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152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docx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docx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

第I卷(36分)

本试卷23题,共12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①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考试科目(语文)填涂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考号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②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1-12题为单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13-23题为笔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交回。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共6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角色(jué)楔子(xiē)本分(fèn)敲诈(zhà)

B.堤防(dī)伺候(cì)惊愕(è)喘气(chuǎn)

C.脚镣(liào)战栗(lì)觊觎(jì)暮霭(ǎi)

D.国粹(cuì)给予(gěi)自诩(yǔ)脑髓(su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弥补贤慧谛听阴险毒辣

B.枯燥蓑衣罪孽礼尚往来

C.吝啬窒息揭露冠缅堂皇

D.神州经典诡计残羹冷炙

3.选出标点正确的一句()

A.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B.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C.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D.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继2007年冬天我国南方雪灾等以后,如今四川境内大部分地区又遭遇罕见的强烈地震,这真是多事之秋啊。

B.《走我自己的路》这其实就是李泽厚著作的特点:

决无陈词滥调,充满新鲜气息。

唯其如此,他才在表现出人格魁力的同时,也表现出思想的魁力。

C.“免费开放”的新政策,让全国各地许多博物馆从人气冷清的休眠状态变得门庭若市,甚至要提前预约才能获得参观机会。

D.据英国金斯顿大学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很干净的人家,平均每张床上的被褥螨虫和尘埃螨虫至少有1.5万只,让人手足无措。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共产主义理想。

B.莫斯科地铁不仅仅是藏满精美艺术品的博物馆,而且更像是交通工具,是集建筑.装饰.绘画.雕刻等于一体的艺术殿堂。

C.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D.我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法国,位居全球第四,销量突破500万辆,目前我国是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汽车产销国,成绩来之不易。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代表作还有《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B.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其《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历来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C.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一生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

他的四大悲剧是指《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和《罗密欧·朱丽叶》。

D.《谈美》和《文艺心理学》作者朱光潜先生,是他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成的著作,先生90年的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美学事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9分,每小题3分)

奥林匹克精神的背离

一百多年来,人们在奥运会上寄托了关于和平和奇迹的梦想,奥运也经历了战争的戕害、冷战的对垒,承载了众多体育所无法承载的东西,比如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

随着奥运经济模式的转变,高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向“更快、更高、更强”发起冲击的同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出现了与自身精神的背离,继续承载着超过体育本身的诉求,比如追求财富,比如展示国力。

奥林匹克运动寻求的是一种在努力中发现快乐的生活方式,是良好价值观的典范,能够使人们尊重普适的基本道德观念。

然而,现在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价值观离人们越来越远。

更快,更高,更强?

在雅典,希腊两名短跑名将肯特里斯、萨努涉嫌逃避检测,成为雅典奥运会第一起涉嫌兴奋剂事件的运动员。

随后的十几天来,兴奋剂如瘟疫一般在雅典城迅速泛滥。

尽管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声称雅典奥运会是反对兴奋剂战争的一个转折点,这场战争将取得胜利;但是一些专业人士认为,雅典甚至很可能会成为最后一届“干净”的奥运会。

一位常年进行兴奋剂检测工作的人表示,“按照目前人类科技的发展,在下一届奥运会之前,人类将会研制并应用更不容易检测的‘基因兴奋剂’,用可以提高运动成绩的DNA对运动员进行基因改造,以获取竞技优势”。

精神愉悦的代价?

7月份葡萄牙刚刚举办2004年欧洲杯,8月希腊又迎来了奥运会。

这两个国家都是欧洲的小国,在欧盟15国中是最穷的,它们充满地缘上的、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焦虑。

葡萄牙用了6.6亿欧元为4个星期的比赛兴建了10个足球运动场,对于一个经济连续30年衰退的国家来说,真是一个壮举。

但是,葡萄牙却为了这次比赛成为欧元区12国中第一个突破《稳定和增长公约》预算赤字的国家。

希腊也同样希望通过成功地举办本届奥运会,吸引旅游者和投资支持经济增长。

但是,目前的奥运会的投资已经超过预期,而收益还不确定。

如果在奥运会之后,希腊今年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明显减缓,或者雅典的就业减少,人们就会怀疑:

举办奥运会值得吗?

