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期考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760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期考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半期考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半期考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半期考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半期考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半期考试题语文.docx

《半期考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期考试题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半期考试题语文.docx

半期考试题语文

泸县六中高14级语文半期考试题

本试题共21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惆怅(chàng)跫(qióng)音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

B.呻吟(yín)潜(qiǎn)能泪下沾襟(jīn)阳光明媚(mèi)

C.琼葩(pā)游说(shuì)婆娑(suō)起舞豁(huò)然开朗

D.噩(è)梦踌躇(chú)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ěi)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汽艇搅绊熙熙攘攘毛骨悚然

B.廖落长篙陨身不恤黯然失色

C.飘泊精悍创业维艰左右顾盼

D.款待和蔼永葆青春残无人道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蛙眼对于运动的物体简直就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却置若罔闻。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

“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收入。

D、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不仅中国的选择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B、范宇在实验室里呆了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中国传统的文化信息,必须靠那些能够对中国社会内部进行深刻反思的知识分子本身来陈述它的希望、它的期待和它自己的理念。

D、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在我们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这门“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

            。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

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

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

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

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

A.②④⑤①③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⑤④

二、本大题4小题,共32分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①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②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③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

“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

“遂成竖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公曰:

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语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孙子筹策④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

……悲夫!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

①黥:

脸上刺字。

②趣:

通“趋”,趋向,奔赴。

③白:

刮去树皮使白木露出。

④筹策:

谋划。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去:

离开。

B、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蹶:

受挫折,折损。

C、期曰:

“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

日期。

D、见白书,乃钻火烛之烛:

照亮。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②吾其还也

B①遂成竖子之名②是寡人之过也

C①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②乃令秦武阳为副

D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②以其无礼于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膑精通兵法,善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指挥作战常常智胜敌手,深得齐将田忌重用。

在马陵之战中,他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大破魏军,名扬天下。

B、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嫉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

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

C、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

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

D、本文通过马陵道智斗庞涓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想。

他的《孙膑兵法》为后世传诵,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

9、翻译下列课外和课内的句子(每句2分,共6分)

(1)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阅读下面的唐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结合诗歌意思,分析一二句中“闲”和“空”的含义。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春天夜晚的景象?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必答,每处2分,共10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②,其意常在沛公也。

③大行不顾细谨,。

④风萧萧兮易水寒,。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我们在十七岁时干些什么

舒婷

17岁,有个共同点,就是每天在镜子前,龇牙咧嘴挤压青春痘。

儿子现在的班级成立文学社,众同仁在冥思苦想给班刊命名时,盯着社长硕果累累的苞谷脸,豁然贯通,遂一致同意叫“青春痘”。

社长即儿子,一任而已,其伟大使命莫非就是贡献脸上的那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样板?

