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333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docx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docx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同步练习: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位农民,辛苦劳作了一年,收获了900斤粮食,按法令,你必须交给国家多少?

A.100斤B.300斤C.600斤D.900斤

2.小文在XX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两个关键信息,那么出现的搜索结果涉及的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齐桓公、管仲B.陈胜、吴广

C.刘邦、项羽D.秦孝公、商鞅

3.认识图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秦王“扫六合”,完成统一

B.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响应

C.项羽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D.刘邦包围咸阳,迫秦投降

4.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D.②④

5.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

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城濮之战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6.下列语句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相关的是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B.天下苦秦久矣。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

①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建立了张楚政权

③打击了秦朝残暴统治

④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相关事件中,依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立张楚政权

②大泽乡起义

③吴广、陈胜被杀

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9.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刑罚残酷B.骄傲自大C.剥削沉重D.失去人心

10.(2017年山东临沂)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11.(2017年青海西宁)“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西汉贾谊《过秦论》)。

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推行郡县制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D.严酷的刑法

12.(2017年湖南怀化)鲁迅先生说:

“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

”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文字

B.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

C.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

D.秦始皇发布焚书坑儒令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2019-2020度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选择题

1.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

“阿房,阿房,亡始皇。

”这句童谣暗指(B)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

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2.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文章之一。

贾谊认为:

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C )

A.项羽起义B.刘邦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D.国人暴动

3.毛泽东说: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是( B )

A.楚汉之争B.陈胜、吴广起义

C.城濮之战D.黄巾军大起义

4.“孟姜女,杞梁妻。

一去燕山更不归……长城路,实难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B)

A.沉重的赋税B.繁重的徭役C.严刑酷法D.繁重的兵役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起义。

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对推翻秦朝起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是(B )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

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

6.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令人叹息。

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D )

A.项羽B.陈胜C.吴广D.刘邦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B )

A.春秋和战国B.秦朝和春秋C.战国和三国D.秦初和汉初

8.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9.下列属于秦末农民战争范畴的历史事件有(A )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项羽领导的起义 ③刘邦领导的起义 ④楚汉之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D.①②③④

10.云梦秦简是研究秦朝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真实情况的重要史料,其中记载:

死刑名称有“定杀”“生埋”“磔”“弃市”“戮”等。

这些记载可以佐证(A )

A.秦朝统治非常残暴B.秦朝赋税徭役繁重

C.秦朝法律体系健全D.秦朝开创死刑先例

11.秦简记载:

“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一记载说明了( B )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B.秦朝的刑罚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

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

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

秦朝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连坐”等。

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置。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话与哪次起义有关?

此次起义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为什么?

 

答案:

(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罚残酷。

(2)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

(3)有联系,因果关系。

正因为秦的暴政,激起人民的反抗,陈胜、吴广才号召大家起来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

13.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再现的是我国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有何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三幅图片中的主要人物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3)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一些同本课有关的成语,根据所学知识按照因果关系进行重新排序。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族诛连坐。

(4)强大的秦朝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它给我们什么深刻的启示?

(1)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陈胜、吴广:

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轰轰烈烈的反抗秦统治的农民起义;项羽:

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刘邦:

直接推翻了秦的统治。

(3)族诛连坐——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约法三章。

(4)任何政策的推行,必须考虑到人民的承受能力,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统治者要爱惜民力。

(言之有理即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

2、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学习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重难解析】

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其次,要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从特点、历史作用、英雄人物的功绩等几个方面入手,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

【课前小练】

全面阅读教材,标注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秦的暴政

1、繁重的徭役:

秦始皇为修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2、赋税沉重:

农民要将收获的_______________上缴国家。

3、刑罚残酷:

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还有族诛和连坐。

4、秦二世的暴政:

秦二世更加残暴,政治黑暗。

秦的暴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终于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和领导者:

公元前___________年,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_________起义。

2、过程:

起义军在___________建立政权,__________自立为王,陈胜派主力一直打到_________附近。

3、结果:

由于秦军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杀害。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秦朝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公元前207年,___________以少胜多,在________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______________率军直逼咸阳,秦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合作探究】

1、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2、秦朝灭亡之后,出现了“楚汉之争”,即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

那么,楚汉之争仍属于农民战争吗?

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

3、收集本课有关的成语?

【拓展思维】

假设你就是汉高祖刘邦你会在秦亡的过程中吸取哪些教训去治理国家?

【当堂评价】

1、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

A.繁重的摇役B.很重的赋税C.残酷的刑法D.可怕的殉葬

2、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 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倒戈

C. 陈胜、吴广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4、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5、“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所涉事件分别发生

A.春秋和战国 B.秦朝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始皇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

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

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请回答:

  ①此事发生在哪一年?

具体地点在哪里?

  ②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③两位小队长是谁?

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参考答案1-5ABCDB

6、

(1)前209年,大泽乡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陈胜、吴广;标志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