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推荐项目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140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推荐项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拟推荐项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拟推荐项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拟推荐项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拟推荐项目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拟推荐项目一.docx

《拟推荐项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推荐项目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拟推荐项目一.docx

拟推荐项目一

拟推荐项目一

成果名称:

陕西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源工程联合运用与供水网络体系研究

成果完成人:

王建杰、刘斌、黄强、王光社、冯缠利、杨晓茹、畅建霞、刘哲、张永永、金苗、巩琳琳

成果完成单位: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领域。

省内南水北调工程是从陕南汉江流域调水至关中地区,向渭河沿岸重要城市、县城、工业园区供水,逐步退还挤占的农业与生态用水,缓解城市与农业、生态用水的矛盾,为全省水资源配置提供条件的重大世纪工程,投资巨大,意义重大,如何保证南水北调的每一滴水物尽其用是工程管理的核心技术问题。

“陕西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源工程联合运用与供水网络体系研究”是针对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如何形成一个供水网络体系与当地水源联合调配、高效利用、增加有效供水而开展的研究课题。

当前,有关供水网络体系研究是水利科学技术领域里的前沿科技内容,本课题是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课题承担单位为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和西安理工大学,研究历时18个月。

主要成果有:

1.基于RBF神经网络方法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需水量进行预测,全面考虑影响需水量预测的各种因素,为受水区各用水户的需水预测提供了理论支持。

2.对受水区水源联合运用关键调度问题研究,构建了受水区水源联合运用配置节点图;围绕受水区内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引汉济渭调水量、配置模型(系统模拟方法和系统优化方法)和节水手段三种调控措施形成了2020和2030水平年水资源配置方案集,并制定了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原则。

3.建立了受水区水源工程单独运用配置模型,应用多目标多层次模糊优选方法获得了调水量分配到4个单元的权重,采用遗传算法和模拟结合的方法分别对2020和2030水平年共计10个方案进行求解,得到了南水北调受水区水源工程单独运用配置结果。

4.应用系统模拟方法求解受水区水源工程联合运用模拟配置模型,分别对2020和2030水平年共10个方案进行计算,得到了南水北调受水区水源工程联合运用模拟配置结果。

5.建立了受水区水源工程联合运用优化配置模型,应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将受水区划分为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四个系统,对每个子系统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南水北调受水区2020和2030水平年共10个方案的水源工程联合运用优化配置结果。

6.应用多目标模糊优选评价模型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集进行评价,从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子系统评价得出最优方案。

采取2020最优方案时可有效增加供水5.06亿m3;采取2030最优方案时可有效增加供水5.46亿m3。

7.构建了受水区外调水与当地水水源工程联合运用网络体系,对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调度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项目成果在《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项目建议书》、《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陕西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关中供水网络规划研究》、《陕西省流域综合规划》、《关中-天水区水利保障规划》等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均得到了应用。

 

拟推荐项目二

成果名称:

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防渗材料及其制备、测试和施工技术

成果完成人:

张慧莉、田堪良、汪有科、娄宗科、何武全、姚汝方、马少军、马理辉、阎宁霞

成果完成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

原先我国水利工程中使用的伸缩缝嵌缝材料是焦油塑料胶泥,此材料需要加热施工,含有毒物质,对水质有影响,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较差。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一种高性能的水工接缝材料,以满足各种工程结构的防渗、适应变形、耐水压、水中长期浸泡粘结界面不被破坏、浸泡后水质无毒无害等要求。

针对这一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制出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材料。

它是一种无毒、无污染、冷施工、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优异的水工弹性密封材料,以粉煤灰、石油沥青、聚醚型聚氨酯为主要成分,商品名也叫PTN接缝材料、PTN石油沥青聚氨酯接缝材料,具有优异性能:

1、冷施工;2、密度小;3、粘结性能优异;4、耐久性好;5、基材广泛;6、环保性好;7、性价比高。

此接缝材料作为唯一的冷施工渠道接缝材料被写入国家标准《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50600-2010及水利部《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并获得《水利先进实用重点产品推广证书》,可广泛应用在渠道、渡槽、箱涵、引水隧洞、大坝、库岸、电站厂房、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缝、伸缩缝、沉降缝中。

此接缝材料浸泡水质经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验,卫生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无毒、无环境污染,满足人畜饮水水质要求。

其施工简便、粘结性能好、耐久性强,无污染等优点得到了使用方的肯定。

此材料已在全国三百多座水利工程中使用,工程实践证明:

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材料不仅适用于新建工程的伸缩缝,而且非常适合用于老化工程的修补加固,不需要拆除旧料,直接灌入本材料即可,本材料不仅与缝壁,而且与缝内原材料粘结牢固,从而达到了“滴水不漏”的满意效果。

在止水带防渗失效工程修复加固工程中,本材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彻底堵漏修补材料,创造渡槽,箱涵伸缩缝灌注2小时后滴水不漏的完美工程效果,成为除险加固维修工程中不可多得的高性价比伸缩缝和裂缝维修材料。

