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689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docx

《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docx

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模板

 

小记者培训

1、新闻的基础知识

2、当好小记者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3、当好小记者要学会新闻写作

4、采访中提问的技巧

5、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学生记者

6、采访同龄小朋友的提问技巧

7、新闻采访技巧

8、小记者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9、小记者要学会新闻采访

10、怎样写好采访稿

 

 

 

新闻的基础知识

  

记者,很多同学都很羡慕的职业,自已也想当个记者,好让自己写的文章、拍的照片登在报纸上,让自己的同学、老师、爸爸、妈妈看到,那该多神气呀。

可是,当个记者并不简单,除了日常的学习任务外,还有参加社会活动、发现和报道新闻的责任,而且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写的文章要经得起千百万读者的审阅,不能出现一点差错。

所以,你如果有这个美好的愿望,从现在就要努力,了解当一名记者的职责和应具备的条件,培养自己的新闻意识,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

这样,你才能从今天的小记者,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记者。

这一课将向你介绍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即什么是新闻,新闻的体裁、基本要素和如何积累写作材料、选材等。

一、什么是新闻

(一)、什么是新闻

有人说——“新闻就是新鲜事。

”有人说——“人们最想知道的新鲜事就是新闻。

”也有人说——“被报纸报道出去的就是新闻。

”西方人才逗呢——“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对“新闻”下过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其中美国《纽约太阳报》采访主任博加特曾有趣的定义: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最简洁概括普遍认可使用的是陆定一下的: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

(新+事实+报道)

这里有三个“要点”,一个是“新近发生”,一个是“事实”,一个“报道”。

这是把握什么是“新闻”的关键。

 1、新闻首先应该是“新鲜事”

新鲜事一定要新奇,要是过去大家从来没听说的事情。

如果都发生过许多次了,人家再听起来就不会感到新鲜了。

大家可以看下面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新闻:

 a、上学路上,我看到了一个老爷爷领着一只狗走过。

b、昨晚的月亮格外亮。

c、今天上午学校来了许多成人记者,来采访一个36岁还来补小学课程的阿姨。

d、我爷爷小时候经常爬树。

e、从昨天开始,我校学生课间可以喝上一碗热豆浆了。

第一件事不是新闻,如果老爷爷领着一只大老虎那就是新鲜事啦;第二件事也不是,除非连续数个月人们都看不到月亮,此时月亮出来格外亮可以说是新鲜事;第三件事是新鲜事,因为36岁的阿姨还来补小学的课程,又吸引了那么多的记者来采访,肯定不一般;第四件事不是新闻,爬树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新鲜事的,除非他爷爷现在每天还爬树;第五件事应该是,因为据我们小蜜蜂侦察到的情况,过去小学生课间能喝上热水都不简单了……

2、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

“新近发生”,是说新闻发生的时间,表现在事实发生或被发现的时间上要新,而不是历史,一般来讲,新闻越新越好。

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

记住,越是新鲜的事情,越是早一点告诉读者或是听众、观众、越能吸引他们。

 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让大家判断一下哪个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哪个不是?

 a、天上正在下雨,并且还伴随着5级的风。

b、路上的车跑得飞快。

c、昨天我们班得了8面流动红旗。

d、我们学校正在铺塑胶跑道。

e、去年的这个月我家买了小汽车。

现在,让我来看看你的回答是正确呢?

第1件事,虽然是正在下雨刮风,是正在发生的事,可是这不属于新鲜事啊;第2件事,路上车跑得飞快,只要是没有超过标准时速数倍,也不属于新鲜事;第3件事虽然是昨天发生得,但距今天并不遥远,也可以看作是新近发生得事情;第4件事是正在发生的新鲜事,铺塑胶毕竟是从来没有的事,又是正在进行的工作,所以这是标准的新闻;第5件事如果发生在最近,在一定的范围说应该算是新闻,在更大范围内就有算不了什么了。

因为现在家庭买车的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正确答案:

第3、第4件是,别的都不是。

衡量和判断的标准:

它们都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

“新闻是事实”不是我们写作文,更不是自己随意编纂的故事,它必须是客观事实,而且不能都是鸡毛算皮,应该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

我们新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3、新近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是新闻,必须经过报道出来的才能称之为新闻,即“报道”,指选用恰当的新闻体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传播。

以上三个方面是构成新闻定义的基本内容,缺一则不能构成新闻。

作为一名小记者,因为受到年龄和校园环境的限制,所以,报道的内容常常是发生在校园内的新闻,是大多数同学都关心的新闻,也有人管这们的新闻叫做校园新闻。

例如:

北京××小学的小记者就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的问题专门采访了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爷爷。

这一消息很快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小记者报》和《北京教育报•小学生专刊》等多家新闻媒体上见报。

在当时,这条消息是新近发生的,是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事;这条消息是事实,不是虚构的事情;而且,以新闻形式报道了出去。

所以,符合新闻的条件,是一条新闻,而且是一条好新闻。

(二)、新闻的几种写作体裁

前面提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发生后,要选择恰当的新闻体裁加以报道。

那么新闻体裁有哪些呢?

