在繁殖季节,因生殖的需要,鸣叫次数会有很大变化,此时的影响因素很可能不是光照强度一种了。

故D项是错误的。

【点评】考查实验设计相关的知识。

2.【答案】A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A符合题意;春天青蛙鸣叫传递的是物理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B不符合题意;戈壁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而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C不符合题意;水葫芦会导致生态入侵,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因此会降低生物多样性,进而降低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两种类型的比较: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区别

实质

保持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恢复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影响

因素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3.【答案】D

【解析】【解答】A、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丰富度较低,A不符合题意;

B、因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温度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因此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B不符合题意;

C、因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所处的气候等环境条件恶劣,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较低,C不符合题意;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地衣,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

(1)几种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

①热带雨林:

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

②草原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营养结构较森林简单

③农田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④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生产者主要是地衣

(2)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①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小,数量多,繁殖快。

②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小。

③各营养级生物能以休眠方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新类型。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所以图中已经没有成分表示植物的呼吸消耗量了,A错误;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未被同化量⑦中,B错误;

C、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中经过呼吸作用后积累出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C正确;

D、①⑤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⑤⑥⑦⑧之和小于植物有机物积累量,D错误. 

故选:

C.

【分析】图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分为可利用①和不可利用⑤;可利用①分为被植食动物摄入②和未被摄入⑥;被植食动物摄入②包括植食动物同化量③和未同化量⑦;植食动物同化量③包括植食动物有机物积累量④和植食动物呼吸消耗量⑧.

5.【答案】B

【解析】【分析】DDT在生物体内难以降解而富集起来,随着物质循环到达南极,故选择B

【点评】本题利用现实生活中事例设计问题,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分析】干旱地区由于缺少水分导致沙漠的形成,所以形成荒漠生态系统。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只要学生掌握住分类的依据和类型,了解每一类型的特点就可以正确回答。

7.【答案】D

【解析】【解答】A、据图判断图中A为生产者,B、C、D为消费者,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A正确;

B、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所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B正确;

C、已知A为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正确;

D、每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3个去向:

流入下一营养级(最后一个营养级除外)、被分解者分解和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所以图中A具有的能量应该大于B、C、D的能量之和,D错误.

故选:

D.

【分析】能量流动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是不能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8.【答案】D

【解析】【分析】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就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使能量最大限度地流向对人类最有利的部分。

其主要部分是废物的再利用,能够减轻环境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也可利用害虫的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食物链延长了,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增多了。

故答案选D。

9.【答案】C

【解析】【分析】X1过程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生产者可以是原核生物,而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故A错;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远大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故B错;按能量传递效率10%~20%计算,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故C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故D错。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地点3溶氧量最少,说明污染最严重,A不符合题意;

B、水中溶氧量从地点2减少,说明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B不符合题意;

C、地点3溶解氧减少主要是由于水中有机物较多,好氧型细菌消耗氧气增多引起的,C符合题意;

D、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即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11.【答案】B

【解析】【解答】A、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不符合题意;

B、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B符合题意;

C、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C不符合题意;

D、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属于识记应用的内容

12.【答案】B

【解析】【分析】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故A错误,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所以能利用无机物,故B正确,能量是不能循环的,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不能再被绿色植物利用,故C错误,D选项中,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对了,但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错了,像蚯蚓等小动物也是分解者,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分解者的多个知识点,难度适中,关键是明确关于分解者,细菌等一些特殊的生物,如硝化细菌,蘑菇,蚯蚓等。

13.【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真菌是腐生生活,不是生产者,A错误;B、蘑菇属于真菌是腐生生活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是生产者,B错误;

C、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只能分解有机物形成乳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生产者,C错误;

D、硝化细菌是进行的化能合成作用的生产者,紫菜、苹果树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D正确.

故选:

D.

【分析】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或者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硝化细菌、铁细菌等制造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化学能.此题中应当运用排除法进行解题.

二、多选题

14.【答案】B,D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遣物分解成无机物。

选BD。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5.【答案】ACD

【解析】【解答】解: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但能量主要是以化学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的,A错误;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B正确;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小于输入量,C错误;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主要是绿色植物,此外还有化能合成型微生物,D错误.故选:

ACD.【分析】分析题图: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三、填空题

16.【答案】光合作用       ;丙;CO2(或二氧化碳);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呼吸作用       ;25

【解析】【解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如果图2中的A、B、C、D表示图1中的四种鱼,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丙消费者.

(2)图1中能看出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形式主要是以CO2(或二氧化碳)形式进行的.

(3)图1表示的湖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

(4)鱼D不会获得浮游动物同化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较大一部分呼吸作用散失.鱼D增重1g,至少消耗浮游藻类1÷20%÷20%=25g.

【分析】分析图1:

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其中甲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乙表示生产者,丙表示消费者,丁表示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捕食关系,④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分析图2:

图2为其中四种鱼(A、B、C、D)的营养结构关系,A、B、C、D均为消费者,对应图1中的丙.

17.【答案】3          ;竞争和捕食   ;营养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或者“无机环境”) ;化石燃料的燃烧;③④⑦;2.0;70

【解析】【解答】解:

(1)从表中的统计可看出小球藻是生产者,被水蚤和河蚌所捕食,而水蚤又是鱼(乙)和河蚌的食物,鱼(乙)又被鱼(甲)所捕食,由此形成的食物链是:

,因此图l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有3条.由于河蚌以水蚤为食,且河蚌和水蚤都以小球藻为食,所以河蚌和水蚤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从图中可知,通常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有毒物质积累量越大.

(2)图2中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图以含C有机物形式传递的是③④⑦.

(3)从B出发,当食物比例为C:

E=1:

1时,B的能量为x,需要的C为

x×10+

x×10×10=55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