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材料的配方、制备工艺、测试方法和施工技术具有独创性,攻克了石油沥青与聚醚多元醇不相溶的难题,满足了我国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中对高性能混凝土接缝材料的需求,共获得家发明专利13件,组成具有创新性的完整的发明专利技术体系,所有专利均已在工程实践中转化应用,在国内发明专利技术转化中别具特色。

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材料取代了老一代伸缩缝材料焦油塑料胶泥,实现了建国以来渠道接缝材料的更新换代及冷施工革命,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生产力的发展。

此材料及相关制备、测试和施工技术填补了国内此领域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一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情况

国别

知识产权类别

项目名称

申请号

授权号(批准号)

中国

发明专利

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防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200310118992.X

中国

发明专利

一种在施工现场制备渠道接缝止水条的方法

ZL200510042935.7

中国

发明专利

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材料在潮湿界面施工的应用

ZL200810150819.0

中国

发明专利

一种渠道接缝防渗施工方法

ZL200310118993.4

中国

发明专利

一种渠道防渗接缝的施工方法

ZL200510042936.1

中国

发明专利

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材料在潮湿界面或在水工施工的应用

ZL200910175552.5

中国

发明专利

密封胶与基材粘接试样界面抗渗性能的测试方法

ZL200910021116.2

中国

发明专利

密封胶与被粘基材粘接试样剥离强力测试方法

ZL200910021162.2

中国

发明专利

一种密封胶与被粘基材粘接试样界面抗剪强度的测试方法

ZL200910021163.7

中国

发明专利

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防渗材料用于制备公路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ZL200910011101.6

 

拟推荐项目三

成果名称:

大型水电站消力池底板修复施工技术

成果完成人:

田启超、韩培栋、罗永红、李灼然、祁彦波、张刚、何保泉、李昊霖

成果完成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属于水利工程施工领域。

在保证周边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项目对消力池抗冲耐磨层钢筋混凝土分层爆破拆除技术研究;新老混凝土结合试验研究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措施研究。

通过大型水电站消力池修复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选取了在不对周边永久建筑物结构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最合理的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在安全允许振速下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质量又确保了施工进度。

通过对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降低胶凝材料用量,使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尽可能减少新浇混凝土因温度收缩对整体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混凝土裂缝,尤其是危害性的裂缝。

根据研究成果,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定出最优、最合理的施工工艺措施,可客服了工期紧、干扰大、基坑狭小、深度大,下基坑无施工道路,施工设备布置困难,混凝土施工强度不均衡等不利条件下影响,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为我国大型表孔泄流水电站消力池底板修复施工提供施工技术参考和指导。

 

拟推荐项目四

成果名称:

大型升船机升级改造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成果完成人:

张民、邹振忠、张文华、陈忠伟、杨联东、张德华、赵书杰

成果完成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丹江口水电站通航建筑物采用一级垂直升船机加一级斜面升船机方案,两者之间通过中间渠道衔接,升船机的过船规模初期工程为150t级,大坝加高后,升船机改造为300t级,提升高度由45m加大为61m。

300t级升船机位于右岸3#左、3#右坝段,由上游垂直升船机、中间渠道、下游斜面升船机组成。

垂直升船机主要由移动式提升机、承船厢、钢结构轨道梁、浮堤设备、电力拖动与控制设备等组成;斜面升船机由提升绞车、斜架车、斜坡道设备、供电设备、电力拖动与控制设备以及机房检修桥机等组成。

300t升船机安装总重达到3000t左右,拆除和安装合计重量约5500t,该升船机设备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建项目中的最大设备。

本课题的任务是研究升船机改造设备的拆除、安装、调试及试运行的施工技术,为今后同类型电站升船机改造总结经验和提供有益借鉴,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本项目是国内外首个大型垂直加斜面两级升船机改造的典型工程,且改造工程在水库正常运行条件下与大坝加高施工同步进行。

通过对大型升船机升级改造项目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编制了拆除、安装施工工艺,形成了一套施工简便、功效更高、经济效益良好的施工工法。

特别是将水平牵引滑移技术引入施工中,对类似高空钢结构以及设备的拆除、安装积累了经验,达到施工质量、工期、安全、成本等综合最优的效果。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国别

知识产权类别

项目名称

申请号

授权号(批准号)

中国

实用新型

一种车床尾座移动装置

201120221699.6

ZL201120221699.6

中国

实用新型

一种圆弧面工件加工装置

201120220759.2

ZL201120220759.2

中国

实用新型

一种水平滑移装置

201220563504.0

ZL201220563504.0

拟推荐项目五

成果名称:

防渗墙塑性混凝土性能与试验方法研究

成果完成人:

陈文耀、郭晓安、焦凯、陈云、高玉生、饶锡保、李来芳、王迎春、李灼然、谢凯军

成果完成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应用技术领域新技术研究项目。

项目主要对常用的2MPa~10MPa塑性混凝土性能进行系统试验研究,试验方法采用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和土工试验方法平行进行,确定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关系。

1.具体试验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水工混凝土中弹性模量试验方法进行全标距和标准方法的比较;