如何选择这些新闻体裁呢?

这些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里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在这里只简单地告诉大家,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来信来电、特写、综述、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

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

我们知道了新闻的定义和几种写作体裁,还要了解一条新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简单概括起来,新闻的要素就是五个W和一个H。

即“什么时候”(when)、“哪里”(where)、“谁”(who)、“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这跟我们写记叙文的时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一回事的。

写新闻必须具备这六个基本要素,否则就不是完整的新闻。

三、学会播报身边新闻。

1、每天都在发生,生活中到处都是采访线索,只要我们小记者擦亮双眼,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很多现有的新闻。

下面请同学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与人以新闻的形式进行简单播报。

但有个要求必须围绕今天学的新闻的定义及六个基本要素进行播报。

2、学生播报,集体纠正,教师指导。

四、新闻的写作材料

(一)写作材料的来源

1、在读书中积累到的。

(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章、积累写作技巧);2、自己的生活经历;3、诗句、名言、歌词、故事、童话、谚语、歇后语等。

 

(二)积累素材主要方法有三条:

1、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做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

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2、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

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

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

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3、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

我们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

因此,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

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三)如何选材

 1、选熟悉的材料;2、选真实的材料; 3、选典型的材料;4、选新颖的材料;5、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当好小记者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一个人,要达到一个目标,要实现一个理想,必须要有足够的条件作为基础,并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想当好一名记者也是如此。

要当好小记者,首先要有好思想,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语言、最适合的文体去传播新闻的目的。

小记者要能够发现、挖掘乃至争抢新闻,就要善于“听”别人说,准确深刻地理解;“说”给别人听,简洁明快扣人心弦;“读”人家的文章,能快速抓住中心,高度概括、提炼出中心;“写”文章给别人读,要条理通顺,层次清楚,直奔主题……

总之,要当好小记者,必须具有比别人更高更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我们的语文课就是培养听、读、写能力的主要学科,主要课程。

因此说,要想当好小记者,必须学好语文课,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参加“小记者”活动,能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一、要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知识

(一)读懂是关键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习语文总是要尽可能多地去阅读别人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去学习作者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谋篇布局。

从而做到细心体会、深入理解,以达到与作者思想、心灵的沟通,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1、学会从整体入手进行粗读

对一篇文章粗读时,应先了解一下大略,弄明白作者告诉我们些什么。

这样做,便于我们调动头脑中的旧知识,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深入理解做好准备。

例如,我们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

粗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大略掌握作者讲述的是一个英雄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想办法战胜敌人。

邱少云就是在执行这样的战斗任务时涌现出来的英雄。

这时就要弄明白,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52年,“抗美援朝”是指的美国侵略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为了保家卫国,组建了一支“志愿军”,去帮助朝鲜人民打击侵略者,邱少云就是志愿军的一名战士。

战斗是在朝鲜的土地上展开的……

2、细读时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有了上面的一步工作,接下来是分层分段,逐词逐句地理解品味,弄明白作者讲了哪些内容,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细读之后,我们才明白,在敌我交战中,敌人固守着一个高地。

有这个高地的敌人存在,我们志愿军就不能顺利推进。

可当时敌强我弱,要想夺取高地。

我们必须先把战士隐蔽到敌人眼皮底下,待机突然攻击,才能取胜。

邱少云就是被派去“隐蔽”的。

读懂了这些,才能理解邱少云宁肯活活被烧死,也不动一下的原因了——因为部队必须隐蔽得叫敌人发现不了。

一旦敌人发现了,战友们都要牺牲,战斗也就没法胜利了。

那么我们是怎样了解了邱少云的伟大呢?

是文章介绍的细节反映给我们的,是从我们对具体字词句段的分析中体会出来的。

   “他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

”从这句中,我们就知道,邱少云不是没有求生的机会和办法。

只是他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宁肯自己牺牲,也不违犯纪律暴露目标。

这样舍生忘死的精神还不伟大么?

