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809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docx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docx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

一、记忆型默写

1.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3.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4.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枯藤老树昏鸦,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7.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8.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

9.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10.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13.无丝竹之乱耳,             。

《陋室铭》)

14.             ,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15.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6.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1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

(曹操《观沧海》)

18.万里赴戎机,              。

(北朝民歌《木兰诗》)

19.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1.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22.子日:

“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23.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25.令初下,群臣进辣,             。

(《邹忌讽齐王纳谏》)

26.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27.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28.             ,五月人倍忙。

《观刈麦》)

29.晨兴理荒秽,             。

《归园田居》)

30.黄鹤一去不复返,             。

《黄鹤楼》)

31.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32.野竹分青霭,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33.             ,秋风病欲苏。

(杜甫《江汉》)

34.             ,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35.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36.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

37.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8.             ,斟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39.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40.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41.子曰:

“见贤思齐焉,             。

(《论语》)

4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43.三人行,             。

(《论语》)

44.芳草鲜美,             。

(《花源记》)

45.夕阳西下,             。

(《天净沙·秋思》)

46.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47.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48.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

49.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5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51.             ,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

52.             ,两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53.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54.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

55.子在川上曰:

“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5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

(《诗经》)

57.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

58.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二、理解型默写

1.《饮酒》一诗中描写和谐自然风光的语句是:

“             ,             。

2.诗不同,诗里蕴涵的人性也不同:

五柳先生的一声“             ,             ”,青山一线,黄菊一枝,把一个特立独行,啸傲林泉的隐士高人活化出来。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

“             ,             ,             。

4.《出师表》中揭示前汉后汉衰落的原因的语句是:

“         ,         ,             ;         ,         ,             。

5.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的诗句是

“             ,             。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人们广泛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             。

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的对偶句是“            ,           。

”   

8.《<论语>十则》中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        ,         。

9.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             ,             。

10.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

11.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认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正如我们在课本里学过的《论语》中孔子所说的:

“             ,             。

12.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极目远望,不禁豪情满怀,写下了富有人生哲理的不朽的名句:

“             ,             。

1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具有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两句诗是

“             ,             。

14.杜甫在《春望》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眷家的美好情操。

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

1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

“             ,             。

”两句的意思一致。

16.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

“           ,          。

1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旅图,即:

“             ,             ,             。

18.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占》中议论国家兴亡的名句是:

“  ,      ;  ,       。

19.陶渊明《归园田居》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             ,             。

20.曹操的《观沧海》抒发气吞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

“             ,             ;             ,             。

2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阐述了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冬的人生哲理的名旬是:

“             ,             。

22.杜甫的《望岳》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

“             ,             。

23.杜牧在《泊秦淮》中抒发了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生活的感慨的诗句:

“             ,             。

2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花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

“             。

25.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

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三句,填写在横线上。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1)                           

(2)                           

(3)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一、1.学而不思则罔2.受任于败军之际3.山随平野尽4.肯将衰朽惜残年5.桥流水人家6.草色入帘青7.风正一帆悬8.一览众山小9.何当共剪西窗烛 10.人生自古谁无死 11.浅草才能没马蹄 12.芳草萋萋鹦鹉洲13.无案犊之劳形 14.不畏浮云遮望眼 15.俱怀逸兴壮思飞16.烽火连三月 17.里汉灿烂,若出其里 18.关山度若飞19.病树前头万木春20.千里共蝉娟21.江山代有才人出 22.不耻下问 2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颓24.了却君王天下事25.门庭若市26.浊酒一杯家万里27.不求闻达于诸侯28.田家少闲月 29.带月荷锄归 30.白云千载空悠悠3l.长风破浪会有时 32.飞泉挂碧峰33.落日心犹壮34.想得家中夜深坐 35.晴空一鹤排云上36.虫声新透绿窗纱 37.鸡声茅店月 38.过尽千帆皆不是 39.无可奈何花落去 40.莫道不消魂 41.见不贤而内自省世 4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3.必有我师焉 44.落英缤纷45.断肠人在天涯46.落红不是无情物 47.长河落日圆 48.玉盘珍馐直万钱 49.蜡炬成灰泪始干 50.濯清涟而不妖51.蒹葭苍苍 52.会挽雕弓如满月;53.山重水复疑无路53.听取蛙声一片55.逝者如斯夫56.君子好逑57.长烟落日孤城闭58.波撼岳阳城

二、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安得广厦千万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存最高层 1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1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9.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1.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22.会当凌绝预,一览众山小2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5.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六类题型专项训练之2

三、比较型默写

1.《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是:

“             ,

             。

”杜甫的“             ,             。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试着再写出一句:

“             ,             。

2.唐代诗人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诗句。

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             ,             。

3.《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

4.我们经常说: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语>十则》中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包含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同思想的句子是:

“             ,             。

6.岳飞的《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说明了年少时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苏轼的“             ?

