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585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docx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docx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我国森林害虫发生与危害概况、发生趋势?

我国森林害虫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危害严重。

食叶害虫:

松毛虫、叶蜂、大袋蛾、叶甲、毒蛾、尺蛾、竹蝗、叶蜂。

钻蛀性(蛀干)害虫:

天牛、小蠹、吉丁、象甲、长蠹;木蠹蛾、透翅蛾;树蜂等。

种实害虫:

落叶松花蝇、落叶松种子小蜂、微红梢斑螟。

地下害虫:

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

枝梢害虫:

板栗瘿蜂、叶蝉、蚜、蚧等。

2.我国森林害虫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

(1)常发性重大害虫周期性发生;

(2)境外重大害虫不断传入,威胁剧增;

(3)因检疫不严,国内一些重大害虫分布区不断扩大;

(4)次要性害虫逐步演化成重要威胁;

(5)重大灾害基本发生在人工林,但是近年来天然次生林和荒漠灌木林害虫发生呈加剧趋势;

(6)监测和预警水平较低。

第二章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策略

1.森林昆虫生态学的主要内涵?

(1)昆虫生态学是研究昆虫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与规律的科学。

(2)要控制有害森林昆虫种群,就必须了解昆虫种群与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其它组分,如林木、其它生物及非生物环境(如土壤、气候等)的相互关系。

(3)森林学、昆虫学和生态学知识相互渗透和结合,才能使森林昆虫学走上以分类学和生物学为手段,结合数学、化学和物理等方法,为控制森林害虫种群服务的新阶段。

2.害虫(有害生物)主要控制策略的演变过程?

•综合防治(IC)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有害生物总体治理(TPM)

•有害生物区域治理(APM)

•有害生物合理治理(RPM)

•有害生物生态控制(EPM)

•森林健康(ForestHealth)

•有害生物持续控制(SustainablePestManagement,SPM)

3.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核心内容?

森林害虫综合管理,就是在林木一个轮伐期以至整个生命周期内,结合林木经营管理,有计划地应用各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措施,使森林害虫种群维持在可以忍受的水平下,以保护森林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第三章森林害虫防治方法

1.森林害虫的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

大尺度:

遥感监测。

灾害发生动态监测、灾害等级划分与损失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动态评估,尤其是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中尺度:

信息素监测。

昆虫性信息素→沙棘木蠹蛾;昆虫聚集激素→八齿小蠹;植物源昆虫引诱剂→沙蒿钻蛀性害虫、多种墨天牛、双条杉天牛。

小尺度:

地面人工监测。

钻蛀性害虫。

2.森林害虫生态调控的基本思想。

从单纯防治有害生物到“四位一体”,即控制有害生物、保护目标树种、利用有益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调控的理念。

并以生态系统的主体植被的时空结构和稳定性为主线进行调控。

3.与农业和卫生害虫相比,森林害虫生态调控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物种多样性丰富;

•群落结构复杂;

•时空上的稳定性;

•对生物灾害的补偿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强;

•类型多样化。

劣势:

人工林生态系统一旦构建,其组成较难改变。

4.如何更好地协调森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

 

第四章地下(根部)害虫的防治

1.地下(根部)害虫定义。

类群界定:

在土中危害苗木根部的害虫,又称地下害虫。

幼虫危害:

栖居于土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苗木的幼根、嫩茎及幼芽。

由于其危害,常造成缺苗断垅,对苗木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

成虫危害:

取食地上部分的嫩茎、顶芽和幼叶。

如金龟子、象甲等。

2.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和重要种类有哪些?

蝼蛄类、蛴螬类、地老虎类,其他(蟋蟀、象甲、种蝇、金针虫、拟步甲)。

9目38科,约320余种。

3.地下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与土壤条件的关系?

苗圃地如何进行处理防治地下害虫?

地老虎——湿润的粘土;

蝼蛄——沙土地;

蛴螬——未经腐熟的厩肥,或在林间空地、果园附近。

控制对策:

苗圃根部害虫,由于在土中生活,防治较为困难,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把害虫除治在播种育苗之前。

采用“地下害虫地上治,成虫和幼虫结合治,苗圃内和苗圃外选择治”的综合治理(IPM)对策。

4.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类有哪些主要习性,如何根据其习性进行防治?

