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题库 611章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825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 题库 611章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 题库 611章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 题库 611章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 题库 611章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 题库 611章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 题库 611章 2.docx

《生物化学 题库 611章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 题库 611章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 题库 611章 2.docx

生物化学题库611章2

第六章糖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D)1.糖原合成所需要的能量除由ATP提供外,还要由下列哪种物质提供

A.、GTPB、CTPC、TTPD、UTP

(B)2.糖原合成的第一步反应是生成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6-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

(B)3.低血糖时,能量供应首先受影响的是

A.心B.脑C.肝D.胰

(B)4、一分子葡萄糖最终转化成乳酸,净生成几分子ATP

A、38B、2C、3D、19

(B)5、有氧氧化全过程发生于

A.胞液内B.胞液和线粒体内C.线粒体内D.胞核和线粒体内

(B)6.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是

A.催产素B.胰岛素C.肾上腺素D.糖皮质激素E.胰高血糖素

(B)7.下列哪项不是血糖去路

A.、合成糖原B、转变成维生素C、氧化供能D、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D)8.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功能是

A.提供磷酸戊糖和NADHB.提供7碳糖和NAD

C.提供能量和NADPHD.提供5碳糖和NADPH

(C)9.一分子葡萄糖进入有氧氧化途径产生的ATP是进入糖酵解产生ATP的

A.8倍B.9倍C.19倍D.29倍E.38倍

(A)10.糖酵解的终产物是

A.乳酸B.丙酮酸C、柠檬酸D、乙酰CoAE、CO2和H2O

(E)11.糖异生的主要脏器是

A.肝、脾B胰、肾C脑、肝D.肌肉、肝E.肝、肾

二、多选题

(ABDE)1、下列哪些物质能经过糖异生转变为糖

A、乳酸B、丙氨酸C、脂肪酸D、草酰乙酸E、丙酮酸

(CDE)2、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是

A.催产素B.胰岛素C.肾上腺素D.糖皮质激素E.胰高血糖素

(ABDE)3、下列哪些是血糖去路

A.转变成核糖等其它糖类B.合成糖原C.转变成维生素

D.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E.氧化供能

三、填空题

1.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乳酸),糖酵解途径生成ATP的方式属(底物水平磷酸化)

2.糖异生作用的主要生理意义是维持(饥饿)或(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相对恒定。

3.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胰岛素)。

4.糖尿病的“三多一少”临床表现的是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5.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向机体提供(NADPH),(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

6.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7.糖的有氧氧化途径分为(丙酮酸的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CoA的生成),(三羧酸循环),其中(丙酮酸的生成)阶段是在胞液进行的。

8.在生理情况下(肝)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肾)亦可进行一定程度的糖异生作用。

四、名词解释.

1、糖有氧氧化

答:

是指机体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糖酵解

答:

是指机体在缺氧的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3、糖异生

答:

是指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4、三羧酸循环

答:

又称柠檬酸循环,是在细胞线粒体内由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脱羧反应,最终再生成草酰乙酸而构成的循环过程。

五、问答题.

1.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答:

1、提供磷酸核糖作为核酸合成的原料

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物质代谢

2.糖异生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

生理意义:

1、饥饿情况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2、调节酸碱平衡

3、有利于乳酸利用

3、简述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答:

1、是机体供能的主要途径

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

3、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及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4、三羧酸循环的中间成分可用于其它物质的合成

第七章脂类代谢

一、选择题.

(A)1.血脂是指血液的

A.脂类B.类脂C.脂肪D.磷脂

(D)2.关于脂肪的生理功能用,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贮能供能B.保持体温

C.缓冲外来机械损伤,保护内脏D.构成生物膜

(C)3.关于血脂的去路,错误的叙述是

A.进入脂库储存B.氧化供能C.转变成血糖D.构成生物膜成分

(B)4.脂蛋白是

A.血脂转变成蛋白质的形式B.血浆中脂类物质的主要运输形式

C.血浆中脂类物质相互转化的形式D.脂类物质供能的唯一形式

(D)5.下列哪种血浆脂蛋白含胆固醇最多

A.CMB.HDLC.VLDLD.LDL

(B)6.下列哪种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A.LDLB.HDLC.CMD.VLDL

(B)7.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生理功用是

A.转运外源性脂肪B.转运内源性脂肪C转运外源性胆固醇D.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C)8.脂肪酸的β-氧化是发生在细胞的