             !

             。

”与这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7.白居易用“可怜身上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在《观刈麦》中诗人也通过类似的句子“             ,             。

”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8.学习与思考是紧密结合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时,学习又是相互联系,从旧知中不断获得新知的过程,这自然使我们联想到从《论语》选材的课文中学习过的“             ,             。

9.苏轼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物了然于心”。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两个句子“             ,             。

”就是典型的代表。

10.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这首诗中有“             ,             。

”两句,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1.古代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发展,他是这样说的:

“             ,             。

12.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             。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13.同写雪景,各有特色。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奇妙的句子是“             ,             。

14.人们在探究学问时,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往往会有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那种“             ”的感觉,茫然不知方向。

但如果能怀有李白在《行路难》中的那种“             ”的信心,继续前行,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辉前景!

15.《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四、活用型默写

1.这次分手,我们再见面的机会也许做乎其微,但是,“             ,             。

”只要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又何必在乎山水之隔呢?

(《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中秋佳节,几个明友相聚小酌。

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撒向大地,家在外地的小李不禁触景生情,说道: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             ,             。

”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已的情感。

3.“             ,             。

”一轮中秋明月,是亲人们的思念结在天空的结,不管家人走多远,心永远都不会分开。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朋友即将分手,也许难再相逢,“             ,             。

”看着友人远去的背影,心头不禁黯然神伤。

你的一颦一笑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岑参《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词的两句来勉励他:

“             ,             。

”(李白《行路难》)

6.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足,但是能慧眼识人才的人并不多,可见,世上不是缺人才,而足缺乏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说的:

“          ,          。

7.残酷的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我们坚信,像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的美好家园必将重现在美丽的天府之国。

8.社会上的消极颓废和及时行乐作阻,在有些年轻人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难怪有人说少不如老,因为许多年迈的老人仍任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尽显豪迈气慨。

“           ,         。

”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曹操《龟虽寿》)

9.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同样,人生中的生老病死、失败挫折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与其暗自垂泪、一蹶不振,不如顺应自然规律,以“             ,             。

”的积极进取的态度来生活才是明智之举。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当你站在江边,微风轻扶你的脸庞,江水浩淼平阔,轻风和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正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的“             ,             。

”这美丽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1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进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

正所谓

“             ,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2.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13.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

陆游的“             ,             。

”就包含了这个道理。

14.张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写的那样“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15.“             ,             。

”的思想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可以这么说具有这种思想的人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举不胜举,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不应该逊色,要继往开来,扬帆远行!

16.美国作为国际流氓,借口境内有核武器问题,发动伊拉克战争,其用意昭然若揭,目的是控制石油,这真是“             。

”(欧阳修《醉翁亭记》)

17.我们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必须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时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否则“             ,             。

”的悲剧又将重演。

(《(孟子)二章》)

18.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毁坏房屋数百万间,数百万人无房可居。

面对受难的同胞,最能表达我们心愿的诗句是:

“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

“             ,             。

20.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             ,             。

21.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

“             ,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2.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时,人们不禁会发出“             ,             。

”(曹植《七步诗》)的慨叹。

23.去年美丧失去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的席位,这件事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说的“             ,             。

”是合乎科学论断的。

(用《<孟子>二章》中的句子回答)

24.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式上,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

“           ,           !

”面对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用《<论语十则》中的话回答)

五、归类型默写

1.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

如李商隐《无题》中的“             ,         。

”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             ,             ,             ,             。

2.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

如:

“          ,         。

”     

3.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

故乡,人的生命之根。

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             。

4.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给我们丰厚的精神滋养。

请写出两句表现奉献精神的名句:

“             ,             。

5.写出两句表现爱国精神的名句:

“             ,             。

6.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含有这一道理的古代诗句有不少。

请写出其中连贯的两句: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