3、再读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手法

作者热情赞颂伟大的战士,但不是靠一句两句口号,而是运用了巧妙的手法。

我们在了解了故事的细致情节,并在对字、词、句、段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再读全文,会发现作者表达的这种颂扬之情是渗透在每个细节上的。

当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时,作者写道“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看到战斗胜利,作者说:

“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来看30分种和20分种,差距并不是很大。

但从文章中我们却体会到,英雄被烧的那30分钟是那样的漫长。

因为作者恨不得让火立刻灭掉。

当战斗打响了,突然袭击成功了,战士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了,觉得杀敌人还没杀够,没过瘾,敌人就死光了,因此时间就显得特别短。

由此,作者爱谁恨谁,读者一下子就全明白了。

在阅读中要弄清作者写了些什么;通过这些内容,要告诉我们些什么;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

(二)从赏析中学写作

无论是对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还是一部著作,读懂是重要的,但并非就可以结束了。

我们还可以从文质兼美的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受到很大的启发。

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反复揣摩华美的词句。

从中感悟作者美好的心灵,学习作者纯熟的写作技巧,学习作者使用语言的风格。

例如,尽人皆知的伟大作家老舍先生,有许多杰作被选入我们的课本。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学到的就不单单是文章中涉及到的那些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赏析这些佳作获得更多的精神财富。

《养花》是一篇很多人都很熟悉甚至能背诵的好文章。

学习《养花》,我们了解了作者热爱花草、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

知道了作者生活在北京的四合院中,作者有腿病,写作之中常常要借搬弄花盆舒活筋骨……可见,在赏析美文的同时,我们还能学习到作者的顽强的奋斗精神。

1、学会“选材”

老舍先生是世界知名的大作家,国家大事,世界见闻,朋友交往,可以写的内容数不胜数,可偏偏把日常生活中“养花”当成文章内容选了出来,写出了那么高雅的意趣,写出了那么纯洁那么真实的内心感受。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

一提起笔来,同学们常常就紧锁眉头,喊着“没得写”。

其实,如果你静下心来想想,生活中我们有自己的快乐与苦恼;有那么多的伙伴与亲人,并且时时都有交往,能够当成写作题材的东西并不少,只是我们没有像老舍先生那样,把身边的小事认真思考过,以致把很多好的材料丢掉了。

积累素材主要方法有三条:

       1、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做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

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2、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

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

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

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3、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

我们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

因此,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

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小记者培训材料

(一)

一、什么叫记者?

记者就是指采访新闻事件和写新闻报道的专职人员。

包括编辑、采访、评论人员。

记者可以归类成很多种,下面给大家举几个常用的分类标准:

从采访和报道的对象上划分,记者可以分为新闻记者、体育记者、娱乐记者等许多种。

从采访和报道的形式上划分,记者可以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

从采访和报道的范围上划分,记者可分为国内记者和国际记者。

……在做采访和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应该始终坚持四个字:

“客观拷贝”。

简单地说,就是要坚持“三忠”原则——第一要忠于事实,第二要忠于历史,第三要忠于公众。

这样,才能够能做到原汁、原味、原样地拷贝事实真相,完全真实地报道被访内容。

二、什么叫新闻?

顾名思义,新闻就是能引起人们重视的新鲜事。

但既然身为小记者,我们可就得学会以“专业”的眼光来看待“新闻”哟,因此请大家记住这个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吧。

比方说,昨天,我们班级的张小红同学不怕脏不怕累把厕所打扫干净,得到老师的表扬。

那么,张小红同学打扫厕所的事不就是“新近”发生的“真实”的“新鲜事”嘛?

因此,大家不难总结出,“新闻”这个概念包含了“新近”、“事实”和“报道”三个最主体内容,这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三、消息是最常见的新闻体裁。

这里作个简单介绍。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写作形式,何谓“消息”,简单说,它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发生的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包括某些将要变动的事实)。

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消息的结构一般分五个部分:

1、标题。

标题包括主标、引标、副标。

并非所有消息的标题都如此,可根据消息情况灵活运用。

引标,用来说明意义,引出主标;副标,则是对主标作阐述和补充。

2、导语。

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导语应该有以下作用:

读者一看导语就知道这条消息写的是什么。

读者看了你的导语愿意继续读完这条消息。

有适当气氛的导语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

简单地说就是新闻要素齐全——五“W”和一个“H”,即who(谁),what(什么事),when(时间),where(地点),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

这是记者写导语准备回答的问题,其中哪一个是重要和应该突出的,应由记者或编辑根据情况确定。

有经验的记者在写作导语时并不需要考虑这个公式,而对初学者来说,考虑五个“W”和一个“H”是非常重要的.