A.胞浆B.高尔基体C.线粒体D.内质网

(C)9.脂肪酸的活化形式为

A.脂肪酸-清蛋白复合物B.酮体C.脂酰CoAD甘油酯

(B)10.酮体是

A.肝脏输出的糖类能源B.肝脏输出的脂类能源C.大脑心肌得到的糖异生原料D.肌肉得到的肌糖原原料

(B)11.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障碍是导致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A.脂肪B.磷脂C.胆固醇D.酮体

(D)12、酮体的最终去路是

A、合成甘油三酯B、转变为血糖C、转变为肌肉蛋白质D、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

二、多选题

(ABC)1、脂肪的生理功能有

A.贮能供能B.缓冲外来机械损伤,保护内脏C.保持体温D、供应必须脂肪酸E、构成生物膜

(ABDE)2、血脂的去路有哪些

A.进入脂库储存B.氧化供能C.转变成血糖D.构成生物膜成分E、转变为其他物质

(ABCD)3、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类脂

A、胆固醇B、胆固醇酯C、磷脂D、糖脂E、脂蛋白

三、填空题

1.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其中(脂肪)为主要能源物质之一,而(类脂)则为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2.血脂的来源有(食物中脂类消化吸收),(体内合成脂类)和(脂库动员释放的脂类),而去路则为(氧化供能),(进入脂库贮存),(构成生物膜),(转化为其他物质)。

3.用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CM\乳糜微粒),(LDL\低密度脂蛋白),(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四种成分。

4.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三种不饱和脂肪酸.

4.一分子硬脂酸(十八碳脂肪酸)需经(8)次β-氧化,产生(9)分子乙酰CoA.

四.名词解释.

1.必需脂肪酸

答:

脂类中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

2.脂肪动员

答:

脂肪组织储存的脂肪,在脂肪酶的催化下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液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此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3.脂肪酸的β-氧化

答:

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酰基β碳原子上进行的氧化称为β-氧化,过程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四步反应。

五.问答题.

1.试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方法及分类的类别有哪些?

答:

1)、密度分类法(超速离心法):

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2)、电泳法

2.简述β-氧化的生化过程

答:

过程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

3.简述四种血浆脂蛋白的合成部位及主要生理功能。

答:

名称合成部位生理功能

乳糜微粒小肠粘膜细胞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肝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VLDL)

低密度脂蛋白血浆中VLDL变来将肝内的胆固醇运到肝外

(LDL)

高密度脂蛋白肝将肝外的胆固醇运到肝内

(HDL)

第八章生物氧化

一.单项选择题

(D)1、生物体内能量的释放、储存和利用以下列何种物质为中心

A.、GTPB、UTPC.、TTPD.ATP

(C)2、人体内二氧化碳生成方式是

A.氧气与碳直接化合B.氧气与CO的结合C.有机酸的脱羧D.有机酸的脱氢

(C)3、电子传递链存在于细胞的

A.胞液B.粗面内质网C.线粒体D.细胞核

(D)4.属于生物氧化反应的类型有

A.加氧B.脱氢C.脱电子D.以上都是

(A)5.经过呼吸链氧化的产物是

A.H2OB.H2O2C.CO2D.H+

(B)6.细胞色素类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这一功能与下列何种结构有关?

A..硫B.铁C.锰D.铜

(D)7.在肌肉组织中,高能磷酸键的主要储存形式是

A.、GTPB.ATPC.CTPD.C~P

二、多选题

(BCE)1、有关营养素在体外燃烧和在体内氧化的不同点是

A都需要催化剂B.反应条件温和C.伴随有能量的逐步释放D.生成的终产物相同

E.氧气与碳直接化合

(ACD)2、属于氧化反应的类型有

A.加氧B.加水脱羧C.脱氢D.脱电子

三、填空题

1.生物氧化中的CO2的生成有(α-单纯脱羧)、(β-单纯脱羧)、(α-氧化脱羧)、(β-氧化脱羧)四种方式。

2.体内ATP的生成方式有(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3.线粒内重要的呼吸链有(NADH氧化呼吸链)、和(FADH2氧化呼吸链)两条呼吸链。

四、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答:

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2.呼吸链

答:

是指一系列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构成与细胞利用氧密切相关的链式反应体系。

3.氧化磷酸化

答:

是指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线粒体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伴有能量释放的过程,所释放的能量可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第九章氨基酸代谢

一.选择题.