(2)采用土工试验方法中的大三轴或中三轴进行塑性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抗剪强度等试验,并与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3)采用水工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和土工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测定塑性混凝土强度,并建立抗压强度与加荷速度关系;

(4)采用水工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方与土工变水头试验方法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抗渗性能之间的关系;

(5)对不同试验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邓肯-张模型进行验算(弹性模量),最终形成操作规范、简单易行的塑性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抗渗性能等的试验方法。

(6)采用不同试验方法测定同一样品的各项参数,比较不同方法试验结果的差异,用理论模型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7)编制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渗性能试验规程。

2.目的技术经济指标

试验方法简便易行,施工现场试验室容易实现,降低设备配置和人员配置费用。

使塑性混凝土试验工作有据可依,使塑性混凝土试验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3.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

(1)研究成果可为塑性混凝土性能设计、配合比设计、现场质量控制和验收等提供统一的试验方法,使塑性混凝土在工程设计、配合比试验、工程验收等工作有统一的依据,各项工作规范化。

(2)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枕头坝水电站二期围堰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提供了依据,保证防渗墙塑性混凝土施工的顺利施工,为枕头坝电站安全度汛和基坑开挖赢得了时间,工程效益显著。

(3)进一步验证了研究成果,为其它工程防渗墙塑性混凝土设计、施工、质量检测等提供了借鉴。

 

拟推荐项目六

成果名称: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控仿真研究及应用

成果完成人:

张晓飞、李守义、司政、刘斌、周邠鹏、柴军瑞、李炎隆、王栋、王春国、许增光

成果完成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

大体积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港口建筑物、原子核反应站、高层建筑物基础、桥梁等结构建设中,特别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会引起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因变形过大出现温度裂缝。

因此,模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进行温控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项目针对国内外混凝土重力坝、拱坝和水电站厂房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系统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温度控制的相关问题。

而温度应力的仿真研究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形式、气候条件、施工过程、材料特性以及运行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温控仿真研究,建立了模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的温控仿真模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温控仿真研究体系,并开发了相应的仿真计算系统,研究成果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主要研究技术内容如下:

(1)针对碾压混凝土坝分层浇筑的施工特点,提出了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并结合分区异步长算法、压缩存贮方法和超松弛因子迭代法,使得高碾压混凝土坝实时仿真研究在微机上实际可行,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数字监控。

(2)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水冷却问题,系统研究了含有冷却水管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场的精细算法,提出了冷却水管子结构法与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耦合模型,既保证了计算精度,又提高了计算效率。

(3)针对严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保温问题,提出采用热结构耦合单元计算方法模拟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的保温效果;提出碾压混凝土坝越冬层面下部混凝土中采用升温水管进行防裂的工程措施,并采用热流管法计算升温水管的升温效果。

(4)开发了面向对象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控仿真人机交互系统,便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变化,快速做出反应,及时改变计算参数进行仿真研究,为施工中改变温度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数字监控。

(5)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控仿真研究过程中,因室内试验参数很难反应施工现场混凝土的真实性能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采用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热学参数进行反分析,得到反映混凝土真实热学性能参数,可用于预测初拟施工方案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为施工方案的优选提供依据。

本研究丰富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控仿真的科学理论,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李家河水库枢纽碾压混凝土拱坝、三河口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拱坝、蔺河口碾压混凝土拱坝、加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印尼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下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朝山大坝闸墩、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黑河引水枢纽工程溢洪洞进口边墙等国内外30多个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多种形式,2011~2013年累计获得新增产值87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拟推荐项目七

成果名称:

大鲵资源保护与开发技术研究

成果完成人:

张红星、王中乾、赵虎、王启军、张星朗、曹原、姜维、王丰、陈玖安、高宏伟、侯淑敏、袁永峰、党秀莉、沈红保、问思恩、陆敬波、邓捷、方树淼

成果完成单位: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陕西省渔业管理局、陕西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水产领域。

本项目结合大鲵资源状况和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而开展,调查陕西大鲵资源现状,经试验、总结出资源保护和开发技术体系。

   1、明确野生大鲵资源状况:

资源调查结果全省野生大鲵资源总量为55600尾。

   2、明悉大鲵野生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因子。

海拔800m-1600m,水温0-20℃,pH6.8-8.5,DO>5mg/L。

   3、通过精液保存、PIT标记等手段,对大鲵种质保存提供科学合理的措施。

大鲵种质资源保护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形成了大鲵野化驯养的技术流程和放归监测的管理措施;  

5、优化了大鲵繁苗、苗种培育及亲鲵培育技术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技术应用于秦巴山区的千家万户。

示范点无论是在地域跨度有较大的差异性。

   项目从2009年实施以来各个示范场家的连年成功,显示大鲵资源保护与开发技术的可重复性。

   经统计,我省已批繁殖场140多家,2009年全省繁苗量达35万尾之多,2010年全省繁苗量超过50万尾,2011年繁苗量达70万尾,2012年全省繁苗量达90万尾。

实现了大鲵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