希腊真的因为奥运会改变了吗?

奥运会成为民族国家?

国际奥运会对自己的版图有着清晰的定义;比赛场馆、运动员村,只有那些有票和得到许可的人乘坐专用的交通工具才能到达;奥运会有着自己的“移民”程序,只有奥运会的大家庭的成员才能使用奥运会“护照”进入机场;在行政事务上,有着穿统一着装的志愿者为运动会服务;奥运会也有自己的货币,在奥运场馆和运动员村,人们只能用“维萨卡”买东西;奥运会还有自己的秘密警察,那些穿着黑色金属光泽衣服的人负责在开幕式上保证运动员和其他人的安全。

奥运会越来越具备民族国家的特征。

而对普通人来说,奥运会给予了他们什么特别的关照呢?

希腊奥运会的老板们曾经争论,无需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东西,因为门票销售收入不到奥运会预算的10%。

奥林匹克运动在21世纪得到了发扬光大,在规模上、场馆建设上,还有在她展示的雄心上;但是如果普通人不再愿意亲临现场去体验她,奥运会就将失去她的魅力。

7.下列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有关说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奥运会虽渐进式地背离了其原本的精神,但仍在展现人们对和平和奇迹的追求。

B.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人们在向“更快、更高、更强”发起冲击时而发现快乐的精神。

C.奥林匹克精神是良好价值观的典范,能够使人们尊重普适的基本道德观念。

D.狭隘的民族主义严重背离了奥林匹克精神,使奥运会越来越具备民族国家的特征。

8.作者认为“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价值观离人们越来越远”,下列不能作为这种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A.奥林匹克承载着体育所无法承载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追求财富和展示国力等需求。

B.对“更快,更高,更强”“精神愉悦的代价”和“奥运会成为民族国家”的质疑。

C.希腊两名短跑名将涉嫌兴奋剂事件后,兴奋剂如瘟疫一般在雅典城迅速泛滥。

D.希腊希望通过成功地举办雅典奥运会,以便吸引旅游者和投资来支持国家经济增长。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技的发展,致使运动员为获取竞技优势而应用更不容易检测的“基因兴奋剂”。

B.东道主对奥运会充满地缘上的、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渴求,只能是一厢情愿。

C.奥林匹克运动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但是需要为此而付出代价。

D.奥林匹克运动在21世纪的确得到了发扬光大,但奥林匹克精神的背离更为严重。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

父畅,为博士。

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

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

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

“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盗皆惭叹,跪而辞曰:

“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由此益知名。

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

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

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

“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即弃印绶,追至东海。

谒咨毕,辞归家。

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

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

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20080506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

到任。

B.诏书切让。

让:

责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

亲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

干预。

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薄殓素棺。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

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未加停留。

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

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

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第Ⅱ卷(非选择题114分)

四、(22分)

13、把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2。

(3)。

14.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6分)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

帝舜曾一面弹琴,一面唱着: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描写了孤桐怎样的特点?

(2分)

(2)这首诗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5.古诗文默写(8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5.顾吾念之,,。

,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语言运用题。

(12分)

16.下面一则招聘启事中存在3处毛病,请找出并修改。

(4分)

①本公司是属中外合资的专业生产家用电器的中型企业,②为了扩大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加快投资开发家用电器系列产品,③急需能熟练运用英语的对外营销人员10名。

④本着公开、公平竞争为原则,⑤面向社会招聘。

⑥有意者,可来电、来函咨询。

修改:

(1)(只填序号),改为:

(2)(只填序号),改为:

(3)(只填序号),改为: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的诗歌《回答》中的诗句,诗意揭示了生活中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请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词语或改换词语):