蝼蛄类

属直翅目蝼蛄科;行为较活跃,喜食害播下的林木种子和幼苗嫩茎及其根系,常造成严重的缺苗断行,危害多种针、阔叶树的根、芽、粮食作物、烟草和蔬菜。

国内分布有4种:

华北蝼蛄GryllotalpaunispinaSaussure

东方蝼蛄(以前称非洲蝼蛄)G.orientalisBurmeister

台湾蝼蛄G.formosanaSaussure

普通蝼蛄G.gryllotalpaL.

成虫习性:

有趋光性,但因体形大,飞翔力差,故诱杀率并不高。

蝼蛄类的天敌主要是鸟类,可在苗圃周围栽植杨、刺槐等林木,招引利用。

蝼蛄类的防治方法:

(1)毒饵诱杀:

用90%晶体敌百虫50g、水250g、1000g麦麸(每亩1000~1500g)。

(2)人工挖掘:

春季挖窝灭虫,夏季挖窝灭卵。

(3)马粪鲜草诱杀:

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坑,然后将马粪或带水的鲜草放入坑内,白天集中捕杀,或在坑内加放毒饵诱杀。

(4)高压电网、灭虫灯等诱杀。

蛴螬类

蛴螬是金龟类幼虫总称。

属鞘翅目金龟总科。

蛴螬主要危害幼苗的根部,除咬食侧根和主根外,还能将根皮剥食尽,造成缺苗断垄。

成虫以取食阔叶树叶居多,有的取食针叶或花。

可在短期内造成严重危害,果树受害更甚。

常见种类:

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Motsch.

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ta(Faldermann)

黑绒鳃金龟MaladeraorientalisMotsch.

小青花金龟OxycatoniajucundaFald

白星花金龟PotosiabrevitarsisLewis

苹毛丽金龟PragoperthalucidulaFald

大云斑金龟PolyphyllalaticollisLewis

小云斑金龟PolyhyllalaticollalaticollisLewis

黑绒鳃金龟MaladeraorientalisMotsch.

成虫:

为害杨、柳、榆、桑、油桐、泡桐等多种阔叶树和粮、棉、瓜、果、菜、花等嫩芽、新叶和花朵及落叶松针叶。

幼虫:

取食苗木及幼林的根系。

生物生态学:

世代与越冬:

1年1代,东北地区以成虫在土中越冬.华北地区为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苏北则是幼虫在土中越冬。

生活史:

以辽宁为例,4月上旬越冬成虫出蛰:

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发生盛期,常对杨树插条造成大害。

5月中旬产卵,6月中旬出现初孵幼虫,8月初3龄幼虫入土化蛹。

9月上旬成虫羽化后即在原处越冬。

成虫习性:

有趋光性和假死性。

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Motsch.

成虫:

为害油茶、柳、榆、枫、杨、落叶松及果树和豆类叶片。

幼虫:

集中为害豆类,以及林木果树和农作物的根。

生物生态学:

世代与越冬:

1年1代,以3龄幼虫在土中越冬。

生活史:

以河北沧州为例,3龄幼虫5月中旬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持续至9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

6月上旬见卵,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7月中旬幼虫孵化,11月上旬开始越冬。

幼虫:

共3龄,1龄历期25日,2龄23日,3龄279日。

成虫:

(1)羽化出土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雨量充沛,出土较早。

(2)有强趋光性和假死性。

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ta(Faldermann)

成虫食性杂,能取食多种阔叶树的叶片;幼虫危害幼林及苗木的根系和麦类、玉米高梁、薯类、花生、甜菜、棉花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等。

生物生态学:

世代:

淮河以北地区2年发生1代。

越冬:

以成虫和3龄老熟幼虫隔年交替越冬。

习性:

幼虫共3龄,有互相残杀习性;