(D)1.对蛋白质生理作用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是建造组织的重要原料B.能构成多种活性物质

C.降解成氨基酸后可氧化供能D.摄入大量蛋白质后可储存于体内

(D)2.氮平衡是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情况的一种表示方法,实际上是指

A..摄入氮量与尿中排出氮量之间的关系B.吸收氮量与排出氮量之间的关系

C.吸收氮量与未吸收氮量之间的关系D.摄入氮量与排出氮量之间的关系

(A)3.下列哪组氨基酸均为必需氨基酸

A..亮、苏、缬B.赖、苯丙、酪C.蛋、丝、色D.亮、异亮、组

(C)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

A..糖与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其营养价值B.脂肪与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其营养价值

C.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其营养价值D.用糖和脂肪代替蛋白质的作用

(A)5.氨基酸代谢库中的氨基酸主要去路是

A.合成组织蛋白质B.参与氨基酸分代谢C.转变成糖和脂肪D.合成嘌呤、嘧啶

(D)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氧化脱氨B.还原脱氨C.直接脱氨D.联合脱氨

(A)7.一位患者血液生化检查发现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可能为

A.急性肝炎B.急性肺炎C.急性肾炎D.急性心肌炎

(B)8.下列哪种脏器病变时,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会明显升高

A.肝脏B.心脏C.肾脏D.肺脏

(B)9.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是

A.心B.肝C.肾D.肌肉

(B)10.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氨的储存及运输方式

A..天冬酰氨B.谷氨酰胺C.尿素D.游离氨

(B)11.糖、脂肪、蛋白质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是

A、乳酸循环B、三羧酸循环C、B-氧化D、鸟氨酸循环

二、多选题

(ABC)1、氮平衡有哪些类型

A、氮总平衡B、氮正平衡C、氮负平衡D、氮动态平衡

(ACDE)2、下列哪些是必需氨基酸

A、亮氨酸B、丙氨酸C、苯丙氨酸D、色氨酸E、苏氨酸

(ABCD)3、氨基酸脱氨基的方式有

A、氧化脱氨基B、转氨基作用C、联合脱氨基作用D、嘌呤核苷酸循环E、鸟氨酸循环

三.填空题

1.血氨的来源主要有(氨基酸脱氨产生的氨)、(肠道吸收的氨)、(肾产生的氨)三个途径。

2.体内氨的去路有(合成尿素)、(合成谷氨酰胺)、(合成非必需AA),其主要去路是(合成尿素)。

3.合成尿素的原料是(氨/NH3)和(CO2),合成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4.一碳基团不能单独游离存在,须与(四氢叶酸/FH4)结合,然后释放一碳基团,参加合成代谢。

四.名词解释

1.必需氨基酸 

答:

指那些人体需要,但在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靠食物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赖氨酸等8种。

2.一碳单位

答:

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可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称为一碳基团。

五、问答题

1、体内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有哪几种?

答:

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嘌呤核苷酸循环四种方式。

2、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有哪些?

答:

来源1、氨基酸脱氨产生的氨去路1、合成尿素

2、肠道吸收的氨2、合成谷氨酰胺

3、肾产生的氨3、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第十章

(一)核苷酸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B)1、人体嘌呤碱基分解代谢的特征性终产物是

A、尿素B、尿酸C、肌酸D、碳酸

(D)2、尿酸在体内堆积,可致

A、风湿症B、糖尿病C、尿黑酸症D、痛风症

(D)3、下列哪种化合物与尿素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均有关

A、鸟氨酸B、二氢乳清酸C、核糖D、氨基甲酰磷酸

二、多选题

(ABC)1、胞嘧啶的代谢产物有

A、B-丙氨酸B、CO2C、NH3D、B-氨基异丁酸

三、填空题

1、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首先是合成(IMP/次黄嘌呤核苷酸)然后再分别转变为(AMP/腺嘌呤核苷酸)和(GMP/鸟嘌呤核苷酸)。

2、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一条为(从头合成)途径。

另一条称(补救合成)途径。

前一途径主要在(肝)组织中进行,后一条只在(脑)、(骨髓)等器官进行。

四、名词解释

1、痛风病

答:

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血液尿酸含量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

