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半日活动案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576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半日活动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班半日活动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班半日活动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班半日活动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班半日活动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半日活动案例.docx

《大班半日活动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半日活动案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半日活动案例.docx

大班半日活动案例

幼儿园大班半日活动案例

一、来园活动:

(8:

00—8:

50)

(一)内容预设

1、晨检:

(1)热情接待家长幼儿入园,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和家长说再见。

(2)通过摸、看、问、查等方法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重点关注身体不适和情绪不好的孩子。

2、晨间活动:

(1)目标:

①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拼插,创作出不同动物形象。

②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和互帮互助的精神品质。

(2)材料投放:

彩色插花片、插塑和积木等。

(3)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运用双直线插法表现动物身体。

(二)观察记录:

在晨检活动中,发现孩子们情绪良好,能主动向老师问好,没有带不安全物品的现象。

在晨间活动中,绝大多数的幼儿学会了用双直线表现动物身体,还拼插出了兔子、天鹅、长颈鹿等形象,栩栩如生。

在幼儿自评、互评环节中,幼儿能够大胆交流,讲述自己的作品,评价他人的作品。

(三)反思与延伸: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有目的的晨间活动不仅稳定了幼儿的情绪,还提高了幼儿的多种能力。

我们要坚持组织好每天的来园活动,为半日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早操活动(9:

00—9:

20)

(一)内容预设

1、提醒、帮助幼儿穿好衣服、系好鞋带,自觉排好队走到户外活动场地。

2、要求幼儿做操时,精神饱满,动作规范,不交头接耳。

目标:

能认真做操,动作规范,不交头接耳。

(二)观察记录:

活动中发现大部分的幼儿能够认真做操,两名幼儿做操时不认真,有交头接耳的现象。

活动后,我和这两名幼儿进行个别交谈。

我问:

“刚才老师看到你们俩聊得挺开心的,可以告诉老师你们聊了什么吗?

那么高兴。

”这两个孩子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三)反思与延伸

孩子的反应告诉我:

他们是明知故犯。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我行我素呢?

我想主要是因为这两名幼儿自制力较弱,还不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从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关于"幼儿自我控制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研究"的研究结论表明:

幼儿的自制力并不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没有经过教育培养的幼儿不随年龄的自然增长而在自制力方面有显著的提高。

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要加强这两名幼儿的常规教育;并同时取得家园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家园共育,提高他们的自制力。

三、生活活动(9:

20—9:

40)

(一)内容预设

目标:

1、如厕:

能有秩序的如厕,不打闹。

2、洗手:

如厕后能及时洗手,不玩水。

3、喝水:

提醒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喝足量的水。

内容:

如厕、洗手、喝水

(二)活动记录

活动中,幼儿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安静的、有秩序的进行各项活动。

(三)反思

1、环境创设就像是无声的语言,时刻警醒着幼儿遵守规则,也教会了幼儿一些生活的方法。

在厕所,洗手池和保温桶有限的空间周围,我都张贴了相应的控制标记(如:

在便池的两侧张贴小脚印,在水龙头上面张贴控制水流量控制线,在保温桶上张贴喝水需求量标志等)。

这些标记起到了控制、提醒幼儿行为的目的,老师不用做过多的提醒,更多的是幼儿的自觉遵守、自我监督,幼儿在“会说话的环境里”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2、生活活动是一日活动中最容易产生混乱的环节。

因为孩子们如厕有先后,喝水有先后,那么先完成这些事情的孩子干什么呢?

切不可让幼儿产生消极等待,从而使幼儿无所事事,产生了烦躁情绪,这样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半日活动效果。

生活活动后,我们可以让幼儿进行一些自主选择活动,如看书、讲故事、玩玩具都是不错的选择,也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活动(9:

40—10:

00)

(一)内容预设

活动内容;大班音乐游戏《小雨滴溜滑梯》

活动目标:

1、熟悉童谣并感受童谣跳跃的节奏。

2、体验童谣中活泼的节奏带来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1、和幼儿交流“什么是梦幻溪”

2、幼儿课前练习打节奏。

3、尝试不同的动作表现节奏。

教学具准备:

乐器碰铃和三角铁,图谱,小彩球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它有一个神奇的名字叫“梦幻溪”。

有一天,小雨滴滴溜滴溜地来到了这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欣赏童谣,理解童谣内容,感受童谣节奏。

1、欣赏童谣第一段,提问:

你刚才听到了什么?

2、二次欣赏第一段。

师:

是不是这样的,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1)小雨滴滴嗒滴,它们在什么上面溜滑梯呢?

(树叶上面溜滑梯)

(2)小雨滴滴嗒滴,滴溜滴溜(笑嘻嘻),说明这时候,小雨滴的心情怎么样?

