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704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 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1精品

检测(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8·韶关摸底)“与中国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相类似……它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量,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有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不合理的社会。

”这种描述最有可能是(  )

A.空想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进化理论D.启蒙思想

解析:

选A 材料的意思是这种理论是一种空想,但是有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

2.(2018·广东联考)1918年,日本某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对该文章的介绍为:

“此《宣言》作为一工人组织的纲领发表的。

该组织起初纯粹是德国工人团体,后来为国际工人团体。

而在1848年以前的欧洲政治条件下必然是秘密的团体。

”该宣言是(  )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解析:

选C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故A项错误;《独立宣言》是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的文件,故B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C项正确;《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故D项错误。

3.(2018·呼伦贝尔模拟)马克思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  )

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C.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D.它建立的国家机器具有代议制的色彩

解析:

选C 解读题意可知社会形态应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才能存在,而巴黎公社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时期,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因而这样的无产阶级专政是与生产力水平不符的,失败是必然的,故C项正确。

4.巴黎公社曾发表《告农村劳动人民书》,宣告“把土地给农民,劳动工具给工人”。

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切实地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B.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拥护

C.曾为建立工农联盟做出过努力

D.是工农联合专政的政权

解析:

选C 《告农村劳动人民书》只是一种宣传,并未真正做到,故A、B、D三项错误;巴黎公社这种做法是为了得到农民支持,说明其试图建立工农联盟,故C项正确。

5.“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这体现了巴黎公社的目标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

C.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D.建立工人阶级的国家机器

解析:

选D 巴黎公社的目标是“由人民掌权”,巴黎“人民”的主体是工人阶级,故其目标是建立工人政权,D项正确。

6.(2018·全国名校联考)巴黎公社成立以后,公社委员会规定:

“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并以公告、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

”此规定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公社的行政效率B.体现人民当家做主

C.便于实现人民的监督D.防止委员职务腐败

解析:

选C 材料显示的做法与提高行政效率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故A、B两项错误;从规定的内容看,便利了人民群众对公社委员会的监督,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决定有利于防止决策的人为性失误,但是不能防止委员职务腐败,故D项错误。

7.(2018·黄山质检)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解析:

选B 二月革命已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临时政府“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即没有认识到当时人们希望退出战争,获得面包和和平的诉求,故B项正确;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临时政府没有解决人们所需,而不是临时政府对外妥协,故D项错误。

8.(2018·长沙模拟)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

时间(俄历)

机构(政府)

3月2日

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6日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24日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25日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解析:

选C 半年内临时政府更换4次,这说明临时政府更换频繁,政府执政能力不足,无法解决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

9.(2018·惠州一模)右图为近代上海某报的一篇新闻稿的主副标题(有破损),该新闻稿最有可能报道的事件是(  )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D.法国大革命

解析:

选B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实现了“国之大政变”,故B项正确。

10.(2018·武汉调研)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革命,临时政府成立,它宣布实行大赦,允许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并准备实行宪政改革,将战争进行下去。

这些措施(  )

A.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

B.使美国最终参加了一战

C.满足了人民的迫切愿望

D.推动了护法运动的开展

解析:

选A 题干中提到“将战争进行下去”说明当时的临时政府并没有解决人民最核心的问题,即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故A项正确。

11.(2018·河南八市联考)某政府一成立,立即颁布法令:

宣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和罢工自由;废除一切等级的、宗教的和民族的限制;释放所有的政治犯;撤销出版事务委员会,取消书报检查;在全国各地普遍、直接、平等和秘密选举的基础上选举地方自治机关;主张革命的护国主义。

这一政府是(  )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

B.北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政府

C.巴黎公社成立的公社委员会

D.二月革命后的俄国临时政府

解析:

选D 主张革命的护国主义是二月革命后的俄国临时政府提出的,即继续进行一战,D项符合题意。

12.(2018·运城调研)“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解析:

选C 材料“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说明十月革命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受阻背景下发生的,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新道路,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

——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材料二 在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当中,马君武、朱执信、孙中山、廖仲恺、宋教仁、冯自由先后在《译书汇编》、《浙江潮》、《民报》等报刊上介绍过各种社会主义学说。

朱执信在《民报》(1918年)上相继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并节译了其中的片段。

但是这些介绍只是零星的,不成规模和系统,而且传播的范围非常小。

——李军伟、张瑜《从精英到大众——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三 “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态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

(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如何“从精英到大众”的?

(8分)

(3)材料三较之材料一反映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批判式继承;第二小问,可以从工人运动发展、阶级矛盾激化、力图缓和矛盾等角度加以概括。

(2)问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分阶段概括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通过比较材料一、三即可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时代背景与意识形态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

(1)态度:

比较重视,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主要采取批判的态度,肯定了其中的少数内容。

原因: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资产阶级企图压制工人运动;西方学者希望缓和社会矛盾。

(2)状况:

20世纪初只是零散的,不成规模和系统,传播的范围非常小。

“从精英到大众”: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更进一步大众化。

(3)变化:

由批判为主转为赞扬为主。

原因:

经济危机使西方学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相对缓和。

14.“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的时候说: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图1到图3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体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4分)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6分)

(3)材料三中图4、图5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

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原因。

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8分)

解析:

(1)问,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根据图片概括。

(2)问,考查十月革命知识点,分别从性质和背景分析。

第(3)问,材料三反映的苏联与中国不同的革命道路,图4是苏俄的以城市为中心,而图5则是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从两国国情来分析原因;认识围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总结。

答案:

(1)事件: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成立。

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2)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原因: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和无产阶级政党成熟。

(3)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中国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情差异。

俄国是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城市里革命力量强大。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认识:

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