他老爸17岁时,引为己任的是作家使命感,社长交椅一坐好几年,几至坐穿。

文学自是圣殿一般,班刊非“采贝”即“鼓浪”,满纸豪言壮语。

脸上火力更足,未有“珊拉娜”洗痘水、敷痘霜之类济世良方,常常这瘤那瘤叠罗汉,冒冒尖尖,岌岌可危。

至今太阳穴两旁还赫然留有遗迹,雨天可存好几盅水哩。

我17岁时下了乡,水清风净滋润,缺鱼少肉没有油脂浪费在脸上。

偶尔鼻尖眉头爆出一两颗信号弹,便忧心如焚,有男知青来串门,将刘海儿拉来拨去设法遮丑。

就着油灯读名著,唱“外国民歌两首”,抄古今中外格言,写华丽动情的信。

技痒时诌几行诗,随着手抄本四处乱飞,没有刊名,捞不到社长当,时时提心吊胆。

17岁,儿子不叠被不整理书桌,更不洗衣服和臭袜子,喊泡茶来饭盛好,鞋要自选衣要名牌,每月上一次发廊,整天问有什么好吃的,惟一自己动手的只有开冰箱和打电脑游戏。

不过,长途旅行时他是家中的全劳力,因为老爹老妈的颈椎、腰椎、肩周关节遭岁月风化,儿子便手提肩扛,嘴里咬着自己的机票和身份证。

同学中有“月薪、周薪”的,儿子领“日薪”,从未超支略有节余。

压岁钱、奖金(提琴或作文比赛所得)或生日红包统统自觉上缴,尚无经济头脑不懂回扣。

他老爸17的上半岁紧锣密鼓地打拼,准备上中文系。

屁股和膝头的补丁厚如烙饼,而且颜色迥异。

海外频频寄来的进口布料、纯毛衣服,窝赃般地压在箱底发霉生蛀虫。

他身任学生会副主席、团委书记、对敌斗争积极分子兼足球队长,该足球队转战全省没有失过一个球,遂去大连参加全国少年足球比赛度过17岁生日。

下半岁碰上文化大革命,忙着写大字报、贴标语,早请示晚汇报,被抄家和去串联。

绘画学3个月,小提琴练半年,饭不会做衣服不会洗,直到两年后去插队。

我17岁体重只有42公斤,要挑50公斤的谷担,摸田、育秧、割稻,学一样哭一场。

自留地里栽菜秧子,不长叶子只生虫,幸亏种番薯倒是光长叶子,便不绝采来炒着吃。

跟着新华字典每天学5个生字,翻英汉读物,背唐宋诗词,做大学梦。

腋下夹一本禁书,到各知青点去投桃报李,换来各种意外的惊喜。

衣裳、头发每日一洗,抽屉、衣箱纹丝不乱,学会用二两肉、一板豆腐、几棵芥菜做一桌佳肴。

和伙伴过中秋节,然后佯醉,为了不必到结霜的小河边刷碗。

17岁的儿子崇拜贝克汉姆、谢霆锋和麦当劳。

小时候口必称郑渊洁,从未仰视过老爸老妈,称班主任“凡姐”,直呼物理老师“阿弟”,说班上男生都叫女朋友“老婆”。

趁机追问儿子有没有拍拖?

答:

还没有那么畅销。

上网聊天,打又臭又长的电话,时而卷着舌头说两句英语。

从幼儿园开始,音乐小学、音乐中学、小提琴专业浸泡10年,一打开私房音响,还是张信哲和王菲。

功课百忙之中,不忘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因近视已达750度,不肯戴眼镜。

17岁时,他老爸开始写小说,至今没得发表;再写诗,发表以后除了他的老娘将《诗刊》放在菜篮里向左邻右舍显宝外,似无追星女青年;改写寓言、随笔、科幻小说,书出得薄薄的,反响也是小小的。

喜欢马雅可夫斯基、雷锋、贝多芬、郭小川,其中没有我。

有心栽花无心插柳,而今所出版的书大多是数10万字一本的诗歌理论,这是后话。

17岁时我梦想的是一斤膨体纱毛线,可以打件时髦的套衫;一柜满满大部头小说,最后是卷了边,发了黄,略有破损,这样的书才好看;梦想不用向队长赔笑脸,不必上大队部去送礼,也无需走县城“四个面向办公室”找关系,忽然一纸通知书便腾云驾雾进了大学。

猛听一声吆喝:

“翻谷咯!

”震醒过来,还在晒场边打盹。

从未想过成为一名作家或诗人,更不懂得梦想当母亲。

咳,17岁!

12、下列对文章语句和文意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中“横看成岭侧成峰”借用古人诗句诙谐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儿子脸上的青春都之多、之大。

B、文章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儿子的爱护之情,以及作者对儿子的种种表现的肯定和自豪。

C、作者在文章中写到父亲十七岁时做的事情,是为了和儿子十七岁时做的事情进行对比,为了突出父亲的成熟和理智,同时告诉读者时代的不同是造就差别的主要原因。

D、文章中“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则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儿子由于近视不得不凑得很近去看电视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

E、文章主要是描述儿子的幸福生活,通过父子在同一年龄阶段内不同表现的对比,可以看到儿子生活在父母营造的蜜罐里。

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语言幽默诙谐,如写父亲脸上的青春痘由于当时无药可医,“至今太阳穴两旁还赫然留有痕迹,雨天可以存好几盅水哩”,写“我”“和伙伴过中秋节,然后佯醉,为了不必到结霜的小河边刷碗”,无不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机智,显出诙谐幽默的智慧。

B.文章使用夸张、比喻、对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侧重描绘儿子十七岁时的生活状态,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失去年华的遗憾之情。

C.作者比较父与子在十七岁时行为处事上的不同,其目的是为了告诉现在的孩子们珍惜幸福生活。

D.文章把父(母)子两代人在十七岁的各种表现对比起来写,突出两代人各自的特点,使人物形象鲜明,同时也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孩子十七岁时的行为的不满。

14、试概括两代人17岁时各自的特点。

(4分)

答:

                                                            

15、试分析作者对儿子17岁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

(4分)

答: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黄艾禾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

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

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己当官仕途方便。

陶希圣先生对那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

“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

……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

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

”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元培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

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移的信念。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

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

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

当时的北大,被重新分为文、理、法三科,下面再分系;文科学长,相当于文学院院长。

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

陈独秀锋芒逼人,而蔡元培却外圆内方,连疾言厉色都很少见。

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

蔡是在翻阅了十余本《新青年》后决意聘他的,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

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

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

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

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

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

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

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

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

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

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

凡校中章程规律,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

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

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

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

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

5月4日当晚,北大学生群集在三院大礼堂商讨对策。

蔡元培对学生们说:

“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当的同情。

”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

蔡又说:

“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在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5月7日被保释出狱。

而蔡元培却在5月8日向政府提出辞呈。

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923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不再管理北大校务,但是,北大却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

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选自《新闻周刊》,有删改)

16.蔡元培任校长前北大是什么样的现实?

