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2573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docx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docx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解析版

题型17生态安全题之水土流失

一、单选题

(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

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

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植物种类多B.枯枝落叶多C.地表径流大D.年均温较高

【答案】1.B2.D3.C

【解析】1.“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

”在材料所给的四种林地类型中,楠竹林的毛管孔隙度最低,说明楠竹林的林地土壤蓄洪作用最小。

这表明,水土保持作用最小的是楠竹林。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2.“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说明土壤饱和持水量越多,产生的径流越多。

表中显示,四种林地类型,饱和持水量最大的是灌木林,所以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灌木林。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3.A.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植物种类多,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枯枝落叶多,将更多的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

C.地表径流大,会加大对地表有机质的侵蚀,搬运等作用,导致有机质降低。

D.年均温较高,化学和生物风化增强,有机残体归还较多,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因为本题要选择与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关联度最小的,所以正确答案为C。

(2020·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一模)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

黄河下游是著名的“地上悬河”。

图1是距今23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2是黄土高原人口密度和总人口随时间的变化。

完成下面小题。

4.黄河下游泥沙平均沉积速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的变化B.川谷平原垦殖

C.陡坡地开垦D.地势起伏大

5.1850年后黄河下游泥沙沉积速率突变,与其有关的工程建设是()

A.开挖地下水B.束水攻沙的治黄方略

C.黄土高原区植树造林D.引黄入晋工程

【答案】4.C5.B

【解析】4.从图2看,距今23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沉积速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原因是黄河流域这段时间以来,人口密度增大,意味着陡坡耕地开垦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沟壑区的侵蚀强度大为增加,流入黄河的泥沙量随之增加,C对。

黄河下游泥沙平均沉积速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年降水量的变化和地势起伏其自然地理条件对其影响有限,排除A和D。

川谷平原垦殖会造成水土流失,但是由于坡度有限泥沙量变动没有陡坡地开垦幅度大,排除B。

故选C。

5.黄河下游从清代继承明代“束水攻沙”的治黄方略,使堤距大为束窄。

虽然入海泥沙增加了,河床淤高在一定时期内受到抑制,但由此导致了河口的迅速延伸,使河道比降减缓,因而引发了黄河下游溯源淤积。

这一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堤距束窄、水深增大所产生的增大输沙能力的效应。

加之堤距缩小,可供泥沙堆积的空间缩小,故沉积速率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减小后又急剧加快,从而导致黄河下游泥沙沉积速率突变,B对。

开挖地下水和引黄入晋工程与黄河下游泥沙沉积无关,是为了补充流域内的水资源需求,排除A和D。

黄土高原区植树造林使流入黄河的泥沙沉积减少,但是不是工程措施,是生物措施,且也不会突变,C错。

故选B。

(2020·山西省高三二模)根据梯田田埂的建造材料,可将梯田分为石堰梯田(石堰即由石头垒起的梯田围埂)和土坡梯田。

按照耕作方式,梯田则可分为水作梯田和旱作梯田。

相对而言,石堰梯田的自然条件最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石堰梯田分布较为典型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太行山区D.江南丘陵

7.石堰梯田的主要特点是

A.土多水少B.土少水多C.石多水多D.土少水少

8.在大规模生态退耕的背景下,一些典型梯田面临着消失。

有些专家呼吁保护,其原因是这些梯田具有

A.生态价值B.经济价值C.文化价值D.社会价值

【答案】6.C7.D8.C

【解析】6.由材料可知,石堰梯田由石头垒起梯田围埂,自然条件最差,则其分布较为典型的地区应是土层浅薄、石材丰富的山区,C项正确。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以土坡梯田较为典型,A、B、D项错误。

7.由上题分析可知,石堰梯田分布较为典型的地区是土层浅薄、石材丰富的山区,故其主要特点是土少水少,D项正确。

8.典型梯田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区域的地域文化,在大规模生态退耕的背景下,这些地域文化也会消亡,故而专家呼吁保护,C项正确。

梯田退耕有利于恢复生态,保留梯田不利于保护生态,故A项错误。

梯田尤其是石堰梯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低下,没有必要为了低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保留,B、D项错误。

(2020·福建省高三一模)在所有降雨中,只有部分降雨发生地表径流,引起土壤侵蚀而流失,这部分降雨称为侵蚀性降雨。

某科研小组选取水土流失严重的晋西南黄土塬区的某小流域作为典型研究区,开展探讨自然侵蚀性降雨(I-V种类型)下的不同植物措施的减沙效应实验。

下图为实验区减沙率随降雨类型变化与降雨量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该地

A.林地措施的减沙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B.撂荒措施的减沙效应最差

C.灌木措施对V雨型的减沙效应最佳D.草地措施比耕地措施减沙效应大

10.与II雨型比较,I雨型减沙率更小的原因

A.降雨强度更大B.降雨量更大C.降雨次数更多D.降雨时长更长

11.该小流域各植物措施中

A.林地根系最发达,减沙率最高B.灌木植被密度大,减沙率较高

C.撂荒地植被稀少,减沙率较低D.耕地作物长势差,减沙率较低

【答案】9.C10.A11.B

【解析】9.材料中并不能体现降水越多,林木的减沙率越高,例举ⅠⅢ类型,Ⅰ降水高Ⅲ但是没有高于Ⅲ,A错;撂荒措施在植被类型中的减沙率居中,B错;灌木在V雨型的减沙率最大,因此,减沙效果最佳;草地措施在Ⅲ雨型中比耕地措施减沙效应小,D错。