(很开心)你能把小雨滴高兴的心情表现一下吗?

(3)小雨滴滴嗒滴,最后溜到了哪里?

(溜呀溜到梦幻溪)

(4)童谣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幼儿集体学念儿谣1-2遍。

三、进一步感受童谣跳跃的节奏。

师:

为什么这首童谣这么好听呢?

原来这是一首有节奏的童谣。

(教师出示节奏图谱)

现在就和老师一起看着节奏说童谣吧。

(1)①老师指节奏,幼儿跟着读。

②讲解十六分音符。

当小雨滴来到这里,感觉速度比先前怎么样?

幼儿:

快  

师:

所以我们到了这里要说得快一些。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3次)

③讲解休止符

提问:

这个小雨滴怎么了?

(躺着 睡着了)

老师:

小雨滴躺在梦幻溪里,觉得好舒服呀。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安静下来,不要吵醒小雨滴。

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雨滴休息呢?

(请3名幼儿示范)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3次)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拍着手,打着节奏说一次童谣。

(2)刚才我们用小手发出好听的声音为童谣伴奏,你想想在我们的身体上还有什么部位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请你来说一说、做一做。

(弹指、脚尖点地等)

每说出一个,全体幼儿跟做。

(2-3个)

四、完整欣赏童谣,进一步感受童谣节奏。

小雨滴真调皮,一会来到这里,一会又来到那里。

请你猜猜小雨滴还会到什么地方溜滑梯呢?

1、幼儿自由猜测。

2、小雨滴到底去什么地方溜滑梯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完整欣赏童谣)

小雨滴还去了哪里溜滑梯呢?

(石头、荷叶、花朵)

3、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把童谣完整的说一次,好吗?

教师指着节奏谱,幼儿一起说。

五、完整表现童谣跳跃的节奏。

小雨滴真神气!

你们瞧,它们穿着彩色的礼服来了,它们很想到小朋友的身上去溜滑梯,你想让它在你身体上面溜滑梯吗?

你想让它在你身体的什么部位溜滑梯呢?

1、个别回答“我想让它在……溜滑梯”

师:

那就请你说一说,做一做吧!

(幼儿自主尝试,提示幼儿说童谣)

2、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一试吧。

要求:

注意当小雨滴在树叶、石头、荷叶、花朵上面溜滑梯时,你需要让小雨滴在你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跳舞。

六、尝试乐器表现童谣节奏。

乐器宝宝看到小雨滴玩得这么开心,它也想和我们一起玩。

现在就请你把它们请出来吧。

第一次的时候左边的幼儿用乐器演奏,右边的幼儿打节奏。

第二次的时候交换角色演奏。

活动延伸:

下雨的时候,让幼儿看雨、听雨,感受自然界不同的声音节奏,培养幼儿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师:

小雨滴滴答滴,它要和我们说:

“再见了!

小朋友!

下雨的时候我们再相见!

(二)活动记录与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非常积极,他们主动思考、探索,积极,尝试了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跳跃的节奏。

生动形象的教具、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冲击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不断地给幼儿提供了新的刺激,从而引领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特别是教具—“图谱”的制作,采用了小雨滴的形象,生动活泼,制作精美,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还运用了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节奏,表现节奏,比如用手指和“彩色的雨滴”—毛绒球在身体上点跳,运用乐器进行合奏、轮奏,幼儿非常感兴趣。

此外,高质量的提问在活动中起到了在“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重点之处强调、阻塞之处疏通”的作用,比如在“完整表现童谣跳跃的节奏”环节,我让幼儿大胆想象:

小雨滴还会到什么上面溜滑梯?

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感到非常的惊喜,他们说:

“小雨滴还会到雨伞上、雨衣上、小草上、小朋友的头上……溜滑梯”。

这个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们的思绪得到了放飞,使得课堂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激发了幼儿热爱自然,观察、了解自然的愿望,让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升华。

五、户外活动(10:

00-10:

30)

(一)内容预设

1、目标:

①学习一些简单的跳牛皮筋的基本动作。

②培养合作精神,体验自主活动的快乐。

2、内容:

民间游戏《马莲开花》

3、游戏方法:

小朋友4人一组,一组三人撑皮筋放在脚脖处呈三角形;另一个小朋友,从一根皮筋跳到另一根皮筋,围三角形绕圈,边跳边念儿歌:

小皮球,三加一,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五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九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跳完结束。

再加高距离跳。

4、要求与指导:

(1)4人一组,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确定撑皮筋的人(3人)。

(2)在跳皮筋时,要一边念儿歌一边跳。

(3)跳错的小朋友就要去拉皮筋。

(二)观察记录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分组游戏,多数幼儿能够积极主动探索皮筋的多种玩法。