幼虫取食刚播下的种子及幼芽,咬断细根,在粗根或地下茎上蛀食成疤痕或孔洞。

成虫喜在保水力较强的粘土中生活;

成虫昼伏夜出,飞翔力不强,具假死性。

蛴螬类的防治方法

●林业措施:

①使用充分腐熟的厩肥作底肥;在蛴螬密度高的宜林地,造林前应先整地,以降低虫口密度;②及时清除杂草和适时灌水;③利用金龟子不耐水淹的特点,适时灌水对初龄幼虫有一定防治效果。

●人工捕杀:

①当蛴螬在表土层活动时,适时翻土,随即拾虫;②利用成虫假死习性,盛发期人工捕杀成虫有一定效果。

●灯光诱杀:

一些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在羽化期利用灯光诱杀。

●化学防治(针对成虫)

(1)诱杀:

在5时左右无风的情况下,用杨(柳、榆)树枝叶+80%敌百虫×200,间隔10~15m放置1束,或50%久效磷×50中浸泡10余小时,每亩5把,插在苗圃或新植幼林地。

(2)叶面喷撒:

敌百虫×800-1000,1.5%乐果粉,2.5%敌百虫粉,40%乐果×800,树干刮粗皮涂40%氧化乐果1~2倍液等。

(3)施放杀虫烟剂。

●化学防治(针对幼虫)

(1)辛硫磷:

50%辛硫磷200~250g/亩+细土25~30kg,撒后浅锄,或50%辛硫磷乳油250g+水1000~1500kg,顺垄浇灌,如再浅锄可延长药效。

(2)甲基异柳磷:

2%粉剂2~3kg/亩+土25~30kg,顺垄撒施,然后覆土或浅锄。

●生物防治

(1)捕食性鸟类:

保留苗圃和幼林地周围的高大树木,以利食虫鸟类栖息垒巢。

(2)细菌杀虫剂:

目前国外利用较多的是日本金龟芽孢杆菌,每克含10亿活孢子的菌粉100g/亩,均匀撒入土中,使蛴螬接触感染发生乳状病(牛奶病)致死,由于病菌能重复侵染,所以在土中的持效期较长。

地老虎类

属鳞翅目夜蛾科;地老虎,危害幼嫩植物,切断根茎之间取食。

主要有3种:

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Rottenberg

大地老虎AgrotistokionisButler

黄地老虎EuxoasegetumChiffermuller

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Rott.)

分布:

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国。

寄主:

食性很杂,危害苗木、果树、蔬菜及多种农作物。

危害:

南方的河湖滩地,水浇地发生严重。

3龄后幼虫夜晚出土活动,将幼苗茎干于距地面1~2cm处咬断,拖入土穴中取食,也爬至苗木上部咬食嫩茎和幼芽,造成缺苗或严重影响幼苗生长。

生物生态学

世代:

长城以北,1年2~3代;长城以南,黄河以北1年3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沿岸,1年4代;长江以南1年4~5代;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南部,1年6~7代。

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一代幼虫。

越冬:

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小地老虎以蛹及幼虫在土壤及枯枝落叶层中越冬。

南部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温暖,冬季无休眠现象,各虫态都能正常活动。

但在北方,如北京,该虫是否能在当地越冬一直尚未定论。

生活史:

越冬代成虫在南方最早在2月份就可发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发蛾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宁夏、内蒙古是4月下句,华南有些地区从l0月到第2年4月都有发生和危害。

地老虎类防治方法

诱杀成虫:

可用黑光灯或糖醋液黄昏时诱杀成虫。

清除杂草:

清除圃地及附近杂草并及时运出沤肥或烧毁,可防止杂草上的幼虫转移危害。

药剂防治:

用90%敌百虫1000倍液,20%乐果乳油3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喷雾防治,保苗效果良好。

人工捕捉:

如发现新鲜被害状,则在苗株附近刨土,捕杀幼虫,可收到显著效果。

金针虫类

属鞘翅目叩甲科;在土壤中为害林木种子刚发出的芽,或刚出土幼苗的根和嫩茎,造成成片缺苗现象。

在我国分布的主要种类

沟金针虫PleonomuscanaliculatusFaldermann

细胸金针虫AgriotesfusicollisMiwa

生物生态学

世代:

完成一个世代需2~3年以上。

越冬:

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

生活史:

河南南部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出蛰,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

5月上旬幼虫孵化,第三年8月下旬,老熟幼虫于16~20cm深土层内筑土室化蛹,9月中旬羽化,并在原蛹室内越冬。

成虫习性:

白天多潜伏于表土内,夜间交配产卵。

雌成虫无飞翔能力,雄虫善飞,有趋光性。

金针虫类防治方法

(1)根据各地经验,每亩有金针虫1000头以上或每平方米有虫2~3头的地块即须防治。

(2)做苗床时,辛硫磷拌种或用辛硫磷颗粒剂与种子混合播种。

(3)苗圃地精耕细作,以便通过机械损伤及将虫体翻出土面让鸟类捕食,降低金针虫密度。

(4)加强苗圃管理,避免施用未腐熟的草粪等,抑制金针虫繁殖。

第五章食叶害虫的控制

1.为什么说监测与预警是食叶害虫防治的前提?

监测与预警有哪些主要途径和方法?

(1)食叶害虫发生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增殖阶段、猖獗阶段和衰退阶段。

上述阶段性发生过程,往往“重复”出现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表明是有规律可循的,并有可借以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可能性。

(2)研究了解害虫种群动态,将害虫种群控制在初始的低水平阶段(初始阶段、增殖阶段),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潜能,使害虫种群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3)那种以歼灭大量害虫种群作为解除灾害的所谓救急措施,不是害虫综合管理IPM的规范性方法。

(4)科学合理的监测与预警是前提;营林措施、生物防治是基础;化学防治是应急措施。

2.食叶害虫的大发生分哪几个阶段?

造成食叶害虫间歇性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初始阶段:

害虫种群处于增殖最有利状态的初始期。

食料充足(质和量),物理环境因素适宜,天敌跟随现象尚不明显,林木受害不明显。

增殖阶段:

种群达到猖獗的前期。

种群数量显著增多,且继续上升,林木已显现被害征兆且有局部严重受害现象,害虫开始向四周扩散,受害面积扩大,天敌也相应增多。

猖獗阶段:

是一灾变过程,种群数量达到爆发式增长,林木遭受十分严重的损害。

相继出现的是食料缺乏,幼虫被迫迁移造成大量死亡;或提前成熟致生殖力减退;天敌显著增多,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衰退阶段:

是上一阶段的必然结果。

由于种群数量得到调整,天敌也随之它迁,或伴随衰退的害虫种群而数量大减,预示一次大发生过程的基本结束。

原因:

初始阶段往往历时1年;增殖阶段1~3年;猖獗阶段1~2年;衰退阶段1~2年。

每一大发生过程,通常1年1代的其持续期约7年;2年1代的可长达14年;而1年2代则约为3年半。

因为害虫种群数量的增殖和衰退,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动而出现较大的变化。

3.按分类单元划分,食叶害虫主要有哪几大类?

其发生、危害及防治有何特点?

(1)鳞翅目(枯叶蛾、毒蛾、尺蛾等10余个科)

(2)膜翅目(叶蜂、切叶蜂、切叶蚁—后2类极少)

(3)鞘翅目(叶甲、象甲、金龟子)

(4)直翅目(蝗虫类)

(5)竹节虫目(竹节虫)

(6)双翅目(潜叶蝇)

松毛虫类

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我国针叶树最主要的食叶害虫,也是研究最为充分的一类害虫。

主要取食松树类针叶,其中一些主要的成灾种类,繁殖潜能大,可在短期内增殖大量的种群,爆发成灾,突发性强、成灾迅速。

主要发生种类: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

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TsaietLiu;(D.punctatustabulaeformisZhaoetWu)

赤松毛虫D.spectabilisButler;(D.punctatusspectabilisZhaoetWu)

落叶松毛虫D.superans(Butler);