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造北大,从而“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

(5分)

答:

                                                            

17.同是写蔡元培引进不同风格的杰出人才,写陈独秀与写胡适的表达方法有何不同?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答:

                                                             

18.毛泽东曾赞誉蔡元培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重庆《新华日报》1940年3月8日)。

依据本文内容,探究本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蔡元培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特征,请简要论述。

(6分)

答:

五.本题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19、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将在羊城广州举行。

目前,亚运火炬正在全国各地传递,与火炬同行的,是中华儿女日益澎湃的运动激情,是我们作为亚运东道主的无限热情。

请仿照题目给出的上联,对出下联,以表达对亚运的热切期盼以及作为东道主的壮志豪情。

(6分)

①上联:

迎亚运,举圣火长传,点亮中华时代

 下联:

②上联:

活力羊城迎亚运

 下联:

20、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其拟写一则新闻标题,要求:

不得超过15个字。

(6分)

北京晨报10月26日报道  “我们要把这份迟到的爱还给孩子。

”昨天,在北京市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展示推广活动上,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校园集体舞起初存在争议,但海淀区三年来的试点证明校园集体舞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有其独特价值,明年起,北京中小学将全面推广校园集体舞。

2007年9月1日,教育部向全国正式推广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然而形式新颖、设计活泼的校园集体舞一亮相便招来众多争议,其中不少学生家长担心集体舞将引发学生早恋。

因此,考虑到作为新生事物的校园集体舞面临的非议和质疑,市教委三年前便委托海淀区进行试点。

“三年来,借助校园集体舞,我们引导每个学生舞动起来,健康起来。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张凤华介绍。

针对校园集体舞可能引发早恋的担心,海淀区在开展校园集体舞的同时推进青春期健康教育,帮助中小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异性,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另外,有关文明礼仪、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礼仪常识讲座等也进入海淀区中小学校的课堂。

              

六.写作,60分。

21.请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科必修1学业水平测试答案

1、C。

详解:

A长歌当哭(dàng)B潜能(qián)D重创(chuāng)

2、C解析:

A搅绊(拌)B廖落(寥)陨(殒)身D残(惨)无人道

3、D.详解:

A置若罔闻:

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听后仍然不理睬;B抛砖引玉:

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在本句中没注意使用对象的限制;C慷慨解囊:

毫不吝啬的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此处没有帮助别人的意思;D捉襟见肘:

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4、C。

详解:

A语序不当。

注意关联词语的位置,(主语不同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前,主语相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面),还要注意递进关系,要前“轻”后“重”,应当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B“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既可以指“看了十天”,也可以指“十天的报纸”;D句式杂糅,“最主要的原因是……造成的”删除“造成的”。

5、D.详解:

②句承接开头说明“阅读与写作”合为一体,①句说具体说“阅读与写作”关系,③⑤句说明“阅读与写作”脱离的后果,④句小结内容。

6C

7A

8B“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错误,庞涓被包围,兵败而自杀

9

(1)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译文:

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他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庞涓奉事魏国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却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

就秘密地把孙膑找来。

孙膑到来,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掉他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隐藏起来不敢抛头露面。

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

齐国的使臣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

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

孙膑对田忌说:

“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

兵法上说:

“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

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

”庞涓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

“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

”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

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

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

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

“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

”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

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自刎,临死说:

“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

”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

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

太史公说:

社会上称道军旅战法的人,无不称道《孙子》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这两部书,社会上流传很广,所以我不加论述,只评论他们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

俗话说:

“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

”孙膑算计庞涓的军事行动是英明的,但是他自己却不能预先避免刖足的酷刑。

可叹啊!

10、

(1)“闲”:

闲适、恬静,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空”是“空寂”的意思。

(2分)

(2)“闲”字描绘出了作者心无杂念、悠闲自在的心态;“空”表明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的情感。

(2分)

(2)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景色(1分)。

“鸟惊”暗示(侧面表现、烘托)出月光的明亮,使这些习惯了寂寞暗夜的鸟警觉起来(1分);而“鸣”则表明,鸟的叫声打破了寂静的夜空,春山的夜显得更加寂静(1分)。

11、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今者项庄拔剑舞

(3)大礼不辞小让

(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2、AD (5分,选对一项2分)

13、A(3分)

14、父辈特点:

理想远大,积极上进,勤俭奋斗。

儿子特点:

追求时尚,看重享受,富有爱心,有平等意识。

(两方面写出两点即可)(4分)

15、对儿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持批评态度;但是对儿子在外出旅游时表现出来的爱心和面对金钱不懂得回扣的单纯却持肯定态度;但是对儿子的兴趣爱好的狭窄却持怀疑态度。

(4分)

16.(5分)【答案】

(1)当时的北大非常腐败,道德沦丧;不少教员是不学无术的政府的官僚;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

(2分)(每点1分)

(2)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坚定教育救国”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