第十章

(二)DNA的生物合成

一、单选题

(B)1、合成DNA的原料是

A、dAMP,dGMP,dCMP,dTMPB、dATP,dGTP,dCTP,dTTP

C、dADP,dGDP,dCDP,dTDPD、ADP,GDP,CDP,TDP

(C)2、DNA复制最重要的特点是

A、复制中的突变B、复制的不连续性C、半保留复制D、复制的方向性

二、多选题

(ABC)1、DNA的特征包括

A、DNA能自我复制B、DNA能编码生物活性产物,进行基因表达

C、DNA可能发生突变,促进生物的进化D、DNA能进行全保留复制,真实反映遗传信息

E、DNA能修复复制中的任何损伤

(ADE)2、DNA复制的过程包括

A、起始B、修复C、磷酸化D、延长E、终止

(CD)3、DNA复制的特点有

A、复制的方向性B、复制的稳定性C、半保留复制D、复制的不连续性E、复制中的突变

三、填空题

1、复制是指遗传信息从(亲代DNA)传递给(子代DNA)的过程。

2、DNA复制特点包括(半保留复制)和(复制的不连续性)。

四、名词解释

1、半保留复制

答:

在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股单链来自于亲代DNA分子,另一股单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第十章(三)RNA生物合成

一、单选题

(B)1、RNA合成的原料是

A、dADP,dGDP,dCDP,dTDPB、ATP,GTP,CTP,UTP

C、AMP,GMP,CMP,UMPD、ADP,GDP,CDP,UDP

(C)2、RNA转录的特点是

A、以RNA为模板B、需要RNA引物C、不对称转录D、遵循碱基互补原则

(C)3、DNA双链中,指导合成RNA的那条链称作

A、编码链B、反意义链C、模板链D、非编码链

二、多选题

(ABCDE)1、复制与转录过程的相似之处有

A、都以DNA作模板B、以核苷三磷酸为原料C、遵循碱基互补原则

D、新链合成方向均为5’3’E、产物都是多聚核苷酸链

三、填空题

1、生物体内以(DNA)为模板指导合成(RNA)的过程称转录。

2、RNA合成原料主要是三磷酸核苷,包括(ATP),(CTP),(GTP),(UTP)。

第十章(三)蛋白质生物合成

一、单选题

(C)1、以下密码子是终止密码的有

A、UCAB、UAUC、UAGD、UAC

(D)2、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

A、mRNAB、rRNAC、hnRNAD、tRNA

二、多选题

(ABC)1、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终止密码包括

A、UAAB、UAGC、UGAD、UUAE、UCG

(ABCD)2、以下哪些是遗传密码的特点

A、方向性B、连续性C、简并性D、通用性

三、填空题

1、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代表终止密码的密码子是(UAA),(UAG),(UGA)。

四、名词解释

1、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答:

是指把核酸分子中由A、G、C、T/U四种碱基组成的遗传信息,译读为蛋白质分子中20种氨基酸的序列。

第十二章-第十五章

一、单选题

(D)1、血清与血浆成分上的区别主要是血清中不含

A、红细胞B、血小板C、白细胞D、纤维蛋白原

(C)2、人体生物转化作用最重要的器官是

A、肾B、肺C、肝D、小肠

(A)3、肝脏消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是

A、转变为胆汁酸B、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C、合成高密度脂蛋白D、转变为类固醇激素

(B)4、机体内钙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营养作用B、成骨作用C、凝血作用D、信使作用

二、多选题

(ABCD)1、生物转化的反应有

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水解反应D、结合反应E、脱羧反应

(ACD)2、黄疸依据病因不同可分为

A、溶血性黄疸B、隐性黄疸C、肝细胞性黄疸D、阻塞性黄疸E、重型黄疸

(BCE)3、钙磷代谢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

A、胰岛素B、活性维生素DC、甲状旁腺素D、肾上腺素E、降钙素

三、填空题

1、肝脏是体内重要器官,具有(物质代谢),(分泌),(排泄),(储存)等生化功能。

2、黄疸依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和(阻塞性黄疸)三种类型。

3、(肝)是合成和分泌胆汁酸盐的惟一器官。

4、机体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进行。

5、肝的生物转化反应中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第二相反应为(结合反应)。

6、血清与血浆成分上的区别主要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7、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1,25-(OH)2-D3),它的活化是在(肝)和(肾)中进行。

四、名词解释

1、生物转化作用

答:

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变改变其极性,成为容易排出形式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2、黄疸

答:

血红素在体内为橘黄色,当血中其含量升高时,易沉积在皮肤、巩膜和黏膜上,使这些部位黄染,临床上称为黄疸。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