云南松毛虫D.houi(Lajonquiere);

思茅松毛虫D.kikuchiiMatsumura。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

主要危害马尾松,以及湿地松、加勒比松、火炬松及云南松等。

人体接触松毛虫毒毛,容易引起皮炎及关节肿痛,危及人身的健康。

世代:

1年2-3代,少数地区1年4代。

越冬:

以幼虫越冬,南部地区多在树冠顶端松针丛中,也有在树干的树皮裂缝内越冬的。

北部气温较低的地方,则在树干树皮裂缝中越冬的较多,也有在地被物和石砾下越冬的。

广东、广西南部地区,由于冬季气温较高,无明显越冬现象。

生活史:

长江流域一带,越冬幼虫于2月上至3月下开始活动取食。

4月中、下旬结茧化蛹,5月上旬羽化产卵。

5月中、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7月上旬结茧化蛹,7月中旬羽化产卵。

7月下旬孵出第2代幼虫;一部分第2代幼虫正常地于9月上旬结虫化蛹,9月中旬羽化产卵,9月下旬至l0月上旬孵出第3代幼虫,第3代幼虫于11月中旬停食越冬;另有一部分第2代幼虫于8月中、下旬进入滞育,生长发育缓慢,延续至11月越冬。

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TsaietLiu

主要危害油松、樟子松、华山松、马尾松及白皮松。

世代:

1年1代或1~2代。

越冬:

以幼虫在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内和树干周围的杂草或石块下越冬。

生活史:

越冬幼虫于3月下~4月上活动,5月中下旬开始结茧化蛹。

成虫6月上旬开始羽化。

落叶松毛虫D.superansButler

危害落叶松、红松、鱼鳞云杉、油松、黑松、樟子松、新疆云杉、红皮云杉、冷杉、臭冷杉。

世代:

大多数1年1代,少数2年1代。

越冬:

以3~4龄或5~6龄幼虫,在枯枝落叶层越冬。

生活史:

第2年4~5月间,越冬幼虫上树为害。

6~7月间,老熟幼虫结茧化蛹,7~8月间羽化为成虫,7月中、下旬出现初孵幼虫,9月末幼虫下树越冬。

松毛虫类的防治

(1)改善松林环境:

混交造林、适地适树、选育抗虫树种、封山育林、及时抚育等措施。

(2)天敌昆虫的保护与利用,此外,还有鸟类的招引与保护,甚至人工扩繁利用。

(3)病原微生物的应用:

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粉拟青霉等。

(4)物理方法:

灯光诱杀成虫,20kW自镇高压诱虫灯、高压电网灯及交直流黑光灯等;人工摘卵、捕虫、采茧等;人工于树干胸高处刮粗皮捆塑料薄膜。

(5)化学防治:

地面或航空喷洒药剂、拟菊酯类杀虫剂、灭幼脲;毒环、毒笔阻杀。

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testaceaMotschulsky

危害山楂、苹果、梨、杏、李、桃、海棠、樱桃、沙果、杨、榆、栎类、落叶松、黄波罗、核桃等。

世代与越冬:

1年1代,以卵(实际上是完成胚胎发育的小幼虫)在树枝上越冬。

生活史:

北京地区,卵一般4月上旬孵化,5月中旬为幼虫老熟期,下旬结茧化蛹,蛹期半个月,6月份羽化产卵。

防治方法

(1)在幼虫未孵化前,可人工采摘卵块;春季捕杀丝幕内幼虫。

(2)稍大幼虫有上下树躲避于暗处的习性,可设法诱杀。

(3)喷射80%敌百虫1000倍或50%杀螟松乳剂300倍液防治幼虫。

(4)招引益鸟,利用寄生蝇和病毒防治。

毒蛾类

属鳞翅目,毒蛾科。

已知300余种,其中不少种类是我国知名的大害虫。

如乌桕黄毒蛾、茶毒蛾,不但可以使乌桕、油茶果颗粒无收,甚至致寄主树成片枯死,茶毒蛾的幼虫体毛更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