琛琛跳了一次又一次,不让同伴跳,还推、嚷同伴。

3组的幼儿都想跳,没有人愿意架皮筋,导致本组游戏停止。

(三)反思

本次户外活动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时特别注意了能力较弱的孩子,尽量将能力不同的孩子分布到各个小组,达到互帮互学的教学效果。

但在练习中,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与同伴交流合作,表现出排斥同伴、强占练习次数、不架皮筋等不良行为,针对这种现象,我细心地做了工作,鼓励、引导幼儿同伴之间要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共同进步,体验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六、区域活动(10:

30—11:

30)

(一)内容预设

开放区域:

民间游戏角美食店美工区建构区语言阅读区

◆民间游戏角(重点指导区域)

活动目标:

提高幼儿弹准能力,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兴趣。

活动材料:

1、彩色杏核12颗记录板

2、场地布置:

在场地中间贴上10个小贴画做控制点在控制点的两侧分别在不同的距离贴上控制线

活动指导:

1、将杏核正确摆放。

2、引导幼儿瞄准再弹,提高准确率。

3、引导幼儿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距离,继续游戏。

◆味特美食品店:

活动目标:

1、能模仿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活动,培养社会交往的能力。

2、学会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交流,丰富社会经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各种商店物品:

货柜自制的多种食品(火腿、糕点、包子、饺子等)多种多样的食品塑料袋纸币月饼模具、自制彩色面团等

2.知识经验准备:

让家长带幼儿到美食店,观察饭店里都卖什么东西,人们是怎样进行点菜的,服务员是怎样对待客人的。

活动指导:

1、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的角色纷争。

2、教师有意识的让能力较弱的幼儿与能力较强的幼儿一起游戏。

3、让幼儿明确各角色及角色职责

◆美工区:

《巧手变变变》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用剪、贴、画等多种方式创作小动物形象。

2、体验想象和表现的乐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活动材料:

大小不同的泡沫球、彩色纽扣、彩色大头针、毛根,彩色纸杯、手工纸、及时贴、双面胶、胶棒、剪刀、一次性粗的塑料吸管、毛线等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进行创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作。

3、组织幼儿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语言阅读区:

活动目标:

1、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图片进行阅读、讲述活动。

2、尝试自己制作小书。

材料投放:

绘本图书、自制小图书、各种动物图片、背景、白纸

活动指导:

1、教育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活动。

2、重点指导自制小书的孩子要标上页码。

◆建构区:

活动目标:

1、能用彩色火柴棒拼出不同动态的人;

2、让幼儿在积极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活动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材料投放:

火柴棒若干瓶盖用食用面和食用色素做成的彩色面板(可以反复使用)放在鞋盒里

观察指导:

1、提醒幼儿拼运动小人时先拼好,再嵌到面板里。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己构图。

3、引导幼儿记录自己的作品。

(三)反思与延伸

在整个区域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

丰富的材料,深深的吸引了幼儿,每个孩子都能自主选择材料,积极的和材料互动。

在重点指导区域—民间游戏角中,我为幼儿标记了不同距离的控制线,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的需要。

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杏核放在不同距离的控制线上进行游戏,既能体验到了成功感,又富有挑战性。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在照顾到全体的同时,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七、离园活动(11:

30—12:

00)

(一)内容预设

1、目标:

练习用合奏、轮奏、二重奏的方式表现乐曲,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活动内容:

奥尔夫音乐《小小音乐家》

(二)观察记录:

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指挥变换演奏方式较准确表现乐曲。

在二重奏中,有的幼儿有抢拍现象。

(三)反思

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大胆尝试,但有部分幼儿还是有所差距,不能和大家很好的合作表现乐曲。

我们可以在晨午间活动中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互相学习提高;也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进行个别指导。

半日活动反思

在半日活动预设中,我深刻领会了“纲要”和“指南”精神,坚持“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旨在以各项活动为载体,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多种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些终身受益的品质。

整个半日活动动静交替,环节之间的设置紧凑,有效的减少了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

既照顾到了全体,又关注了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能富有个性的发展。

特别是在区域活动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生活活动中,我注重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努力创设一个会说话的环境,有效的运用环境影响幼儿,引导幼儿逐步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从小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反复欣赏童谣,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幼儿在积极的尝试学习中,获得了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表现得也非常好。

同时,我还发挥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从活动材料的收集到良好环境的创设,再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们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使得整个活动更加有声有色的开展,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家园合作的重要和必要。

总之,我们今后要深刻领会《纲要》和《指南》精神,用先进的幼教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高,才能设计出更多更优秀的半日活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