因此答案选C。

10.减沙率体现的是指被对地表径流的调节,除了植被自身特点,还与降水的特点有关。

I雨型比II雨型的降水量略少,但是I雨型减沙率低,主要原因是降水强度大,侵蚀地表能力强,A对B错;同样的降水量,延长降水时间或者次数,降水强度会减弱,减沙率会提高,C、D错。

因此答案选A。

11.林地根系最发达,但在V雨型中减沙率不是最高,A错;灌木整体的减沙率接近林木,灌木植被密度大,有利于减沙,B对;撂荒地也存在一定的野生植被,而且减沙率水平是居中的,C错;耕地减沙率较低主要是因此土壤经常翻动,土质更为疏松,更加容易被侵蚀,D错。

因此答案选B。

(2020·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是传统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比高达82.7%,属典型的风沙草滩和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广种薄收,农田弃耕撂荒严重。

2016年,横山区政府启动宽幅梯田建设工作,2018年,横山将宽幅梯田建设作为全区“一号工程”,每年实施10万亩。

坡耕地经过机械削坡、平整,被改造成了最窄处也有近10米的宽幅梯田,并建有机耕道。

下图示意横山区新整修的宽幅梯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2016年以来,横山区许多坡耕地改造成了宽幅梯田,主要得益于当地

A.政府政策支持B.黄土深厚疏松

C.地势起伏小D.科技水平高

13.建设宽幅梯田有利于

①彻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②提高施肥效率

③减少病虫害④提高机械化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部分村民在宽幅梯田上建设日光温室和日光大棚。

与沟谷地区相比,其优点是

A.通风条件好,不遮光B.土壤肥力更高

C.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种类多D.技术水平要求低

【答案】12.A13.D14.A

【解析】12.在起伏较大的坡地进行宽幅梯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仅仅依靠农民个体的力量无法完成,因此需要政府在资金、设备和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材料信息表明,2016年横山区政府启动宽幅梯田建设工作,2018年横山将宽幅梯田建设作为全区“一号工程”,每年实施10万亩,由此可知,2016年以来,横山区许多坡耕地改造成了宽幅梯田,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A符合题意;黄土深厚疏松与坡耕地改造成宽幅梯田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图中显示,当地地势起伏较大,排除C;坡耕地改造成宽幅梯田的技术要求不高,工程量较大,排除D。

故选A。

13.建设宽幅梯田可以减轻水土流失,但无法彻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①错误;建设宽幅梯田可以减轻水土流失,减少表层肥沃土壤和肥料的流失,有利于肥料被农作物吸收,从而提高施肥效率,②正确;建设宽幅梯田对于减少病虫害没有影响,③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宽幅梯田最窄处也有近10米,并建有机耕道,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提高机械化水平,④正确。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14.图中显示,宽幅梯田建设大多在黄土塬、黄土梁之上,与沟谷地区相比,宽幅梯田海拔较高,地形开阔,通风条件好,不遮光,光照充足,利于建设日光温室和日光大棚,A符合题意;由于宽幅梯田海拔较高,过去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不如沟谷地区(多沉积土壤),B不符合题意;与沟谷地区相比,在宽幅梯田上建设日光温室和日光大棚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种类和技术要求差别不大,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19·辽宁省高考模拟)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

下图为进行了绿化的边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较,边坡绿化客土法最显著的优势是

A.防治滑坡B.恢复植被C.美化环境D.成本低廉

16.适合边坡绿化客土法的植物特征有

①植株高大

②根系发达

③性喜温凉

④生长迅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南方地区边坡喷播草种后,需在上方覆盖无纺布,主要目的是

A.加大昼夜温差B.减少土壤板结C.防止雨水冲刷D.增加水分下渗

【答案】15.B16.D17.C

【解析】15.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较,边坡绿化客土法最显著的优势是恢复植被,B对。

防治滑坡的功能都有,不是优势,A错。

美化环境不是主要目的,C错。

成本高,D错。

故选B。

16.适合边坡绿化客土法的植物目的是保持水土主,特征有根系发达,②对。

混合的是草种,植株小,①错。

可能在阳坡,没有喜温凉特点,③错。

生长迅速,利于护坡,④对。

D对,A、B、C错。

故选D。

17.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边坡喷播草种后,需在上方覆盖无纺布,主要目的是防止雨水冲刷,C对。

无纺布不能加大昼夜温差、减少土壤板结,A、B错。

具有防潮、透气特点,不能增加加水分下渗,D错。

故选C。

(2020·河南省高三二模)黄河中游河(口)龙(门)区间干流河段长725千米,流城面积11万平方千米,是黄土高原的主要推成部分,流域面积在000平万千米以上的较大支流有21条,打坝淤地是该区城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批区将流城现存大型淤地坝數量和大型淤地坝布设潜力的比值称为淤地坝布设强度。

下图示意河龙区间淤地坝布设强度与限制区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河龙区间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由于

A.年降水量丰富B.河网密度大

C.土壤易受侵蚀D.植被类型单一

19.河龙区间淤地坝布设强度总体为

A.中部地区最高B.由东向西增大

C.南部高于北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