主要种类有

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

油茶毒蛾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

杨雪毒蛾StilpnotiacandidaStaudinger

木麻黄毒蛾LymantriaxylinaSwinhoe

能取食500余种植物,其中以栎、杨、李、樱桃、苹果、山楂、柿、杏、柳、榆、桦、槭、椴、云杉、落叶松受害最重。

世代与越冬:

1年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

生活史:

翌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幼虫孵化。

6月中旬开始老熟、化蛹,成虫自6月底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

防治方法

(1)于秋、冬季节或早春刮下卵块。

(2)在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水银灯、200W白炽灯等诱杀成虫,可消灭大量抱卵雌虫。

(3)幼虫3龄前,可用2.5%敌百虫粉剂喷粉或5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喷雾。

在幼虫1~3龄时,喷洒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每一单位重量的病毒死虫尸体,加水稀释3000~5000倍液。

(4)植物源引诱剂、性诱剂效果很好。

尺蛾类

属鳞翅目,尺蛾科。

已知危害林木、果树的害虫中种数最多的一类,一些暴食性种类可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

主要种类有

春尺蛾(蠖)ApocheimacinerariusErschoff

国槐尺蛾SemiothisacinereariaBremeretGrey

油桐尺蛾BuzurasuppressariaGuenée

丝棉木金星尺蛾CalospilossuspectaWarren

春尺蛾ApocheimacinerariusErschoff

危害沙枣、杨、柳,槐、桑、榆、苹果、梨、沙果、胡杨、槭、沙柳、葡萄等。

世代与越冬:

1年1代,以蛹在树冠下土中越夏、越冬。

生活史:

翌年2月底、3月初(春),当地表5~10厘米处地温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

3月上中旬见卵,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预蛹期4~7天,蛹期达9个多月。

防治方法

(1)垦复林地,将蛹犁翻至地表,收集杀死。

(2)在树干基部徐上6cm宽的胶环;或在树干的下部捆绑15cm左右宽的塑料薄膜带等,阻止雌蛾上树产卵。

(3)病毒制剂效果很好。

(4)青虫菌或苏云金杆菌每毫升含孢子3亿,加40%乐果乳油500倍液,杀虫效果在95%左右。

(5)黑光灯诱杀雄蛾。

国槐尺蛾SemiothisacinereariaBremeretGrey

世代与越冬:

1年3~4代,以蛹越冬。

生活史:

在北京,4、5月间成虫陆续羽化。

第1代幼虫始见于5月上旬。

各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各代化蛹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

10月上旬仍有少量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3月之前,在树冠下及其周围松土中挖蛹,收效甚好。

(2)化学防治:

幼虫为害期,可使用15%杀虫畏乳油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进行喷雾。

舟蛾类

属鳞翅目、舟蛾科;是一类种类众多的重要食叶害虫类群,如竹类舟蛾即达11种,猖撅成灾时,可导致竹林成片枯死。

主要种类有

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

杨二尾舟蛾CeruramencianaMoore

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troglodyta(Graeser)

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

危害杨、柳、母生。

世代与越冬:

从北到南3~9代:

河南、河北1年3~4代,安徽、陕西1年4~5代,江西、湖南1年5~6代,以蛹越冬。

海南岛1年8~9代,无越冬现象。

生活史:

在河北、河南中部地区,每年3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出,5月上旬为盛期。

防治方法

(1)根据初龄幼虫吐丝结苞群集的习性,及时摘除虫苞,尤其是摘除第1、2代幼虫虫苞,对降低后期为害起着积极作用。

(2)舟蛾赤眼蜂、伞裙追寄蝇、颗粒体病毒等对抑制杨扇舟蛾都有一定的作用,可研究利用。

(3)幼虫为害期,喷洒90%敌百虫、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等,均有较好杀虫效果。

白僵菌、青虫茵和苏云金杆菌也有效。

杨二尾舟蛾CeruramencianaMoore

世代与越冬:

在辽宁和宁夏一年2代、西安一年3代,以蛹在茧内越冬。

防治方法

(1)春季成虫羽化前,用锤击杀树干上的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