(一)人物导语。

例如:

【华盛顿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宣布,美国将对海地动武,以解决那里的政权危机。

但是,在人物导语中,如果不是名人,那么导语中可以不出现名字。

例如:

一个过门才6个月的19岁的新娘今天承认,她想毒死其丈夫,因为他批评她做的菜不好吃。

而这个新娘的名字可以留到后面去交待。

(二)事情导语。

在讲完人物导语之后,事情导语就比较容易了解了。

实际上只要把什么事(what)放到什么人的位置考虑就行了。

例如:

【新华社赫尔辛基9月28日电】一艘载有867人的爱沙尼亚客轮28日凌晨因遇风暴在芬兰附近的波罗的海水域沉没。

到目前为止,只有29人获救,其他人下落不明。

上面是一条纯事情导语,新闻要素很齐全。

(三)时间导语。

例如: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周年……

(四)地点导语。

同时间导语一样,地点导语是很少用的。

通常地点只是作为导语中一种要素而存在,除非这一地点有特殊意义。

(五)原因导语。

为什么(why)有时是新闻中最有意思的角度,可能是读者最想了解的问题。

例如:

由于股票和地产问题,日本首相细川今天宣布辞职。

(六)方式导语。

从怎么样(how)的角度写经常能提供一条有兴趣的导语。

如:

一条带有奇怪的牙齿痕迹的铅笔,使一位30岁的看门人今天被捕。

他承认上星期撬了一所中学的校长办公室行窃。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背景。

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

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

“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

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

背景作用:

第一个作用,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

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论的。

但是,谁也无法禁止记者通过自己写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常见的背景有三种:

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

有的新闻学则将背景分为四种:

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5、结语。

消息的结语一般是最后一句或者一段话,常对全文内容做概括性的小结,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根据所报道的事实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

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标题、导语、主体是构成一则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结尾或结语,可根据消息内容而定,有时需要,有时未必,有时还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最常用的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即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前面,接下来写的内容,一层比一层次要。

以下是学生课堂写消息的原稿:

通安中学XX届田径运动会圆满结束

本报讯(记者李唯)9月29日 通安中学XX届田径运动会隆重开始,全校两千多名师生十分期待,并对结果十分满意。

学校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办了800米长跑和撑竿跳两个项目,这也是本次运动会的亮点之一。

各班同学积极响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令校领导没有想到的。

按照惯例,项目有50米、100米、200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等等,奖品优厚。

为了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去,体会其中的快乐,新增了游戏项目---端球跑、拍球跑等,更满足了学生爱玩、爱参与的心理。

本次运动会锻炼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各个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增进了友谊,让不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可以交朋友,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快乐与欢笑。

本次大会全校三个年级全部参加,大家团结协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给那些即将毕业的初三年级学生的中学生活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回忆。

指导教师认为:

原稿中新闻性很强的“新开运动项目备受欢迎”没有作为新闻关键内容,被突出出来,使消息可读性和吸引力有所下降。

故修改稿,将“辽阳市通安中学小学第九届运动会开幕”作为引题,将“新开运动项目备受欢迎”作为主题,内容也作了相应的小改动。

以下是指导教师范佳新修改稿:

通安中学小学第九届运动会开幕

新开运动项目备受欢迎

本报讯(记者李唯)9月29日,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一年一度的通安中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在学校操场隆重开幕。

出人意料的是,新开设的运动项目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本段是消息的导语部分,扼要地提示了消息的核心内容。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开办了800米长跑和撑竿跳两个运动项目和端球跑和拍球跑两个游戏项目,这是本次运动会的一大亮点。

各班同学都积极响应召开,参赛人员较多,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是令学校领导和老师没有想到的。

(这段是消息的躯干即主体部分,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对导语内容做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按照惯例,每年的运动会项目有50米、100米、200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等等,奖品优厚。

为了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机会,主动参与进去,体会运动的快乐,今天,学校决定新增了两个运动项目和两个游戏项目,满足学生爱玩、爱参与的心理。

学生们踊跃参与,奋力拼搏,给运动会增添了光彩。

(这段是消息的背景部分,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也就是回答新闻五个“W”中的(为什么)。

本次运动会,既锻炼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又增进了友谊,体现出各个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乐趣。

 

评语:

消息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发生的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一般包括: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部分。

最常用的结构形式是——倒金字塔形式,即将消息中最重要的内容写在第一段,次重要的内容写在第二段,事件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最不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后一段。

本文采用了倒金字塔形式,报道了学校运动会中最受人关注的新开项目,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语言简明扼要,报道得清楚明白,是一篇不错的校园消息。

记叙文与新闻的不同比较

2009-12-1716:

40

记一次足球比赛

我是一个爱看足球、更爱玩足球的人。

一提起足球,我就会想起那次初二2班对初二6班的"六一"足球赛。

那天上午,天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云朵,鸟儿在天空叫着。

比赛还没开始,场边就挤满了观众,他们有的说:

"我猜这场比赛初二6班准赢,看看初二6班新转来的王小明,踢球就好。

"有的说:

"是呀,初二2班最厉害的队员找十个也敌不过王牌队员王小明呀!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开了。

只听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首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