(1)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水浒传》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

“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

‘三碗不过冈’。

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冈”是绝妙的广告词。

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

最少回答二点。

(4分)

答:

(1)

(2)

六.阅读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

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

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

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

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

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

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

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

一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

①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

“才藻非女子事也。

”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勉强没有摔倒。

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

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进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

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那首浓缩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

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

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

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

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

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

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

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

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册,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

也只能独自一人愁。

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

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②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她只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

你看,北宋仓惶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

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

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风咏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

你看,③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姓孙的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

但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尘拔俗。

她总是清醒地坚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节操。

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

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

“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

”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加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

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

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

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

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诗人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中蕴涵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与真情大志;所以耐得人们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节选自《十月》2003年第三期)

19.文章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时空的孤独,她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什么呢?

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五段为什么说“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四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子”,其画线的三处作用分别是什么?

(6分)

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什么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

试根据文意回答。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哈佛的一名学生私自将校图书馆的一册珍本带出,后主动向学校认错并归还图书。

霍里厄克校长肯定其勇气和诚实,接着还是将这名学生开除。

(2)20世纪80年代,日本一名女中学生因坚持留校方禁止的长发被除名,学生家长诉至法院而败诉,法院认为,日本之所以有今天,靠的是严守纪律。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遭遇一些这样的事情:

本来明明是错误的行为,当我们进行声讨时却遭到所谓同情者对我们的指责,使我们陷入宽容与纵容的两难选择。

请你以“宽容与纵容”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

 

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必修四学业水平测试题语文答案

1.D(给(jǐ)予,自诩(xǔ))

2.C(“冠缅堂皇”中的“缅”应为“冕”)

3.A.

4.D(多事之秋:

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陈词滥调:

陈腐.空泛的论调。

门庭若市:

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手足无措:

措:

安放。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不合语境,应为瞠目结舌或张口结舌。

5.A(B“不仅仅是藏满精美艺术品的博物馆,而且更像是交通工具”语序不当。

C“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句式杂糅。

D“位居全球第四”“第三大汽车产销国”不合逻辑。

6.C(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指《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和《哈姆雷特》)

7.D【解析】D项强加因果民族主义严重背离了奥运精神,并不是奥运会越来越具备民族国家的特征的原因。

作者在文中只是指出“奥运会越来越具备民族国家的特征”这一现象,并没有分析其原因。

8.B【解析】B项源流倒置因为“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价值观离人们越来越远”,才引起作者对“更快,更高,更强”“精神愉悦的代价”和“奥运会成为民族国家”的质疑。

9.C【解析】A项必要变充分“科技的发展”,只是为“运动员应用‘基因兴奋剂’”提供了条件,而非根本诱因。

B项或然变必然东道主的渴求,不一定是一厢情愿;因为希腊的对奥运会的渴求是否实现还有待事实的说明。

D项无中生有作者的确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在21世纪得到了发扬光大”,但并没有指出“奥林匹克精神的背离更为严重”。

10.D(干:

冒犯)

11.B(①表现赵咨的淡泊名利,④表现赵咨的孝行。

12.C(是为了表现赵咨当时在人们心目的崇高威望)

13.

(1)被举荐做高官,几次升迁做了敦煌太守。

(2分:

“举”“累”各一分)

(2)盗贼曾经在夜里去抢劫赵咨家,赵咨担心母亲害怕,于是先到门口迎接强盗,强盗于是就要求给他们准备饭食。

(4分:

“夜”“因”各一分,补出省略句一分,句意通顺一分)

(3)赵君名声很大,现在过我界不见我,一定会被天下人笑话。

(2分:

“重”“见”各一分)

14.

(1)根深叶茂,高大粗壮(2分)

(2)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2分),表达了作者要像孤桐一样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为民造福,甘愿为解放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2分。

15.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樯橹灰飞烟灭。

(2)一蓑烟雨任平生

(3)赢得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